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目標
通過三年時間,達到以下目標:
——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有力。各醫療衛生機構安全生。
產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機制更加完善、有效發揮作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升。
——消防安全管理更加規範。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更加規範。
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聯合檢查與監督約談機制更加完善;幹部職工消防安全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重點安全風險取得顯著成效。危險化學品、醫療廢物等。
安全管理工作領導體系更加健全,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安全防範水平全面提升,確保重點部位安全防範基礎工作更加紮實有效。
——平安醫院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安全防範系統建設更加完善,醫務人員安全防範意識明顯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提高,為健康鄆城打下可靠的安全生產基礎。
二、主要任務
(一)落實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一是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崗位員工、覆蓋所有管理和操作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所有人員承擔的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安全生產法治教育,提高全員守法自覺性,建立自我更新、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內生機制。建立單位內部安全生產監督考核機制,推動各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
二是落實單位主要負責人責任。單位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
人等主要負責人要強化落實第一責任人法定責任,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帶頭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標準,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生產管理,做到安全責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訓、應急救援「五到位」。
三是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強化內部各部門安全生產職責,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單位安全管理人員、重點崗位、科室和一線醫務人員要嚴格履行自身安全生產職責,嚴格遵守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建立「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安全生產工作體系。今年底前,建立本級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清單;今年底前,建立覆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四是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建立。
健全以風險辨識管控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尤其要強化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環節、部位的隱患排查,及時向監管部門和職代會「雙報告」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嚴格落實治理措施,按照有關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加強對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實現閉環管理。今年6月份前,建立起完善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2022年底前,各醫療機構隱患排查治理規範化。
(二)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深化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全面貫徹落實《醫療機構消。
防安全管理》《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醫療和疾控機構消防安全生產工作管理指南(試行)》等文件,結合實際,分類指導,開展示範創建,培樹一批典型單位,推進全系統逐步建立健全火災風險自知、消防安全自查、隱患問題自改、消防責任自負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評估、自我提升的工作機制。今年,打造衛生健康行業標杆示範單位;今年,全面推廣典型經驗做法;2022年,有效落實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
二是紮實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明確各醫療機構職責定位,強化部門聯動,研究重大事項,通報火災情況,建立聯合檢查與監督約談機制,形成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衛健局將聯合有關部門,綜合採取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多種措施,確保督促整改到位,堅決消除各類事故隱患,會同消防部門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監督檢查和考核,實行消防安全「一票否決」,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甚至瀆職失職的嚴肅問責,同時實行責任倒查,對事故當事人和監管部門都要追責。確保本行業不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
三是推進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設。逐步推進消防物聯。
網監控系統建設,積極應用物聯傳感、溫度傳感、火災煙霧監測、水壓監測、電氣火災監控、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加強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預警監測,實現消防數據物聯感知、智能感知,提升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到2022年底前,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得到有效落實。
四是全面提升幹部職工消防安全素質。依據消防法律法規和《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醫療和疾控機構後勤安全生產工作管理指南(試行)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制度,科學制定消防宣傳教育、方案和內容,加強消防普法與消防知識宣傳,注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運用。各單位要通過線上、線下分批次、分類別組織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消防職能部門和重點部位員工、安保人員、工程人員等重點人群開展消防教育培訓。各單位要開展常態化全員消防教育培訓,落實入職必訓、定期培訓、轉崗輪訓等要求,全面提升全員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教能力。2022年底前,實現全覆蓋培訓,全縣醫療機構職工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明顯提升。
(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
完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強化單位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規範檢查內容,嚴格執法程序,完善檢查標準。要建立聘請專家指導服務制度,每年定期安排檢查;可邀請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安全評價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開展專業評估,提高檢查的專業性、精準性、有效性,提升安全監管效率效果。完善安全風險分布檔案,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加強培訓和演練,逐步形成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大力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藉助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共享、上下貫通。2022年底前完成醫療機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的安全預防控制體系。
(四)醫療廢物安全管理。
一是規範醫療廢物管理。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明確相關人員職責。健全醫療廢物收集、轉運、暫存、交接登記和集中處理各環節相關制度和流程,完善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應急處置預案。
二是加強醫療廢物處理監督管理。依照標準設置醫療廢物收集暫存和集中暫存場所,完善存儲、消毒、防蠅防鼠的設施配備。強化職業安全防護管理,加強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的日常監管,督促醫療機構做到污水穩定達標排放。
(五)深化「平安醫院」創建活動。
按照《關於加強醫院安全防範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衛。
辦醫發〔2013〕28號)、《關於印發做好新形勢下醫療糾紛綜合處置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魯衛發〔2017〕29號)等文件要求,督促、指導醫療衛生機構強化安全防範系統建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的安全防範體系,二級以上醫院設立應急報警裝置並與當地公安機關聯網情況和安檢措施。加強醫療質量監督管理,強化醫療安全管理,強化警醫聯動,建立健全信息通報、共享、處置和反饋機制,加大醫療風險防範力度,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強化涉醫違法犯罪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開展安全防範培訓。
三、進度安排
從今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今年4月至5月)。各單位按照方案要求,密切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細化,對開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作出宣傳發動和具體安排部署。
(二)排查整治(今年6月至12月)。各單位嚴格落實本方案重點整治內容,認真開展專項整治。今年12月底前,完成問題和風險隱患摸排梳理,落實各項安全整治主體責任,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清單,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堅(今年)。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通過現。
場推進會、專項攻堅、經驗推廣等措施,加大專項整治攻堅力度,強力推進問題整改,落實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動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確保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四)鞏固提升(2022年)。認真分析存在的突出安全問題。
深入查找深層次原因,總結各地經驗做法,研究提出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形成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的制度成果,推動各項治理工作規範、安全開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建立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機制,明確承擔相關職責的工作機構,及時研究專項整治行動中出現的問題,定期聽取整治情況彙報,加強重大問題協調,強化整治責任落實,確保工作有序有力推進。
(二)強化部門協同。各單位要明確內部工作分工,細化重。
點任務工作方案,明確時間進度和工作要求,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三)嚴格督促指導。要及時收集、準確掌握安全生產專項。
整治進展情況,加強工作交流,建立工作檯賬,強化跟蹤督辦。
對重點難點問題實行閉環管理,確保重點任務按期完成。
(四)嚴肅問效問責。衛生健康局要綜合運用通報、約談、警示、曝光等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對整治工作不負責、不作為,分工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重大問題隱患懸而不決,逾期沒有完成目標任務的,堅決問責。對因整治工作失職瀆職,造成事故發生的,依法嚴肅追究法律責任。
通過三年時間,達到以下目標:
——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有力。各醫療衛生機構安全生。
產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機制更加完善、有效發揮作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升。
——消防安全管理更加規範。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更加規範。
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聯合檢查與監督約談機制更加完善;幹部職工消防安全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重點安全風險取得顯著成效。危險化學品、醫療廢物等。
安全管理工作領導體系更加健全,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安全防範水平全面提升,確保重點部位安全防範基礎工作更加紮實有效。
——平安醫院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安全防範系統建設更加完善,醫務人員安全防範意識明顯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提高,為健康鄆城打下可靠的安全生產基礎。
二、主要任務
(一)落實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一是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崗位員工、覆蓋所有管理和操作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所有人員承擔的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安全生產法治教育,提高全員守法自覺性,建立自我更新、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內生機制。建立單位內部安全生產監督考核機制,推動各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
二是落實單位主要負責人責任。單位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
人等主要負責人要強化落實第一責任人法定責任,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帶頭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標準,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生產管理,做到安全責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訓、應急救援「五到位」。
三是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強化內部各部門安全生產職責,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單位安全管理人員、重點崗位、科室和一線醫務人員要嚴格履行自身安全生產職責,嚴格遵守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建立「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安全生產工作體系。今年底前,建立本級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清單;今年底前,建立覆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四是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建立。
健全以風險辨識管控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尤其要強化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環節、部位的隱患排查,及時向監管部門和職代會「雙報告」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嚴格落實治理措施,按照有關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加強對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實現閉環管理。今年6月份前,建立起完善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2022年底前,各醫療機構隱患排查治理規範化。
(二)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深化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全面貫徹落實《醫療機構消。
防安全管理》《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醫療和疾控機構消防安全生產工作管理指南(試行)》等文件,結合實際,分類指導,開展示範創建,培樹一批典型單位,推進全系統逐步建立健全火災風險自知、消防安全自查、隱患問題自改、消防責任自負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評估、自我提升的工作機制。今年,打造衛生健康行業標杆示範單位;今年,全面推廣典型經驗做法;2022年,有效落實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
二是紮實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明確各醫療機構職責定位,強化部門聯動,研究重大事項,通報火災情況,建立聯合檢查與監督約談機制,形成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衛健局將聯合有關部門,綜合採取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多種措施,確保督促整改到位,堅決消除各類事故隱患,會同消防部門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監督檢查和考核,實行消防安全「一票否決」,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甚至瀆職失職的嚴肅問責,同時實行責任倒查,對事故當事人和監管部門都要追責。確保本行業不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
三是推進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設。逐步推進消防物聯。
網監控系統建設,積極應用物聯傳感、溫度傳感、火災煙霧監測、水壓監測、電氣火災監控、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加強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預警監測,實現消防數據物聯感知、智能感知,提升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到2022年底前,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得到有效落實。
四是全面提升幹部職工消防安全素質。依據消防法律法規和《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醫療和疾控機構後勤安全生產工作管理指南(試行)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制度,科學制定消防宣傳教育、方案和內容,加強消防普法與消防知識宣傳,注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運用。各單位要通過線上、線下分批次、分類別組織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消防職能部門和重點部位員工、安保人員、工程人員等重點人群開展消防教育培訓。各單位要開展常態化全員消防教育培訓,落實入職必訓、定期培訓、轉崗輪訓等要求,全面提升全員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教能力。2022年底前,實現全覆蓋培訓,全縣醫療機構職工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明顯提升。
(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
完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強化單位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規範檢查內容,嚴格執法程序,完善檢查標準。要建立聘請專家指導服務制度,每年定期安排檢查;可邀請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安全評價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開展專業評估,提高檢查的專業性、精準性、有效性,提升安全監管效率效果。完善安全風險分布檔案,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加強培訓和演練,逐步形成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大力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藉助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共享、上下貫通。2022年底前完成醫療機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的安全預防控制體系。
(四)醫療廢物安全管理。
一是規範醫療廢物管理。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明確相關人員職責。健全醫療廢物收集、轉運、暫存、交接登記和集中處理各環節相關制度和流程,完善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應急處置預案。
二是加強醫療廢物處理監督管理。依照標準設置醫療廢物收集暫存和集中暫存場所,完善存儲、消毒、防蠅防鼠的設施配備。強化職業安全防護管理,加強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的日常監管,督促醫療機構做到污水穩定達標排放。
(五)深化「平安醫院」創建活動。
按照《關於加強醫院安全防範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衛。
辦醫發〔2013〕28號)、《關於印發做好新形勢下醫療糾紛綜合處置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魯衛發〔2017〕29號)等文件要求,督促、指導醫療衛生機構強化安全防範系統建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的安全防範體系,二級以上醫院設立應急報警裝置並與當地公安機關聯網情況和安檢措施。加強醫療質量監督管理,強化醫療安全管理,強化警醫聯動,建立健全信息通報、共享、處置和反饋機制,加大醫療風險防範力度,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強化涉醫違法犯罪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開展安全防範培訓。
三、進度安排
從今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今年4月至5月)。各單位按照方案要求,密切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細化,對開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作出宣傳發動和具體安排部署。
(二)排查整治(今年6月至12月)。各單位嚴格落實本方案重點整治內容,認真開展專項整治。今年12月底前,完成問題和風險隱患摸排梳理,落實各項安全整治主體責任,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清單,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堅(今年)。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通過現。
場推進會、專項攻堅、經驗推廣等措施,加大專項整治攻堅力度,強力推進問題整改,落實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動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確保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四)鞏固提升(2022年)。認真分析存在的突出安全問題。
深入查找深層次原因,總結各地經驗做法,研究提出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形成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的制度成果,推動各項治理工作規範、安全開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建立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機制,明確承擔相關職責的工作機構,及時研究專項整治行動中出現的問題,定期聽取整治情況彙報,加強重大問題協調,強化整治責任落實,確保工作有序有力推進。
(二)強化部門協同。各單位要明確內部工作分工,細化重。
點任務工作方案,明確時間進度和工作要求,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三)嚴格督促指導。要及時收集、準確掌握安全生產專項。
整治進展情況,加強工作交流,建立工作檯賬,強化跟蹤督辦。
對重點難點問題實行閉環管理,確保重點任務按期完成。
(四)嚴肅問效問責。衛生健康局要綜合運用通報、約談、警示、曝光等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對整治工作不負責、不作為,分工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重大問題隱患懸而不決,逾期沒有完成目標任務的,堅決問責。對因整治工作失職瀆職,造成事故發生的,依法嚴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