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政治性、業務性很強的工作。肩負著黨史宣教、主題研究、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發展的歷史重任。新時代,給黨史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提出新的挑戰和使命,彬州市黨史研究室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與服務地方黨委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狠抓主責主業,積極擔當作為,為彬州追趕超越貢獻了黨史力量。通過對黨史工作的調研,發現我市在黨史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創新意識有待提升。思想觀念認識不新,思想解放的程度與新形勢下黨史事業發展還不相適應。黨史工作是黨的生命線,黨史研究具有很強的資政作用,但是在資政領域作用發揮還有待拓寬,受社會輿論影響,黨史工作銳氣不足、創新意識不濃,禁錮於閉門修史,缺乏開門辦史的有力舉措,在服務大局、服務生活、緊貼時勢上尚未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是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黨史工作事務雜、任務重、專業人員較少、後備力量不足的現狀嚴重製約著黨史工作的開展。編制不健全,有機構但編制不足,專業人才較少,且平時參與培訓人員較少,培訓時間較短,系統性不足,覆蓋面有限,而基層單位參與編寫人員未經過培訓,黨史研究人員適應新形勢的能力難以提高。
三是徵集配合有待提高。黨史研究始終限於閉門修史,資料徵集主要依靠黨研室工作人員赴地方檔案館查找文獻資料及歷史照片。在分解專題徵集、地標普查等需要其他單位協同配合、提供資料的過程中,部分單位對存史、修史重視程度不高,各方積極性難以調動。在協同各單位及時有效地收集省市所需徵集材料,收集地方文史資料,革命遺址與文物的保護工作中處於弱勢,工作效率降低,在黨史資料徵集、保護、編纂工作方面存在困難。
四是遺址利用有待推進。近年來,彬州市黨史研究室積極爭資爭項,為推進地方革命遺址的普查和保護、開發、利用工作。龍高金池革命舊址也在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教育、黨員黨性教育上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是在後期維護、作用發揮、管理機構設置、活動開展、黨史宣傳上與成為有力陣地還有一些距離。
為更好地發揮黨史資政育人、存史作用,創新思維、服務現實,使黨史研究取得更多實質性地成果,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著力提升創新意識。高度重視黨史工作,以創新精神,跟進與時俱進的黨史,抓好黨史工作服務現實的需要。擺脫「弱勢」部門的思維定勢,破除「閉門寫史」的思想觀念,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提升創新意識,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各類黨建實踐活動以及黨史培訓班,提高人員思想素質和業務素養,打破思維局限性,積極探索,開拓進取,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對待黨史工作,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省市黨史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主動積極把自身的工作融入到全市的經濟社會建設洪流中去,給地方黨委提供有價值的歷史借鑑,服務全市發展大局。
二是強化幹部隊伍建設。定期組織人員進行黨史業務培訓與活動,加強與兄弟縣市區的工作交流與學習,力推業務工作有效開展。在不斷提高現有幹部業務水平的基礎上,解決人員編制,以鼓勵激勵措施讓幹部工作更有信心、更有勁頭,吸納更多工作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的優秀人才到黨史研究隊伍中來。在強內力的基礎上,善於藉助外力,整合各方資源,開門辦黨史,聘請黨性覺悟高、熱愛黨史、懂黨史的老同志為研究員、信息員,為工作開展建立可靠的人才保障。通過內外力結合,鍛造出業務專、作風實的黨史研究幹部隊伍,更好地為彬州市黨史工作的蓬勃發展提供可靠政治保證和堅強智力支持。
三是爭取各方協同配合。積極主動向主管領導反映和請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尋求解決辦法,贏得領導的信任和支持,形成上級重視與支持的良好氛圍,將黨史研究工作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工作,促成與宣傳部、文物與旅遊局、民政局、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的聯繫,做好黨史資料的徵集、口述資料的搜集、黨史主題宣教等工作,解決好各自為戰、單打獨鬥,互相不聯繫、信息不共享的問題。
四是推進遺址開發利用。深入挖掘紅色遺蹟,組織人員積極開展革命遺址普查調研,核實歷史事實,弄清每處遺蹟的名稱、地址、面積、保存現狀、歷史由來,形成專門資料。對現有革命遺址進一步開發利用,加強日常管理、遺址修繕、文物徵集、調研接待,推動紅色資源挖掘、保護與紅色旅遊相結合,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形成以抓好紅色遺址開發促進黨員黨性教育、紅色主題教育、市域旅遊經濟發展的良性道路。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內容,傳承紅色文化精神,增強紅色文化感染力,打出彬州市紅色教育基地的「紅」招牌,始終不渝地用黨的偉大成就啟迪創新,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加快建設富強文明美麗幸福新彬州」的偉大實踐。
一是創新意識有待提升。思想觀念認識不新,思想解放的程度與新形勢下黨史事業發展還不相適應。黨史工作是黨的生命線,黨史研究具有很強的資政作用,但是在資政領域作用發揮還有待拓寬,受社會輿論影響,黨史工作銳氣不足、創新意識不濃,禁錮於閉門修史,缺乏開門辦史的有力舉措,在服務大局、服務生活、緊貼時勢上尚未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是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黨史工作事務雜、任務重、專業人員較少、後備力量不足的現狀嚴重製約著黨史工作的開展。編制不健全,有機構但編制不足,專業人才較少,且平時參與培訓人員較少,培訓時間較短,系統性不足,覆蓋面有限,而基層單位參與編寫人員未經過培訓,黨史研究人員適應新形勢的能力難以提高。
三是徵集配合有待提高。黨史研究始終限於閉門修史,資料徵集主要依靠黨研室工作人員赴地方檔案館查找文獻資料及歷史照片。在分解專題徵集、地標普查等需要其他單位協同配合、提供資料的過程中,部分單位對存史、修史重視程度不高,各方積極性難以調動。在協同各單位及時有效地收集省市所需徵集材料,收集地方文史資料,革命遺址與文物的保護工作中處於弱勢,工作效率降低,在黨史資料徵集、保護、編纂工作方面存在困難。
四是遺址利用有待推進。近年來,彬州市黨史研究室積極爭資爭項,為推進地方革命遺址的普查和保護、開發、利用工作。龍高金池革命舊址也在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教育、黨員黨性教育上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是在後期維護、作用發揮、管理機構設置、活動開展、黨史宣傳上與成為有力陣地還有一些距離。
為更好地發揮黨史資政育人、存史作用,創新思維、服務現實,使黨史研究取得更多實質性地成果,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著力提升創新意識。高度重視黨史工作,以創新精神,跟進與時俱進的黨史,抓好黨史工作服務現實的需要。擺脫「弱勢」部門的思維定勢,破除「閉門寫史」的思想觀念,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提升創新意識,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各類黨建實踐活動以及黨史培訓班,提高人員思想素質和業務素養,打破思維局限性,積極探索,開拓進取,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對待黨史工作,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省市黨史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主動積極把自身的工作融入到全市的經濟社會建設洪流中去,給地方黨委提供有價值的歷史借鑑,服務全市發展大局。
二是強化幹部隊伍建設。定期組織人員進行黨史業務培訓與活動,加強與兄弟縣市區的工作交流與學習,力推業務工作有效開展。在不斷提高現有幹部業務水平的基礎上,解決人員編制,以鼓勵激勵措施讓幹部工作更有信心、更有勁頭,吸納更多工作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的優秀人才到黨史研究隊伍中來。在強內力的基礎上,善於藉助外力,整合各方資源,開門辦黨史,聘請黨性覺悟高、熱愛黨史、懂黨史的老同志為研究員、信息員,為工作開展建立可靠的人才保障。通過內外力結合,鍛造出業務專、作風實的黨史研究幹部隊伍,更好地為彬州市黨史工作的蓬勃發展提供可靠政治保證和堅強智力支持。
三是爭取各方協同配合。積極主動向主管領導反映和請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尋求解決辦法,贏得領導的信任和支持,形成上級重視與支持的良好氛圍,將黨史研究工作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工作,促成與宣傳部、文物與旅遊局、民政局、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的聯繫,做好黨史資料的徵集、口述資料的搜集、黨史主題宣教等工作,解決好各自為戰、單打獨鬥,互相不聯繫、信息不共享的問題。
四是推進遺址開發利用。深入挖掘紅色遺蹟,組織人員積極開展革命遺址普查調研,核實歷史事實,弄清每處遺蹟的名稱、地址、面積、保存現狀、歷史由來,形成專門資料。對現有革命遺址進一步開發利用,加強日常管理、遺址修繕、文物徵集、調研接待,推動紅色資源挖掘、保護與紅色旅遊相結合,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形成以抓好紅色遺址開發促進黨員黨性教育、紅色主題教育、市域旅遊經濟發展的良性道路。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內容,傳承紅色文化精神,增強紅色文化感染力,打出彬州市紅色教育基地的「紅」招牌,始終不渝地用黨的偉大成就啟迪創新,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加快建設富強文明美麗幸福新彬州」的偉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