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提出了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任務。
1993年11月2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收錄鄧小平1982年至1992年間的著作119篇。同日,中央作出《關於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決定》,決定指出:「《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出版,為我們進一步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統一全黨的思想,教育幹部和人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從現在起,要把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擺在黨的思想建設和幹部理論教育的主要地位。」。
同日,中央舉行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學習報告會。江澤民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講話。江澤民指出:「這次出版的第三卷同十年前出版的第二卷,彙集了鄧小平同志在形成和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過程中的最重要最富有獨創性的著作。」「它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洋溢著鮮明的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燦爛光輝。」「理論思維的成熟是黨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改革開放十五年來,我們黨在理論上取得的最大收穫,就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中,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這一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經過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我們黨又鄭重地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寫到了自己的旗幟上。這是我們黨付出了巨大代價獲得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黨和人民進行新的歷史創造的科學總結,是我們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旗幟,是我們民族振興和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江澤民號召全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努力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把十四大提出的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任務認真落到實處。
隨後,根據中央的決定和江澤民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舉辦了四期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理論研討班,170多名省區市和中央、國家機關以及軍隊各大單位的主要領導幹部參加學習。
1994年11月2日,《鄧小平文選(1938—1965年)》和《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經過增補和修訂,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分別改稱《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二卷。經過增補修訂後出版的《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二卷,連同1993年出版的第三卷,集中了鄧小平在長達半個世紀中的主要著作,反映了鄧小平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同時代特徵相結合形成的基本理論觀點和政策策略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同第三卷在內容上前後銜接、相互貫通,形成一個科學體系,這兩捲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奠基之作。《鄧小平文選》一至三卷作為一個整體的出版發行,表明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形成和成熟。
1993年11月2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收錄鄧小平1982年至1992年間的著作119篇。同日,中央作出《關於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決定》,決定指出:「《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出版,為我們進一步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統一全黨的思想,教育幹部和人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從現在起,要把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擺在黨的思想建設和幹部理論教育的主要地位。」。
同日,中央舉行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學習報告會。江澤民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講話。江澤民指出:「這次出版的第三卷同十年前出版的第二卷,彙集了鄧小平同志在形成和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過程中的最重要最富有獨創性的著作。」「它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洋溢著鮮明的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燦爛光輝。」「理論思維的成熟是黨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改革開放十五年來,我們黨在理論上取得的最大收穫,就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中,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這一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經過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我們黨又鄭重地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寫到了自己的旗幟上。這是我們黨付出了巨大代價獲得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黨和人民進行新的歷史創造的科學總結,是我們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旗幟,是我們民族振興和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江澤民號召全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努力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把十四大提出的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任務認真落到實處。
隨後,根據中央的決定和江澤民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舉辦了四期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理論研討班,170多名省區市和中央、國家機關以及軍隊各大單位的主要領導幹部參加學習。
1994年11月2日,《鄧小平文選(1938—1965年)》和《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經過增補和修訂,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分別改稱《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二卷。經過增補修訂後出版的《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二卷,連同1993年出版的第三卷,集中了鄧小平在長達半個世紀中的主要著作,反映了鄧小平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同時代特徵相結合形成的基本理論觀點和政策策略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同第三卷在內容上前後銜接、相互貫通,形成一個科學體系,這兩捲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奠基之作。《鄧小平文選》一至三卷作為一個整體的出版發行,表明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形成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