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接取壓法:上游取壓口位置距孔板上游端面。
2、5d,下游取壓口位置距孔板下游端面8d。在下游取壓點是在流體經過孔板後,流體的流束已經完全充滿管道,所以上、下游形成的差壓比較小,在下游的8d之內管壁粗糙度直接影響差壓值。
2、理論取壓法:克服管接取壓法產生差壓小的缺點,將下游取壓點改為流體經過孔板後流束收縮最小的位置,此處產生的差壓最大。
3、徑距取壓法:針對管接取壓法產生差壓小的缺點改進而來,將下游取壓點的位置固定。在直徑比β小於0.735時,徑距法與理論法的數據很接近。
4、角接取壓法:採用環室結構,利用環室的均壓作用提高測量精度。環室的結構複雜,加工費時、費料、成本高,環室的取壓孔容易堵塞,不易疏通。
5、法蘭取壓法:在法蘭上取壓,結構上比角接和環室要簡單,需要專用的孔板法蘭,不能用普通法蘭代替。
- 體育問答
- 答案列表
孔板有幾種取壓方式[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