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100年來,我黨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從延安整風到新式整軍,一次次思想洗禮、精神重塑,成為鑄魂育人的生動實踐;從「支部建在連上」到「黨指揮槍」的原則,從「革命理想高於天」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三大作風」到「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一系列立黨興黨強黨的卓越歷史創造,構成具有豐富深邃思想道德蘊含的價值體系。學史崇德就是要從黨百年形成的價值體系中汲取豐富營養,堅定對黨忠誠的大德、為民造福的公德、嚴於律己的私德。
一、從百年黨史中感受信仰的力量,自覺做到明大德
明大德就是要有信仰。縱觀我黨的崢嶸歷程,記錄著艱辛奮鬥和驚世奇蹟,也見證著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氣、崇高之志。從革命年代拋頭顱、灑熱血,到建設時期講奉獻、敢奮鬥,再到開放時期勇創新、求探索,湧現出了李大釗、方誌敏、趙一曼、邱少雲、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一批英雄人物,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為黨為民、初心如磐的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看到了「打不折、擰不彎」的中國脊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正是無數共產黨員懷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披荊斬棘,在驚濤駭浪中乘風破浪,才使得從一艘小小紅船成為巍巍巨輪,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歷史進程。我們應該賡續這份忠貞和堅持,傳承紅色精神,從革命先烈的執著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動力,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明大德就是要講忠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對於共產黨人來講,忠誠於黨的信仰、忠誠於黨的組織、忠誠於人民就是大德。我們黨之所以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就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共產黨員。據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在我們黨領導的革命中犧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達370萬人。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胸有忠心,就能入火海而不退縮、遇煙霧而不迷失、出淤泥而不沾染、臨誘惑而不動搖。先烈們的精神不斷感染、激勵著後來人矢志向前。祖國西部邊陲,喀喇崑崙高原,加勒萬河谷,面對外軍悍然越線挑釁,祁發寶等戍邊英雄們面對數倍外軍張開雙臂阻攔,以血肉之軀在國境線上立起了一座座界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那場戰鬥後,「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發寫在了頭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我們要從黨的百年奮鬥征程中,學習一代代共產黨人對黨忠誠的大德,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永葆對黨的忠誠之心、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二、從百年黨史中讀懂人民的內涵,自覺做到守公德
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回顧黨的百年歷程,人民二字力重千鈞,無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抑或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無不體現黨的一代代領導集體濃厚而強烈的為民情懷。長征途中,三名女紅軍借宿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第二天離開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留給了老人。「什麼叫共產黨人,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留給老百姓的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半條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是喊出的口號,而是具象地體現在「半條被子」上。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不能忘記「半條被子」里的赤子初心,要永遠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在實處,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守公德要勇於擔當作為。「為官避事平生恥」。黨員幹部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關鍵時刻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遇到危急情況、遇到大災大難、遇到突發事件,都能臨危不懼、靠前指揮,解決問題。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問題不迴避,敢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矛盾。黨員幹部要敢於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怨氣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難度大、情況很複雜的地方去打開局面,用實幹擔當踐行為民許下的諾言,不斷夯實黨的群眾基礎。
三、從百年黨史中感悟革命先輩修身律紀的偉大品格,自覺做到嚴私德
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許許多多老一輩革命家,用模範行為樹立起共產黨人修煉堅強黨性、崇高品德的光輝榜樣。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江蘇省蘇維埃主席劉啟耀身上背著足夠他下半輩子衣食無憂的金條,化妝成乞丐,乞討數年,找到黨組織繼續幹革命。期間哪怕餓暈、身患重病,他都沒有動用分毫黨的經費,只因他始終堅守一個信念,這筆錢是黨的經費,比生命還重要。吉鴻昌烈士把「做官即不許發財」印在細瓷碗上,發給全體官兵,用以提醒自己並教育下屬。無數革命先輩儘管條件艱苦,生活困難,自己家人吃不好穿不暖,但絲毫沒有動一點私心。他們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是共產黨人正身律己的一面明鏡,令人見賢思齊,反覆鏡鑒。
嚴私德要常有一顆清貧之心,不燃「官燭」,公私分明,防微杜漸,一絲不苟,一塵不染,彰顯清廉為官的本色。嚴私德要管住自己,管好家人,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的起點,如果一個黨員幹部連自己和家人都管不住怎麼能治理國家呢?蘇榮在悔過書中說:我家成了「權錢交易所」我是「所長」,老婆是「收款員」。一家老小几乎都參與其中。真是腐敗摟錢全家總動員!不僅自己滑向深淵,家人也去監獄裡「團聚」了,這是很悲哀的。嚴私德要知敬畏,時刻慎欲、慎權、慎趣、慎友、慎微,做到堅守底線不逾越、勤政有為不懈怠、為民服務不謀私、嚴以律己不亂為,做公道正派、務實清廉的好乾部?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史增崇德得體會[朗讀]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100年來,我黨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從延安整風到新式整軍,一次次思想洗禮、精神重塑,成為鑄魂育人的生動實踐;從「支部建在連上」到「黨指揮槍」的原則,從「革命理想高於天」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三大作風」到「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一系列立黨興黨強黨的卓越歷史創造,構成具有豐富深邃思想道德蘊含的價值體系。學史崇德就是要從黨百年形成的價值體系中汲取豐富營養,堅定對黨忠誠的大德、為民造福的公德、嚴於律己的私德。
一、從百年黨史中感受信仰的力量,自覺做到明大德
明大德就是要有信仰。縱觀我黨的崢嶸歷程,記錄著艱辛奮鬥和驚世奇蹟,也見證著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氣、崇高之志。從革命年代拋頭顱、灑熱血,到建設時期講奉獻、敢奮鬥,再到改革開放時期勇創新、求探索,湧現出了李大釗、方誌敏、趙一曼、邱少雲、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一批英雄人物,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為黨為民、初心如磐的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看到了「打不折、擰不彎」的中國脊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正是無數共產黨員懷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披荊斬棘,在驚濤駭浪中乘風破浪,才使得從一艘小小紅船成為巍巍巨輪,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歷史進程。我們應該賡續這份忠貞和堅持,傳承紅色精神,從革命先烈的執著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動力,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明大德就是要講忠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對於共產黨人來講,忠誠於黨的信仰、忠誠於黨的組織、忠誠於人民就是大德。我們黨之所以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就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共產黨員。據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在我們黨領導的革命中犧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達370萬人。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胸有忠心,就能入火海而不退縮、遇煙霧而不迷失、出淤泥而不沾染、臨誘惑而不動搖。先烈們的精神不斷感染、激勵著後來人矢志向前。祖國西部邊陲,喀喇崑崙高原,加勒萬河谷,面對外軍悍然越線挑釁,祁發寶等戍邊英雄們面對數倍外軍張開雙臂阻攔,以血肉之軀在國境線上立起了一座座界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那場戰鬥後,「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發寫在了頭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我們要從黨的百年奮鬥征程中,學習一代代共產黨人對黨忠誠的大德,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永葆對黨的忠誠之心、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二、從百年黨史中讀懂人民的內涵,自覺做到守公德
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回顧黨的百年歷程,人民二字力重千鈞,無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抑或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無不體現黨的一代代領導集體濃厚而強烈的為民情懷。長征途中,三名女紅軍借宿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第二天離開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留給了老人。「什麼叫共產黨人,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留給老百姓的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半條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是喊出的口號,而是具象地體現在「半條被子」上。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不能忘記「半條被子」里的赤子初心,要永遠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在實處,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守公德要勇於擔當作為。「為官避事平生恥」。黨員幹部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關鍵時刻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遇到危急情況、遇到大災大難、遇到突發事件,都能臨危不懼、靠前指揮,解決問題。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問題不迴避,敢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矛盾。黨員幹部要敢於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怨氣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難度大、情況很複雜的地方去打開局面,用實幹擔當踐行為民許下的諾言,不斷夯實黨的群眾基礎。
三、從百年黨史中感悟革命先輩修身律紀的偉大品格,自覺做到嚴私德
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許許多多老一輩革命家,用模範行為樹立起共產黨人修煉堅強黨性、崇高品德的光輝榜樣。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江蘇省蘇維埃主席劉啟耀身上背著足夠他下半輩子衣食無憂的金條,化妝成乞丐,乞討數年,找到黨組織繼續幹革命。期間哪怕餓暈、身患重病,他都沒有動用分毫黨的經費,只因他始終堅守一個信念,這筆錢是黨的經費,比生命還重要。吉鴻昌烈士把「做官即不許發財」印在細瓷碗上,發給全體官兵,用以提醒自己並教育下屬。無數革命先輩儘管條件艱苦,生活困難,自己家人吃不好穿不暖,但絲毫沒有動一點私心。他們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是共產黨人正身律己的一面明鏡,令人見賢思齊,反覆鏡鑒。
嚴私德要常有一顆清貧之心,不燃「官燭」,公私分明,防微杜漸,一絲不苟,一塵不染,彰顯清廉為官的本色。嚴私德要管住自己,管好家人,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的起點,如果一個黨員幹部連自己和家人都管不住怎麼能治理國家呢?蘇榮在悔過書中說:我家成了「權錢交易所」我是「所長」,老婆是「收款員」。一家老小几乎都參與其中。真是腐敗摟錢全家總動員!不僅自己滑向深淵,家人也去監獄裡「團聚」了,這是很悲哀的。嚴私德要知敬畏,時刻慎欲、慎權、慎趣、慎友、慎微,做到堅守底線不逾越、勤政有為不懈怠、為民服務不謀私、嚴以律己不亂為,做公道正派、務實清廉的好乾部?
一、從百年黨史中感受信仰的力量,自覺做到明大德
明大德就是要有信仰。縱觀我黨的崢嶸歷程,記錄著艱辛奮鬥和驚世奇蹟,也見證著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氣、崇高之志。從革命年代拋頭顱、灑熱血,到建設時期講奉獻、敢奮鬥,再到改革開放時期勇創新、求探索,湧現出了李大釗、方誌敏、趙一曼、邱少雲、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一批英雄人物,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為黨為民、初心如磐的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看到了「打不折、擰不彎」的中國脊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正是無數共產黨員懷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披荊斬棘,在驚濤駭浪中乘風破浪,才使得從一艘小小紅船成為巍巍巨輪,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歷史進程。我們應該賡續這份忠貞和堅持,傳承紅色精神,從革命先烈的執著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動力,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明大德就是要講忠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對於共產黨人來講,忠誠於黨的信仰、忠誠於黨的組織、忠誠於人民就是大德。我們黨之所以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就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共產黨員。據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在我們黨領導的革命中犧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達370萬人。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胸有忠心,就能入火海而不退縮、遇煙霧而不迷失、出淤泥而不沾染、臨誘惑而不動搖。先烈們的精神不斷感染、激勵著後來人矢志向前。祖國西部邊陲,喀喇崑崙高原,加勒萬河谷,面對外軍悍然越線挑釁,祁發寶等戍邊英雄們面對數倍外軍張開雙臂阻攔,以血肉之軀在國境線上立起了一座座界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那場戰鬥後,「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發寫在了頭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我們要從黨的百年奮鬥征程中,學習一代代共產黨人對黨忠誠的大德,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永葆對黨的忠誠之心、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二、從百年黨史中讀懂人民的內涵,自覺做到守公德
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回顧黨的百年歷程,人民二字力重千鈞,無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抑或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無不體現黨的一代代領導集體濃厚而強烈的為民情懷。長征途中,三名女紅軍借宿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第二天離開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留給了老人。「什麼叫共產黨人,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留給老百姓的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半條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是喊出的口號,而是具象地體現在「半條被子」上。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不能忘記「半條被子」里的赤子初心,要永遠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在實處,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守公德要勇於擔當作為。「為官避事平生恥」。黨員幹部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關鍵時刻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遇到危急情況、遇到大災大難、遇到突發事件,都能臨危不懼、靠前指揮,解決問題。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問題不迴避,敢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矛盾。黨員幹部要敢於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怨氣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難度大、情況很複雜的地方去打開局面,用實幹擔當踐行為民許下的諾言,不斷夯實黨的群眾基礎。
三、從百年黨史中感悟革命先輩修身律紀的偉大品格,自覺做到嚴私德
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許許多多老一輩革命家,用模範行為樹立起共產黨人修煉堅強黨性、崇高品德的光輝榜樣。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江蘇省蘇維埃主席劉啟耀身上背著足夠他下半輩子衣食無憂的金條,化妝成乞丐,乞討數年,找到黨組織繼續幹革命。期間哪怕餓暈、身患重病,他都沒有動用分毫黨的經費,只因他始終堅守一個信念,這筆錢是黨的經費,比生命還重要。吉鴻昌烈士把「做官即不許發財」印在細瓷碗上,發給全體官兵,用以提醒自己並教育下屬。無數革命先輩儘管條件艱苦,生活困難,自己家人吃不好穿不暖,但絲毫沒有動一點私心。他們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是共產黨人正身律己的一面明鏡,令人見賢思齊,反覆鏡鑒。
嚴私德要常有一顆清貧之心,不燃「官燭」,公私分明,防微杜漸,一絲不苟,一塵不染,彰顯清廉為官的本色。嚴私德要管住自己,管好家人,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的起點,如果一個黨員幹部連自己和家人都管不住怎麼能治理國家呢?蘇榮在悔過書中說:我家成了「權錢交易所」我是「所長」,老婆是「收款員」。一家老小几乎都參與其中。真是腐敗摟錢全家總動員!不僅自己滑向深淵,家人也去監獄裡「團聚」了,這是很悲哀的。嚴私德要知敬畏,時刻慎欲、慎權、慎趣、慎友、慎微,做到堅守底線不逾越、勤政有為不懈怠、為民服務不謀私、嚴以律己不亂為,做公道正派、務實清廉的好乾部?
學好黨史「必修課」。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一場深入靈魂的理論學習,更是一場融入血脈的精神洗禮。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回顧歷史,不是從成功中尋求「心理慰藉」,更不是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黨員幹部要學好黨史「必修課」,從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憶往思來,涵養絕對忠誠的意志品質。「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回溯黨的光輝歷史,從嘉興南湖的一葉「紅船」揚帆起航,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託和民族的希望。黨史蘊藏著共產黨人「從哪裡來」的紅色密碼,更立起「到哪裡去」的精神坐標。學習黨史,要深入細緻了解黨的發展歷程,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認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銘記「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職責」,涵養對黨絕對忠誠的意志品質。要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淬鍊「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政治判斷力,歷練「不須悟性三關語,自有澄心一炷香」的政治領悟力,錘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政治執行力,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同時,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理論知識根植於火熱中,讓歷史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繼往開來,續庚知行合一的實幹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百年征程波瀾壯闊,黨團結和帶領人民闖過激流險灘、越過驚濤駭浪、戰勝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無論是為了革命事業振臂高呼「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還是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戰鬥至生命最後一刻的焦裕祿,或是將青春和生命綻放在脫貧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一代代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嶄新篇章。「學黨史,知方向。」學之愈深,知之愈明。學習黨的歷史,才能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幹部要樹立大歷史觀,心懷「國之大者」,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切實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決心、信心、恆心。
鑑往知來,厚植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翻開歷史的書卷,無論是「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裡出政權」等革命歷史經驗教訓,還是「給群眾留半條被子」的女紅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等英雄人物感人事跡,都生動地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切為了人民」寫在紙上、放在心上,更落實到行動上。正是因為緊緊依靠群眾、不斷根植群眾,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奪取中國革命、建設、的勝利。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學習黨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人民」中心詞,深刻把握關鍵時間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思想理論,了解黨史史實、把准黨史脈絡,將初心融入血脈、把使命扛在肩頭,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艱苦奮鬥、執政為民。要自覺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虛心拜群眾為師、躬身向群眾學習、積極汲取群眾智慧,把人民群眾作為實踐工作的源頭活水。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一場深入靈魂的理論學習,更是一場融入血脈的精神洗禮。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回顧歷史,不是從成功中尋求「心理慰藉」,更不是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黨員幹部要學好黨史「必修課」,從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憶往思來,涵養絕對忠誠的意志品質。「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回溯黨的光輝歷史,從嘉興南湖的一葉「紅船」揚帆起航,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託和民族的希望。黨史蘊藏著共產黨人「從哪裡來」的紅色密碼,更立起「到哪裡去」的精神坐標。學習黨史,要深入細緻了解黨的發展歷程,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認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銘記「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職責」,涵養對黨絕對忠誠的意志品質。要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淬鍊「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政治判斷力,歷練「不須悟性三關語,自有澄心一炷香」的政治領悟力,錘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政治執行力,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同時,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理論知識根植於火熱中,讓歷史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繼往開來,續庚知行合一的實幹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百年征程波瀾壯闊,黨團結和帶領人民闖過激流險灘、越過驚濤駭浪、戰勝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無論是為了革命事業振臂高呼「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還是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戰鬥至生命最後一刻的焦裕祿,或是將青春和生命綻放在脫貧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一代代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嶄新篇章。「學黨史,知方向。」學之愈深,知之愈明。學習黨的歷史,才能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幹部要樹立大歷史觀,心懷「國之大者」,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切實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決心、信心、恆心。
鑑往知來,厚植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翻開歷史的書卷,無論是「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裡出政權」等革命歷史經驗教訓,還是「給群眾留半條被子」的女紅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等英雄人物感人事跡,都生動地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切為了人民」寫在紙上、放在心上,更落實到行動上。正是因為緊緊依靠群眾、不斷根植群眾,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奪取中國革命、建設、的勝利。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學習黨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人民」中心詞,深刻把握關鍵時間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思想理論,了解黨史史實、把准黨史脈絡,將初心融入血脈、把使命扛在肩頭,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艱苦奮鬥、執政為民。要自覺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虛心拜群眾為師、躬身向群眾學習、積極汲取群眾智慧,把人民群眾作為實踐工作的源頭活水。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補足精神之鈣,勇做精神家園的守望者、社會價值的風向標、道德航船的壓艙石,是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證。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崇德要崇尚和發揚高尚的道德品質,注重思想道德修養,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現代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學史崇德,就是要從黨的優良傳統、紅色基因中汲取思想道德營養,在賡續精神血脈中堅定崇高價值追求,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自覺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黨性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自覺的長期的修煉過程。身體力行、持之以恆地加強黨性修養,勇於自我革命,提升道德境界,強化道德自律,才能「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自覺抵制歪風邪氣,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常想使命之責,常修為政之德,常做利民之事,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增強賡續榮光、接續奮鬥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實幹方能興邦、實幹方能強國、實幹方能富民。學史崇德,堅持知行合一,大力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擼起袖子加油干、只爭朝夕爭上游,我們就一定能夠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的更大作為、做出新的更大成績,推動「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邁上新台階、實現新突破、創造新輝煌。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崇德要崇尚和發揚高尚的道德品質,注重思想道德修養,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現代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學史崇德,就是要從黨的優良傳統、紅色基因中汲取思想道德營養,在賡續精神血脈中堅定崇高價值追求,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自覺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黨性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自覺的長期的修煉過程。身體力行、持之以恆地加強黨性修養,勇於自我革命,提升道德境界,強化道德自律,才能「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自覺抵制歪風邪氣,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常想使命之責,常修為政之德,常做利民之事,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增強賡續榮光、接續奮鬥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實幹方能興邦、實幹方能強國、實幹方能富民。學史崇德,堅持知行合一,大力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擼起袖子加油干、只爭朝夕爭上游,我們就一定能夠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的更大作為、做出新的更大成績,推動「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邁上新台階、實現新突破、創造新輝煌。
百年黨史是近現代史中最可歌可泣的篇章,總起來說是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把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這其中所經歷的困難和風險世所罕見,這其中所取得的成就與輝煌震古爍今。
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這是歷史已經證明了的。百年黨史蘊藏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致勝之道,但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又是如何向前延伸,如何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靠的就是共產黨人的致遠之「德」。
任何成功在本質上都是歷史的選擇,都是時代的成功、人民的成功,這其中,可持續的成功一定是道和德上的成功。大量事實也說明,有德才有得,有誠才有成。黨員個體的道德水準高,那麼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威信就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共產黨員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把「德」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做到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天下大德,莫大乎忠。任何一個一個組織、一個團體、一個企業都把忠誠作為其成員加入的重要底線,失去了忠誠,就意味著背叛。現在一些領導幹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走向歧途,甚至跌入犯罪深淵,歸根結底是忠誠出了問題。
回看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的取勝之道是什麼?取勝之道的根本力量是什麼?就是人民啊。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命運前途的根本力量,共產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
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這是歷史已經證明了的。百年黨史蘊藏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致勝之道,但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又是如何向前延伸,如何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靠的就是共產黨人的致遠之「德」。
任何成功在本質上都是歷史的選擇,都是時代的成功、人民的成功,這其中,可持續的成功一定是道和德上的成功。大量事實也說明,有德才有得,有誠才有成。黨員個體的道德水準高,那麼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威信就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共產黨員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把「德」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做到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天下大德,莫大乎忠。任何一個一個組織、一個團體、一個企業都把忠誠作為其成員加入的重要底線,失去了忠誠,就意味著背叛。現在一些領導幹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走向歧途,甚至跌入犯罪深淵,歸根結底是忠誠出了問題。
回看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的取勝之道是什麼?取勝之道的根本力量是什麼?就是人民啊。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命運前途的根本力量,共產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