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準備好的白紙折角)。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
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說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動手拉、合剪刀。說說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布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通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
《認識角》。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
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準備好的白紙折角)。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說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動手拉、合剪刀。說說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布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通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
《兩位數減兩位數》。
一、複習準備。
1、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筆算。56-13。
並讓學生說說筆算的時候要主義什麼?(板書)?
二、創設迎亞運用鮮花裝扮校園的情境。
板書其中的數學信息:紅花56朵,黃花18朵。
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整理並提煉問題: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
三、挑戰問題並探究問題。
1、能很快算出結果嗎?(用豎式計算)要注意什麼?那麼56-18怎麼算?
2、學生合作探究,藉助小棒動手操作。
四、學生展示、集體交流。
1、拆開一捆,與個位的6合起來,再減,得到差的個位。
2、拆開一捆,減去減數個位8,再將剩下的2根與個位原來的6合併,得到差的個位。
五、做和算結合。聯繫豎式,講解深化。
六、比較異同,建構網絡,深化認識。
師:昨天學的減法和今天學的減法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適時板書課題:兩位數將兩位數<退位減法>)?
師:都要注意什麼?------還要注意什麼?
師:如果從十位減起,方便嗎?
(可增加一道類似例題的題目,讓學生再互相說一說算理、算法。)。
七、練習與應用。
1、方格中填上什麼數最合適。(我怕麻煩,就用橫式表達吧,方格也用括號代替了。)?
67-37=(3)045-8=(4)791-16=(8)590-70=(2)0。
(括號內是板演學生的結果。中間兩道題都是錯誤的,其原因是被減數十位退一依然用原數來減。「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一」得到了強化,但是十位退一後,被減數十位的變化呢?學生的大腦皮層還沒有這種記憶。問題就在動手操作中對被減數十位變化的忽略或者對被減數十位變化強調得不夠。
出現了問題也沒有關係,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如果能利用這些錯誤的資源,在評講中讓學生辯論、辨析,增強學生的印象,反而會對學生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是,老師把握得不夠到位。)。
2、筆算。(也只能用橫式表示)。
67—39=26(×)32-8=20(×)81-15=76(×)93-27=66(√)(等號後面是板演學生的結果。這個環節太「趕」了,應了解整體的情況。)。
3、解決問題。書上有32個桃子,摘走了17個,還剩多少個?課堂上教師具有以下的意識:
一、重視培養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重視讓學生合作、交流,進行小組學習。
三、重視行知統一,關注知識建構的過程。體現在捨得花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去做,讓學生參與和交流。
四、重視細節的關注。體現在解決問題的完整性方面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準備好的白紙折角)。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
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說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動手拉、合剪刀。說說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布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通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
《認識角》。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
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準備好的白紙折角)。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說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動手拉、合剪刀。說說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布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通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
《兩位數減兩位數》。
一、複習準備。
1、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筆算。56-13。
並讓學生說說筆算的時候要主義什麼?(板書)?
二、創設迎亞運用鮮花裝扮校園的情境。
板書其中的數學信息:紅花56朵,黃花18朵。
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整理並提煉問題: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
三、挑戰問題並探究問題。
1、能很快算出結果嗎?(用豎式計算)要注意什麼?那麼56-18怎麼算?
2、學生合作探究,藉助小棒動手操作。
四、學生展示、集體交流。
1、拆開一捆,與個位的6合起來,再減,得到差的個位。
2、拆開一捆,減去減數個位8,再將剩下的2根與個位原來的6合併,得到差的個位。
五、做和算結合。聯繫豎式,講解深化。
六、比較異同,建構網絡,深化認識。
師:昨天學的減法和今天學的減法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適時板書課題:兩位數將兩位數<退位減法>)?
師:都要注意什麼?------還要注意什麼?
師:如果從十位減起,方便嗎?
(可增加一道類似例題的題目,讓學生再互相說一說算理、算法。)。
七、練習與應用。
1、方格中填上什麼數最合適。(我怕麻煩,就用橫式表達吧,方格也用括號代替了。)?
67-37=(3)045-8=(4)791-16=(8)590-70=(2)0。
(括號內是板演學生的結果。中間兩道題都是錯誤的,其原因是被減數十位退一依然用原數來減。「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一」得到了強化,但是十位退一後,被減數十位的變化呢?學生的大腦皮層還沒有這種記憶。問題就在動手操作中對被減數十位變化的忽略或者對被減數十位變化強調得不夠。
出現了問題也沒有關係,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如果能利用這些錯誤的資源,在評講中讓學生辯論、辨析,增強學生的印象,反而會對學生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是,老師把握得不夠到位。)。
2、筆算。(也只能用橫式表示)。
67—39=26(×)32-8=20(×)81-15=76(×)93-27=66(√)(等號後面是板演學生的結果。這個環節太「趕」了,應了解整體的情況。)。
3、解決問題。書上有32個桃子,摘走了17個,還剩多少個?課堂上教師具有以下的意識:
一、重視培養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重視讓學生合作、交流,進行小組學習。
三、重視行知統一,關注知識建構的過程。體現在捨得花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去做,讓學生參與和交流。
四、重視細節的關注。體現在解決問題的完整性方面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