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陝縣教育體育局:
大河鄉九年制學校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解決貧困戶產品銷路窄、組織化程度低、增產不增收等突出問題,促進農產品、畜產品、勞務服務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促進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服務變勞務,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學校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政教處、總務處、教育工會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消費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消費扶貧工作。認真組織校工會、總務處、政教處等部門以發職工福利、食堂採購、個人消費等方式,切實落實我校教育消費扶貧任務,以消費促進貧困群眾增收,提升精準扶貧成效。
一、主要工作和做法
1、成立大河鄉九年制學校消費扶貧工作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2、積極宣傳涉農產品購銷活動。為推動農產品和畜產品參加我校師生食堂集中採購活動,學校總務處及時收集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專業合作社農產品滯銷信息,宣傳動員參加學校食堂食材招標議標會,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條件下優先選購。
3、組織各部門助銷。校工會、政教處等部門聯合推進貧困村農產品的消費,利用為員工發放福利,教職工個人消費需求,組織展銷轄區貧困戶農產品展銷活動等方式,解決貧困戶的滯銷農副產品。
4、積極對接縣消費扶貧開發公司,簽訂消費扶貧供銷協議。按照招標合同,大宗食材(米,面,糧油,蛋,奶)由羌州控股集團(縣扶貧開發公司)統一集中供應。
5、落實扶貧產品線上線下採購工作,全體教師通過「扶貧832平台」積極採購線上扶貧產品,全面完成年度採購任務。
6、全體教師安裝社會扶貧app,藉助該平台幫助貧困戶推介發布閒置物品信息和農產品信息,傳遞愛心與正能量,助力消費扶貧。
二、消費扶貧成效
1、穩定了當地貧困戶的長期增收,激發了貧困戶「扶志、扶智」信心。
2、培育了貧困村特色產業,為脫貧戶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3、有利於動員全體教職工參與社會扶貧,形成人人可為,人人樂為的消費扶貧氛圍。
4、今年1-9月,九年制學校食堂共消費縣扶貧開發公司、專業合作社和經營主體及農戶大米5630斤,14078.7元;麵粉2750斤,5500元;麵條3748斤,9213.8元;菜籽油2400斤,15780元;純牛奶4800盒,9840元;核桃露3600盒,7200元;大肉1251.4斤,29902.6元;蔬菜36614.79元,干雜調料8498元。合計:136627.89元;小學食堂共消費縣扶貧開發公司、專業合作社和經營主體及農戶大米2900斤,6624.78元;麵粉1200斤,2204.84元;麵條1080斤,2328.44元;菜籽油780斤,4651.32元;純牛奶2400盒,4513.76元;核桃露720盒,1274.34元;大肉593.5斤,13426.5元;蔬菜15815.7元,干雜調料3759元。合計:54598.68元,全鎮總計191226.57元。
5、全鎮學校教育工會68名會員購買專業合作社土蜂蜜、木耳共計232斤,金額15720元,用於職工福利予以發放。
6、黨員教師認購幫扶貧困戶學生家庭農副產品26173元。
三、今後工作打算
1、教育工會助銷:認購貧困村、貧困戶和帶貧成效明顯的經營主體的農副產品原則上不低於13600元(人均不低於200元),作為工會福利予以發放。
2、食堂集中採購:採購來自貧困村、貧困戶和帶貧成效明顯的經營主體的農副產品,積極參與消費扶貧。師生食堂由各校負責,一個扶貧年度內採購不少於50000元。其中九年制學校食堂一個扶貧年度內採購不少於30000元,蒼社小學食堂一個扶貧年度內採購不少於20000元。
3、「結對幫扶」教師認購:全鎮68名教師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02人,除學習幫扶,生活關愛外。本著教師自願原則,對所幫扶的貧困學生家庭在一個扶貧年度內直接購買來自該戶的農副產品不得低於200元。
4、黨員幹部認購:學校黨員幹部帶頭參加消費扶貧,每名黨員幹部一個扶貧年度內原則上到幫扶貧困戶直接購買或到帶貧成效明顯的經營主體購買農副產品不少於300元。
5、勞動工具採購:學校用於師生集體勞動使用的工具,如笤帚,掃把,筲箕等聯繫貧困村的貧困戶購買。
大河鄉九年制學校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解決貧困戶產品銷路窄、組織化程度低、增產不增收等突出問題,促進農產品、畜產品、勞務服務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促進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服務變勞務,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學校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政教處、總務處、教育工會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消費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消費扶貧工作。認真組織校工會、總務處、政教處等部門以發職工福利、食堂採購、個人消費等方式,切實落實我校教育消費扶貧任務,以消費促進貧困群眾增收,提升精準扶貧成效。
一、主要工作和做法
1、成立大河鄉九年制學校消費扶貧工作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2、積極宣傳涉農產品購銷活動。為推動農產品和畜產品參加我校師生食堂集中採購活動,學校總務處及時收集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專業合作社農產品滯銷信息,宣傳動員參加學校食堂食材招標議標會,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條件下優先選購。
3、組織各部門助銷。校工會、政教處等部門聯合推進貧困村農產品的消費,利用為員工發放福利,教職工個人消費需求,組織展銷轄區貧困戶農產品展銷活動等方式,解決貧困戶的滯銷農副產品。
4、積極對接縣消費扶貧開發公司,簽訂消費扶貧供銷協議。按照招標合同,大宗食材(米,面,糧油,蛋,奶)由羌州控股集團(縣扶貧開發公司)統一集中供應。
5、落實扶貧產品線上線下採購工作,全體教師通過「扶貧832平台」積極採購線上扶貧產品,全面完成年度採購任務。
6、全體教師安裝社會扶貧app,藉助該平台幫助貧困戶推介發布閒置物品信息和農產品信息,傳遞愛心與正能量,助力消費扶貧。
二、消費扶貧成效
1、穩定了當地貧困戶的長期增收,激發了貧困戶「扶志、扶智」信心。
2、培育了貧困村特色產業,為脫貧戶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3、有利於動員全體教職工參與社會扶貧,形成人人可為,人人樂為的消費扶貧氛圍。
4、今年1-9月,九年制學校食堂共消費縣扶貧開發公司、專業合作社和經營主體及農戶大米5630斤,14078.7元;麵粉2750斤,5500元;麵條3748斤,9213.8元;菜籽油2400斤,15780元;純牛奶4800盒,9840元;核桃露3600盒,7200元;大肉1251.4斤,29902.6元;蔬菜36614.79元,干雜調料8498元。合計:136627.89元;小學食堂共消費縣扶貧開發公司、專業合作社和經營主體及農戶大米2900斤,6624.78元;麵粉1200斤,2204.84元;麵條1080斤,2328.44元;菜籽油780斤,4651.32元;純牛奶2400盒,4513.76元;核桃露720盒,1274.34元;大肉593.5斤,13426.5元;蔬菜15815.7元,干雜調料3759元。合計:54598.68元,全鎮總計191226.57元。
5、全鎮學校教育工會68名會員購買專業合作社土蜂蜜、木耳共計232斤,金額15720元,用於職工福利予以發放。
6、黨員教師認購幫扶貧困戶學生家庭農副產品26173元。
三、今後工作打算
1、教育工會助銷:認購貧困村、貧困戶和帶貧成效明顯的經營主體的農副產品原則上不低於13600元(人均不低於200元),作為工會福利予以發放。
2、食堂集中採購:採購來自貧困村、貧困戶和帶貧成效明顯的經營主體的農副產品,積極參與消費扶貧。師生食堂由各校負責,一個扶貧年度內採購不少於50000元。其中九年制學校食堂一個扶貧年度內採購不少於30000元,蒼社小學食堂一個扶貧年度內採購不少於20000元。
3、「結對幫扶」教師認購:全鎮68名教師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02人,除學習幫扶,生活關愛外。本著教師自願原則,對所幫扶的貧困學生家庭在一個扶貧年度內直接購買來自該戶的農副產品不得低於200元。
4、黨員幹部認購:學校黨員幹部帶頭參加消費扶貧,每名黨員幹部一個扶貧年度內原則上到幫扶貧困戶直接購買或到帶貧成效明顯的經營主體購買農副產品不少於300元。
5、勞動工具採購:學校用於師生集體勞動使用的工具,如笤帚,掃把,筲箕等聯繫貧困村的貧困戶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