在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延安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輝煌篇章,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精神瑰寶。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視察時的講話中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到來之際,研究探討延安精神的科學內涵和當代價值,對於我們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新使命、開創新局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延安時期培育形成偉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這一時期,黨領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取得重大勝利,奠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堅實基礎,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征程上書寫出光輝燦爛的篇章;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巨大成功,把毛澤東思想寫在黨的章程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為中國人民翻身求解放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黨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在組織上更加成熟,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成熟中央領導集體,牢牢把握住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方向;黨成功實施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成長為一個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大黨;黨在陝甘寧邊區領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為黨執掌全國政權積累了成功經驗。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在當年那樣艱難困苦的歲月創造輝煌、成就偉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有延安精神這一先進的群體意識和嶄新的精神風貌?
延安精神是徹底的革命精神。革命性是延安精神質的規定性。之所以說延安精神是徹底的革命精神,是因為其蘊含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既是黨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也是黨的階級品質和黨性的集中體現,是共產黨人在謀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鬥爭中展示的勇氣和鬥志,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科學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同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相對立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是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行動科學,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理論品格和實踐品格。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的時代特點,多次強調要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並向全黨發出「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的號召。
延安精神是升華了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歷史長河中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勤勞勇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精神源泉。中國共產黨人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分子,繼承了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爭取民族獨立解放過程中,成為踐行中華民族精神的實踐主體。延安時期共產黨人不怕壓、不信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革命精神,正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形成和成熟於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它既是共產黨人民族情感的凝結和救亡圖存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的體現,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在外敵入侵下民族意識的新覺醒。與此同時,延安精神在吸收、消化民族精神優秀內核基礎上賦予中華民族精神新的內涵,使之與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奮鬥目標及遠大理想緊密相連。
延安精神是黨肩負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使命所展示的時代精神。近代中國面臨爭取民族獨立和實現國家富強兩大歷史任務,而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則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基本前提。中國共產黨一經登上歷史舞台,就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作為基本價值取向,成為捍衛民族利益的脊樑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柱石。在領導中國革命實踐中,黨培育出獨具特色和魅力的系列精神財富,其中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紅岩精神等。這些精神伴隨中國革命光輝歷程,都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同發展變化了的革命形勢與任務相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共同構成中國共產黨人心繫民族、胸懷天下的精神豐碑。
延安精神是具有廣泛人民性的群體精神。延安精神在實踐中展開的主體是多層面的。它是黨的領袖、黨的各級組織、廣大黨員和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與根據地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概括,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它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以人民大眾為主體的人民軍隊的優良品格,還是陝甘寧邊區和黨領導的其他抗日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精神,是屬於人民自己的,是黨為人民服務的法寶。
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
延安精神是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精神寶庫。這四個方面構成了延安精神的靈魂、精髓、本質和特徵。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一個政黨的政治方向,就是指這個政黨為之奮鬥的目標,它集中反映著這個政黨所代表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而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就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精神世界的終極指向和永恆歸宿,是始終不渝、一以貫之的精神標識。精神的動力源泉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國共產黨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論者,歷來都強調將信仰同實際緊密結合。在延安時期,黨正是把實現社會主義的奮鬥目標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落實到拯救民族危亡、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使命擔當上,走歷史發展必由之路,成功解決了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和奪取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使得中國革命最終走向勝利。把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正是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所蘊含的黨的理想信念維度把握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其理想信念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現實聚焦,是理想信念與肩負使命的內在統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共產黨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這就要求黨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善於發現真理、堅持真理。延安時期,在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以宏大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賦予實事求是這個中國古語以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將其上升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經過延安整風得到全黨認可。在延安時期,實事求是不僅體現在黨的思想理論中,使黨把握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正確方向,成功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進行革命到底如何舉好馬克思主義旗幟這一重大課題,而且體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革命的戰略策略中,體現在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鬥的作風中。就延安精神內在邏輯而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其提供了思想基石,是滲透在延安精神中的精髓,這正是延安精神所具有的科學性之所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的性質決定黨的宗旨,黨的宗旨體現黨的性質。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工人階級同其他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正如毛澤東所講:「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是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確立這一根本宗旨,就使黨的道德觀建立在完全徹底地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基礎之上,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黨基本的價值追求和檢驗黨性強弱的根本標準。從理論上看,延安時期是黨的歷史上對以什麼樣的態度和觀點對待人民群眾、以什麼樣的作風贏得人民群眾擁護、以什麼樣的方法做好群眾工作進行系統概括和總結並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從實踐上看,延安時期也是黨正確處理與人民群眾的關係,構建密切的黨群關係的重要時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本質屬性,體現了黨堅持唯物史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由黨的性質、宗旨、奮鬥目標和遠大理想決定的。黨的先進性只有通過黨長期艱苦奮鬥的實際行動才能體現出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通過黨長期艱苦奮鬥的實際行動才能表現出來;黨的奮鬥目標和遠大理想只有通過黨長期艱苦奮鬥的實際行動才能實現。黨是在艱苦奮鬥中發展壯大並創造輝煌、成就偉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反映了黨自主、自強、自立、自信的意志品格和精神風範,體現在黨的一切工作中。延安時期,在思想理論建設上,黨衝破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指示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束縛,開創出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上,黨作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起者、維護者,善於鬥爭、敢於鬥爭,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抵制共產國際「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錯誤指示,克服抗戰初期黨內右的錯誤思想干擾,堅定不移地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成為民族利益的堅定捍衛者。在根據地建設和武裝鬥爭上,黨領導的陝甘寧邊區軍民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在被「困死、餓死」的巨大危機面前,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鬥志,戰勝困難,創造出奇蹟。在各敵後抗日根據地,黨領導的根據地人民和軍隊,面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的「囚籠政策」和「燒光、搶光、殺光」的「三光」政策,以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大量殲滅日軍,使敵後戰場成為中國抗戰的主戰場之一,使人民軍隊成為中國抗戰的台柱子。正是憑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黨在推動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進程中,展現出不信邪、不怕壓、敢於勝利的政治勇氣,奮發有為的頑強鬥志,藐視一切困難、克勤克儉、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和作風。
延安精神的當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培育並堅持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延安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集中體現,對於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升華思想、錘鍊黨性、增強素質、提升能力,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始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忠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用堅定理想信念煉就了『金剛不壞之身』,幹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要把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充分認識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就是在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而奮鬥,以昂揚姿態投身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積極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忠誠乾淨擔當,把堅定的理想、堅強的黨性體現到對黨忠誠的具體行動中。要堅定不移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認同上,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始終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為共產黨人成就偉業的思想基石,不斷錘鍊理論聯繫實際、求真務實的思想品格和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對共產黨人來說,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求真務實,就要樹牢求真意識,說實話、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講真理不講面子,講原則不和稀泥,敢於正視問題不迴避、承擔責任不推諉、直面矛盾不上交,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要敢於擔當作為,有敢為天下先的銳氣,把責任穩穩扛在肩上,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百折不撓、勇往直前;要有系統觀念,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辯證思維、戰略眼光和大局意識,努力做到眼界寬、胸襟寬、思路寬;要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刀刃向內的勇氣,善於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通過積極健康的思想鬥爭,不斷洗滌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就贏得勝利,這是歷史發展的鐵律。弘揚延安精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牢固樹立對待人民群眾的科學理念。深刻認識黨群關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銘記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要保持密切聯繫群眾的好作風。把作風建設聚焦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上,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以實實在在的政績取信於民。要著力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與本領。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善於把黨的大政方針與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相結合,真正把調查研究當作謀事之道、成事之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斷提高動員群眾、凝聚力量的能力,善於把群眾與組織引領群眾相結合。善於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群眾,把黨的創新理論和行動綱領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
始終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塑造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習近平總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戰爭年代需要艱苦奮鬥,和平建設時期同樣需要艱苦奮鬥。要牢固樹立勤儉辦一切事情的思想,反對享樂主義。牢記中國的基本國情和黨的神聖使命,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自覺以艱苦奮鬥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以腳踏實地、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把艱苦奮鬥作為黨性鍛鍊的重要內容,寫好共產黨人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人生新篇章。要保持昂揚向上的工作作風,反對萎靡之氣。事實表明,有了精神就有了支柱,缺了精神就會缺了奮鬥目標和工作追求,喪失工作的信心和信念。反對萎靡之氣,必須把保持艱苦奮鬥政治本色作為人生的政治情操、價值選擇和行為方式,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要發揚創造精神,敢於鬥爭、敢於勝利。要有敢為天下先的政治勇氣和創造精神,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真本領、硬功夫,有應對各種風險的氣魄和膽識,以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不斷開創新局面,創造新業績。
延安時期培育形成偉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這一時期,黨領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取得重大勝利,奠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堅實基礎,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征程上書寫出光輝燦爛的篇章;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巨大成功,把毛澤東思想寫在黨的章程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為中國人民翻身求解放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黨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在組織上更加成熟,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成熟中央領導集體,牢牢把握住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方向;黨成功實施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成長為一個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大黨;黨在陝甘寧邊區領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為黨執掌全國政權積累了成功經驗。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在當年那樣艱難困苦的歲月創造輝煌、成就偉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有延安精神這一先進的群體意識和嶄新的精神風貌?
延安精神是徹底的革命精神。革命性是延安精神質的規定性。之所以說延安精神是徹底的革命精神,是因為其蘊含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既是黨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也是黨的階級品質和黨性的集中體現,是共產黨人在謀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鬥爭中展示的勇氣和鬥志,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科學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同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相對立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是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行動科學,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理論品格和實踐品格。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的時代特點,多次強調要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並向全黨發出「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的號召。
延安精神是升華了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歷史長河中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勤勞勇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精神源泉。中國共產黨人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分子,繼承了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爭取民族獨立解放過程中,成為踐行中華民族精神的實踐主體。延安時期共產黨人不怕壓、不信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革命精神,正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形成和成熟於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它既是共產黨人民族情感的凝結和救亡圖存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的體現,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在外敵入侵下民族意識的新覺醒。與此同時,延安精神在吸收、消化民族精神優秀內核基礎上賦予中華民族精神新的內涵,使之與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奮鬥目標及遠大理想緊密相連。
延安精神是黨肩負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使命所展示的時代精神。近代中國面臨爭取民族獨立和實現國家富強兩大歷史任務,而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則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基本前提。中國共產黨一經登上歷史舞台,就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作為基本價值取向,成為捍衛民族利益的脊樑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柱石。在領導中國革命實踐中,黨培育出獨具特色和魅力的系列精神財富,其中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紅岩精神等。這些精神伴隨中國革命光輝歷程,都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同發展變化了的革命形勢與任務相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共同構成中國共產黨人心繫民族、胸懷天下的精神豐碑。
延安精神是具有廣泛人民性的群體精神。延安精神在實踐中展開的主體是多層面的。它是黨的領袖、黨的各級組織、廣大黨員和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與根據地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概括,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它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以人民大眾為主體的人民軍隊的優良品格,還是陝甘寧邊區和黨領導的其他抗日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精神,是屬於人民自己的,是黨為人民服務的法寶。
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
延安精神是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精神寶庫。這四個方面構成了延安精神的靈魂、精髓、本質和特徵。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一個政黨的政治方向,就是指這個政黨為之奮鬥的目標,它集中反映著這個政黨所代表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而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就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精神世界的終極指向和永恆歸宿,是始終不渝、一以貫之的精神標識。精神的動力源泉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國共產黨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論者,歷來都強調將信仰同實際緊密結合。在延安時期,黨正是把實現社會主義的奮鬥目標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落實到拯救民族危亡、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使命擔當上,走歷史發展必由之路,成功解決了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和奪取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使得中國革命最終走向勝利。把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正是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所蘊含的黨的理想信念維度把握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其理想信念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現實聚焦,是理想信念與肩負使命的內在統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共產黨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這就要求黨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善於發現真理、堅持真理。延安時期,在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以宏大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賦予實事求是這個中國古語以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將其上升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經過延安整風得到全黨認可。在延安時期,實事求是不僅體現在黨的思想理論中,使黨把握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正確方向,成功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進行革命到底如何舉好馬克思主義旗幟這一重大課題,而且體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革命的戰略策略中,體現在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鬥的作風中。就延安精神內在邏輯而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其提供了思想基石,是滲透在延安精神中的精髓,這正是延安精神所具有的科學性之所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的性質決定黨的宗旨,黨的宗旨體現黨的性質。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工人階級同其他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正如毛澤東所講:「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是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確立這一根本宗旨,就使黨的道德觀建立在完全徹底地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基礎之上,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黨基本的價值追求和檢驗黨性強弱的根本標準。從理論上看,延安時期是黨的歷史上對以什麼樣的態度和觀點對待人民群眾、以什麼樣的作風贏得人民群眾擁護、以什麼樣的方法做好群眾工作進行系統概括和總結並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從實踐上看,延安時期也是黨正確處理與人民群眾的關係,構建密切的黨群關係的重要時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本質屬性,體現了黨堅持唯物史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由黨的性質、宗旨、奮鬥目標和遠大理想決定的。黨的先進性只有通過黨長期艱苦奮鬥的實際行動才能體現出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通過黨長期艱苦奮鬥的實際行動才能表現出來;黨的奮鬥目標和遠大理想只有通過黨長期艱苦奮鬥的實際行動才能實現。黨是在艱苦奮鬥中發展壯大並創造輝煌、成就偉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反映了黨自主、自強、自立、自信的意志品格和精神風範,體現在黨的一切工作中。延安時期,在思想理論建設上,黨衝破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指示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束縛,開創出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上,黨作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起者、維護者,善於鬥爭、敢於鬥爭,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抵制共產國際「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錯誤指示,克服抗戰初期黨內右的錯誤思想干擾,堅定不移地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成為民族利益的堅定捍衛者。在根據地建設和武裝鬥爭上,黨領導的陝甘寧邊區軍民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在被「困死、餓死」的巨大危機面前,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鬥志,戰勝困難,創造出奇蹟。在各敵後抗日根據地,黨領導的根據地人民和軍隊,面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的「囚籠政策」和「燒光、搶光、殺光」的「三光」政策,以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大量殲滅日軍,使敵後戰場成為中國抗戰的主戰場之一,使人民軍隊成為中國抗戰的台柱子。正是憑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黨在推動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進程中,展現出不信邪、不怕壓、敢於勝利的政治勇氣,奮發有為的頑強鬥志,藐視一切困難、克勤克儉、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和作風。
延安精神的當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培育並堅持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延安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集中體現,對於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升華思想、錘鍊黨性、增強素質、提升能力,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始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忠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用堅定理想信念煉就了『金剛不壞之身』,幹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要把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充分認識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就是在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而奮鬥,以昂揚姿態投身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積極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忠誠乾淨擔當,把堅定的理想、堅強的黨性體現到對黨忠誠的具體行動中。要堅定不移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認同上,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始終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為共產黨人成就偉業的思想基石,不斷錘鍊理論聯繫實際、求真務實的思想品格和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對共產黨人來說,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求真務實,就要樹牢求真意識,說實話、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講真理不講面子,講原則不和稀泥,敢於正視問題不迴避、承擔責任不推諉、直面矛盾不上交,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要敢於擔當作為,有敢為天下先的銳氣,把責任穩穩扛在肩上,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百折不撓、勇往直前;要有系統觀念,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辯證思維、戰略眼光和大局意識,努力做到眼界寬、胸襟寬、思路寬;要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刀刃向內的勇氣,善於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通過積極健康的思想鬥爭,不斷洗滌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就贏得勝利,這是歷史發展的鐵律。弘揚延安精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牢固樹立對待人民群眾的科學理念。深刻認識黨群關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銘記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要保持密切聯繫群眾的好作風。把作風建設聚焦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上,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以實實在在的政績取信於民。要著力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與本領。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善於把黨的大政方針與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相結合,真正把調查研究當作謀事之道、成事之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斷提高動員群眾、凝聚力量的能力,善於把群眾與組織引領群眾相結合。善於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群眾,把黨的創新理論和行動綱領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
始終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塑造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習近平總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戰爭年代需要艱苦奮鬥,和平建設時期同樣需要艱苦奮鬥。要牢固樹立勤儉辦一切事情的思想,反對享樂主義。牢記中國的基本國情和黨的神聖使命,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自覺以艱苦奮鬥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以腳踏實地、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把艱苦奮鬥作為黨性鍛鍊的重要內容,寫好共產黨人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人生新篇章。要保持昂揚向上的工作作風,反對萎靡之氣。事實表明,有了精神就有了支柱,缺了精神就會缺了奮鬥目標和工作追求,喪失工作的信心和信念。反對萎靡之氣,必須把保持艱苦奮鬥政治本色作為人生的政治情操、價值選擇和行為方式,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要發揚創造精神,敢於鬥爭、敢於勝利。要有敢為天下先的政治勇氣和創造精神,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真本領、硬功夫,有應對各種風險的氣魄和膽識,以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不斷開創新局面,創造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