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黨支部成立於1952年,現有黨員45人。多年來,該黨支部以「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為工作目標,規範執法、打防並舉、從嚴治警,探索出了一條「抓黨務促業務強服務」的方法路子,先後多次被中組部表彰為「優秀基層黨支部」。
一、制勝法寶:抓班子、帶隊伍,提升凝聚力
為更好引領這支隊伍,該黨支部明確了「抓班子,帶隊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工作思路,領導班子從不斷加強隊伍職業道德修養,培養隊伍良好工作作風入手,狠抓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確保全所民警自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和能力上達到黨和人民的要求。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從不搞家長制、「一言堂」。正是在這樣一個堅強的所班子帶領下,全所上下團結一心,積極奉獻,奮勇爭先,嚴愛並重營造出拴心留人環境。
一是抓思想政治工作經常化。在新華街派出所,「領導作表率、黨員為先鋒、民警齊努力」成為一種習慣。為凝聚警心、抓好細節、提升隊伍,所領導帶頭值班、黨員率先模範、帶頭巡邏、帶頭接處警。所長、教導員經常與民警談心,及時了解民警的思想動態,營造「所是我家」的氛圍,有限的空間裡「警營牆文化」上點滴記錄執勤、學習、生活、風采。所隊容貌煥然一新,民警的歸屬感增強了,愛所敬業的理念也深入警心。
二是抓黨員崗位練兵科學化。向素質要警力、要戰鬥力,已成為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為提升業務素質,黨支部科學、合理地安排培訓時間和培訓內容,緊貼工作實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充分利用周例會時間,集中組織黨員開展培訓學習,並倡導自學自練,通過「集中學、自己練、領導點、統一考」等形式,形成了「互學、互比、互評、互幫」的良好氛圍。
三是抓考核標準細緻化。本著科學、實在、管用的原則,堅持日常考核、季度考評、年終總結相輔相成,將考核結果與評先選優掛鈎,隨著考核制度的落實,使得工作主動性進一步增強,辦事效率更加提高,執法行為更為規範,為派出所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防範秘訣:抓警力、強民力,提升戰鬥力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探索「警加民、織密網、動態防、除隱患、學自防」打防管控新路子,整合基層巡防力量,群防群治共建共管,建起社會面的立體化防控網絡,這是新華街派出所的防範秘訣。近年來,派出所黨支部因地制宜推出完善了「室+群+隊」警務模式。
「室」立足轄區確保警務覆蓋面100%。在x個社區建成規範化警務室x個,合署辦公警務室x個,每個社區按照x名社區民警、1-2名治安民警配備警力,實行社區民警、治安民警工作「捆綁制」「互補式」,同時由所隊領導劃片包干,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警力功效。
「群」依託網絡構架警務縱橫線星羅密布。積極推進「警務微信群」建設,即「行業場所群」「社區專干群」「學校微信宣傳群」「內部單位群」「小區物業群」「物流快遞群」「特種行業群」「加油站微信群」,讓人人都是安全員,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感受到民警就在身邊,安全就在身邊。
「隊」發動群眾緊盯治安重點不遺盲區。推進社會面群防群治體系建設,整合基層巡防力量,建立義務巡邏隊x支,發揮「平安的士」「平安環衛」「平安快遞」等共防作用,讓人人都是巡防員,針對重點部位、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加大巡防管控力度,創新群防群治模式,深入推行社區聯巡、治安聯防和問題聯治。警力民力、線上線下,「室+群+隊」「面線點」相結合的派出所警務模式實現了警民「鍵對鍵」良性互動、「面對面」攜手同防、「心貼心」共管共治,提升了見警率、提高了管事率、提增了滿意率,大大降低了可防性案件的發案率。
三、攻關核心:抓執法、促規範,提升執行力
一是以執法主體建設為「出發點」,推出「警營培訓大課堂」,瞄準民警執法素質提升。堅持「面向實戰,講求實用,追求實效」為導向,以提高民警法律知識應用能力和執法技能實戰能力為目標,全面推行「崗位練兵、戰訓合一,輪訓輪值」模式,組織民警集中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升全體民警的執法水平。結合實際在具體辦案中分層次、分階段對民警進行單個重點學習、輔導,辦案民警結合實踐總結自己辦案得失,所領導以點評方式達到共同提升。
二是以執法精細化水平為「著力點」,認真把好制度落實關、案件質量關。從受立案、傳喚嫌疑人、調查取證、法律文書製作、上報簽批、卷宗整理等環節入手,對案件質量進行全程監督把關,凡不符合辦案程序和證據要求的,堅決不予審批簽字。開展經常性地個案講評活動,將辦案民警的辦案質量與派出所績效考核掛鈎,與民警年終的評先評優掛鈎。堅持案件回訪制,定時對民警辦理的案件逐一進行回訪,改進工作,釋法析理。實行「專人、專盒、專櫃、專室、專庫」的明晰化、專業化、規範化的管理方式,有效規範民警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服務質量。
三是以執法公開化為「著眼點」,認真接受群眾監督,推進陽光執法、透明執法、文明執法。通過受案回執、簡訊平台、網上辦案系統向特定對象公開案件主辦民警姓名、聯繫方式、案件辦理進度、採取強制措施、移送起訴等信息,方便特定對象及時了解案件。在政務網站上設置「執法公開欄」將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等進行公開,方便群眾隨時查看。利用辦案場所、執法手冊、觸摸屏、led屏、簡訊微信、執法公開查詢終端等進行公開。同時,推出「包包警務」,促使民警在社區走訪中自覺地開展警務工作,派出所警務隨著民警的流動而不斷地延伸工作觸角,既親民為民便民,又有效地提高了公安機關的社會管理效能。
一、制勝法寶:抓班子、帶隊伍,提升凝聚力
為更好引領這支隊伍,該黨支部明確了「抓班子,帶隊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工作思路,領導班子從不斷加強隊伍職業道德修養,培養隊伍良好工作作風入手,狠抓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確保全所民警自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和能力上達到黨和人民的要求。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從不搞家長制、「一言堂」。正是在這樣一個堅強的所班子帶領下,全所上下團結一心,積極奉獻,奮勇爭先,嚴愛並重營造出拴心留人環境。
一是抓思想政治工作經常化。在新華街派出所,「領導作表率、黨員為先鋒、民警齊努力」成為一種習慣。為凝聚警心、抓好細節、提升隊伍,所領導帶頭值班、黨員率先模範、帶頭巡邏、帶頭接處警。所長、教導員經常與民警談心,及時了解民警的思想動態,營造「所是我家」的氛圍,有限的空間裡「警營牆文化」上點滴記錄執勤、學習、生活、風采。所隊容貌煥然一新,民警的歸屬感增強了,愛所敬業的理念也深入警心。
二是抓黨員崗位練兵科學化。向素質要警力、要戰鬥力,已成為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為提升業務素質,黨支部科學、合理地安排培訓時間和培訓內容,緊貼工作實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充分利用周例會時間,集中組織黨員開展培訓學習,並倡導自學自練,通過「集中學、自己練、領導點、統一考」等形式,形成了「互學、互比、互評、互幫」的良好氛圍。
三是抓考核標準細緻化。本著科學、實在、管用的原則,堅持日常考核、季度考評、年終總結相輔相成,將考核結果與評先選優掛鈎,隨著考核制度的落實,使得工作主動性進一步增強,辦事效率更加提高,執法行為更為規範,為派出所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防範秘訣:抓警力、強民力,提升戰鬥力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探索「警加民、織密網、動態防、除隱患、學自防」打防管控新路子,整合基層巡防力量,群防群治共建共管,建起社會面的立體化防控網絡,這是新華街派出所的防範秘訣。近年來,派出所黨支部因地制宜推出完善了「室+群+隊」警務模式。
「室」立足轄區確保警務覆蓋面100%。在x個社區建成規範化警務室x個,合署辦公警務室x個,每個社區按照x名社區民警、1-2名治安民警配備警力,實行社區民警、治安民警工作「捆綁制」「互補式」,同時由所隊領導劃片包干,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警力功效。
「群」依託網絡構架警務縱橫線星羅密布。積極推進「警務微信群」建設,即「行業場所群」「社區專干群」「學校微信宣傳群」「內部單位群」「小區物業群」「物流快遞群」「特種行業群」「加油站微信群」,讓人人都是安全員,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感受到民警就在身邊,安全就在身邊。
「隊」發動群眾緊盯治安重點不遺盲區。推進社會面群防群治體系建設,整合基層巡防力量,建立義務巡邏隊x支,發揮「平安的士」「平安環衛」「平安快遞」等共防作用,讓人人都是巡防員,針對重點部位、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加大巡防管控力度,創新群防群治模式,深入推行社區聯巡、治安聯防和問題聯治。警力民力、線上線下,「室+群+隊」「面線點」相結合的派出所警務模式實現了警民「鍵對鍵」良性互動、「面對面」攜手同防、「心貼心」共管共治,提升了見警率、提高了管事率、提增了滿意率,大大降低了可防性案件的發案率。
三、攻關核心:抓執法、促規範,提升執行力
一是以執法主體建設為「出發點」,推出「警營培訓大課堂」,瞄準民警執法素質提升。堅持「面向實戰,講求實用,追求實效」為導向,以提高民警法律知識應用能力和執法技能實戰能力為目標,全面推行「崗位練兵、戰訓合一,輪訓輪值」模式,組織民警集中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升全體民警的執法水平。結合實際在具體辦案中分層次、分階段對民警進行單個重點學習、輔導,辦案民警結合實踐總結自己辦案得失,所領導以點評方式達到共同提升。
二是以執法精細化水平為「著力點」,認真把好制度落實關、案件質量關。從受立案、傳喚嫌疑人、調查取證、法律文書製作、上報簽批、卷宗整理等環節入手,對案件質量進行全程監督把關,凡不符合辦案程序和證據要求的,堅決不予審批簽字。開展經常性地個案講評活動,將辦案民警的辦案質量與派出所績效考核掛鈎,與民警年終的評先評優掛鈎。堅持案件回訪制,定時對民警辦理的案件逐一進行回訪,改進工作,釋法析理。實行「專人、專盒、專櫃、專室、專庫」的明晰化、專業化、規範化的管理方式,有效規範民警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服務質量。
三是以執法公開化為「著眼點」,認真接受群眾監督,推進陽光執法、透明執法、文明執法。通過受案回執、簡訊平台、網上辦案系統向特定對象公開案件主辦民警姓名、聯繫方式、案件辦理進度、採取強制措施、移送起訴等信息,方便特定對象及時了解案件。在政務網站上設置「執法公開欄」將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等進行公開,方便群眾隨時查看。利用辦案場所、執法手冊、觸摸屏、led屏、簡訊微信、執法公開查詢終端等進行公開。同時,推出「包包警務」,促使民警在社區走訪中自覺地開展警務工作,派出所警務隨著民警的流動而不斷地延伸工作觸角,既親民為民便民,又有效地提高了公安機關的社會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