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甲公司因轉產致使一套生產設備閒置,價值4000萬元,8月1日,該公司總經理鄧某與日本乙公司簽訂了關於該設備的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生產設備作價3900萬元,中國甲公司於2007年9月4日前交貨,乙公司在收到貨物後8日內支付全部貨款。8月28日,鄧某發現乙公司由於投資項目失誤,致使該公司經營狀況嚴重惡化。於是便通知乙公司暫停交貨,並要求乙公司提供擔保,否則將終止合同。此一要求又被斷然拒絕。9月15日,鄧某發現日本乙公司處境更加困難,幾近破產,於是提出解除合同,並要求日本乙公司賠償因合同所遭受的損失。乙公司不同意,向中國甲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以甲公司違約為由提起訴訟。
問:(1)8月28日,中國家公司可否暫停交貨?(2)9月3日,甲公司可否暫定交貨?(3)9月15日,甲公司可否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為什麼?(4)如果地方法院查明9月3日後乙公司並不存在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情況,則甲公司是否應當賠償乙公司因此所遭受的損失?(5)若合同沒有約定一方先履行,則中國甲公司能否拒絕先為履行?
答:1和2都可以暫停交貨,按照合同法的規定,甲公司享有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是,當先履行的一方,證明後履行的一方無履行合同的能力時,可以有不安抗辯權來對抗後履行一方。
3、可以解除合同但不能要求賠償。首先基於不安抗辯權抗辯後,乙方未提供擔保,甲證明乙方已經不履行能力,合同已履行不能了,可以解除合同。但是畢竟合同約定的是甲方先履行,乙方可以基於先履行抗辯權來對抗甲方,所以按照合同約定,在甲方未先履行的情況下,乙方不履行,不是違約,所以在未違約,也不存在欺詐等存在締約過失責任的情況下,乙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4、要承擔,因為如果證明這種情況,那麼就證明甲方沒有行使不安抗辯權的理由,所以證明甲方未先履行,是一種違約行為。
5、可以,沒約定履行順序,雙方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通俗點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合同中的抗辯權,先履行方有不安抗辯權;後履行方有先履行抗辯權;未約定履行順序,大家都有同時抗辯權。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問:(1)8月28日,中國家公司可否暫停交貨?(2)9月3日,甲公司可否暫定交貨?(3)9月15日,甲公司可否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為什麼?(4)如果地方法院查明9月3日後乙公司並不存在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情況,則甲公司是否應當賠償乙公司因此所遭受的損失?(5)若合同沒有約定一方先履行,則中國甲公司能否拒絕先為履行?
答:1和2都可以暫停交貨,按照合同法的規定,甲公司享有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是,當先履行的一方,證明後履行的一方無履行合同的能力時,可以有不安抗辯權來對抗後履行一方。
3、可以解除合同但不能要求賠償。首先基於不安抗辯權抗辯後,乙方未提供擔保,甲證明乙方已經不履行能力,合同已履行不能了,可以解除合同。但是畢竟合同約定的是甲方先履行,乙方可以基於先履行抗辯權來對抗甲方,所以按照合同約定,在甲方未先履行的情況下,乙方不履行,不是違約,所以在未違約,也不存在欺詐等存在締約過失責任的情況下,乙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4、要承擔,因為如果證明這種情況,那麼就證明甲方沒有行使不安抗辯權的理由,所以證明甲方未先履行,是一種違約行為。
5、可以,沒約定履行順序,雙方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通俗點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合同中的抗辯權,先履行方有不安抗辯權;後履行方有先履行抗辯權;未約定履行順序,大家都有同時抗辯權。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