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節點,特別是自2月24日起,我鎮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屆時,包括工作人員、外來辦事群眾等在內的大量人員將流動聚集,疫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將有所增加。為全面鞏固我鎮前期疫情防控工作成果,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和幹部的生命健康,壓緊壓實機關企事業單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責任,現擬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鎮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成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同志為成員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壓實責任,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一旦出現疫情,能夠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工作。
二、科學研究,制定方案。
鎮結合本單位崗位職責,統籌考慮自身工作性質、辦公特點、人員流動等實際情況,科學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人員管理。
1.職工管理。
(1)專人負責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與鎮衛生院保持信息溝通,及時獲得最新的防控方案、標準和要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負責人:責任部門:鎮衛計辦)。
(2)儘量減少外出。確需出行,應全程佩戴口罩,外出返回後及時洗手、保持個人衛生。(負責人:,責任部門:鎮黨政辦)。
(3)對來自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實時開展健康監測和服務,嚴格實行為期14天的定點集中、單間隔離觀察,一律不得外出;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者,及時就近就醫排查,根據要求到指定地點或醫院隔離。對來自低風險和中風險地區的人員,及時申報相關信息,切實落實防控措施,做好日常監測。(負責人:,責任部門:鎮衛計辦)。
(4)建立每日健康報告制度。職工健康狀況每日登記,落實因病缺崗追蹤,杜絕帶病上崗。每日上、下午組織測量體溫。職工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應立即停止工作,聯繫120送至醫院發熱門診。(負責人:,責任部門:鎮衛計辦)。
2.外來人員管理。
(1)在鎮政府門口設置體溫檢測點和臨時隔離點,配備口罩、手持體溫測量儀、酒精、消毒液等設施。由黨政辦工作人員輪流執勤,工作人員戴一次性口罩、手套,對外來人員、車輛進行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負責人:,責任部門:鎮黨政辦)。
對鎮為民服務大廳等辦事人員較多的單位實行人流控制措施,在大廳門口擺放消毒液、酒精、濕紙巾等設施,群眾佩戴口罩方可進入。(負責人:,責任部門:鎮為民服務大廳)。
對來自低風險和中風險地區的人員,體溫檢測正常,要求其全程佩戴口罩,予以放行;發現發熱等症狀,要求其佩戴口罩在臨時隔離點觀察,立即上報;對來自武漢(湖北)及其他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求其佩戴口罩在臨時隔離點觀察,立即登記並上報,嚴格實行為期14天的定點集中、單間隔離觀察,一律不得外出。
(2)在鎮政府樓下合適場所設置帶有專用標識的有蓋垃圾桶,收集戴過的口罩及使用過的紙巾。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前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洒或澆灑至完全濕潤,然後紮緊塑料袋口和其他垃圾一併清運處理。
三、就餐管理。
鎮政府就餐實行錯峰就餐,也可自備飯盒在食堂領取食物後返回各自區域就餐,減少人員接觸。要求食堂工作人員落實防控措施,每天對食堂進行消毒。(負責人:,責任部門:鎮黨政辦)。
四、辦公管理(負責人:,責任部門:鎮黨政辦)
(一)提倡網上預約、網上業務辦理和無紙化辦公。窗口工作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人員之間距離不少於1米。
(二)儘量減少集中辦公、開會等聚集性活動,可以採用網上辦公、工作指示板等形式。如需開會,人數不超過30人,人員之間隔兩個位置坐開,並佩戴口罩參會。
五、通風消毒等衛生管理(負責人:,責任部門:鎮城管執法中隊)
(一)辦公室每日通風3次以上,每次不少於30分鐘。
(二)保持辦公場所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洗手間保持清潔乾爽,配備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劑、擦手紙等設施,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無人使用時開窗通風,每天4次對室內地面、牆面、蹲坑、小便池、馬桶等採用1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進行空間噴洒和表面擦拭消毒。
(三)每日2次對桌椅、台面、地面等可使用5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進行表面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以清水抹布擦拭乾凈。對複印機、傳真機、辦公電話、電腦等精密貴重物品,可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
(四)對座機、電腦鍵盤、滑鼠、電梯間及按鈕、樓梯扶手、門把手等人員接觸頻繁的公共物品增加消毒次數,每日不少於6次。
(五)當發現肉眼可見少量污染物時,應立即用有效氯為1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噴洒至濕潤作用30分鐘後予以清除,再以清水抹布和清水拖布進行擦抹和拖洗。若有嘔吐物、痰跡等較多污染物時,立即用可吸水材料(紗布等)沾取5000-10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覆蓋包裹後移除,再以5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噴洒或擦拭消毒一次。五、健康。
六、健康(負責人:,責任部門:鎮衛計辦)
(一)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
(二)宣傳「戴口罩、勤洗手、勤換衣物」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前往超市、菜市場等人群密集場所。
(三)倡導職工居家時開展力所能及的鍛鍊。
(四)關注「疾控」微信公眾號,及時獲取疾病防控知識。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鎮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成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同志為成員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壓實責任,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一旦出現疫情,能夠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工作。
二、科學研究,制定方案。
鎮結合本單位崗位職責,統籌考慮自身工作性質、辦公特點、人員流動等實際情況,科學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人員管理。
1.職工管理。
(1)專人負責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與鎮衛生院保持信息溝通,及時獲得最新的防控方案、標準和要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負責人:責任部門:鎮衛計辦)。
(2)儘量減少外出。確需出行,應全程佩戴口罩,外出返回後及時洗手、保持個人衛生。(負責人:,責任部門:鎮黨政辦)。
(3)對來自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實時開展健康監測和服務,嚴格實行為期14天的定點集中、單間隔離觀察,一律不得外出;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者,及時就近就醫排查,根據要求到指定地點或醫院隔離。對來自低風險和中風險地區的人員,及時申報相關信息,切實落實防控措施,做好日常監測。(負責人:,責任部門:鎮衛計辦)。
(4)建立每日健康報告制度。職工健康狀況每日登記,落實因病缺崗追蹤,杜絕帶病上崗。每日上、下午組織測量體溫。職工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應立即停止工作,聯繫120送至醫院發熱門診。(負責人:,責任部門:鎮衛計辦)。
2.外來人員管理。
(1)在鎮政府門口設置體溫檢測點和臨時隔離點,配備口罩、手持體溫測量儀、酒精、消毒液等設施。由黨政辦工作人員輪流執勤,工作人員戴一次性口罩、手套,對外來人員、車輛進行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負責人:,責任部門:鎮黨政辦)。
對鎮為民服務大廳等辦事人員較多的單位實行人流控制措施,在大廳門口擺放消毒液、酒精、濕紙巾等設施,群眾佩戴口罩方可進入。(負責人:,責任部門:鎮為民服務大廳)。
對來自低風險和中風險地區的人員,體溫檢測正常,要求其全程佩戴口罩,予以放行;發現發熱等症狀,要求其佩戴口罩在臨時隔離點觀察,立即上報;對來自武漢(湖北)及其他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求其佩戴口罩在臨時隔離點觀察,立即登記並上報,嚴格實行為期14天的定點集中、單間隔離觀察,一律不得外出。
(2)在鎮政府樓下合適場所設置帶有專用標識的有蓋垃圾桶,收集戴過的口罩及使用過的紙巾。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前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洒或澆灑至完全濕潤,然後紮緊塑料袋口和其他垃圾一併清運處理。
三、就餐管理。
鎮政府就餐實行錯峰就餐,也可自備飯盒在食堂領取食物後返回各自區域就餐,減少人員接觸。要求食堂工作人員落實防控措施,每天對食堂進行消毒。(負責人:,責任部門:鎮黨政辦)。
四、辦公管理(負責人:,責任部門:鎮黨政辦)
(一)提倡網上預約、網上業務辦理和無紙化辦公。窗口工作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人員之間距離不少於1米。
(二)儘量減少集中辦公、開會等聚集性活動,可以採用網上辦公、工作指示板等形式。如需開會,人數不超過30人,人員之間隔兩個位置坐開,並佩戴口罩參會。
五、通風消毒等衛生管理(負責人:,責任部門:鎮城管執法中隊)
(一)辦公室每日通風3次以上,每次不少於30分鐘。
(二)保持辦公場所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洗手間保持清潔乾爽,配備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劑、擦手紙等設施,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無人使用時開窗通風,每天4次對室內地面、牆面、蹲坑、小便池、馬桶等採用1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進行空間噴洒和表面擦拭消毒。
(三)每日2次對桌椅、台面、地面等可使用5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進行表面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以清水抹布擦拭乾凈。對複印機、傳真機、辦公電話、電腦等精密貴重物品,可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
(四)對座機、電腦鍵盤、滑鼠、電梯間及按鈕、樓梯扶手、門把手等人員接觸頻繁的公共物品增加消毒次數,每日不少於6次。
(五)當發現肉眼可見少量污染物時,應立即用有效氯為1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噴洒至濕潤作用30分鐘後予以清除,再以清水抹布和清水拖布進行擦抹和拖洗。若有嘔吐物、痰跡等較多污染物時,立即用可吸水材料(紗布等)沾取5000-10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覆蓋包裹後移除,再以5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噴洒或擦拭消毒一次。五、健康。
六、健康(負責人:,責任部門:鎮衛計辦)
(一)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
(二)宣傳「戴口罩、勤洗手、勤換衣物」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前往超市、菜市場等人群密集場所。
(三)倡導職工居家時開展力所能及的鍛鍊。
(四)關注「疾控」微信公眾號,及時獲取疾病防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