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加強兒童的環境意識和垃圾分類能力,同時在社區內傳播和實踐垃圾分類知識。積成社區活動中心於7月17日下午進行了垃圾分類的社區探索。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社區內垃圾箱的分布狀況、垃圾箱的種類、垃圾是否正確分類,提倡孩子們在今後的生活中自覺分類垃圾,通過我們的行動影響周圍的人,創造垃圾分類的環境氛圍。
活動開始前,社工將孩子們均分成三組,為每個孩子分發小黃帽,分別對東河區,西河區,興濟河區三個社區進行實地探索,組織孩子們畫社區地圖,標識井蓋位置、標識分類垃圾桶位置,觀察分類垃圾桶的數量與分類情況。
在探索過程中,雖然天氣又熱又曬,但並不影響兒童的探索熱情。即使一些孩子年輕,他們也不會落後。即使探索路程很長,孩子們也不會退縮。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喝口水,然後繼續這個有意義的探索過程。孩子們有序的排著隊,拿著畫板和鉛筆,描繪著自己的畫作。
不同群體的孩子們圍繞不同的社區轉了一圈,垃圾箱的分布和分類狀況幾乎都很清楚,畫板上的畫也基本完成了,大家高興地帶著自己的成果安全地回到活動室,在畫社區地圖的過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和社區需要改善的地方之後,社會工作組織在活動室介紹社區地圖和觀察狀況,孩子們積極發言,從店鋪種類狀況、整體或局部衛生狀況、井蓋分布狀況、分類垃圾箱數量和配置狀況、其他社區問題等方面逐一介紹。
最後,社會工作者通過孩子們的發言總結了社區內垃圾分類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倡導孩子們積極實踐垃圾分類理念,從自己開始,將垃圾分類理念貫穿日常生活,使垃圾分類理念在孩子們和社區之間良好傳播。此次垃圾分類社區探索活動在小朋友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它把兒童與社區串聯起來,使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類政策實行已在不遠處,希望大家積極踐行垃圾分類政策,從自身做起。
活動開始前,社工將孩子們均分成三組,為每個孩子分發小黃帽,分別對東河區,西河區,興濟河區三個社區進行實地探索,組織孩子們畫社區地圖,標識井蓋位置、標識分類垃圾桶位置,觀察分類垃圾桶的數量與分類情況。
在探索過程中,雖然天氣又熱又曬,但並不影響兒童的探索熱情。即使一些孩子年輕,他們也不會落後。即使探索路程很長,孩子們也不會退縮。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喝口水,然後繼續這個有意義的探索過程。孩子們有序的排著隊,拿著畫板和鉛筆,描繪著自己的畫作。
不同群體的孩子們圍繞不同的社區轉了一圈,垃圾箱的分布和分類狀況幾乎都很清楚,畫板上的畫也基本完成了,大家高興地帶著自己的成果安全地回到活動室,在畫社區地圖的過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和社區需要改善的地方之後,社會工作組織在活動室介紹社區地圖和觀察狀況,孩子們積極發言,從店鋪種類狀況、整體或局部衛生狀況、井蓋分布狀況、分類垃圾箱數量和配置狀況、其他社區問題等方面逐一介紹。
最後,社會工作者通過孩子們的發言總結了社區內垃圾分類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倡導孩子們積極實踐垃圾分類理念,從自己開始,將垃圾分類理念貫穿日常生活,使垃圾分類理念在孩子們和社區之間良好傳播。此次垃圾分類社區探索活動在小朋友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它把兒童與社區串聯起來,使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類政策實行已在不遠處,希望大家積極踐行垃圾分類政策,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