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現在這社會,必須堅守自己的行事準則,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最起碼也能不受他人欺負!如果能做到「菩薩心腸,金剛手段」就一定是上上人。
首先,不能有壞心眼,人一動壞心思,就讓自己陷於被動,且不說人在做天在看,就是普通人上當受騙也只有一次,所以壞心腸行不通,必遭惡果。
但是,俗話說的「人善被人欺」也不假,怎麼能讓善良的好人得好報,其實也需要一定的處事智慧,用金剛手段,堅持自己的原則就是最好的理解!不盲目同情,不輕易改變,有規矩才能成大事。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菩薩心腸金剛手段是什麼意思[朗讀]
所謂的「菩薩心腸,金剛手段」,大意是起心動念要善良,要寬容看待一切人事物;行事和處理問題要有強硬策略和手段。實際上,佛門歷來有「慈悲出下流,方便生禍害」之說,人不能不加選擇地無限制地善良,也不能凡事咄咄逼人,不給別人一點機會。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中有一個故事可以詮釋「菩薩心腸,金剛手段」,說是有五百個商人一同出海,其中一個商人準備尋機把商人們殺害後搶走財物。當時的商主叫善御,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雖未得到菩薩果位,但有他心通。知道了這個壞商人的想法,心想:我殺了這個商人,就犯了殺戒,就要墮入地獄,而不殺此人,就會導致更多的生命被殺害。
最後,他不僅想保全其他人生命,還不願意讓壞商人造殺業以免墮入惡道,所以就把這個壞商人殺了。還有大家所熟知的金庸先生小說《天龍八部》中,有兩個佛門人物,一個是少林寺中的掃地僧,另一個是鳩摩智,一個嗜殺,一個好生。掃地僧的那一句:「不如天下的罪孽,都歸我吧。」試問,沒有包容天下的心,如何敢去包容天下的罪孽,而後掃地僧所為,表象是殺慕容、蕭二人,實則是為其二人療傷,所以真正的金剛手段,也該是帶著無限的慈悲去實施的。而不是像鳩摩智發現掃地僧所言其武功套路,怕他人知道自己底細,便欲以火焰刀殺之,結果大家都知道,掃地僧絲毫未動,將火焰刀的招式化得一乾二淨,這無疑是給了鳩摩智一記響亮的耳光。而慕容、蕭二人藏身藏經閣幾十載,光修金剛手段,不休菩薩心腸,最後都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以掃地僧的功夫,完全可以用武功制住二人,可是他為什麼能容忍二人這幾十載的舉動,我想,這不僅是其武功層次高出了二人許多,在精神層次上更是遠遠超越了二人。所以他才會在二人時常逗留的地方擺上《法華經》、《雜阿含經》等瑰寶,這些經書不是幫助二人增長武功的,而是幫助二人消除戾氣的,可惜的是二人一直買櫝還珠,直到渡過了生關死劫才明白,然而是誰「渡」了他們。
當然,是那個有著「菩薩心腸,金剛手段」的掃地僧,還有佛家慈悲為懷的理念。
總之,善良不是軟弱,更不是只有忍耐一種途徑,還有金剛手段可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絕不是從金剛手段而起,絕對是菩薩心腸先至的。請牢記,不輕言金剛手段,那便是接近菩薩心腸的。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中有一個故事可以詮釋「菩薩心腸,金剛手段」,說是有五百個商人一同出海,其中一個商人準備尋機把商人們殺害後搶走財物。當時的商主叫善御,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雖未得到菩薩果位,但有他心通。知道了這個壞商人的想法,心想:我殺了這個商人,就犯了殺戒,就要墮入地獄,而不殺此人,就會導致更多的生命被殺害。
最後,他不僅想保全其他人生命,還不願意讓壞商人造殺業以免墮入惡道,所以就把這個壞商人殺了。還有大家所熟知的金庸先生小說《天龍八部》中,有兩個佛門人物,一個是少林寺中的掃地僧,另一個是鳩摩智,一個嗜殺,一個好生。掃地僧的那一句:「不如天下的罪孽,都歸我吧。」試問,沒有包容天下的心,如何敢去包容天下的罪孽,而後掃地僧所為,表象是殺慕容、蕭二人,實則是為其二人療傷,所以真正的金剛手段,也該是帶著無限的慈悲去實施的。而不是像鳩摩智發現掃地僧所言其武功套路,怕他人知道自己底細,便欲以火焰刀殺之,結果大家都知道,掃地僧絲毫未動,將火焰刀的招式化得一乾二淨,這無疑是給了鳩摩智一記響亮的耳光。而慕容、蕭二人藏身藏經閣幾十載,光修金剛手段,不休菩薩心腸,最後都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以掃地僧的功夫,完全可以用武功制住二人,可是他為什麼能容忍二人這幾十載的舉動,我想,這不僅是其武功層次高出了二人許多,在精神層次上更是遠遠超越了二人。所以他才會在二人時常逗留的地方擺上《法華經》、《雜阿含經》等瑰寶,這些經書不是幫助二人增長武功的,而是幫助二人消除戾氣的,可惜的是二人一直買櫝還珠,直到渡過了生關死劫才明白,然而是誰「渡」了他們。
當然,是那個有著「菩薩心腸,金剛手段」的掃地僧,還有佛家慈悲為懷的理念。
總之,善良不是軟弱,更不是只有忍耐一種途徑,還有金剛手段可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絕不是從金剛手段而起,絕對是菩薩心腸先至的。請牢記,不輕言金剛手段,那便是接近菩薩心腸的。
謝謝邀請。菩薩心腸,金剛手段。這句話如何理解?小編不以佛釋,不以儒說,小編以道來明。
道,是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道中有陰有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陽生,陽極陰長。陰陽轉化,動態平衡。大千世界,得以生存。
人,是地球生物中有情智的高級動物。人就有善有惡,有對有錯。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無欲。人之後,性有惡,是因為有貪。人有了貪慾,必然競爭。有了競爭,產生了嗔痴。嗔痴交合,人為地定性叫善與惡,對與錯。
菩薩心腸,就是人要以慈悲為懷,是道中陽,是積極的、向上的、善良的去為人做事。佛以此來普度眾生,善哉,善哉。可是,陽極必返,善大惡生,如何才能再平衡。且看金剛手段。
金剛手段,要從三個方面來說明。其一,是佛家主張的因果報應,一切諸物諸法皆有因有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不報,時候未到。惡極下地獄,去惡鬼道。有地藏菩為你開示度化,再獲重生。其二,是道家主張的順其自然,萬事萬物都在陰陽變化之中,無為而治。陰盛陽衰,陰極必返。惡重而善輕,惡極而善生,善生而惡退,循環往復,達到善惡動態平衡。其三,是人要棄惡從善,行善止惡。在佛與道的框架內採取的立竿見影的止惡行為,剛柔並進,甚至是霹靂手段,如國家的法律刑制。從而使惡者受制,不能惡向無節制發展。這也是在人類生存發展中而不得不採取的止惡手段,其目的是達到天下太平、和諧治世。
誠然,人類的一切活動,還是要以菩薩心腸為本,以金剛手段為輔。遵循天道,萬物祥和。崇善棄惡,萬事如意。
道,是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道中有陰有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陽生,陽極陰長。陰陽轉化,動態平衡。大千世界,得以生存。
人,是地球生物中有情智的高級動物。人就有善有惡,有對有錯。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無欲。人之後,性有惡,是因為有貪。人有了貪慾,必然競爭。有了競爭,產生了嗔痴。嗔痴交合,人為地定性叫善與惡,對與錯。
菩薩心腸,就是人要以慈悲為懷,是道中陽,是積極的、向上的、善良的去為人做事。佛以此來普度眾生,善哉,善哉。可是,陽極必返,善大惡生,如何才能再平衡。且看金剛手段。
金剛手段,要從三個方面來說明。其一,是佛家主張的因果報應,一切諸物諸法皆有因有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不報,時候未到。惡極下地獄,去惡鬼道。有地藏菩為你開示度化,再獲重生。其二,是道家主張的順其自然,萬事萬物都在陰陽變化之中,無為而治。陰盛陽衰,陰極必返。惡重而善輕,惡極而善生,善生而惡退,循環往復,達到善惡動態平衡。其三,是人要棄惡從善,行善止惡。在佛與道的框架內採取的立竿見影的止惡行為,剛柔並進,甚至是霹靂手段,如國家的法律刑制。從而使惡者受制,不能惡向無節制發展。這也是在人類生存發展中而不得不採取的止惡手段,其目的是達到天下太平、和諧治世。
誠然,人類的一切活動,還是要以菩薩心腸為本,以金剛手段為輔。遵循天道,萬物祥和。崇善棄惡,萬事如意。
「菩薩心腸金剛手段」這句話用來形容一個人內心充滿慈悲和關愛,但在處理問題和決策時,又能表現出堅定和果斷的一面。
菩薩心腸是指具有慈悲、寬容和關愛的品質,而金剛手段通常是指在做事的時候使用一些鐵血政策,或者是用鐵腕手段做事。
這句話強調一個人在處理事務時要既有菩薩般的心腸,關愛他人,又有金剛般的手段,能夠解決問題。
菩薩心腸是指具有慈悲、寬容和關愛的品質,而金剛手段通常是指在做事的時候使用一些鐵血政策,或者是用鐵腕手段做事。
這句話強調一個人在處理事務時要既有菩薩般的心腸,關愛他人,又有金剛般的手段,能夠解決問題。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