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曾親歷來時的路途,但歷史會與我們訴說;我們無法知曉去往的未來,但歷史會為我們指引。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勉勵全黨同志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翻開厚重的百年黨史,真理的光輝依舊熠熠生輝,理論的內涵還在不斷豐富,對於理想的追求也始終堅定如初。學習黨史,就是學會從黨史中汲取歷史營養,做到守初心、定信心、煉匠心,就是善於在黨史中感受奮進力量,不忘「來時路」,眺望「未來路」,走好「腳下路」。
一是讀懂黨史,守住初心,不忘「來時路」。百年黨史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奮鬥史,鋪開黨史畫卷,初心是「心裡只裝著人民」的焦裕祿,是用生命詮釋擔當的人民法官鄒碧華,是「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警察藍,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更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反覆品讀黨史,常憶「來時路」,常懷「初心夢」。從2015年畢業至今,警察生涯不長不短,已滿5個年頭,自己也向奔三的目標越來越近,當過串巷訪村採集三實信息的社區民警,也有過千里追捕與嫌疑人員刺刀拼搏的經歷,灑過汗水、流過淚水,但更多的應該是堅守與堅持。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大道」,學習黨史,就是要學會從黨史中見證奮鬥歷程,堅守「對黨忠誠」的政治擔當,不斷增強政治三力,永做忠誠衛士。學習黨史,就是要學會從黨史中涵養人民情懷,立足崗位解難事、辦實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是讀透黨史,堅定信心,眺望「未來路」。百年黨史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光輝史。從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現今九千多萬黨員的執政黨,從南湖上的紅船到復興號巨輪,中國共產黨的巨大蛻變來源於「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念,來源於無數共產黨員「而今邁步從頭越」的信心。這股信心幻化成形,它是土地革命期間的「慢慢長征路、悠悠赤子心」,它是改革開放年代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它更是新時代的砥礪前行中國夢。學習黨史,常讀常新,是為了更加堅定信心,解決「到哪裡去」的方向問題。
生活在當代,我很慶幸也很自豪,感受了不斷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體現回家看到村裡柏油路、黃泥路、煤渣路全部變成了水泥路,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開上了小轎車,回村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鄉村的建設也越來越好。同時,我也感受了泱泱大國風範,譬如全民抗疫、決勝脫貧攻堅、「十三五」圓滿收官,特別是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致訓詞,我們更是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人民警察節。「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這個信仰與信心來源於黨的堅強領導和國家的繁榮富強。品讀黨史,就是要在其中汲取中國共產黨「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偉力,激勵我們以信心守護道路,以信心抵禦風浪,推動公安事業發展永遠向前。
三是讀好黨史,淬鍊匠心,走好「腳下路」。百年黨史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前行史,近代中國,百載陸沉,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義無反顧挑起「救民族於危難、促國家之富強」的歷史重任,代代中共黨員始終衝鋒在前,奉獻在前,他們以匠心致敬初心,以匠心成就信心。它是「心繫祖國、奉獻一生」的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錢學森,他是「以國為重」的航天工匠徐立平,他更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與國士無雙鍾南山。只有通過黨史學習,弄明白「怎麼辦」,才能腳踏實地走好「腳下路」?
加強黨史學習,就是要善於總結歷史規律,從中提煉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本領能力,具體來講就是不斷分析公安工作新形勢、把握公安發展新規律,立足崗位干實事、出實招。加強黨史學習,就是運用好黨史 「教科書」補足「營養劑」,從中感悟一脈相承的責任擔當與實幹精神,自覺踐行到公安工作中,做到永不言棄,越是艱難越向前。走好「腳下路」不僅要求繼承前人智慧,更要求貢獻新智慧,通過黨史學習,才能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在繼往開來中開拓進取,才能讓實幹成為「標配」、使堅持化作「本能」、用創新成為「共識」。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黨史心得集合10篇[朗讀]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有關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黨的歷史波瀾壯闊,曲折複雜,但是,光明向前,黨探索出了拯救國家、拯救人民的正確道路,歷經血雨腥風和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了新中國,使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建功立業,萬眾一心,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學習和新中國史要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學習、學黨章黨規是為了學習,學習黨的章程,遵守黨的紀律,學習目的是學以致用,把過去的經驗教訓運用到自己以後的工作中,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首先要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修正,要在各方面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時時處處用言傳身教來影響周圍的同志一起進步。要做人民利益的忠實維護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團結同志,樂於助人,做群眾的貼心人。其次在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黨性修養和思想道德品質鍛鍊,遵守黨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志,遇到問題多向領導和同事請教,認認真真做事、實實在在做人,在實踐中磨鍊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黨。自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現在可劃分三個大的階段:從1921年黨的成立到新中國的誕生,是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是黨領導的從新民主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是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黨和人民多年的奮鬥、求索,開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確來之不易。
100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的,富有革命創造精神的黨;是密切聯繫群眾,為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奮鬥並作出最大犧牲的黨;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經得起勝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順境和逆境的考驗,任何敵人和困難都壓不倒、摧不垮的黨;是與時俱進,站在時代前列,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鬥的黨。歷經磨難,鬥志彌堅,千錘百鍊,更加堅強。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在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和集體記憶。習近平總書記說: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只滿足於學習,哪怕是對細節背的滾瓜爛熟,如果缺乏對於的深刻理解,也算不得真正的學習,當然也就無法以史為鑑。理解,就要深刻理解黨在成長過程中的艱苦卓絕。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一個重要的方面在於其成長過程中的艱辛。從建黨初期的50名黨員,發展到如今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其間經歷了國共合作失敗、國民黨的五次圍剿、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掃蕩等無數次血與火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共產黨人經歷了雪山草地、缺衣少糧、堅壁清野等殘酷環境的考驗,更有無數共產黨人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理解,就要深刻理解黨的成長過程的不易,只有深刻理解當年的苦難,才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才能體會到當下的幸福,才能獲得前行的動力。理解,就要深刻理解黨所走過的這條道路的必然性。我們黨走過的這條道路,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與建設實際相結合的正確的道路。林則徐、康有為、孫中山等仁人志士都沒能找到適合中國的路,王明等所謂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也沒能帶領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只有建立於中國國情之上的道路,才是適合我們的道路。我們黨95年來所走過的路,是建立在無數次選擇和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之上的。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深刻理解這種必然,才能理解黨的正確與光榮,增強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理解,更要深刻理解黨在歷史上所走過的彎路。政黨的發展和人的成長一樣,任何政黨的發展都會經歷一個曲折和反覆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也是如此,經歷了挫折和失敗,走過了很多彎路。如何認識走過的彎路,是能否正確理解的關鍵。如果因為我們走過了彎路,就否定整個黨的歷史,這樣理解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學的。只有把彎路放在整個成長過程當中,才能客觀認識,才能更加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我們的奮鬥才更有了內生動力。
黨的歷史波瀾壯闊,曲折複雜,但是,光明向前,黨探索出了拯救國家、拯救人民的正確道路,歷經血雨腥風和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了新中國,使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建功立業,萬眾一心,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學習和新中國史要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學習、學黨章黨規是為了學習,學習黨的章程,遵守黨的紀律,學習目的是學以致用,把過去的經驗教訓運用到自己以後的工作中,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首先要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修正,要在各方面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時時處處用言傳身教來影響周圍的同志一起進步。要做人民利益的忠實維護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團結同志,樂於助人,做群眾的貼心人。其次在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黨性修養和思想道德品質鍛鍊,遵守黨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志,遇到問題多向領導和同事請教,認認真真做事、實實在在做人,在實踐中磨鍊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黨。自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現在可劃分三個大的階段:從1921年黨的成立到新中國的誕生,是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是黨領導的從新民主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是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黨和人民多年的奮鬥、求索,開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確來之不易。
100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的,富有革命創造精神的黨;是密切聯繫群眾,為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奮鬥並作出最大犧牲的黨;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經得起勝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順境和逆境的考驗,任何敵人和困難都壓不倒、摧不垮的黨;是與時俱進,站在時代前列,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鬥的黨。歷經磨難,鬥志彌堅,千錘百鍊,更加堅強。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在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和集體記憶。習近平總書記說: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只滿足於學習,哪怕是對細節背的滾瓜爛熟,如果缺乏對於的深刻理解,也算不得真正的學習,當然也就無法以史為鑑。理解,就要深刻理解黨在成長過程中的艱苦卓絕。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一個重要的方面在於其成長過程中的艱辛。從建黨初期的50名黨員,發展到如今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其間經歷了國共合作失敗、國民黨的五次圍剿、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掃蕩等無數次血與火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共產黨人經歷了雪山草地、缺衣少糧、堅壁清野等殘酷環境的考驗,更有無數共產黨人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理解,就要深刻理解黨的成長過程的不易,只有深刻理解當年的苦難,才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才能體會到當下的幸福,才能獲得前行的動力。理解,就要深刻理解黨所走過的這條道路的必然性。我們黨走過的這條道路,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與建設實際相結合的正確的道路。林則徐、康有為、孫中山等仁人志士都沒能找到適合中國的路,王明等所謂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也沒能帶領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只有建立於中國國情之上的道路,才是適合我們的道路。我們黨95年來所走過的路,是建立在無數次選擇和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之上的。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深刻理解這種必然,才能理解黨的正確與光榮,增強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理解,更要深刻理解黨在歷史上所走過的彎路。政黨的發展和人的成長一樣,任何政黨的發展都會經歷一個曲折和反覆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也是如此,經歷了挫折和失敗,走過了很多彎路。如何認識走過的彎路,是能否正確理解的關鍵。如果因為我們走過了彎路,就否定整個黨的歷史,這樣理解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學的。只有把彎路放在整個成長過程當中,才能客觀認識,才能更加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我們的奮鬥才更有了內生動力。
在學校團委的組織下,我懷著崇敬的心境學習了我黨一百年的崢嶸歷史,一句毛主席的詞在腦海中浮現「看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過的路程更是艱辛的,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中華大地千瘡百孔,滿目蒼痍,餓殍滿地,內有軍閥連連混戰,外有帝國主義炮火轟打,可是,為了解民眾於倒懸的黨的創始人們,偉大的革命先烈們,頂住了重重壓力,於1921年創立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為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強,已經走過了90年輝煌的歷程。
這90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探索救國之路,成成敗敗,經歷了許多坎坷,走過了許多彎路,可是我們的前輩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就算只剩一絲期望,也要用盡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緊,直到勝利的光芒灑落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學習黨史。這一切無不證明了一句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可是在改革開放、不斷發展的今日,我們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和諧發展的中國。
應對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從1949年建國到2011年,中國從中國共產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從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的一窮二白到今日成功承辦了奧運會、世博會,取得的成就和發展的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國際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不斷提升,這一切讓每個中國人感到自豪和驕傲,讓我們每個中國人感到自我的歷史使命,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的中國和中華民族。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在黨的歷史發展的不一樣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一條紅線。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直至革命鬥爭的最終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異常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構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範,進取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紀新階段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這是黨在新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先進性的生動體現。今日我們的中國人民,在中央領導團體的帶領下闊步前進。學習黨史。
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今日,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了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日,把握今日才能創造明天。
這90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探索救國之路,成成敗敗,經歷了許多坎坷,走過了許多彎路,可是我們的前輩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就算只剩一絲期望,也要用盡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緊,直到勝利的光芒灑落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學習黨史。這一切無不證明了一句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可是在改革開放、不斷發展的今日,我們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和諧發展的中國。
應對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從1949年建國到2011年,中國從中國共產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從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的一窮二白到今日成功承辦了奧運會、世博會,取得的成就和發展的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國際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不斷提升,這一切讓每個中國人感到自豪和驕傲,讓我們每個中國人感到自我的歷史使命,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的中國和中華民族。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在黨的歷史發展的不一樣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一條紅線。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直至革命鬥爭的最終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異常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構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範,進取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紀新階段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這是黨在新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先進性的生動體現。今日我們的中國人民,在中央領導團體的帶領下闊步前進。學習黨史。
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今日,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了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日,把握今日才能創造明天。
公安隊伍黨員學習黨史心得體會 近日,公安隊伍教育整頓要求把學習黨史作為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黨史中蘊含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為新時代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提供了豐厚營養。在新時代接續奮鬥,就要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從中汲取豐富滋養,以昂揚奮進的姿態書寫新的輝煌。
回首過往,中國共產黨100年的歷史,是驚心動魄的革命史、勇於探索的建設史、經天緯地的改革開放史。研讀黨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幅幅恢弘磅礴、硝煙瀰漫的歷史畫卷,看到老一輩革命家勇於實踐、勇於擔當的壯志雄心。在新時代接續奮鬥,就要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從黨史中汲取不忘初心的前進力量。
從黨史中把握前進方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不懂歷史的人沒有根,淡忘歷史的民族沒有魂。學習黨史、新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黨史寫的是歷史,敘的是奮鬥,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規律,啟示的是當下,燭照的是未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學習歷史、總結經驗,善於從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道路。我們黨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為什麼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什麼說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些問題都必須到黨的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引領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進的正確方向,並在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始終發揮著先鋒隊的作用。今天,我們之所以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因為我們黨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有戰勝困難的法寶,有應對風險的智慧,有攻堅克難的勇氣,有奮勇前進的目標?
從黨史中夯實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不論風吹雨打,不怕千難萬險,堅定不移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奮鬥。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把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鬥定為自己的綱領,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如椽巨筆公號,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當前,我們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從黨史中尋找初心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史。從上海石庫門和嘉興南湖出發,在近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產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領導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從毛澤東同志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椽巨筆公眾號整理,到習近平同志的「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就是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都充分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黨的執政之基在人民,力量之源在人民。
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研究和學習黨的歷史,可以使我們辨是非、知興衰,站在歷史的高度準確把握現實,科學地預測未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經驗和智慧,為我們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歷史借鑑,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提供有益啟示,為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想基礎提供精神動力。「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們回顧歷史,就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黨史不但書寫著我們的昨天和今天,更昭示我們的明天。因此,我們學習和銘記黨的歷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為現實服務,為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供借鑑,少走彎路、不走錯路、少犯或不犯錯誤。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必須以歷史的發展的眼光辯證把握時代主題,紮根在初心上、成長於使命中、綻放於新時代。
從黨史中傳承優良作風。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了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艱苦奮鬥等優良傳統和作風。這是我們黨所特有的,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新時代尤其需要弘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需要深入把握黨的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的科學內涵,並結合新的實踐、新的發展進行豐富升華,把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初心和使命,是我們黨的立黨之魂,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而黨的歷史學習教育則是保證我們黨永葆初心使命的有效途徑。當前,海南正處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帶著尋求知識和經驗的心態,認真學習、研究黨史、新中國史,樹立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扎紮實實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推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強大動力。
回首過往,中國共產黨100年的歷史,是驚心動魄的革命史、勇於探索的建設史、經天緯地的改革開放史。研讀黨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幅幅恢弘磅礴、硝煙瀰漫的歷史畫卷,看到老一輩革命家勇於實踐、勇於擔當的壯志雄心。在新時代接續奮鬥,就要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從黨史中汲取不忘初心的前進力量。
從黨史中把握前進方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不懂歷史的人沒有根,淡忘歷史的民族沒有魂。學習黨史、新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黨史寫的是歷史,敘的是奮鬥,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規律,啟示的是當下,燭照的是未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學習歷史、總結經驗,善於從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道路。我們黨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為什麼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什麼說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些問題都必須到黨的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引領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進的正確方向,並在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始終發揮著先鋒隊的作用。今天,我們之所以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因為我們黨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有戰勝困難的法寶,有應對風險的智慧,有攻堅克難的勇氣,有奮勇前進的目標?
從黨史中夯實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不論風吹雨打,不怕千難萬險,堅定不移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奮鬥。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把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鬥定為自己的綱領,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如椽巨筆公號,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當前,我們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從黨史中尋找初心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史。從上海石庫門和嘉興南湖出發,在近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產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領導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從毛澤東同志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椽巨筆公眾號整理,到習近平同志的「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就是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都充分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黨的執政之基在人民,力量之源在人民。
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研究和學習黨的歷史,可以使我們辨是非、知興衰,站在歷史的高度準確把握現實,科學地預測未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經驗和智慧,為我們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歷史借鑑,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提供有益啟示,為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想基礎提供精神動力。「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們回顧歷史,就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黨史不但書寫著我們的昨天和今天,更昭示我們的明天。因此,我們學習和銘記黨的歷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為現實服務,為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供借鑑,少走彎路、不走錯路、少犯或不犯錯誤。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必須以歷史的發展的眼光辯證把握時代主題,紮根在初心上、成長於使命中、綻放於新時代。
從黨史中傳承優良作風。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了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艱苦奮鬥等優良傳統和作風。這是我們黨所特有的,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新時代尤其需要弘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需要深入把握黨的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的科學內涵,並結合新的實踐、新的發展進行豐富升華,把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初心和使命,是我們黨的立黨之魂,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而黨的歷史學習教育則是保證我們黨永葆初心使命的有效途徑。當前,海南正處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帶著尋求知識和經驗的心態,認真學習、研究黨史、新中國史,樹立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扎紮實實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推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強大動力。
「傾瀉向人懷抱盡,忠誠為國始終憂。」翻開百年黨史,是一段段充滿艱辛困苦的奮鬥歷程、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感人故事,這是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革命先烈在那炮火紛飛的年代為我們創造出今天的和平,我們又有何種理由為今天的忙碌、辛苦來開脫。在堅定的理想信念面前,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站在歷史的交匯點,必須牢記黨員身份,傳承紅色基因,響應集團二次創業的號召,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投身高質量發展浪潮,在前進的路上蹄疾步穩、勇毅而行,為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