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在加強黨員幹部作風的建設中,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重點,著力解決黨員幹部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努力提高執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切實把黨風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促進黨員幹部作風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廣大黨員幹部的素質高低、能力強弱、作風好壞,直接關係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工作面貌。好的風氣是社會發展的一雙「隱形的翅膀」,是重要的投資和發展環境,是凝聚人心的強大力量。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揚善扶正,要堅持不懈地改進工作作風。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這個最樸素的觀念,正在植入人民群眾的心底。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這兩大歷史任務,需要的正是這種轉變,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效率,需要一種由內向外的打破。但是在工作的開展中一些黨員幹部仍然在作風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黨員幹部作風建設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要求不嚴,評價方式欠缺,學習積極性不高。部分黨員幹部理論學習與工作實際脫節,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對學習政治理論興趣不濃,學習方案不細緻,學習時間難持久,學習內容不集中,把學習當成額外負擔,認為又苦又累,枯燥無味,學得好不如關係好,厭倦學習。「坐在辦公室「搞」調研,很少或基本去基層和群眾中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看問題只看表面,不能抓住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提出的措施對策既無針對性,也缺乏可操作性;調研情況不真實,調研結論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不但不能推動工作,反而誤導決策。缺乏科學的評價方式,沒有將理論學習情況納入幹部考核中,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領導幹部理論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問題。
(二)執行上級指令,落實工作任務效率還不夠高。部分領導幹部習慣於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缺少具體的工作計劃和措施,不願花功夫抓落實、抓督查。有的領導幹部習慣於按老經驗老辦法處理問題,開展工作,缺乏敢闖敢幹精神。在需要開拓創新的工作任務面前瞻前顧後,激情難調動,缺乏工作熱情;上班時自由散漫,無視工作紀律,玩電腦遊戲,打瞌睡,炒股票,工作效率低下。一些幹部之間相互攀比車子、票子、房子、帽子。見人打官腔,辦事搞拖拉等。
(三)外部因素的影響,工作作風受影響。首先,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進一步複雜化,不可避免地會對領導幹部的價值取向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使少數意志薄弱的領導幹部受到消極影響而無心工作。其次,對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缺乏創先爭優的意識,工作上得過且過;群眾觀念和公僕意識還不夠強。有的領導幹部對群眾缺乏真摯感情,對群眾的願望不上心,沒有時刻把百姓放在心上,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家事。把慧民,為民、利民沒有視為天職。對群眾缺乏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個別領導幹部在接訪、走訪活動中走形式、做樣子,不願深入百姓中問寒問暖,而是碰到問題繞道走,甚至敷衍了事。部分黨員幹部對待群眾方法簡單,作風粗暴,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沒有積極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甚至有極個別人不給好處不辦事,影響了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
(四)作風建設考核難,監督難、生活作風出問題。中央到地方近年來先後出台了一系列幹部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由於工作實績,作風情況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給監督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並在執行上缺乏應有的力度。在實際工作中,忽視對領導幹部事前、事中的教育和監督,領導幹部犯了錯誤,往往用事後處理的方法解決,使監督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另外,很多幹部對監督工作不夠理解和支持,有牴觸情緒,想方設法避之,千方百計抗之。
其次,在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績效考評制、失職追究制等效能制度,取得一定成效,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但是仍存在系統性和規範性不足的問題,大多是提要求、講道理,對於如何做的具體措施少,對於違反了規定怎樣處理沒有具體標準,適應不了新形勢,解決不了新問題,難以真正落到實處。作風建設作為思想政治領域一項長期的任務,其成效需要通過實際工作來檢驗。這一特點決定了考核作風建設情況,很難量化、細化,在實踐中不好把握。
(五)廉潔自律要求還不夠嚴。部分黨員幹部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官僚主義和奢靡之風等風氣影響,缺乏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健康、高雅的情趣,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高檔次、高品質、高消費,揮霍浪費的現象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黨群幹群關係。上述這些問題雖然發生在少數黨員幹部身上,但其惡劣影響和消極後果不可低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自律意識較差,自我要求不嚴。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中,各種思想觀念紛至沓來,部分黨員幹部受一些庸俗價值觀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馬克思主義的「五觀」發生了偏離,對權力和金錢的慾望膨脹,對自身的職位、責任和使命缺乏清醒的認識。沒有慎待手中的權利,嚴守組織紀律。沒有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二是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健全。目前,對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的監督制約機制,還存在上級監督太松,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群眾監督太遠,輿論監督太累等問題,監督合力還沒有形成。三是考核評價、獎懲激勵機制還不健全。對黨員幹部的考核評價機制還不夠科學,現行的幹部選拔任用、精神激勵、懲戒等機制和工資、津補貼制度等還不能很好地發揮調節作用,搞「一錘子買賣。在具體的執行中,獎優罰劣、獎懲分明的原則落實得還不夠好。沒有按任務職責、獎懲效率來分配及落實,做到有功則獎,有過則罰,賞罰分明。沒有堅持「三個不吃虧」用人導向,即不讓綜合素質高的人吃虧,不讓幹事的人吃虧,不讓老實人吃虧。沒有實現幹部交流互動的常態化、制度化。
為此,我們應採取以下對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員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
一是深化作風宣傳教育,夯實思想基礎。著重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權力觀、價值觀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增強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自覺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讓每位黨員幹部在學風上發揮表率作用,在工作作風上發揮關鍵作用,在領導作風上發揮凝聚作用,在生活作風上發揮標杆作用,在思想作風上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推進廉政文化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引導,營造弘揚優良作風的良好社會文化氛圍。
二是在轉變作風和長效機制上下功夫。領導幹部必須始終保持高昂飽滿的熱情、求真務實的態度、開拓創新的精神,這是最直接轉變作風的方式。它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必須長期抓、經常抓。要把各種監督等結合起來,形成快捷、有力、高效的監督合力。更要樹立精品意識,干一件事情像一件事情,干一件事情成一件事情,切不可鬍子眉毛一把抓,到頭來自己乾了點什麼事都說不清楚。突出「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切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進度,真正實現老百姓願望,解決老百姓實際困難。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層和群眾中去,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幫助解決困難,對待群眾多動嘴,多動腿。作為社區基層的領導幹部對群眾關心的問題,大事限時辦、小事不過夜,件件有答覆、事事有結果,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抓,直到見成績、出效率。朝著「人人有保障、老者尤其養、病者尤其醫、失業有所託」的方向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
三是在改進作風和純潔作風上下功夫。廉潔從政就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線,要有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的良好形象。腐朽思想的侵蝕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腐敗行為的發展有一個積累漸變的過程,人民群眾多從基層幹部的作風和言行來評價我們的黨和政府。因此我們決不放縱自己,決不原諒自己,決不開脫自己。要經常檢點自己,經常警示自己,經常鞭撻自己,做到不正之風不染、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幹。圍繞「惠民、務實、和諧、創新」的理念,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範工作圈,永葆黨員幹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廣大黨員幹部的素質高低、能力強弱、作風好壞,直接關係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工作面貌。好的風氣是社會發展的一雙「隱形的翅膀」,是重要的投資和發展環境,是凝聚人心的強大力量。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揚善扶正,要堅持不懈地改進工作作風。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這個最樸素的觀念,正在植入人民群眾的心底。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這兩大歷史任務,需要的正是這種轉變,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效率,需要一種由內向外的打破。但是在工作的開展中一些黨員幹部仍然在作風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黨員幹部作風建設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要求不嚴,評價方式欠缺,學習積極性不高。部分黨員幹部理論學習與工作實際脫節,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對學習政治理論興趣不濃,學習方案不細緻,學習時間難持久,學習內容不集中,把學習當成額外負擔,認為又苦又累,枯燥無味,學得好不如關係好,厭倦學習。「坐在辦公室「搞」調研,很少或基本去基層和群眾中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看問題只看表面,不能抓住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提出的措施對策既無針對性,也缺乏可操作性;調研情況不真實,調研結論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不但不能推動工作,反而誤導決策。缺乏科學的評價方式,沒有將理論學習情況納入幹部考核中,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領導幹部理論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問題。
(二)執行上級指令,落實工作任務效率還不夠高。部分領導幹部習慣於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缺少具體的工作計劃和措施,不願花功夫抓落實、抓督查。有的領導幹部習慣於按老經驗老辦法處理問題,開展工作,缺乏敢闖敢幹精神。在需要開拓創新的工作任務面前瞻前顧後,激情難調動,缺乏工作熱情;上班時自由散漫,無視工作紀律,玩電腦遊戲,打瞌睡,炒股票,工作效率低下。一些幹部之間相互攀比車子、票子、房子、帽子。見人打官腔,辦事搞拖拉等。
(三)外部因素的影響,工作作風受影響。首先,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進一步複雜化,不可避免地會對領導幹部的價值取向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使少數意志薄弱的領導幹部受到消極影響而無心工作。其次,對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缺乏創先爭優的意識,工作上得過且過;群眾觀念和公僕意識還不夠強。有的領導幹部對群眾缺乏真摯感情,對群眾的願望不上心,沒有時刻把百姓放在心上,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家事。把慧民,為民、利民沒有視為天職。對群眾缺乏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個別領導幹部在接訪、走訪活動中走形式、做樣子,不願深入百姓中問寒問暖,而是碰到問題繞道走,甚至敷衍了事。部分黨員幹部對待群眾方法簡單,作風粗暴,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沒有積極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甚至有極個別人不給好處不辦事,影響了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
(四)作風建設考核難,監督難、生活作風出問題。中央到地方近年來先後出台了一系列幹部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由於工作實績,作風情況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給監督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並在執行上缺乏應有的力度。在實際工作中,忽視對領導幹部事前、事中的教育和監督,領導幹部犯了錯誤,往往用事後處理的方法解決,使監督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另外,很多幹部對監督工作不夠理解和支持,有牴觸情緒,想方設法避之,千方百計抗之。
其次,在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績效考評制、失職追究制等效能制度,取得一定成效,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但是仍存在系統性和規範性不足的問題,大多是提要求、講道理,對於如何做的具體措施少,對於違反了規定怎樣處理沒有具體標準,適應不了新形勢,解決不了新問題,難以真正落到實處。作風建設作為思想政治領域一項長期的任務,其成效需要通過實際工作來檢驗。這一特點決定了考核作風建設情況,很難量化、細化,在實踐中不好把握。
(五)廉潔自律要求還不夠嚴。部分黨員幹部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官僚主義和奢靡之風等風氣影響,缺乏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健康、高雅的情趣,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高檔次、高品質、高消費,揮霍浪費的現象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黨群幹群關係。上述這些問題雖然發生在少數黨員幹部身上,但其惡劣影響和消極後果不可低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自律意識較差,自我要求不嚴。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中,各種思想觀念紛至沓來,部分黨員幹部受一些庸俗價值觀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馬克思主義的「五觀」發生了偏離,對權力和金錢的慾望膨脹,對自身的職位、責任和使命缺乏清醒的認識。沒有慎待手中的權利,嚴守組織紀律。沒有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二是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健全。目前,對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的監督制約機制,還存在上級監督太松,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群眾監督太遠,輿論監督太累等問題,監督合力還沒有形成。三是考核評價、獎懲激勵機制還不健全。對黨員幹部的考核評價機制還不夠科學,現行的幹部選拔任用、精神激勵、懲戒等機制和工資、津補貼制度等還不能很好地發揮調節作用,搞「一錘子買賣。在具體的執行中,獎優罰劣、獎懲分明的原則落實得還不夠好。沒有按任務職責、獎懲效率來分配及落實,做到有功則獎,有過則罰,賞罰分明。沒有堅持「三個不吃虧」用人導向,即不讓綜合素質高的人吃虧,不讓幹事的人吃虧,不讓老實人吃虧。沒有實現幹部交流互動的常態化、制度化。
為此,我們應採取以下對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員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
一是深化作風宣傳教育,夯實思想基礎。著重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權力觀、價值觀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增強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自覺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讓每位黨員幹部在學風上發揮表率作用,在工作作風上發揮關鍵作用,在領導作風上發揮凝聚作用,在生活作風上發揮標杆作用,在思想作風上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推進廉政文化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引導,營造弘揚優良作風的良好社會文化氛圍。
二是在轉變作風和長效機制上下功夫。領導幹部必須始終保持高昂飽滿的熱情、求真務實的態度、開拓創新的精神,這是最直接轉變作風的方式。它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必須長期抓、經常抓。要把各種監督等結合起來,形成快捷、有力、高效的監督合力。更要樹立精品意識,干一件事情像一件事情,干一件事情成一件事情,切不可鬍子眉毛一把抓,到頭來自己乾了點什麼事都說不清楚。突出「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切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進度,真正實現老百姓願望,解決老百姓實際困難。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層和群眾中去,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幫助解決困難,對待群眾多動嘴,多動腿。作為社區基層的領導幹部對群眾關心的問題,大事限時辦、小事不過夜,件件有答覆、事事有結果,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抓,直到見成績、出效率。朝著「人人有保障、老者尤其養、病者尤其醫、失業有所託」的方向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
三是在改進作風和純潔作風上下功夫。廉潔從政就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線,要有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的良好形象。腐朽思想的侵蝕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腐敗行為的發展有一個積累漸變的過程,人民群眾多從基層幹部的作風和言行來評價我們的黨和政府。因此我們決不放縱自己,決不原諒自己,決不開脫自己。要經常檢點自己,經常警示自己,經常鞭撻自己,做到不正之風不染、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幹。圍繞「惠民、務實、和諧、創新」的理念,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範工作圈,永葆黨員幹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