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可以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鐘,艾灸時應讓艾條的溫度稍高一點,使局部皮膚發紅,艾條緩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以上兩法只要使用其一,堅持2-3個月,就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三陰交可以灸5~15分鐘.內關溫灸10-20分鐘,可透勞宮穴,酸脹感向指端放散.艾灸沒有固定的時間.什麼時間都可以灸.飯前飯後都可以,飯前只要不是太餓就行,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就可以灸,太飽太餓都不能灸?
- 自然問答
- 答案列表
什麼時候灸:泥灸一天中的最佳時間[朗讀]
上午8點到12點,養生要遵循大自然發展規律,上午是陽氣升發之時,到中午12點最旺,而後逐漸減退.上午沒有時間也可以在其它時間進行施灸;如果一定要在晚上灸的話,那就不要灸肚臍以下穴位.五*五*陳*艾*艾*條通過多年實踐與觀察艾灸的時間在一年當中沒有絕對性,有的認為夏天艾灸最好,艾灸養生講冬病夏治,而有的又認為冬至是一年中一陽升的時候,最適合做艾灸來補充陽氣.平時艾灸保健可以選擇以下穴位:大椎、命門、腎俞、中脘,神闕,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艾灸貴在堅持!久火為灸,灸不是一朝一夕的療法——有時更像煲湯,火候和時間缺一不可。
其實關於時間方面,艾灸沒有特別固定的時間.什麼時間都可以灸.飯前飯後,早晚皆可,飯前只要不是太餓就行,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就可以灸,太飽太餓都不能灸.從節氣上來講,艾灸注重節氣灸,因為在節氣時候是人身體內陰陽交替的時間,這時艾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醫養生講冬病夏至,意思就是冬天得的病要追溯到夏天,是夏天落下的病,要從夏天開始調理.冬至是一年中「一陽升」的時候,最適合做艾灸來補充陽氣.從季節上來講,冬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一個季節,此時若不注意調養,會因陽氣不足而引發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針對寒性體質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來自艾灸百科網】?
您好,艾灸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因人而異的,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調理的症狀的不同而定.比如調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點做;調理心臟功能,養心的話最好在中午11-1點做。
首先說一下,艾灸這個其實是需要持之以恆的,每天一次這是最低的頻率了.一天中上午11-13點的時候艾灸最好,時間越往後作用越差.是因為艾灸講究的是順應自然規律,一天當中,上午最旺,而後逐漸減退,建議在午時前後艾灸作用最佳.另外夏季三伏天是艾灸功效最好的時節,可以養陽,強身健體,有效的逼出體內寒氣!除了去醫院療養院可以做艾灸,三伏天在家也可以做,艾修堂的蘄艾小筒灸一撕即灸也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