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是檢視財稅部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情況的重要內容。結合此次主題教育「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我們採取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實地調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全市中小企業稅費負擔及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情況,評估實施效果,認真分析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一、減稅降費實施效果和效應分析
(一)減稅降費實施效果。
今年1至9月,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1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實現了全覆蓋,惠及20個行業大類,受惠面達到100%,累計新增減免稅額為31661.94萬元。個人所得稅改革方面:全市工薪階層35.13萬人次減少繳納個人所得稅26209.8萬元。
(二)政策效應分析。
1、減輕企業稅收負擔。據統計,我市的醫藥製造業、電器機械和器材業、皮革製鞋業、計算機電子設備等製造業的增值稅減稅幅度為24.6%,平均稅負下降0.68%,製造業減稅幅度居前,受益非常明顯。
2、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一是讓企業輕裝上陣。我市小微企業占市場主體90%以上,受惠面達100%,將直接減輕小微企業稅費負擔,增加企業流動資金,減少企業短期融資風險壓力,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活力。同時,小微企業也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為穩就業起到關鍵性作用。二是帶動居民就業。據統計,我市小微企業解決城鎮新增就業5.5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1萬人。
3、助推製造業轉型升級。今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和深化增值稅改革,重點降低製造業稅負,將有利於我市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研發,加快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提高高端製造業比重,助推我市製造業轉型升級。
4、提升居民獲得感。一方面,普惠性優惠政策及個人所得稅改革為廣大個體經營者及社會居民減負,增加可支配收入,推動消費升級。另一方面,增值稅稅率下調後,企業產品和服務出廠價格下調,讓利於民,社會獲得感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堵點」。在調研中,雖然減稅降費降低了企業成本,激發了企業活力,但部分企業反映經營壓力大、成本高的問題仍然存在。
(二)收支矛盾較為突出。從短期來看,受減稅降費政策影響,我市稅收收入、非稅收入及社會保險費用將大幅下降。據測算,今年將新增減免稅收18.1億元,非稅收入減免3.14億元、社會保險費用減征4.48億元。隨著減稅成效顯現,稅收增速全面回落,將對我市財政收入增長帶來較大壓力。
(三)配套服務還有待提質增效。一是政策宣傳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二是部分企業認為減稅降費審批程序較為複雜繁瑣,需要進一步簡化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三是園區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在走訪調研中,有企業反映工業園區電力設施不穩定、生活配套服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
三、工作對策及建議
(一)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一是進一步強化政策宣傳輔導,做到納稅人、繳費人知曉政策全覆蓋、無盲區。二是密切跟蹤政策執行情況,優化完善督查問責機制,及時研究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的應對措施。三是提升納稅服務水平,增強企業享受優惠的便捷度,做到稅收退、減、免流程辦理順暢無堵點、優惠享受無障礙。四是深入實施精準幫扶,按照「五個一」的幫扶措施落實到位。
(二)強化征管措施,鞏固收入質量的「增長點」。不斷完善綜合治稅體系,加快綜合治稅信息共享平台建設,逐步形成全市一張網,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稅收征管異常預警,堵塞征管漏洞,切實將經濟發展成效體現到財稅增收上來。同時,加大稅收征管力度,開展重點行業清理,欠稅清繳等專項行動,確保應收盡收。
(三)精準發力,加大財源培植力度。以財稅貢獻為核心指標,全市精選300家有技術、有市場、有效益、有發展後勁的中小微企業,建立永州市財源企業庫。建立健全「領導+產業」「部門+企業」幫扶機制,在行政審批、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務。繼續整合各級產業發展類專項資金,發揮財政資金集約化效益,採取「融資貼息、獎勵補助」等方式扶持重點財源企業發展。加快「助保貸」平台建設,穩固財政增收基礎。
(四)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著力用好財政資金。把「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擺在首要位置,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強收入測算和資金調度,確保資金不斷鏈。加大結餘結轉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大力整合部門專項資金。嚴格控制新增支出口子,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局面,確保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一、減稅降費實施效果和效應分析
(一)減稅降費實施效果。
今年1至9月,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1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實現了全覆蓋,惠及20個行業大類,受惠面達到100%,累計新增減免稅額為31661.94萬元。個人所得稅改革方面:全市工薪階層35.13萬人次減少繳納個人所得稅26209.8萬元。
(二)政策效應分析。
1、減輕企業稅收負擔。據統計,我市的醫藥製造業、電器機械和器材業、皮革製鞋業、計算機電子設備等製造業的增值稅減稅幅度為24.6%,平均稅負下降0.68%,製造業減稅幅度居前,受益非常明顯。
2、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一是讓企業輕裝上陣。我市小微企業占市場主體90%以上,受惠面達100%,將直接減輕小微企業稅費負擔,增加企業流動資金,減少企業短期融資風險壓力,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活力。同時,小微企業也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為穩就業起到關鍵性作用。二是帶動居民就業。據統計,我市小微企業解決城鎮新增就業5.5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1萬人。
3、助推製造業轉型升級。今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和深化增值稅改革,重點降低製造業稅負,將有利於我市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研發,加快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提高高端製造業比重,助推我市製造業轉型升級。
4、提升居民獲得感。一方面,普惠性優惠政策及個人所得稅改革為廣大個體經營者及社會居民減負,增加可支配收入,推動消費升級。另一方面,增值稅稅率下調後,企業產品和服務出廠價格下調,讓利於民,社會獲得感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堵點」。在調研中,雖然減稅降費降低了企業成本,激發了企業活力,但部分企業反映經營壓力大、成本高的問題仍然存在。
(二)收支矛盾較為突出。從短期來看,受減稅降費政策影響,我市稅收收入、非稅收入及社會保險費用將大幅下降。據測算,今年將新增減免稅收18.1億元,非稅收入減免3.14億元、社會保險費用減征4.48億元。隨著減稅成效顯現,稅收增速全面回落,將對我市財政收入增長帶來較大壓力。
(三)配套服務還有待提質增效。一是政策宣傳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二是部分企業認為減稅降費審批程序較為複雜繁瑣,需要進一步簡化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三是園區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在走訪調研中,有企業反映工業園區電力設施不穩定、生活配套服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
三、工作對策及建議
(一)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一是進一步強化政策宣傳輔導,做到納稅人、繳費人知曉政策全覆蓋、無盲區。二是密切跟蹤政策執行情況,優化完善督查問責機制,及時研究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的應對措施。三是提升納稅服務水平,增強企業享受優惠的便捷度,做到稅收退、減、免流程辦理順暢無堵點、優惠享受無障礙。四是深入實施精準幫扶,按照「五個一」的幫扶措施落實到位。
(二)強化征管措施,鞏固收入質量的「增長點」。不斷完善綜合治稅體系,加快綜合治稅信息共享平台建設,逐步形成全市一張網,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稅收征管異常預警,堵塞征管漏洞,切實將經濟發展成效體現到財稅增收上來。同時,加大稅收征管力度,開展重點行業清理,欠稅清繳等專項行動,確保應收盡收。
(三)精準發力,加大財源培植力度。以財稅貢獻為核心指標,全市精選300家有技術、有市場、有效益、有發展後勁的中小微企業,建立永州市財源企業庫。建立健全「領導+產業」「部門+企業」幫扶機制,在行政審批、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務。繼續整合各級產業發展類專項資金,發揮財政資金集約化效益,採取「融資貼息、獎勵補助」等方式扶持重點財源企業發展。加快「助保貸」平台建設,穩固財政增收基礎。
(四)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著力用好財政資金。把「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擺在首要位置,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強收入測算和資金調度,確保資金不斷鏈。加大結餘結轉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大力整合部門專項資金。嚴格控制新增支出口子,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局面,確保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