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爆發,「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艦英勇作戰,升起艦隊指揮旗幟吸引日本敵艦,遭遇圍攻後致遠艦多處受傷,危難之際鄧世昌決意與日本吉野艦同歸於盡。
日本軍艦見致遠艦來勢洶洶,集中炮火打擊,一顆炮彈落在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中,致遠艦帶著國人的希望含恨沉沒。鄧世昌落入水中後,隨從扔給他救生圈,但被鄧世昌拒絕,當時鄧世昌養的狗狗「太陽」,用嘴拚命咬著鄧世昌的衣服,全力拉他上岸。
鄧世昌決心已定,毅然按著太陽的頭沉入海中,致遠艦250多名官兵全部殉國。
光緒皇帝得知鄧世昌事跡後,追贈諡號「壯節公」,追封為「太子太保」。光緒皇帝特意賜給鄧世昌母親一塊牌匾,上面大書四字「教子有方」,這塊匾是用3斤黃金打造而成的。
鄧世昌的壯烈殉國可以說是舉國落淚,曾有人寫下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見海軍威」,有人訛傳此聯為光緒所作,其實另有其人,有鄧世昌曾孫女鄧立英保存的老照片為證。
鄧世昌出生在廣東,鄧父是做茶葉生意的,在廣東、天津、上海、香港等地都有茶莊。正是鄧父的見識,鄧世昌才有機會很早接觸「蠻夷英語」。
1867年,沈葆楨擔任福州船政大臣,機緣巧合之下,鄧世昌首次接觸軍艦。鄧世昌勤奮用功,憑藉嫻熟操作和過硬理論知識得到重用。
鄧世昌並沒有出國留學過,但他在執行接艦任務過程中彌補未能出國深造的缺憾,仔細研究英國皇家海軍能夠稱霸世界的原因以及戰術。
1887年,北洋海軍從英國和德國分別購買巡洋艦(致遠艦、靖遠艦)和裝甲艦(經遠艦、來遠艦),鄧世昌以致遠艦管帶身份前去接收。ps:管帶即艦長。
鄧世昌常年在軍艦上,與家人聚少離多,鄧世昌曾經三次回家探親,其中第二次回家時,鄧父已經去世數年,鄧世昌跪在父親墳墓前痛哭昏倒。
鄧世昌本是漢人,但曾經兩次獲得「巴圖魯」稱號。巴圖魯是滿清對勇士的讚揚稱號,一般是激勵獎賞滿清勇士的,比如青年鰲拜因作戰一場勇猛才被封為巴圖魯。
鄧世昌的事跡感動無數華夏兒女,也讓無數國人為之落淚。流淚是因為鄧世昌的英勇無畏,也是對落後軟弱華夏民族的憐憫,更是對統治者奢華享受的恨。
在地理位置上與日本一衣帶水,日本在明治維新改革後面貌一新,實力倍增,而反觀清朝統治者仍然沉浸在奢侈的「面子」工程上,卻絲毫不重視對海防力量的建設。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中的結局其實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鄧世昌有一妻一妾,兩人均姓何,鄧世昌常年不在家,兩人相處融洽和諧,在鄧世昌去世後,妻子何氏專門請人為鄧世昌畫了肖像畫,每天早晚準時上香祭拜。
鄧世昌一生共有三子五女,其中在鄧世昌去世時還有一個遺腹子。那鄧世昌的後代生活如何呢?
長子鄧浩洪
光緒皇帝感念鄧世昌的壯烈之舉,所以讓鄧世昌的長子鄧浩洪承襲海軍職務,在廣東水師任「提標」職務。
這個職務更多是象徵性意義的,因此鄧浩洪並未在這裡呆太久,後來就重新撿起爺爺的茶葉生意,經常來往與上海和天津等地。
辛亥革命爆發後,鄧浩洪曾經多次給國民革命軍捐贈錢財以及物品,一直心繫民族存亡和海軍發展,1947年,73歲的鄧浩洪老人在上海逝世。
次子鄧浩祥
鄧浩祥英年早逝,所以留下的相關信息非常少。鄧世昌的外孫葉裕芳表示鄧浩祥是在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就去世了,這是在鄧浩祥短暫生命中的全部記載。
三子鄧浩干
鄧浩乾的母親是鄧世昌的妾室,而鄧浩干就是鄧世昌的遺腹子。在鄧世昌沉海殉國三個月後,鄧浩干出生,但鄧浩干這個名字是鄧世昌早就取好的。
鄧浩干曾在北京生活,後來在上海讀書,畢業後先是在海軍擔任文員,又到僑民事務所工作。
鄧浩干有一個養女鄧孝思,在鄧浩干晚年時,跟隨女兒鄧孝思生活在無錫。1969年,鄧浩祥在無錫女兒家中去世,享年74歲。
2014年是甲午中日海戰120周年,山東威海甲午戰爭博物館舉行紀念活動,鄧孝思表示非常想去參加,但身體條件不允許,在三個月後,鄧孝思就與世長辭,享年88歲。
鄧世昌長女名叫鄧秀媛,她的生平經歷暫未發現記載。次女鄧秀嬋
鄧世昌殉國時,鄧秀嬋年僅18歲,但鄧世昌已經提前為她許配婚姻。
鄧秀嬋嫁給鄧世昌在船政時同學葉富的兒子葉錦瑛,這也是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的一次聯姻。
葉富是船政學堂培養出來的第三個能夠獨立帶艦的管帶,不幸的是,葉富在32歲時就英年早逝,此時兒子葉錦瑛只有五歲。
葉富是鄧世昌少有的好友,在葉富死後,鄧世昌對葉家進行幫助和接濟,很大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鄧世昌才促成長女鄧秀嬋與葉錦瑛的婚事。
1946年,葉錦瑛在上海去世,鄧秀嬋於1949年去世。
鄧秀嬋與葉錦瑛共生有一兒兩女,長女為葉愛蘭、次女葉素蘭、長子葉裕芳。
鄧世昌的後代中有曾外孫葉兆麟、葉兆泰,玄孫有葉新力、葉偉力。
鄧世昌三女鄧秀娟、四女鄧秀婷、五女鄧秀海均沒有相關記載。鄧氏滿門忠烈
日本侵略者攻占廣州後,並沒有破壞鄧世昌家的鄧氏祠堂,鄧氏祠堂是鄧世昌父親修建的,在鄧世昌死後,鄧母用光緒賞賜的錢再次修葺祠堂。
鄧世昌在廣州的後人中有六人投筆從戎,並且有五個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鄧氏一家可以說是滿門忠烈之士。
鄧世昌的後人鄧權民在90多歲時曾介紹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就與鄧家四兄妹同赴前線抗戰。鄧權民記憶中最開心的事就是在廣東博羅縣接受日本軍隊投降,那是他最驕傲的時刻。
新中國成立後,鄧權民仍然心繫祖國建設,在1998年,鄧權民向中山醫科大學申請捐贈遺體,為醫學研究做貢獻,最終申請獲得通過。
鄧世昌的後代生活在戰亂動盪的年代,亂世之中浮沉飄搖,很多鄧家後人的生平經歷都沒有被記載下來,現在只能通過後人僅存的隻言片語推測還原當時的人物蹤跡。
鄧世昌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而鄧家後代都表現出大愛情懷,主動捐款捐物、積極抗戰救國,不管身在何處,始終都心繫祖國建設。
忘戰必危,好戰必亡。最後,向民族英雄鄧世昌致敬。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甲午海戰中壯烈殉國的鄧世昌,其子孫去哪裡了[朗讀]
鄧世昌祖籍廣東番禺縣,作為清軍海軍將領,在1894年的甲午海戰中抗日殉國,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悲歌。在黃海大戰中,他指揮致遠號奮勇殺敵,重創了日軍主力艦船吉野號,隨後在日軍的圍攻下彈盡糧絕,在無法突圍的情況下,號召士兵跟日寇同歸於盡,是一名真正的抗日英雄。
據說,鄧世昌犧牲後,其母經常拿著他遺留在家中的兩個單筒望遠鏡教誨子孫說,要繼承遺志,精忠報國。在其精神影響下,鄧家後代發憤圖強,精忠報國。鄧世昌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其長子名叫鄧浩洪,在父親陣亡後承襲了其海軍職務,供職於廣東水師,直到1947年在廣州去世。次子鄧浩洋不幸英年早逝,三子鄧浩干,曾供職於民國海軍部,在1960年春天去世。
另外,鄧世昌長女名叫鄧秀媛,二女鄧秀嬋嫁給了南陽海軍艦長葉富的兒子葉說周為妻。三女鄧秀娟,四女鄧秀婷,五女鄧秀海。在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這7位生活在廣州的後人中有6位投筆從戎,五位從黃埔軍校畢業,他們始終銘記國讎家恨,走在抗戰的道路上。1994年鄧世昌紀念館在廣州鄧氏宗祠建成,並對外開放。其宗祠是鄧世昌為國捐軀後建立的,至今人們還完好的保護著。鄧世昌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不但激勵著他的後人還激烈著今天的人們,並且永遠傳承下去。
據說,鄧世昌犧牲後,其母經常拿著他遺留在家中的兩個單筒望遠鏡教誨子孫說,要繼承遺志,精忠報國。在其精神影響下,鄧家後代發憤圖強,精忠報國。鄧世昌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其長子名叫鄧浩洪,在父親陣亡後承襲了其海軍職務,供職於廣東水師,直到1947年在廣州去世。次子鄧浩洋不幸英年早逝,三子鄧浩干,曾供職於民國海軍部,在1960年春天去世。
另外,鄧世昌長女名叫鄧秀媛,二女鄧秀嬋嫁給了南陽海軍艦長葉富的兒子葉說周為妻。三女鄧秀娟,四女鄧秀婷,五女鄧秀海。在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這7位生活在廣州的後人中有6位投筆從戎,五位從黃埔軍校畢業,他們始終銘記國讎家恨,走在抗戰的道路上。1994年鄧世昌紀念館在廣州鄧氏宗祠建成,並對外開放。其宗祠是鄧世昌為國捐軀後建立的,至今人們還完好的保護著。鄧世昌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不但激勵著他的後人還激烈著今天的人們,並且永遠傳承下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