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發言人的相關發言認為,就世界各國吸引外資的立法經驗來看,各國為了保護本國的幼稚產業和國內市場,通常對外資的准入和外資的比例進行一定的限制。我國也對一些產業的外資准入和外資比例進行一定的限制,規定有些行業禁止外資投資,有些產業不允許外資取得控股地位或者不得超過一定的比例。與各國不同的是,我國不僅對外資的准入和外資最高比例明文規定,同時還規定了外資的最低比例。比如《中外合資經驗企業法》第四條規定,外國合資者的投資比例一般不低於25%。因此,總的來說,各個國家限制外資控股還是出於保護本國產業與市場的原因。
控股並不等於實際控制公司。即使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如果不掌握法定代表人的職位、不掌握公章和營業執照,那麼控股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只是間接的。也就是說,控股是指在公司的股東大會中占據了絕對優勢地位的情形,而控制是指因為掌握了法定代表人職位、公司公章與營業執照而占有公司控制權的情形。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為什麼大多數國家對外資合作企業限制外資控股?控股與控制有什麼區別[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