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及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創建工作,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建立我鎮鄉村治理新體系,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__〕__號),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等六部委《關於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的通知》(中農發〔20__〕__號)和《關於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的批覆》(中農發〔20__〕__號)及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以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為主攻方向,以增進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基本前提,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根本目標,結合本鎮實際,在鄉村治理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創新、大膽實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發揮試點示範引領作用,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善治之路探索新路子、創造新模式。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治理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鄉村治理的領導體制機制,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為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堅持農民主體。堅持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充分尊重農民、依靠農民、組織農民,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作為鄉村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三治」結合。堅持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創新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有效實現形式,推動自治、法治、德治聯動融合、共同發力。
——堅持多方協同。綜合運用傳統治理資源和現代治理手段,推動政府治理、社會調節、村民自治良性互動,鼓勵引導社會和公眾共建共治共享,形成維護鄉村社會和諧穩定強大合力。
——堅持突出重點。從實際出發,聚焦農民關心、社會關注的問題重點突破,從體制機制層面探索解決方案,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做法。
二、工作目標
通過多種渠道開展鄉村治理問題調研,結合我鎮鄉村治理的實踐與創新,編制完成__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實施方案,統籌謀劃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和鄉村治理示範村的申報創建工作。20__年,在全鎮2個村(前進村、西遊村)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通過開展示範創建,探索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模式並積累經驗。20__年,逐步將範圍擴大到全鎮,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鄉村治理的制度機制,全方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新時代鄉村治理體制機制新模式。
三、試點內容
(一)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制。
1.建構網格化治理模式,營造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將創新社會治理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基層服務管理深度融合,按照資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聚合的要求,成立鎮村組三級社會治理機構。按照「集約、整合、互聯、開放」的原則,融合打通各類民生民安渠道,建設一套包含日常辦公、問題收集、吹哨報到、聯動指揮、視頻巡查、平台監控、統計分析、考核評價、綜合展示等多個功能應用的指揮平台,暢通群眾參與共建共治的渠道和方式。網格內村黨組織作為責任單位,要以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為目標,紮實做好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各項基礎工作。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鎮黨建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拓展外來人口參與社會治理途徑和方式。因地制宜將外來人口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對象,破除外來人口管理難的難題;基層黨組織走出機關,組團式集結外來人口中的各界精英特別是流動黨員,讓外來群眾參與公共事務決策管理;培育外來群眾的社區意識,營造基層民主協商和居民參與自治的良好氛圍;出台更具包容性的社會政策,暢通外來人口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尊重其對城市發展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派出所、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二)探索鄉村治理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機制。
3.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開展村莊全域布局規劃、新農村建設、村莊清潔行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動,到20__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5%;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廁所革命」工程、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門塘整治工程。20__年,加速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推進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鄱陽湖沿線全部村莊截污控污,農村無害化廁所全覆蓋,同時不斷強化工作協調機制,逐步建立「五定包干」長效管護機制,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與村民環保意識水平;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20__年6月選擇行政村(前進村、西遊村)進行試點工作,20__年12月底前全面推進我鎮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保障農民戶有所居,實現耕地保護,農業現代化發展;鼓勵農房改造聚集,實現農村土地集約化利用,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城鄉一體化新社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高標準農田全覆蓋,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實現規模化經營。
(鎮城鄉建設辦公室牽頭,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4.實施脫貧攻堅行動,狠抓產業扶貧,通過光伏、資產收益、特色種養殖業、電商、消費扶貧等積極構建多層次產業脫貧格局,實現無勞動力和弱勞動力貧困戶產業扶貧廣覆蓋;實施就業脫貧,幫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者實現就業全覆蓋,積極開發新的扶貧輔助性就業崗位,實現應扶盡扶;鞏固安居扶貧成果,在危房改造全面清零的基礎上不斷鞏固;強化教育扶貧;落實健康扶貧四道保障線,確保貧困戶醫療報銷比例達到90%的適度水平;築牢保障扶貧,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範圍;拓寬金融扶貧,鼓勵有產業發展意願貧困戶貸款,新增扶貧小額貸款;持續鞏固貧困村脫貧質量,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鎮農業農村辦公室牽頭,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5.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完成全鎮120個鎮、村、組三級清產核資任務(其中:鄉鎮級1個、村級16個、組級103個),理順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關係,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強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後成立的村經濟合作社或股份經濟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發揮其在管理集體資產、合理開發集體資源、服務集體成員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和統籌推進力度,鼓勵更多資金、人才、技術等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流動,突出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創新,實現資金、資產、資源等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讓資產「活起來」,把資本「引進來」,把資源「用起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牽頭,鎮農業農村辦公室、鎮黨建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三)探索完善鄉村治理的組織體系。
6.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制度,建立村「兩委」成員縣級聯審常態化機制。紮實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持續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派駐第一書記,發揮黨組織在農村各種組織中的領導作用。嚴格村黨組織書記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組織部門牽頭協調,民政、經管等部門共同參與、加強指導的村務監督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7.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體制改革力度,激活社會組織活力,發揮社會組織的群眾動員優勢,使社會組織成為鄉村基層組織的有力幫手。
(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8.完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制度,全面落實村幹部報酬待遇和村級組織辦公經費,建立正常增長機制,保障村級公共服務運行維護等其他必要支出,不斷提高村級組織自我發展、自我保障能力。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9.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按照「四室一站一場一欄」(村議事室、村接待室、村圖書閱覽室、村民教室、村民服務站、村民廣場、村宣傳公示欄)標準化建設,新建重建、維修改造村級活動場所。全面提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整體功能,把活動場所建設成為村裡辦公議事、黨員活動、便民服務等工作的綜合陣地。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四)推進鄉村自治建設。
10.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積極推進村民自治下移,探索自然村自治或村民小組自治新途徑,通過自治組織的建設來提升鄉村社會的治理能力、重建鄉村社會和諧。
(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1.因地制宜健全完善村規民約,根據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緊密聯繫各村實際,形成價值引領、合法合規、群眾認可、管用有效的村規民約;用制度和法規約束村(居)民,教育廣大村民要自覺遵規守法,探索提高村規民約約束力的有效途徑。
(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五)推進鄉村法治建設。
12.健全鄉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台融合,實現全鎮各村全覆蓋。在各村摸排符合申報公職律師條件人員,並鼓勵符合條件的單位設立公職律師辦公室。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室作用,在村民委員會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室,在20__年推進全鎮公共法律服務室試點建設工作的基礎上,20__年底實現全鎮公共法律服務室全覆蓋;以政府購買形式聘請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公益法律服務。充分發揮村(居)幹部及法律顧問參謀助手作用,增強村(居)依法治村(居)法治為民意識。充分發揮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促進鄉村依法治理中的作用,切實夯實農村基層法治基礎。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法治創建活動,深化農村基層組織依法治理。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3.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我縣組織「七五」普法暨農村「法律明白人」普法講師團對各單位、各鄉鎮進行巡講,認真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充分發揮農村「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幹在宣傳政策法規、引導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理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到20__年底,全鎮農村各行政村每10戶至少培養1名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幹,且有農村「法律明白人」的戶數占農戶總戶數50%以上,推動農村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4.推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村(居)、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的作用,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充分發揮司法所在矛盾糾紛調處中的指導作用,利用鎮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平台調處基層矛盾糾紛,支持社會組織承接、引導社會工作團隊參與社區的糾紛調解,禁毒康復教育培訓,關愛兒童、公益慈善、鄰里互助等活動,構建不同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的社區治理新機制。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派出所、鎮團委、鎮婦聯、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六)推進鄉村德治建設。
15.濃郁文明鄉風。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按照「七有六無」標準,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建設不少於1個鄉風文明示範點,因地制宜,在全鎮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村史館,把時代新風與鄉愁鄉韻有機融合起來,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氛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廣泛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群眾喜愛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6.強化鄉村道德約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具體化,融入村規民約,融入家規家訓,滲透到農村生產生活各個方面,讓村民用自己的價值規範進行自我約束;實現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村民議事會「四會」全覆蓋,吸納村幹部、高德長者等人員,自主解決農村道德領域各種難題;深入推進綠色殯葬、文明祭祀新風尚,大力推進居家養老工作;積極推行「道德紅黑榜」發布制度,通過輿論的力量約束農村不道德、不文明行為,弘揚崇德向善的社會正能量。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7.加強道德榜樣人物引領。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開展「道德模範」「昌南新鄉賢」「昌南好人」「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等各類道德榜樣人物的推薦、評議、評選和表彰活動,倡導基層去評選,評的對象由村(居)推薦、鎮審核,大力宣傳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把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結合起來,讓道德榜樣受禮遇、受尊崇、得實惠,用榜樣的力量帶動村民奮發向上,用美德的感召帶動鄰里和睦相處,推動形成向善向好的社會風尚。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七)完善村級權力監管機制。
18.健全村級重要事項、重大問題決策監管機制,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一審核一監督」制度。建立健全農村微小權力監督機制,制定權力責任清單,建立農村黨務、政務、村務、財務「陽光公開」監管平台,著力剷除農村領域「微腐敗」的滋生土壤,嚴懲農村基層幹部「微腐敗」。
(鎮紀委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黨建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9.落實民主監督制度,切實加強對村級財務的民主監督,充分發揮民主理財的作用,保證農民群眾對集體財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積極受理和收集村民有關意見建議,並緊密結合村情實際,依法依規對村務決策和公開情況、村級財產管理情況、村級項目工程建設情況、惠農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進行監督。
(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牽頭,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鎮黨建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0.規範村級會計核算監督,鄉鎮「村賬鄉代理」部門要切實搞好會計核算,履行會計監督職能,通過落實各項管理措施,對村級集體經濟活動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監督,並系統完整、真實有效地提供會計資料,進行會計分析,從而達到監督與控制並重的目的。同時,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三資」監管平台,實行會計電算化,確保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及運行情況實時查詢、實時分析、實時監管、信息共享。
(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牽頭,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1.加強村級集體經濟審計監督,拓展審計覆蓋面,加強村小組財務審計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後成立的集體經濟組織的審計工作,抓好村幹部經濟責任、農民負擔、征地補償費、集體公益項目等村級重大事項的專項審計,並及時向村民公布審計結果,同時抓好審計發現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
(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牽頭,鎮城鄉建設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八)創新村民議事協商形式。
22.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村級民主協商,健全村級議事制度,探索建立自然村或村民小組議事協商機制,健全小組長和婦女小組長議事制度,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民主協商方法,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協商格局。創新協商議事形式和活動載體,依託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鼓勵農村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婦女議事等各類協商活動。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鎮婦聯、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3.加強婦聯、團支部、殘聯、新農村建設促進會等群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聯繫群眾、團結群眾、組織群眾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作用。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婦聯、鎮團委、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4.建立村民議事協商信息平台,讓在外務工經商的村民能及時參與本村協商議事;拓寬村民議事範圍,推進村民議事從經濟事項向化解矛盾糾紛、開展移風易俗、維護公共秩序等方面拓展。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社會治理辦公室、鎮派出所、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九)創新現代鄉村治理手段。
25.實施「網際網路+」平台建設,將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模式廣泛應用到鄉村治理中,促進鄉村治理體系的規範化和治理功能不斷優化。有機整合信息管理系統和黨建服務、政務服務、社會服務及各部門職能,較好解決群眾參與鄉村治理「不願意」和「不方便」的問題。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6.創新法治宣傳教育新模式,遵循「百姓諮詢、政府出資、律師競答、受眾免費」的思路,建立「法治新昌南」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台,開啟我縣線上線下全方位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新時代,開創「網際網路+法律服務」的新局面。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四、方法步驟
(一)方案編制階段(20__年__月)。成立__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人員、經費、辦公場所,明確第一批試點試點村(前進村、西遊村);通過多種渠道開展鄉村治理問題調研,結合實際,編制完成__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實施方案,並按要求報備。
(二)啟動試點階段(20__年__月—20__年__月)。組織召開鎮、村、組三級大會,全面部署試點工作,統一思想,責任到人,全面抓好試點村試點示範領域的同時,推進各相關領域的試點示範工作。各實施單位根據方案要求制定試點計劃並抓好推進,力求內容多樣、覆蓋全面,按邊試點、邊研究、邊總結、邊提煉,全面優化完善相關領域鄉村治理各項制度機制。組織開展試點示範工作進展情況中期評估,於11月中旬形成本階段總結報告,報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全面推行階段(20__年__月—20__年__)。總結第一批試點村和各領域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經驗,進一步健全各項制度機制,在全縣範圍開展試點示範工作,於11月中旬形成本階段總結報告,報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總結驗收階段(20__年__月)。全面系統總結試點示範工作各項成功經驗,鎮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試點示範工作成效進行評估和驗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五、工作成效
通過2年的系統推進,全鎮基本實現:
(一)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黨委領導責任落實到位,黨委和政府部門職責清晰明確,農民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治理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政府治理、社會參與、村民自治良性互動,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二)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各村基礎設施配備完善,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
(三)基層黨組織領導有力。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得到強化,基層黨組織對農村各類群眾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得到提升,黨的領導貫穿於鄉村治理全過程。黨組織領導下的農村群眾自治機制充滿活力,黨內基層民主帶動基層群眾自治,黨的建設引領鄉村治理。
(四)鄉村自治依法規範。村民自治制度理事健全、議事形式豐富,村務監督機構普遍建立並依法參與監督,村規民約為廣大村民知曉並認同,能有效調動村民參與自治的積極性。
(五)文化道德形成風尚。農村德治氛圍濃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得到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的榜樣模範力量得以發揚,大力開展移風易俗行動,不良社會風氣得到有效治理。
(六)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農村法治服務體系得到完善,法治宣傳教育得到普及,法治隊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農村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村民法制意識明顯增強。
(七)鄉村社會安定有序。各類組織和人士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和治理,矛盾調處機制健全,自發有效抵制黑惡勢力、違法宗教活動、封建迷信活動和不良社會風氣,村民關係親密和諧,鄉村社會安定有序。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機構,加強領導。為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__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鎮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各村(居)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由鎮人大主席肖軍同志、副鎮長余江濤同志具體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農業農村辦,在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全面負責領導、協調、監督試點示範各項工作。各村(居)相應成立以村(居)書記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村(居)主任具體負責試點示範工作,組建專門工作班子,並報鎮農業農村辦備案,確保試點示範工作順利進行。參與試點示範工作的單位要服從大局,按照「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的要求形成工作合力。
(二)高度重視,提高認識。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鄉村善治」的必然要求,各相關單位要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關於鄉村治理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根據任務分工安排,及時制定工作推進計劃,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試點示範各環節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三)創新方法,穩步實施。堅持縣鄉村聯動,縣級是「一線指揮部」,要加強統籌謀劃,落實領導責任,強化大抓基層的工作導向,增強群眾工作本領。鄉鎮是為農服務中心,要加強管理服務,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統一管理服務平台,實現一站式辦理。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單元,要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堅持統籌推進和分步實施的工作方法,加強統籌協調,鼓勵探索創新,按程序、分步驟穩步推進,適時總結推廣,上報先進案例。堅守試點示範工作原則和底線,嚴格執行政策,強化及時糾偏,審慎穩妥推進,確保試點示範工作取得成功。
(四)強化措施,抓好落實。實行掛點包干制度,一是強化調度,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各村(居)工作進展情況專題彙報,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部署下步工作任務;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單位反映的問題要及時召開會議研究,並及時反饋。二是加強督查,督查組對各村(居)工作進度情況開展常態性督查,並對督查結果通報。三是嚴格獎懲,將試點工作列入鎮黨委、鎮政府對各單位年度目標重點考核內容,表彰獎勵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單位和優秀工作者,嚴厲問責消極應付單位及人員。
(五)落實經費,保障試點。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時間緊、任務重,為保證試點示範工作順利推進,鎮財政要安排資金確保工作經費。同時安排資金對試點示範工作任務完成得好的村級組織實行獎勵和補助。我鎮將試點示範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安排專項資金予以保障,以確保改革任務順利開展。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以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為主攻方向,以增進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基本前提,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根本目標,結合本鎮實際,在鄉村治理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創新、大膽實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發揮試點示範引領作用,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善治之路探索新路子、創造新模式。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治理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鄉村治理的領導體制機制,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為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堅持農民主體。堅持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充分尊重農民、依靠農民、組織農民,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作為鄉村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三治」結合。堅持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創新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有效實現形式,推動自治、法治、德治聯動融合、共同發力。
——堅持多方協同。綜合運用傳統治理資源和現代治理手段,推動政府治理、社會調節、村民自治良性互動,鼓勵引導社會和公眾共建共治共享,形成維護鄉村社會和諧穩定強大合力。
——堅持突出重點。從實際出發,聚焦農民關心、社會關注的問題重點突破,從體制機制層面探索解決方案,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做法。
二、工作目標
通過多種渠道開展鄉村治理問題調研,結合我鎮鄉村治理的實踐與創新,編制完成__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實施方案,統籌謀劃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和鄉村治理示範村的申報創建工作。20__年,在全鎮2個村(前進村、西遊村)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通過開展示範創建,探索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模式並積累經驗。20__年,逐步將範圍擴大到全鎮,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鄉村治理的制度機制,全方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新時代鄉村治理體制機制新模式。
三、試點內容
(一)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制。
1.建構網格化治理模式,營造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將創新社會治理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基層服務管理深度融合,按照資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聚合的要求,成立鎮村組三級社會治理機構。按照「集約、整合、互聯、開放」的原則,融合打通各類民生民安渠道,建設一套包含日常辦公、問題收集、吹哨報到、聯動指揮、視頻巡查、平台監控、統計分析、考核評價、綜合展示等多個功能應用的指揮平台,暢通群眾參與共建共治的渠道和方式。網格內村黨組織作為責任單位,要以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為目標,紮實做好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各項基礎工作。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鎮黨建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拓展外來人口參與社會治理途徑和方式。因地制宜將外來人口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對象,破除外來人口管理難的難題;基層黨組織走出機關,組團式集結外來人口中的各界精英特別是流動黨員,讓外來群眾參與公共事務決策管理;培育外來群眾的社區意識,營造基層民主協商和居民參與自治的良好氛圍;出台更具包容性的社會政策,暢通外來人口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尊重其對城市發展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派出所、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二)探索鄉村治理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機制。
3.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開展村莊全域布局規劃、新農村建設、村莊清潔行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動,到20__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5%;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廁所革命」工程、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門塘整治工程。20__年,加速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推進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鄱陽湖沿線全部村莊截污控污,農村無害化廁所全覆蓋,同時不斷強化工作協調機制,逐步建立「五定包干」長效管護機制,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與村民環保意識水平;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20__年6月選擇行政村(前進村、西遊村)進行試點工作,20__年12月底前全面推進我鎮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保障農民戶有所居,實現耕地保護,農業現代化發展;鼓勵農房改造聚集,實現農村土地集約化利用,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城鄉一體化新社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高標準農田全覆蓋,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實現規模化經營。
(鎮城鄉建設辦公室牽頭,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4.實施脫貧攻堅行動,狠抓產業扶貧,通過光伏、資產收益、特色種養殖業、電商、消費扶貧等積極構建多層次產業脫貧格局,實現無勞動力和弱勞動力貧困戶產業扶貧廣覆蓋;實施就業脫貧,幫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者實現就業全覆蓋,積極開發新的扶貧輔助性就業崗位,實現應扶盡扶;鞏固安居扶貧成果,在危房改造全面清零的基礎上不斷鞏固;強化教育扶貧;落實健康扶貧四道保障線,確保貧困戶醫療報銷比例達到90%的適度水平;築牢保障扶貧,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範圍;拓寬金融扶貧,鼓勵有產業發展意願貧困戶貸款,新增扶貧小額貸款;持續鞏固貧困村脫貧質量,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鎮農業農村辦公室牽頭,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5.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完成全鎮120個鎮、村、組三級清產核資任務(其中:鄉鎮級1個、村級16個、組級103個),理順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關係,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強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後成立的村經濟合作社或股份經濟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發揮其在管理集體資產、合理開發集體資源、服務集體成員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和統籌推進力度,鼓勵更多資金、人才、技術等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流動,突出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創新,實現資金、資產、資源等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讓資產「活起來」,把資本「引進來」,把資源「用起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牽頭,鎮農業農村辦公室、鎮黨建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三)探索完善鄉村治理的組織體系。
6.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制度,建立村「兩委」成員縣級聯審常態化機制。紮實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持續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派駐第一書記,發揮黨組織在農村各種組織中的領導作用。嚴格村黨組織書記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組織部門牽頭協調,民政、經管等部門共同參與、加強指導的村務監督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7.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體制改革力度,激活社會組織活力,發揮社會組織的群眾動員優勢,使社會組織成為鄉村基層組織的有力幫手。
(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8.完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制度,全面落實村幹部報酬待遇和村級組織辦公經費,建立正常增長機制,保障村級公共服務運行維護等其他必要支出,不斷提高村級組織自我發展、自我保障能力。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9.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按照「四室一站一場一欄」(村議事室、村接待室、村圖書閱覽室、村民教室、村民服務站、村民廣場、村宣傳公示欄)標準化建設,新建重建、維修改造村級活動場所。全面提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整體功能,把活動場所建設成為村裡辦公議事、黨員活動、便民服務等工作的綜合陣地。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四)推進鄉村自治建設。
10.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積極推進村民自治下移,探索自然村自治或村民小組自治新途徑,通過自治組織的建設來提升鄉村社會的治理能力、重建鄉村社會和諧。
(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1.因地制宜健全完善村規民約,根據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緊密聯繫各村實際,形成價值引領、合法合規、群眾認可、管用有效的村規民約;用制度和法規約束村(居)民,教育廣大村民要自覺遵規守法,探索提高村規民約約束力的有效途徑。
(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五)推進鄉村法治建設。
12.健全鄉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台融合,實現全鎮各村全覆蓋。在各村摸排符合申報公職律師條件人員,並鼓勵符合條件的單位設立公職律師辦公室。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室作用,在村民委員會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室,在20__年推進全鎮公共法律服務室試點建設工作的基礎上,20__年底實現全鎮公共法律服務室全覆蓋;以政府購買形式聘請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公益法律服務。充分發揮村(居)幹部及法律顧問參謀助手作用,增強村(居)依法治村(居)法治為民意識。充分發揮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促進鄉村依法治理中的作用,切實夯實農村基層法治基礎。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法治創建活動,深化農村基層組織依法治理。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3.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我縣組織「七五」普法暨農村「法律明白人」普法講師團對各單位、各鄉鎮進行巡講,認真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充分發揮農村「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幹在宣傳政策法規、引導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理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到20__年底,全鎮農村各行政村每10戶至少培養1名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幹,且有農村「法律明白人」的戶數占農戶總戶數50%以上,推動農村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4.推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村(居)、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的作用,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充分發揮司法所在矛盾糾紛調處中的指導作用,利用鎮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平台調處基層矛盾糾紛,支持社會組織承接、引導社會工作團隊參與社區的糾紛調解,禁毒康復教育培訓,關愛兒童、公益慈善、鄰里互助等活動,構建不同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的社區治理新機制。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派出所、鎮團委、鎮婦聯、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六)推進鄉村德治建設。
15.濃郁文明鄉風。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按照「七有六無」標準,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建設不少於1個鄉風文明示範點,因地制宜,在全鎮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村史館,把時代新風與鄉愁鄉韻有機融合起來,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氛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廣泛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群眾喜愛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6.強化鄉村道德約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具體化,融入村規民約,融入家規家訓,滲透到農村生產生活各個方面,讓村民用自己的價值規範進行自我約束;實現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村民議事會「四會」全覆蓋,吸納村幹部、高德長者等人員,自主解決農村道德領域各種難題;深入推進綠色殯葬、文明祭祀新風尚,大力推進居家養老工作;積極推行「道德紅黑榜」發布制度,通過輿論的力量約束農村不道德、不文明行為,弘揚崇德向善的社會正能量。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7.加強道德榜樣人物引領。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開展「道德模範」「昌南新鄉賢」「昌南好人」「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等各類道德榜樣人物的推薦、評議、評選和表彰活動,倡導基層去評選,評的對象由村(居)推薦、鎮審核,大力宣傳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把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結合起來,讓道德榜樣受禮遇、受尊崇、得實惠,用榜樣的力量帶動村民奮發向上,用美德的感召帶動鄰里和睦相處,推動形成向善向好的社會風尚。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七)完善村級權力監管機制。
18.健全村級重要事項、重大問題決策監管機制,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一審核一監督」制度。建立健全農村微小權力監督機制,制定權力責任清單,建立農村黨務、政務、村務、財務「陽光公開」監管平台,著力剷除農村領域「微腐敗」的滋生土壤,嚴懲農村基層幹部「微腐敗」。
(鎮紀委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黨建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19.落實民主監督制度,切實加強對村級財務的民主監督,充分發揮民主理財的作用,保證農民群眾對集體財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積極受理和收集村民有關意見建議,並緊密結合村情實際,依法依規對村務決策和公開情況、村級財產管理情況、村級項目工程建設情況、惠農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進行監督。
(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牽頭,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鎮黨建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0.規範村級會計核算監督,鄉鎮「村賬鄉代理」部門要切實搞好會計核算,履行會計監督職能,通過落實各項管理措施,對村級集體經濟活動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監督,並系統完整、真實有效地提供會計資料,進行會計分析,從而達到監督與控制並重的目的。同時,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三資」監管平台,實行會計電算化,確保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及運行情況實時查詢、實時分析、實時監管、信息共享。
(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牽頭,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1.加強村級集體經濟審計監督,拓展審計覆蓋面,加強村小組財務審計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後成立的集體經濟組織的審計工作,抓好村幹部經濟責任、農民負擔、征地補償費、集體公益項目等村級重大事項的專項審計,並及時向村民公布審計結果,同時抓好審計發現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
(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牽頭,鎮城鄉建設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八)創新村民議事協商形式。
22.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村級民主協商,健全村級議事制度,探索建立自然村或村民小組議事協商機制,健全小組長和婦女小組長議事制度,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民主協商方法,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協商格局。創新協商議事形式和活動載體,依託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鼓勵農村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婦女議事等各類協商活動。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財政經濟發展辦公室、鎮婦聯、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3.加強婦聯、團支部、殘聯、新農村建設促進會等群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聯繫群眾、團結群眾、組織群眾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作用。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婦聯、鎮團委、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4.建立村民議事協商信息平台,讓在外務工經商的村民能及時參與本村協商議事;拓寬村民議事範圍,推進村民議事從經濟事項向化解矛盾糾紛、開展移風易俗、維護公共秩序等方面拓展。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鎮社會治理辦公室、鎮派出所、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九)創新現代鄉村治理手段。
25.實施「網際網路+」平台建設,將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模式廣泛應用到鄉村治理中,促進鄉村治理體系的規範化和治理功能不斷優化。有機整合信息管理系統和黨建服務、政務服務、社會服務及各部門職能,較好解決群眾參與鄉村治理「不願意」和「不方便」的問題。
(鎮黨建辦公室牽頭,鎮行政審批服務辦公室、各村(居)等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26.創新法治宣傳教育新模式,遵循「百姓諮詢、政府出資、律師競答、受眾免費」的思路,建立「法治新昌南」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台,開啟我縣線上線下全方位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新時代,開創「網際網路+法律服務」的新局面。
(鎮社會治理辦公室牽頭,各村(居)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
四、方法步驟
(一)方案編制階段(20__年__月)。成立__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人員、經費、辦公場所,明確第一批試點試點村(前進村、西遊村);通過多種渠道開展鄉村治理問題調研,結合實際,編制完成__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實施方案,並按要求報備。
(二)啟動試點階段(20__年__月—20__年__月)。組織召開鎮、村、組三級大會,全面部署試點工作,統一思想,責任到人,全面抓好試點村試點示範領域的同時,推進各相關領域的試點示範工作。各實施單位根據方案要求制定試點計劃並抓好推進,力求內容多樣、覆蓋全面,按邊試點、邊研究、邊總結、邊提煉,全面優化完善相關領域鄉村治理各項制度機制。組織開展試點示範工作進展情況中期評估,於11月中旬形成本階段總結報告,報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全面推行階段(20__年__月—20__年__)。總結第一批試點村和各領域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經驗,進一步健全各項制度機制,在全縣範圍開展試點示範工作,於11月中旬形成本階段總結報告,報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總結驗收階段(20__年__月)。全面系統總結試點示範工作各項成功經驗,鎮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試點示範工作成效進行評估和驗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五、工作成效
通過2年的系統推進,全鎮基本實現:
(一)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黨委領導責任落實到位,黨委和政府部門職責清晰明確,農民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治理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政府治理、社會參與、村民自治良性互動,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二)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各村基礎設施配備完善,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
(三)基層黨組織領導有力。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得到強化,基層黨組織對農村各類群眾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得到提升,黨的領導貫穿於鄉村治理全過程。黨組織領導下的農村群眾自治機制充滿活力,黨內基層民主帶動基層群眾自治,黨的建設引領鄉村治理。
(四)鄉村自治依法規範。村民自治制度理事健全、議事形式豐富,村務監督機構普遍建立並依法參與監督,村規民約為廣大村民知曉並認同,能有效調動村民參與自治的積極性。
(五)文化道德形成風尚。農村德治氛圍濃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得到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的榜樣模範力量得以發揚,大力開展移風易俗行動,不良社會風氣得到有效治理。
(六)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農村法治服務體系得到完善,法治宣傳教育得到普及,法治隊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農村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村民法制意識明顯增強。
(七)鄉村社會安定有序。各類組織和人士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和治理,矛盾調處機制健全,自發有效抵制黑惡勢力、違法宗教活動、封建迷信活動和不良社會風氣,村民關係親密和諧,鄉村社會安定有序。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機構,加強領導。為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__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鎮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各村(居)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由鎮人大主席肖軍同志、副鎮長余江濤同志具體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農業農村辦,在鎮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全面負責領導、協調、監督試點示範各項工作。各村(居)相應成立以村(居)書記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村(居)主任具體負責試點示範工作,組建專門工作班子,並報鎮農業農村辦備案,確保試點示範工作順利進行。參與試點示範工作的單位要服從大局,按照「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的要求形成工作合力。
(二)高度重視,提高認識。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鄉村善治」的必然要求,各相關單位要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關於鄉村治理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根據任務分工安排,及時制定工作推進計劃,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試點示範各環節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三)創新方法,穩步實施。堅持縣鄉村聯動,縣級是「一線指揮部」,要加強統籌謀劃,落實領導責任,強化大抓基層的工作導向,增強群眾工作本領。鄉鎮是為農服務中心,要加強管理服務,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統一管理服務平台,實現一站式辦理。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單元,要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堅持統籌推進和分步實施的工作方法,加強統籌協調,鼓勵探索創新,按程序、分步驟穩步推進,適時總結推廣,上報先進案例。堅守試點示範工作原則和底線,嚴格執行政策,強化及時糾偏,審慎穩妥推進,確保試點示範工作取得成功。
(四)強化措施,抓好落實。實行掛點包干制度,一是強化調度,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各村(居)工作進展情況專題彙報,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部署下步工作任務;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單位反映的問題要及時召開會議研究,並及時反饋。二是加強督查,督查組對各村(居)工作進度情況開展常態性督查,並對督查結果通報。三是嚴格獎懲,將試點工作列入鎮黨委、鎮政府對各單位年度目標重點考核內容,表彰獎勵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單位和優秀工作者,嚴厲問責消極應付單位及人員。
(五)落實經費,保障試點。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時間緊、任務重,為保證試點示範工作順利推進,鎮財政要安排資金確保工作經費。同時安排資金對試點示範工作任務完成得好的村級組織實行獎勵和補助。我鎮將試點示範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安排專項資金予以保障,以確保改革任務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