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指針,貫徹落實中發11號、贛發23號和贛辦字5號、贛市發18號、贛市府辦字118號文件精神,圍繞「六大攻堅戰」工作部署,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為核心,以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為根本,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和創新聯合社治理為重點,紮實推進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使縣供銷合作社系統在發展現代農業和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出獨特作用,真正發展成為黨委政府抓的住、用得上的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
二、工作任務。
(一)構建新型為農服務體系。
1、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方式。發揮系統優勢,在現在農業攻堅戰中主動作為,破解「誰來種地」、「地怎麼種」等問題,實施以供銷合作社為主導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以供銷欣農現代農業服務公司為載體,推進以土地託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試點建設,爭取完成託管面積10000畝以上,推進農資供應、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綜合服務、構建「物技結合、全程託管」新型農資經營服務網絡,發展鼎龍、茶園、高興、江背等鄉鎮惠農服務中心?
2、提升流通服務水平。積極爭取政策扶持,建設縣農產品批發市場,與省供銷合作社農貿交易中心對接,設立農產品營銷窗口,重點抓好縣再生資源示範回收站10個和20個標準化莊稼醫院建設,健全完善農資、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農產品的流通等網絡,提升流通服務水平。
3、打造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參與組建縣電子商務協會,實現省城村淘電子商務公司自建平台「城鄉買賣網」與「供銷e家」對接,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建設與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建設共同發展,設立或成立縣級農民技能實訓基地。
4、打造社區綜合服務平台。推廣社區「3+2+n」綜合服務模式,抓好1個「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示範點建設,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5個以上。
5、申報信用合作試點。借鑑信用合作先進地區發展經驗,完善信用合作操作規程,以縣興農農業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申報信用合作試點工作。
(二)構建新型基層組織體系。
1、推進基層社升級改造。對均村、興江基層社實施標準化升級改造,從今後起每所恢復重建1-2個基層供銷社,以合作制、股份制的方式,組建一個集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經營服務綜合性示範基層社。
2、推進農民合作社發展。組建縣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列入今年的銷號任務。圍繞主導產業新增引辦、領辦專業合作社2個以上,帶動農戶100以上,組織推薦省級、市級農業專業合作社示範社2-3家,確保1家獲評省級示範社創建單位和1-2家獲評市級示範社創建單位。
(三)構建新型聯合社治理體系。
1、強化聯合社機關建設。2017年底前落實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重新制定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機關崗位職責、人員編制、機構設置「三定」方案。保持其組織機構的獨立性和穩定性。
2、設立供銷發展基金。啟動縣供銷合作發展基金設立工作。會同財政部門制定合作發展基金管理辦法,基金重點投入本系統社屬企業,基層服務網點建設,積極入股市級供銷合作發展基金。
3、強化行業協會服務。完成農村合作經濟聯合會的組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有序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推動農合聯、農聯社和供銷合作社「融合互補,協同發展」。
(四)構建新型社有企業運營體系。
1、創新企業經營管理機制。成立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負責社有資產監督管理,組建社有資本投資公司,健全社屬企業財務預算、資產處置重大投、融資與內部管理制度。完成社有資產確權登記工作。
2、推動聯合合作。積極與省級供銷集團對接,引入管理技術、品牌、渠道等先進要素,開展項目和業務合作,實現系統的上下聯動。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處理財務掛賬。全面落實處理供銷合作社政策性虧損財務掛賬、金融債務,對地方政府造成的政策性虧損財務掛賬按現行政策規定處理。
(二)建立化肥淡季儲備貼息制度。縣財政通過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社屬企業承擔化肥、農藥以及救災物資等政策性儲備任務。
(三)妥善安置職工。從資產處置收益中完成改制時欠發職工安置費用和社保費用。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供銷社改革到2021年必須完成集合6篇[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