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我隨班級參加了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一次活動。其實就是人才招聘會。隨著這次參觀,我收穫了很多知識,也獲得了很多心得體會。與其說是參加,還不如說是參觀。
因為是第一次參加招聘會,所以從總體上來說我本人是帶著一份好奇之心的。那天早上9點,所有同學基本到齊,一起去感受招聘會的氛圍。由於提前到達,我們在門外等了一會兒,這時也有一些應該尋求崗位的人也到等待進入。一進入到會展中心裏面,就可以看到到處都是攤位。本以為人才招聘是一場競爭激烈的戰場。但本次招聘會卻讓我有另一番見解。
對於這次招聘會,我的看法如下:
本次招聘會幾乎不需要真正意義上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公司都只是招聘文秘技工、營銷人員,90%以上的學歷要求是大中專以上。有部分崗位雖對身高、年齡、工作經驗提出要求,但總的來說,對學歷的要求低,崗位偏向於簡單的操作、銷售。經過在裡面一個近小時的觀察,我發現,這裡面沒有適合我的公司或者崗位,也沒有我所需要的。關於本專業所涉及的旅行社與酒店招聘較少。招聘會上人流雖然不少,但多數是大專及以下的,此外,除我校人員外,應聘者並不多。總體而言,應聘者的專業水平不足。
除此之外,我還發現雖然很對企事業單位招聘崗位很多,學歷要求也在本科以上,但仔細看,所招的幾乎都是經濟類專業的人才(尤其是銷售,幾乎每個單位都招),極少涉及旅管專業。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招聘會,但也總結出不少問題。同時,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總結出當今就業的一些問題。
第一,由於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處於國際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國就業上呈現「白領需求不足」的狀況,這是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中國的大學生就業崗位與擴招之後的龐大畢業生數量之間,形成巨大的落差,變成一個結構性的困難而長期無法解決,以後會表現得越來越嚴重,而且還將因此降低大學生的談判地位,引發其他嚴重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特別是文科教育質量極為低下。根本原因是教學內容的「全盤西化」,幾乎不針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現實,學生經過大學數年的學習之後,對於現實社會的狀況仍然是十分隔膜,這也嚴重不利於學生的就業。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與整個社會環境的變換有關。今天的分配上完全短期化,福利安排的個人化和市場化,缺乏保障個人基本福利的整體利益安排和長期激勵,嚴重不利於大學生就業早期的穩定性,使得就業單位和大學生個人之間的選擇順序無法吻合,造成嚴重的矛盾。
雖然有眾多的原因存在,但我個人認為,大學生認為工作難找,競爭太激烈,自己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實踐經驗,能最快的將自己所學的理論與工作需要向結合,那麼實踐經驗就不可能成為我們的絆腳石;如果,我們的學歷不是停留在大專,而是由進一步的發展,那麼,我們就不會被限制在競爭人數最龐大的範圍,而可以脫穎而出;如果,我們能有長遠的眼光,不奢望一步登天,我們就可以在合適的城市找到一份相對有保障的工作;如果,我們願意在工作中從零開始,踏踏實實,我相信我們的人生不會停滯。
因為是第一次參加招聘會,所以從總體上來說我本人是帶著一份好奇之心的。那天早上9點,所有同學基本到齊,一起去感受招聘會的氛圍。由於提前到達,我們在門外等了一會兒,這時也有一些應該尋求崗位的人也到等待進入。一進入到會展中心裏面,就可以看到到處都是攤位。本以為人才招聘是一場競爭激烈的戰場。但本次招聘會卻讓我有另一番見解。
對於這次招聘會,我的看法如下:
本次招聘會幾乎不需要真正意義上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公司都只是招聘文秘技工、營銷人員,90%以上的學歷要求是大中專以上。有部分崗位雖對身高、年齡、工作經驗提出要求,但總的來說,對學歷的要求低,崗位偏向於簡單的操作、銷售。經過在裡面一個近小時的觀察,我發現,這裡面沒有適合我的公司或者崗位,也沒有我所需要的。關於本專業所涉及的旅行社與酒店招聘較少。招聘會上人流雖然不少,但多數是大專及以下的,此外,除我校人員外,應聘者並不多。總體而言,應聘者的專業水平不足。
除此之外,我還發現雖然很對企事業單位招聘崗位很多,學歷要求也在本科以上,但仔細看,所招的幾乎都是經濟類專業的人才(尤其是銷售,幾乎每個單位都招),極少涉及旅管專業。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招聘會,但也總結出不少問題。同時,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總結出當今就業的一些問題。
第一,由於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處於國際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國就業上呈現「白領需求不足」的狀況,這是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中國的大學生就業崗位與擴招之後的龐大畢業生數量之間,形成巨大的落差,變成一個結構性的困難而長期無法解決,以後會表現得越來越嚴重,而且還將因此降低大學生的談判地位,引發其他嚴重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特別是文科教育質量極為低下。根本原因是教學內容的「全盤西化」,幾乎不針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現實,學生經過大學數年的學習之後,對於現實社會的狀況仍然是十分隔膜,這也嚴重不利於學生的就業。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與整個社會環境的變換有關。今天的分配上完全短期化,福利安排的個人化和市場化,缺乏保障個人基本福利的整體利益安排和長期激勵,嚴重不利於大學生就業早期的穩定性,使得就業單位和大學生個人之間的選擇順序無法吻合,造成嚴重的矛盾。
雖然有眾多的原因存在,但我個人認為,大學生認為工作難找,競爭太激烈,自己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實踐經驗,能最快的將自己所學的理論與工作需要向結合,那麼實踐經驗就不可能成為我們的絆腳石;如果,我們的學歷不是停留在大專,而是由進一步的發展,那麼,我們就不會被限制在競爭人數最龐大的範圍,而可以脫穎而出;如果,我們能有長遠的眼光,不奢望一步登天,我們就可以在合適的城市找到一份相對有保障的工作;如果,我們願意在工作中從零開始,踏踏實實,我相信我們的人生不會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