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共一大(1921.7)。
提出黨的奮鬥目標,確定革命對象。
二.中共三大(1923)。
國共合作,強調保持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
提出了「真正的平民政權」。
三.中共四大(1925)。
討論的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的問題。
明確將資產階級分為買辦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四.遵義會議 (1935)。
會議討論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的問題。中共第一次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是幼年黨向成熟黨轉變的標誌。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五.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949)。
毛澤東詳盡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的現狀以及黨應採取的基本政策。
毛澤東第一次提出執政黨的建設問題。
六.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1964)。
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提議,第一次公布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國防,科技)。
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1979)。
鄧小平講話,中心內容是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果斷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糾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傾錯誤。這是黨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馬克思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二次飛躍的起點。
我國開始了經濟體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計劃和市場的關係。
八.中共十二大(1982)。
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作了重要補充:毛澤東思想是被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九.中共十五大(1997)。
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1)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進一步闡述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2) 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3) 就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
4) 確立跨世紀發展宏圖。
5) 明確回答了鄧小平死後中國怎樣繼續前進這個重大問題。
一十.中共十六大(2002)。
三個代表(貫穿主線的靈魂)。
提出黨的奮鬥目標,確定革命對象。
二.中共三大(1923)。
國共合作,強調保持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
提出了「真正的平民政權」。
三.中共四大(1925)。
討論的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的問題。
明確將資產階級分為買辦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四.遵義會議 (1935)。
會議討論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的問題。中共第一次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是幼年黨向成熟黨轉變的標誌。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五.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949)。
毛澤東詳盡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的現狀以及黨應採取的基本政策。
毛澤東第一次提出執政黨的建設問題。
六.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1964)。
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提議,第一次公布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國防,科技)。
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1979)。
鄧小平講話,中心內容是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果斷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糾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傾錯誤。這是黨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馬克思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二次飛躍的起點。
我國開始了經濟體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計劃和市場的關係。
八.中共十二大(1982)。
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作了重要補充:毛澤東思想是被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九.中共十五大(1997)。
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1)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進一步闡述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2) 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3) 就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
4) 確立跨世紀發展宏圖。
5) 明確回答了鄧小平死後中國怎樣繼續前進這個重大問題。
一十.中共十六大(2002)。
三個代表(貫穿主線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