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貫穿黨的十九大報告始終,也貫穿在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中。美好生活一頭承載著黨的初心、使命,一頭牽繫著百姓生活冷暖。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烈的宗旨意識和真摯的為民情懷,凸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同時也體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獨有的精神特質和理論品格。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和改革發展的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我們只有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才能更好地感受和體會身邊的美好生活。
首先,只有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才能更好地支持黨領導下的各項改革事業的推進,也才能以更加積極飽滿的工作態度去迎接各種挑戰和壓力。
我國在經濟建設、社會建設以及體制改革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步,但社會轉型期的陣痛還是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各個領域的改革措施難免會讓少數人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從改革的全局大局來看,又必須得做出一定程度犧牲。這個時候,就需要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的高度去認識問題,顧全大局,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更要有高風亮節的品格和目光長遠的境界,大公無私,支持政府的各項改革事業。就像去年相關部門的環保治理「風暴」,因為是環保勁風,可能把一些人的眼前利益給吹跑了一部分,但從整個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鐵腕治污、鐵腕治霾都必不可少。青山在,才有柴燒;健康在,才能有發展。這個樸素的道理既是人對自我生存的本能認識,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認知。
其次,只有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才能更精準定位國家和社會以及個人在歷史方位中的「坐標」,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奮鬥目標和幸福指數。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這艘東方巨輪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千帆競發」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新「四大發明」的蓬勃發展,以及保持絕對優勢的國內優良的社會發展秩序,都凸顯出中國發展模式的優勢和「後發趕超」的特點,廣大百姓也深刻地認識到,美好生活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再次,只有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才能更有動力去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更加努力地奮鬥,才能過上美好生活。同時,我們也必須意識到,當前的奮鬥過程,其實也是一種美好生活。不僅僅是一個政黨、國家、民族需要奮鬥,全體國民都需要有奮鬥精神。只有奮鬥,才有幸福生活;只有奮鬥,才能感受到幸福。這既是號召和理論,也是常識和感受,值得每一個人仔細體味。
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自然本能,也是人類社會不斷走向更高素質文明的動力源。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讓我們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用心感受和體會正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美好生活。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得體會17篇[朗讀]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思想,偉大思想領航偉大征程。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強大真理力量、獨特思想魅力和巨大實踐偉力,引領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奮力開啟法治中國建設新征程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人民法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牢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不斷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推動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深刻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黨從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長治久安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國家治理的法治體系更加完善、法治環境更加優化,全面依法治國取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研究法治建設,繪就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宏偉藍圖。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這在黨和國家法治建設史上、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這一重大理論成果凝聚著我們黨領導法治建設的經驗和智慧,彰顯了我們黨厲行法治、奉法強國的堅定意志,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必將凝聚起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磅礴力量,必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許多創新性理論觀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重大原創性貢獻。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法治領域的最新理論成果,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和法的學說,標誌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習近平法治思想紮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沃土,在引領法治中國建設波瀾壯闊的進程中充分彰顯實踐偉力。習近平法治思想擘畫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壯闊藍圖,蘊含著深遠戰略思維、鮮明政治導向、強烈歷史擔當、真摯為民情懷,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提供了法治指引,必將引領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不斷邁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運用法治和制度規則協調各國關係和利益、堅定維護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等重大理論觀點,飽含對人類發展重大問題的睿智思考和獨特創見。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國情又放眼世界,闡述了「中國之治」的法治經驗,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國主張,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走適合自己國情的法治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鑑,為推進世界法治文明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體系完整、理論厚重、博大精深,「十一個堅持」深刻回答了事關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係、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政治和法治、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堅持黨的領導和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深刻論述,廓清思想困惑,指引實踐方向,確保法治中國建設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公正司法的生動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下,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中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在司法領域不斷形成生動實踐。
黨的領導貫穿依法履職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習近平總書記連續7年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定向領航新時代人民司法發展。黨的絕對領導貫穿人民法院依法履職全過程,全國法院幹警將維護核心、絕對忠誠、聽黨指揮、勇於擔當的政治要求銘刻於心、落實於行。
新時代正確司法理念牢固樹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樹立新時代正確司法理念,教育引導廣大法官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記在心裡、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中。兼顧法理人情,恪守司法良知,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努力實現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堅守防止冤錯案件底線,依法糾正聶樹斌案、呼格吉勒圖案、張文中案等一批冤錯案件,讓人權司法保障更加有力、產權司法保護更為有效。
司法服務大局能力水平明顯提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人民法院緊扣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履職盡責,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高質量發展、打好三大攻堅戰、國家重大戰略、優化營商環境、疫情防控等出台一系列司法服務政策,審理一批標誌性案件,努力做到經濟社會發展到什麼階段、司法工作就跟進到什麼階段,切實履行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使命任務?
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加快完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綱要」全面收官,「五五改革綱要」穩步推進,綜合配套改革持續深化。司法責任制、法官員額制、人員分類管理、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司法制約監督、統一法律適用、認罪認罰從寬、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等改革落地見效,司法質量、效率、公信力明顯提高,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司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功能充分發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靠教育引導,還要靠制度規範、政策保障。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裁判懲惡揚善功能,旗幟鮮明保護英烈權益,保護誠實守信,懲治違法失德,引導價值取向,破解長期困擾群眾的「扶不扶」「勸不勸」「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風險,努力讓新時代司法更有力量、更有溫度,讓全社會充滿正氣、正義。
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機制基本建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人民法院大力推進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為群眾解決糾紛提供菜單式、集約式、一站式服務,促進矛盾公正、高效、實質性化解。今年,全國法院受理的訴訟案件數量出現2004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中國法院不僅是司法裁判者,更成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服務提供者,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能力水平躍上新的大台階。
執行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黨中央要求,完善黨政機關支持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制度,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讓失信者寸步難行。人民法院堅決打贏為期3年的「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保障當事人勝訴權益,促進法治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中國特色執行制度、機制和模式展現巨大優勢。
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製成熟定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司法腐敗,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人民法院堅持深化司法公開,自覺接受監督,讓熱點案件審判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裁判文書上網公開1.2億份,庭審直播超過1200萬場,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台成為展現中國司法公正的重要窗口,彰顯了中國司法的制度自信。
網際網路司法模式走在世界前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應用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近年來,智慧法院建設加快推進,現代科技深度應用,網際網路法院在平台建設、技術應用、規則完善、網絡治理等方面探索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移動微法院」平台引領移動電子訴訟發展潮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智慧法院成功經受考驗,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充分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
中國司法國際公信力、影響力日益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我國涉外司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平等保護,越來越多的外國當事人主動選擇我國法院管轄。「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不斷健全,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司法服務舉措跟進完善。人民法院堅持深化國際司法交流,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好中國法治聲音。安全、環境、網絡、智慧財產權等領域司法合作務實開展,發布世界執行大會上海宣言、世界網際網路法治論壇烏鎮宣言,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中國法治力量。
奮力推動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推動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真學真信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把「兩個維護」體現在依法履職盡責、推進法治建設的實效上。毫不動搖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永葆人民法院政治機關本色,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承和發揚「馬錫五審判方式」,依法保障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切實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積極服務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依法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及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等保護力度,積極服務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健全產權司法保護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堅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引導規範平台經濟依法發展,促進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升司法服務水平。堅持強基導向,強化人民法庭建設,更好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加強海事司法建設,提升涉外司法效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堅持系統觀念,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規範司法權力運行,推動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健全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主動適應數字化變革,健全陽光司法機制,加強網際網路法院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世界領先的網際網路司法模式,讓數位技術更好為公正司法賦能。
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法院隊伍。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廣大幹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生動實踐。抓好專業化能力建設,加快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審判人才。提高法官群眾工作能力,做到既解決案件「法結」,又化解群眾心結。推動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築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堅持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切實純潔法院隊伍。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從嚴管理,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加強依法履職保護,為敢於擔當、秉公司法的幹警撐腰鼓勁,讓廣大幹警凝心聚力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法院要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奮勇前進,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和科技優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刻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黨從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長治久安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國家治理的法治體系更加完善、法治環境更加優化,全面依法治國取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研究法治建設,繪就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宏偉藍圖。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這在黨和國家法治建設史上、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這一重大理論成果凝聚著我們黨領導法治建設的經驗和智慧,彰顯了我們黨厲行法治、奉法強國的堅定意志,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必將凝聚起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磅礴力量,必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許多創新性理論觀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重大原創性貢獻。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法治領域的最新理論成果,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和法的學說,標誌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習近平法治思想紮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沃土,在引領法治中國建設波瀾壯闊的進程中充分彰顯實踐偉力。習近平法治思想擘畫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壯闊藍圖,蘊含著深遠戰略思維、鮮明政治導向、強烈歷史擔當、真摯為民情懷,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提供了法治指引,必將引領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不斷邁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運用法治和制度規則協調各國關係和利益、堅定維護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等重大理論觀點,飽含對人類發展重大問題的睿智思考和獨特創見。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國情又放眼世界,闡述了「中國之治」的法治經驗,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國主張,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走適合自己國情的法治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鑑,為推進世界法治文明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體系完整、理論厚重、博大精深,「十一個堅持」深刻回答了事關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係、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政治和法治、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堅持黨的領導和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深刻論述,廓清思想困惑,指引實踐方向,確保法治中國建設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公正司法的生動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下,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中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在司法領域不斷形成生動實踐。
黨的領導貫穿依法履職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習近平總書記連續7年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定向領航新時代人民司法發展。黨的絕對領導貫穿人民法院依法履職全過程,全國法院幹警將維護核心、絕對忠誠、聽黨指揮、勇於擔當的政治要求銘刻於心、落實於行。
新時代正確司法理念牢固樹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樹立新時代正確司法理念,教育引導廣大法官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記在心裡、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中。兼顧法理人情,恪守司法良知,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努力實現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堅守防止冤錯案件底線,依法糾正聶樹斌案、呼格吉勒圖案、張文中案等一批冤錯案件,讓人權司法保障更加有力、產權司法保護更為有效。
司法服務大局能力水平明顯提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人民法院緊扣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履職盡責,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高質量發展、打好三大攻堅戰、國家重大戰略、優化營商環境、疫情防控等出台一系列司法服務政策,審理一批標誌性案件,努力做到經濟社會發展到什麼階段、司法工作就跟進到什麼階段,切實履行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使命任務?
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加快完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綱要」全面收官,「五五改革綱要」穩步推進,綜合配套改革持續深化。司法責任制、法官員額制、人員分類管理、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司法制約監督、統一法律適用、認罪認罰從寬、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等改革落地見效,司法質量、效率、公信力明顯提高,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司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功能充分發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靠教育引導,還要靠制度規範、政策保障。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裁判懲惡揚善功能,旗幟鮮明保護英烈權益,保護誠實守信,懲治違法失德,引導價值取向,破解長期困擾群眾的「扶不扶」「勸不勸」「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風險,努力讓新時代司法更有力量、更有溫度,讓全社會充滿正氣、正義。
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機制基本建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人民法院大力推進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為群眾解決糾紛提供菜單式、集約式、一站式服務,促進矛盾公正、高效、實質性化解。今年,全國法院受理的訴訟案件數量出現2004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中國法院不僅是司法裁判者,更成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服務提供者,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能力水平躍上新的大台階。
執行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黨中央要求,完善黨政機關支持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制度,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讓失信者寸步難行。人民法院堅決打贏為期3年的「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保障當事人勝訴權益,促進法治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中國特色執行制度、機制和模式展現巨大優勢。
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製成熟定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司法腐敗,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人民法院堅持深化司法公開,自覺接受監督,讓熱點案件審判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裁判文書上網公開1.2億份,庭審直播超過1200萬場,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台成為展現中國司法公正的重要窗口,彰顯了中國司法的制度自信。
網際網路司法模式走在世界前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應用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近年來,智慧法院建設加快推進,現代科技深度應用,網際網路法院在平台建設、技術應用、規則完善、網絡治理等方面探索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移動微法院」平台引領移動電子訴訟發展潮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智慧法院成功經受考驗,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充分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
中國司法國際公信力、影響力日益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我國涉外司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平等保護,越來越多的外國當事人主動選擇我國法院管轄。「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不斷健全,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司法服務舉措跟進完善。人民法院堅持深化國際司法交流,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好中國法治聲音。安全、環境、網絡、智慧財產權等領域司法合作務實開展,發布世界執行大會上海宣言、世界網際網路法治論壇烏鎮宣言,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中國法治力量。
奮力推動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推動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真學真信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把「兩個維護」體現在依法履職盡責、推進法治建設的實效上。毫不動搖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永葆人民法院政治機關本色,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承和發揚「馬錫五審判方式」,依法保障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切實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積極服務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依法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及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等保護力度,積極服務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健全產權司法保護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堅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引導規範平台經濟依法發展,促進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升司法服務水平。堅持強基導向,強化人民法庭建設,更好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加強海事司法建設,提升涉外司法效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堅持系統觀念,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規範司法權力運行,推動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健全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主動適應數字化變革,健全陽光司法機制,加強網際網路法院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世界領先的網際網路司法模式,讓數位技術更好為公正司法賦能。
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法院隊伍。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廣大幹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生動實踐。抓好專業化能力建設,加快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審判人才。提高法官群眾工作能力,做到既解決案件「法結」,又化解群眾心結。推動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築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堅持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切實純潔法院隊伍。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從嚴管理,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加強依法履職保護,為敢於擔當、秉公司法的幹警撐腰鼓勁,讓廣大幹警凝心聚力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法院要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奮勇前進,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和科技優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下的理論成果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進入21世紀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最新智慧結晶。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用正確的新思想、新戰略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用五年的時間讓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這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些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對黨和國家發展歷史方位的精闢概括。
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於全新的視野和條件
「全新的視野」體現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還體現在根據新的實踐提出的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的理論創新和政策舉措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實踐條件為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中華民族即將復興的歷史方位,圍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運用社會主義制度治理國家的能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理論條件為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指導思想方面,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的理論基礎;在制度屬性方面,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的主義,必須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在奮鬥目標方面,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戰略布局方面,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總戰略;在發展途徑方面,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依靠力量方面,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在制度保障方面,強調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領導力量方面,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重要優勢;在精神力量方面,提出要堅持「四個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在外部環境上,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積極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發展方向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終發展方向是實現共產主義,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共產主義邁進,是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這些論述構成了一個科學嚴整的理論體系,創造性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發展,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是指導中國人民踐行「四個偉大」的最新馬克思主義。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體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完整的體系包括: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新時代催生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指南,是中國共產黨人新時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要堅持黨的領導
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放在14個基本方略的首位,這個首位強調了堅持黨的領導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極端重要意義。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下的理論成果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進入21世紀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最新智慧結晶。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用正確的新思想、新戰略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用五年的時間讓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這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些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對黨和國家發展歷史方位的精闢概括。
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於全新的視野和條件
「全新的視野」體現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還體現在根據新的實踐提出的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的理論創新和政策舉措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實踐條件為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中華民族即將復興的歷史方位,圍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運用社會主義制度治理國家的能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理論條件為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指導思想方面,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的理論基礎;在制度屬性方面,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的主義,必須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在奮鬥目標方面,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戰略布局方面,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總戰略;在發展途徑方面,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依靠力量方面,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在制度保障方面,強調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領導力量方面,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重要優勢;在精神力量方面,提出要堅持「四個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在外部環境上,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積極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發展方向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終發展方向是實現共產主義,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共產主義邁進,是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這些論述構成了一個科學嚴整的理論體系,創造性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發展,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是指導中國人民踐行「四個偉大」的最新馬克思主義。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體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完整的體系包括: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新時代催生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指南,是中國共產黨人新時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要堅持黨的領導
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放在14個基本方略的首位,這個首位強調了堅持黨的領導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極端重要意義。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改革開放四十載,中華民族潑墨了新時代民族自強的精彩畫卷。今天的中國仍步履不停,不懈地續寫著時代詩篇。而十九大以來,更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敲擊新征程的大門。但這背後,是無數風塵僕僕的日子,是一條漫漫長征路。正是因為有無數優秀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改善著老百姓的生活,改變著中國的面貌,為老百姓說真話,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鬥,才讓我們看到今天的社會,與今天的中國。我們也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見證著祖國的發展,更與祖國一同成長著。
《黨章》開篇就強調:「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句話已深深紮根在我的心中,化作一種使命與責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要勇於衝鋒在前,要敢於擔當。
在這次閱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了更深入的回顧與學習。這本書幫助我們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並推動我們多角度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為我們總結經驗,深化思想認識,也為我們指明了道路。作為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群眾幹部,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跟時代步伐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點滴之水,積可穿石。只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認真學習,從中吸取經驗與借鑑,在今後的工作中真正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堅守崗位。
我也仍時常想起自己剛到職的日子,那時候我便暗自下定決心,要堅守自己的崗位,無愧自己的職責,儘自己最多的認真與嚴謹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不斷嚴格要求自己的過程中也成長了許多。就這樣,我謹記自己的初心,響應黨的號召,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同時,在我的身邊,也有著許多默默無聞、愛崗敬業的同事。我們的崗位是平凡的,但崗位雖小,責任重大,於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對崗位的堅守。正是因為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社會上有這樣美麗的勞動者,我們在前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充滿光亮,我們前行的步履才不曾停歇。
閱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讓我們展望了未來,充實了自己,更為我們照亮了前路。這個時代大力倡導創新,但我們也要時刻謹記生活需要腳踏實地。我們作為新時代以習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群眾幹部,更應緊跟時代步伐,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同時也要立足實際,實事求是。我們沐浴在黨的光輝中,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成長,在實現自己更多價值的路上不斷前進。
《黨章》開篇就強調:「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句話已深深紮根在我的心中,化作一種使命與責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要勇於衝鋒在前,要敢於擔當。
在這次閱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了更深入的回顧與學習。這本書幫助我們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並推動我們多角度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為我們總結經驗,深化思想認識,也為我們指明了道路。作為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群眾幹部,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跟時代步伐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點滴之水,積可穿石。只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認真學習,從中吸取經驗與借鑑,在今後的工作中真正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堅守崗位。
我也仍時常想起自己剛到職的日子,那時候我便暗自下定決心,要堅守自己的崗位,無愧自己的職責,儘自己最多的認真與嚴謹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不斷嚴格要求自己的過程中也成長了許多。就這樣,我謹記自己的初心,響應黨的號召,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同時,在我的身邊,也有著許多默默無聞、愛崗敬業的同事。我們的崗位是平凡的,但崗位雖小,責任重大,於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對崗位的堅守。正是因為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社會上有這樣美麗的勞動者,我們在前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充滿光亮,我們前行的步履才不曾停歇。
閱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讓我們展望了未來,充實了自己,更為我們照亮了前路。這個時代大力倡導創新,但我們也要時刻謹記生活需要腳踏實地。我們作為新時代以習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群眾幹部,更應緊跟時代步伐,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同時也要立足實際,實事求是。我們沐浴在黨的光輝中,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成長,在實現自己更多價值的路上不斷前進。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所講的這句話成為當下最流行的勵志語。說出了一名基層工作者實實在在的感觸,時刻鞭撻著我立足崗位、矢志不渝,不懈奮鬥。今天再次聽到陳希校長慷慨激昂的陳詞,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給予我莫大的鼓勵,鼓勵我不要怨位低、不要煩事多,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沒有一遍遍給百姓講解惠民民生的好政策,沒有挨家挨戶聆聽群眾的心聲,就不可能將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裡,基層工作經驗告訴我每一個基層工作人員的滿足感、幸福感與群眾的生活緊密相連。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一代接著一代人去實現。這就需要明確的行動綱領和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過程中,關鍵是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這是戰勝一切困難、實現宏偉藍圖的政治保障。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代表們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我們的未來就會像『復興號』高鐵一樣堅定前行、銳不可當。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新時期中,不斷磨練,不斷努力,不斷前進,始終保持「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勁頭,真正為人民、國家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唱響屬於我們一代人好聲音。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一代接著一代人去實現。這就需要明確的行動綱領和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過程中,關鍵是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這是戰勝一切困難、實現宏偉藍圖的政治保障。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代表們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我們的未來就會像『復興號』高鐵一樣堅定前行、銳不可當。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新時期中,不斷磨練,不斷努力,不斷前進,始終保持「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勁頭,真正為人民、國家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唱響屬於我們一代人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