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大家好。
為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對黨員幹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政績觀,不斷提高新形勢下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防腐拒變的能力。今天,我在此作題為《防微杜漸,爭當廉潔從教表率》的報告,與大家共勉。
人們崇尚清廉,都把廉潔看成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一種高風亮節;人們唾棄腐敗,把腐敗看作是會腐蝕一個人的靈魂,腐蝕一座「大廈」的支柱的毒瘤。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多少人因為腐敗而遺臭萬年。人說,廉潔是一棵松,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人說,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也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改革開放和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正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美好的目標不斷前進。然而,在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一個個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個個貪官紛紛落馬,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反腐倡廉的警鐘。這些不和諧的因素對共產黨員提出了挑戰,尤其是在權利部門、在重要崗位工作的人,經常會面對這些嚴峻的考驗。
隨著新時期黨建工作特別是反腐倡廉建設的不斷深入,黨中央審時度勢,及時出台了各級政府行為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作為「高壓線」,任何人不得觸碰,觸動「高壓線」,就必然受到黨紀國法的嚴厲懲罰,輕則名譽受損,重則身敗名裂、斷送前程、禍及家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發布和實施,在對黨員領導幹部違紀行為懲處的同時,更重要的還是警示、教育和保護,最大程度地使黨員領導幹部少違紀違法甚至是不違紀違法。只要我們自覺遵守「八項規定」、「六項禁令」,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終做到警鐘長鳴,就一定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
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的是育人的重任,一直以來「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已經成了教師的生動寫照,說到反腐倡廉,也許些同志會認為很難與教師聯繫到一起。但是仔細想想,作為一名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教育好每一個學生,使他們能夠從小就懂得崇尚潔身自愛,不就需要一顆廉潔從教之心嗎?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不難發現,學生和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一是學生個體上的差異,個性活潑的、文靜的、內向的、外向的;學習認真的、馬虎的、成績優異的、一般的、甚至放棄學習的等等,所這些差異都可能引起老師感情上的偏頗;二是學生家庭背景上的差異,的是普通市民的孩子,的是政府官員的子女,的是外來民工的孩子,的是企業主老闆的孩子,的孩子打扮得很時尚,的孩子穿著很樸素等等。
這些不同家庭的背景背後,著經濟和文化層次上的差異,這也可能引起教師認識上的偏頗。我們是不是用「一把尺子」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了呢?舉幾個最現實的例子,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坐到好的位置,可能會找到各種各樣的關係去給老師打招呼;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得到老師的特殊關照,也可能會找到關係去說情,甚至請客送禮;的老師因為接受了家長的吃請,不得不去按家長的意思辦;的老師為了點蠅頭小利,向學生推銷資料,攤派輔導用書;的教師採取各種隱蔽方式辦輔導班收取補課費,搞償家教,並教唆引誘甚至強迫學生參加所謂的補習班,若不參加平時就會給臉色看;家長來學校了解學生情況,的老師態度冷漠,甚至的老師動輒就把家長叫到學校進行訓斥;的老師很會演「變臉」,權能辦私事的家長求必應,對無權無勢的家長視而不見;的老師歧視差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行為;的幹部不按權限和程序辦事,超出職責範圍亂當家亂說話等等現象,這些都是非常現實而不可迴避的問題,更是與「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要求相悖的。由此可見,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的同時仍然充斥著各種誘惑,人的思想和觀念難免會受到金錢和利益的誘惑與腐蝕,我們隨時都可能被「糖衣炮彈」打到,廉潔自律的防線也隨時都會被突破,這能說反腐倡廉離我們很遙遠嗎?
同志們,反腐莫論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自然界陽光明媚也風雨如磐,社會生活中光明也黑暗,但是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清正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作為教師,《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就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也同樣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神聖的使命感主動融入到反腐倡廉工作中,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本色,樹立新時期人民教師良好形象。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到廉潔從教呢?
首先,應該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決不能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條件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考慮到這些差異,為的是因材施教,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確,我們同時面對的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是你的學生,都應該得到你應的關懷和教導,這一點是沒差異的。教師從教學的公正性,可以充分反映出教師人格的崇高性。具體體現在對每一個學生都能給予全心全意地關注,尤其體現在對待後進生、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問題,一愛心,二信心,三耐心。
其次,一定要愛崗敬業,將自己的教學才能奉獻在學校,奉獻在課堂,奉獻給學生,這也需要廉潔從教之心。關於個別教師辦輔導班的問題,學校一直持反對態度並明令禁止教師授意學生參加輔導班和動員學生參加自己辦的輔導班(含節假日)等償家教行為。《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第五條規定:「為人師表,知榮明恥,嚴以律已。」是完全相悖的,不僅損害了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而且干擾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我們內行都清楚,學生參加輔導班,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提高學習成績的問題,而且容易讓學生過於依賴課外輔導,漸漸脫離課堂,還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這不利於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不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還給學生家庭帶來了不必要經濟負擔。
現在是市場經濟,社會上盛行辦輔導班,搞償家教,似乎歸結起來就是需要就市場。作為一名教師工作之餘,為他人輔導,付出了時間精力和智慧,得到物質或者金錢上的回報,看起來天經地義,無可厚非,但是仔細想想,個別教師辦輔導班、搞償家教,完全是把個人利益放在眼前,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這樣做就是損害教師的職業形象。教師的神聖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它要求教師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心全意地教育好每一個孩子,這其中自然也對學生的培優補差。把這分內之事當作分外之事來做如何能夠自圓其說呢?相反,我們的教師當中不也利用休息時間無償輔導學生,家長打電話到學校感謝的嗎?這兩種做法是不是反映出兩個不同的思想境界呢?可以說,教育工作是一種特殊的工作,它不能完全地以7小時或者8小時坐班來衡量教師的工作量,也不能完全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因此,這就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應的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精神。
教師的職業神聖而光榮,擔負著培育下一代的艱巨任務,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等諸多方面都具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會直接地影響學生身心的發展。教師只廉潔從教,才能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真正為人師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並使之「開花」、「結果」。
《廉政準則》的頒布,從制度上規範了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行為準則,然而「知易行難」,如何貫徹落實才是關鍵。如何才能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如何才能抵得住種種誘惑?就我自己對連結的思考,我覺得主要是「重修養以強魂,祛貪慾以守節」方可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其一,要「知」與「行」結合。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貫徹落實《廉政準則》這部規範黨員領導幹部的重要基礎性法規,首先必須抓好對《廉政準則》的學習,要逐條逐句學,原原本本學,全面、透徹、深入地領會其精神實質,築牢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僅是知道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還不夠,還必須將形成的理念用於實踐,做到知行合一,也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自覺踐行。要強化信念意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心中要始終明白什麼人可交,什麼人不可交;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可做。在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違紀案件中,很多人都是因為「交友」不慎出了問題,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我們黨員幹部也是人,也冇自己的親朋和同學,也屬於自己的的感情空間。但是,我們結交朋友,必須從保持清正廉潔的角度出發,把握好交友的度。尤其是當我們由於地位的變化,而出現的一些新朋友,我們更要留意,認真分析一下對方是不是別用心、另所求,是不是者中了我們手中的權力,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要當心了。因此,既不能排斥正常、健康的人際交往,也不能濫交朋友,更不能把朋友關係計化為酒肉關係、金錢關係和交換關係,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即講感情又不徇私情,要多與那些品行端正、正直坦誠、敢說真話、直言不諱的人交朋友,形成事業上相互支持,感情上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
其二,要「自律」與「他律」結合。―定要守住第一道防線,這樣一個歷史故事:一個古代官員乘轎進城遇雨,看到一個轎夫穿了雙新鞋,開始時小心翼翼地只挑乾淨的路面走,「擇地而行」,後來轎大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裡,由此便「不復顧惜」了。他把這件串講給另一個官員聽,另一個官刁員很受震動,表示「終身不敢忘」。這個故審說明,人一旦「踩進泥水坑」,心裡往往就放鬆了戒備。反正鞋已經髒了,一次是髒,兩次也是髒,於是便了慣性,從此便「不復顧惜」了。我們些黨員幹部也是這樣,他們起先在工作中競競業業,能夠做到清正廉潔,偶然一不小心踩進「泥坑」,就從此放棄了自己的操守,破罐子破摔了。我們如果不能正確地對待誘惑,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利令智昏,勢必走上以權謀私的邪路,最終誤黨、傷困、損民、害己。所以要經常用《廉政準則》為自己的行為敲警鐘,不斷強化自律意識,做清正廉沽的帶頭人,管住自己的腦,不該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眼,不該看的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不要去。要像古人那樣「一日三省吾生」,自重、自省、自尊、自勵,正確對待人利益,自覺防止私慾膨脹:要把學生利益放在首位,時刻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這樣才能做到「絕非分之想,把非分之物」,不為物慾所惑,不為人情所累。
其三,要「勤小物,治其微」。能否正確對待小事,能否防微杜漸,是共產黨員的基木修養問題。千丑之堤,潰於蟻穴,一個細節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個寓言說,個偷針者和偷牛者一起起被遊街,偷針者感到委屈,發牢騷說:「我只偷了一根針,為什麼和盜牛賊一起遊街,太不公平了!」盜牛打對他說:「別說了,我走到這一步也是從偷針開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變大,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人不可能一夜之間成為腐敗分子,其走向腐化墮落人多是從不注意小事小節開始。胡長清第一次只是接受了不法商人贈送的兩支毛筆,後來發展到接受他人的宴請、金錢等,再後來便一發不可收拾,競肆無忌憚地索要起來,最終被判死刑。「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這都是至理名言,一定要牢記。(廉政準則》的52條不准,從細微處,從小事情,對黨員幹部的日常執政行為進行了規範。這就要求我們的廣大黨員,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注意,管好自己的「癖好」,管好身邊人的「要求』。領導幹部一定要謹記。越是小事越要留心,越是獨處越要小心,越是順境越要清醒,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腳,抵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s
俗話說:「沒規矩,無以成方圓」。大至一個過家,需要制定法律、法規來規範國民的行為,小至一個單位,需要制定規章制度,來約朿成員的舉止。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丁程師,肩負特殊使命,因而需要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徳規範》無疑正是教師們的行為之「規矩」,是對教師行為的更深一層的約束。古人講「徙行不能自行」。如果人們缺乏執行制度的意識,那麼,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終也形同虛設。
我們要增強制度意識,打牢遵紀守法思想基礎,把制度轉化自己的行為準則自覺行動。制度面前沒特權、制度約朿沒例外,每個人都要學習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只這樣各項工作和事業方能順利發展,反腐倡廉建設才能不斷取得新的成效。要自覺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置於紐織和群眾監督之下,熱情歡迎監督,自覺接受監督,主動幵展監督,對羾織和群眾的意見要本著「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以外力促使自己內在廉政細胞的生長。我們要從廉潔自律做起,提高「思廉、踐廉」自覺性。對此,我提出一下幾點意見:
一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廉潔自律意識。進一步增強紀律觀念,增強廉潔從教意識,梳理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地加強黨性鍛鍊,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以勤勤懇懇、扎紮實實的作風,以百折不撓、知難而進的勇氣完成各項工作。
而要更新教育觀念,積極開拓進取,提高工作水平。改變對學生和家長居高臨下的態度,主動、積極地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熱愛學生,尤其要熱愛學困後進生。要不斷加強學習,加強鍛鍊,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領;要講究方法,注重實際,加強自己工作能力和修養;要開拓創新、積極進取,把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對待家長要熱情周到,耐心細緻。
三要樹立「六種意識」,廉潔從教,服務學生。牢固樹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識,要求學生做到,自己堅決要做到:牢固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都人:教師無小節,處處作表率」的意識,以教書宵人為本職,作學生、教師的表率:牢固樹立「寧守清貧,不損師德」的意識,發揚教師高風亮節、廉潔從教,維護「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執著追求、探索創新」的良好形象:牢固樹立「以法執教、以德治教、以徳服人」的意識: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憂患盤識、競爭意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以校為家,以教為業,校興我榮,校衰我恥。
老師們,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讓我們以《廉政準則》為準繩,懷著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繼續發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優良傳統,凈化校園這塊純凈的聖土,共同維護教師廉沽奉獻的師徳操守,為我們的民族撐起我們傲岸的脊樑!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也是我們一定能夠做到的!因為,我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為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對黨員幹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政績觀,不斷提高新形勢下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防腐拒變的能力。今天,我在此作題為《防微杜漸,爭當廉潔從教表率》的報告,與大家共勉。
人們崇尚清廉,都把廉潔看成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一種高風亮節;人們唾棄腐敗,把腐敗看作是會腐蝕一個人的靈魂,腐蝕一座「大廈」的支柱的毒瘤。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多少人因為腐敗而遺臭萬年。人說,廉潔是一棵松,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人說,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也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改革開放和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正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美好的目標不斷前進。然而,在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一個個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個個貪官紛紛落馬,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反腐倡廉的警鐘。這些不和諧的因素對共產黨員提出了挑戰,尤其是在權利部門、在重要崗位工作的人,經常會面對這些嚴峻的考驗。
隨著新時期黨建工作特別是反腐倡廉建設的不斷深入,黨中央審時度勢,及時出台了各級政府行為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作為「高壓線」,任何人不得觸碰,觸動「高壓線」,就必然受到黨紀國法的嚴厲懲罰,輕則名譽受損,重則身敗名裂、斷送前程、禍及家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發布和實施,在對黨員領導幹部違紀行為懲處的同時,更重要的還是警示、教育和保護,最大程度地使黨員領導幹部少違紀違法甚至是不違紀違法。只要我們自覺遵守「八項規定」、「六項禁令」,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終做到警鐘長鳴,就一定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
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的是育人的重任,一直以來「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已經成了教師的生動寫照,說到反腐倡廉,也許些同志會認為很難與教師聯繫到一起。但是仔細想想,作為一名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教育好每一個學生,使他們能夠從小就懂得崇尚潔身自愛,不就需要一顆廉潔從教之心嗎?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不難發現,學生和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一是學生個體上的差異,個性活潑的、文靜的、內向的、外向的;學習認真的、馬虎的、成績優異的、一般的、甚至放棄學習的等等,所這些差異都可能引起老師感情上的偏頗;二是學生家庭背景上的差異,的是普通市民的孩子,的是政府官員的子女,的是外來民工的孩子,的是企業主老闆的孩子,的孩子打扮得很時尚,的孩子穿著很樸素等等。
這些不同家庭的背景背後,著經濟和文化層次上的差異,這也可能引起教師認識上的偏頗。我們是不是用「一把尺子」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了呢?舉幾個最現實的例子,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坐到好的位置,可能會找到各種各樣的關係去給老師打招呼;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得到老師的特殊關照,也可能會找到關係去說情,甚至請客送禮;的老師因為接受了家長的吃請,不得不去按家長的意思辦;的老師為了點蠅頭小利,向學生推銷資料,攤派輔導用書;的教師採取各種隱蔽方式辦輔導班收取補課費,搞償家教,並教唆引誘甚至強迫學生參加所謂的補習班,若不參加平時就會給臉色看;家長來學校了解學生情況,的老師態度冷漠,甚至的老師動輒就把家長叫到學校進行訓斥;的老師很會演「變臉」,權能辦私事的家長求必應,對無權無勢的家長視而不見;的老師歧視差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行為;的幹部不按權限和程序辦事,超出職責範圍亂當家亂說話等等現象,這些都是非常現實而不可迴避的問題,更是與「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要求相悖的。由此可見,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的同時仍然充斥著各種誘惑,人的思想和觀念難免會受到金錢和利益的誘惑與腐蝕,我們隨時都可能被「糖衣炮彈」打到,廉潔自律的防線也隨時都會被突破,這能說反腐倡廉離我們很遙遠嗎?
同志們,反腐莫論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自然界陽光明媚也風雨如磐,社會生活中光明也黑暗,但是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清正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作為教師,《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就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也同樣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神聖的使命感主動融入到反腐倡廉工作中,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本色,樹立新時期人民教師良好形象。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到廉潔從教呢?
首先,應該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決不能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條件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考慮到這些差異,為的是因材施教,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確,我們同時面對的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是你的學生,都應該得到你應的關懷和教導,這一點是沒差異的。教師從教學的公正性,可以充分反映出教師人格的崇高性。具體體現在對每一個學生都能給予全心全意地關注,尤其體現在對待後進生、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問題,一愛心,二信心,三耐心。
其次,一定要愛崗敬業,將自己的教學才能奉獻在學校,奉獻在課堂,奉獻給學生,這也需要廉潔從教之心。關於個別教師辦輔導班的問題,學校一直持反對態度並明令禁止教師授意學生參加輔導班和動員學生參加自己辦的輔導班(含節假日)等償家教行為。《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第五條規定:「為人師表,知榮明恥,嚴以律已。」是完全相悖的,不僅損害了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而且干擾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我們內行都清楚,學生參加輔導班,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提高學習成績的問題,而且容易讓學生過於依賴課外輔導,漸漸脫離課堂,還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這不利於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不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還給學生家庭帶來了不必要經濟負擔。
現在是市場經濟,社會上盛行辦輔導班,搞償家教,似乎歸結起來就是需要就市場。作為一名教師工作之餘,為他人輔導,付出了時間精力和智慧,得到物質或者金錢上的回報,看起來天經地義,無可厚非,但是仔細想想,個別教師辦輔導班、搞償家教,完全是把個人利益放在眼前,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這樣做就是損害教師的職業形象。教師的神聖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它要求教師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心全意地教育好每一個孩子,這其中自然也對學生的培優補差。把這分內之事當作分外之事來做如何能夠自圓其說呢?相反,我們的教師當中不也利用休息時間無償輔導學生,家長打電話到學校感謝的嗎?這兩種做法是不是反映出兩個不同的思想境界呢?可以說,教育工作是一種特殊的工作,它不能完全地以7小時或者8小時坐班來衡量教師的工作量,也不能完全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因此,這就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應的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精神。
教師的職業神聖而光榮,擔負著培育下一代的艱巨任務,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等諸多方面都具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會直接地影響學生身心的發展。教師只廉潔從教,才能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真正為人師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並使之「開花」、「結果」。
《廉政準則》的頒布,從制度上規範了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行為準則,然而「知易行難」,如何貫徹落實才是關鍵。如何才能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如何才能抵得住種種誘惑?就我自己對連結的思考,我覺得主要是「重修養以強魂,祛貪慾以守節」方可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其一,要「知」與「行」結合。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貫徹落實《廉政準則》這部規範黨員領導幹部的重要基礎性法規,首先必須抓好對《廉政準則》的學習,要逐條逐句學,原原本本學,全面、透徹、深入地領會其精神實質,築牢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僅是知道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還不夠,還必須將形成的理念用於實踐,做到知行合一,也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自覺踐行。要強化信念意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心中要始終明白什麼人可交,什麼人不可交;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可做。在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違紀案件中,很多人都是因為「交友」不慎出了問題,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我們黨員幹部也是人,也冇自己的親朋和同學,也屬於自己的的感情空間。但是,我們結交朋友,必須從保持清正廉潔的角度出發,把握好交友的度。尤其是當我們由於地位的變化,而出現的一些新朋友,我們更要留意,認真分析一下對方是不是別用心、另所求,是不是者中了我們手中的權力,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要當心了。因此,既不能排斥正常、健康的人際交往,也不能濫交朋友,更不能把朋友關係計化為酒肉關係、金錢關係和交換關係,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即講感情又不徇私情,要多與那些品行端正、正直坦誠、敢說真話、直言不諱的人交朋友,形成事業上相互支持,感情上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
其二,要「自律」與「他律」結合。―定要守住第一道防線,這樣一個歷史故事:一個古代官員乘轎進城遇雨,看到一個轎夫穿了雙新鞋,開始時小心翼翼地只挑乾淨的路面走,「擇地而行」,後來轎大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裡,由此便「不復顧惜」了。他把這件串講給另一個官員聽,另一個官刁員很受震動,表示「終身不敢忘」。這個故審說明,人一旦「踩進泥水坑」,心裡往往就放鬆了戒備。反正鞋已經髒了,一次是髒,兩次也是髒,於是便了慣性,從此便「不復顧惜」了。我們些黨員幹部也是這樣,他們起先在工作中競競業業,能夠做到清正廉潔,偶然一不小心踩進「泥坑」,就從此放棄了自己的操守,破罐子破摔了。我們如果不能正確地對待誘惑,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利令智昏,勢必走上以權謀私的邪路,最終誤黨、傷困、損民、害己。所以要經常用《廉政準則》為自己的行為敲警鐘,不斷強化自律意識,做清正廉沽的帶頭人,管住自己的腦,不該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眼,不該看的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不要去。要像古人那樣「一日三省吾生」,自重、自省、自尊、自勵,正確對待人利益,自覺防止私慾膨脹:要把學生利益放在首位,時刻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這樣才能做到「絕非分之想,把非分之物」,不為物慾所惑,不為人情所累。
其三,要「勤小物,治其微」。能否正確對待小事,能否防微杜漸,是共產黨員的基木修養問題。千丑之堤,潰於蟻穴,一個細節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個寓言說,個偷針者和偷牛者一起起被遊街,偷針者感到委屈,發牢騷說:「我只偷了一根針,為什麼和盜牛賊一起遊街,太不公平了!」盜牛打對他說:「別說了,我走到這一步也是從偷針開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變大,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人不可能一夜之間成為腐敗分子,其走向腐化墮落人多是從不注意小事小節開始。胡長清第一次只是接受了不法商人贈送的兩支毛筆,後來發展到接受他人的宴請、金錢等,再後來便一發不可收拾,競肆無忌憚地索要起來,最終被判死刑。「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這都是至理名言,一定要牢記。(廉政準則》的52條不准,從細微處,從小事情,對黨員幹部的日常執政行為進行了規範。這就要求我們的廣大黨員,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注意,管好自己的「癖好」,管好身邊人的「要求』。領導幹部一定要謹記。越是小事越要留心,越是獨處越要小心,越是順境越要清醒,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腳,抵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s
俗話說:「沒規矩,無以成方圓」。大至一個過家,需要制定法律、法規來規範國民的行為,小至一個單位,需要制定規章制度,來約朿成員的舉止。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丁程師,肩負特殊使命,因而需要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徳規範》無疑正是教師們的行為之「規矩」,是對教師行為的更深一層的約束。古人講「徙行不能自行」。如果人們缺乏執行制度的意識,那麼,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終也形同虛設。
我們要增強制度意識,打牢遵紀守法思想基礎,把制度轉化自己的行為準則自覺行動。制度面前沒特權、制度約朿沒例外,每個人都要學習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只這樣各項工作和事業方能順利發展,反腐倡廉建設才能不斷取得新的成效。要自覺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置於紐織和群眾監督之下,熱情歡迎監督,自覺接受監督,主動幵展監督,對羾織和群眾的意見要本著「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以外力促使自己內在廉政細胞的生長。我們要從廉潔自律做起,提高「思廉、踐廉」自覺性。對此,我提出一下幾點意見:
一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廉潔自律意識。進一步增強紀律觀念,增強廉潔從教意識,梳理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地加強黨性鍛鍊,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以勤勤懇懇、扎紮實實的作風,以百折不撓、知難而進的勇氣完成各項工作。
而要更新教育觀念,積極開拓進取,提高工作水平。改變對學生和家長居高臨下的態度,主動、積極地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熱愛學生,尤其要熱愛學困後進生。要不斷加強學習,加強鍛鍊,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領;要講究方法,注重實際,加強自己工作能力和修養;要開拓創新、積極進取,把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對待家長要熱情周到,耐心細緻。
三要樹立「六種意識」,廉潔從教,服務學生。牢固樹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識,要求學生做到,自己堅決要做到:牢固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都人:教師無小節,處處作表率」的意識,以教書宵人為本職,作學生、教師的表率:牢固樹立「寧守清貧,不損師德」的意識,發揚教師高風亮節、廉潔從教,維護「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執著追求、探索創新」的良好形象:牢固樹立「以法執教、以德治教、以徳服人」的意識: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憂患盤識、競爭意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以校為家,以教為業,校興我榮,校衰我恥。
老師們,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讓我們以《廉政準則》為準繩,懷著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繼續發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優良傳統,凈化校園這塊純凈的聖土,共同維護教師廉沽奉獻的師徳操守,為我們的民族撐起我們傲岸的脊樑!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也是我們一定能夠做到的!因為,我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