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按經理當初的設想是起飛的一年,從目前的情況看個方面的好消息不斷,可以說起飛的勢頭是非常猛。
根據當前的情況和公司下一步的規劃,我說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對改制引發的一些問題的看法。改制給我們的是一個破陳立新的機會,我們可以利用改制的契機完善一些資質體系和機構設置。現在搞工程,特別是機電這一塊要求的資質挺多。許多行業部門都制定了行業准入制度,如果沒有相應的資質就進不去。這麼一來許多拿在我們手中的肥肉眼看著吃不下,還得捧給別人吃。我們現在有了機電一級、鍋爐四級資質,但比如說消防資質、電梯資質、市政、壓力管道等,還有相應的設計資質都沒有。那麼,這一次我們就可以和那些和我們一樣有這方面渴求的單位來個互補,把這一塊儘量的完善,同時我們的起點最好高一點,如果我們拿出來的都是施工一級資質和相應的設計甲級資質那該多牛。
二、企業機構設置,根據當初對改制後的一些設想,特別是針對項目承包這一塊,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審計部門,然後由材料、經營、財務這些人員組成。對那些承包的項目放權管理,審計部門定期檢查,這樣公司做到了心中有數,同時對項目也起到了監督作用。
另外,我認為應該做強經營管理部門,重點是工程招標投標和合同管理。招投標不論是誰都可以做出一個結果來,但是作出來的效果就大不一樣,做的不好可能就給項目以後的工作留下隱患,甚至有的乾脆就是先天畸形,整個是個賠本買賣!合同也一樣,特別是和那些管理比較正規的單位打交道,有時很可能使一字之差就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這一塊咱們就得仔細、全面,而且平時還得看合同的執行情況,有什麼偏差及時預警,並進行糾正或彌補?
三、說一個與企業管理有關的點子,這個點子是我們項目部人提出來的,那就是我們參照電影方面,年終的時候搞個年度電影業評獎,像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最佳影片獎等。我們也可以設立幾個工程管理方面的獎項,先由項目部自己上報材料,然後搞一個頒獎晚會,比如像最佳水暖技術員獎、最佳電氣技術員獎、最佳進步獎、最佳經營成果獎、經營效果起死回生獎、最佳敬業獎、任勞任怨獎等等都可以設立。如果真這樣的話,那麼可以激活公司的文化氛圍,這也是的一個方面。我說這個話的目的就是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要讓全體職工都感覺到我們有這個家,讓大家都來愛這個家,戀這個家,顧這個家。
四、說說經營管理工作,我認為經營管理首先要保證它的連續性和完整性。要管就那麼一個人或幾個人從頭管到尾,從投標開始到合同談判、合同簽署、平時的經營管理、材料的加工定貨、洽商的編寫、一直到最後的結算資料的編制整理和結算的談判都參與進來。這樣至少能保證不會有什麼遺漏的東西,而且他有一個很清醒的思路,結算時知道哪些可以捨棄,哪些必須堅持。我感覺這一塊如果中間換人,特別是頻繁換人的話,那麼造成的損失很難估量。我有時想如果哪個人要把我西黃村工地那一盒資料拿走了,那我們的損失可能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另外一方面我想每個人都必須有很強的責任心和經營意識,特別是技術員。工程就像一座金礦,而我們項目管理人員就像開礦的,只要工程中有改動的地方或者有改動可能性的地方,我們就要想辦法辦洽商。我們可以在措辭和文字上下點功夫,或者中間設幾個陷阱想辦法讓甲方簽認?
五、說一下施工管理方面的想法,這方面大家都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去學習。我說說施工隊管理這方面,我感覺對施工隊是沒有太好的制約機制,我想能不能在一開始簽訂合同的時候就附上施工管理獎罰清單,明碼標價,然後在施工過程中照單點菜。這樣大家都有一把尺子,而且也有理有據。另外,我有一個想法,在每個新工程開始的時候,公司和施工隊每家先按工程造價的一個比例拿出一部分資金,建立一個項目管理基金,分施工質量、進度、安全、文明施工、現場管理、後勤管理等方面根據一開始制定的標準進行獎罰。乾得好的獎給相關人員;乾得不好的罰施工隊,這樣有獎有罰,一方面能激勵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督促施工隊加強自身管理。
六、項目?咳嗽憊芾恚紫紉隙ǖ氖俏頤譴蠖嗍骯ざ己苡性鶉渦模ぷ魅險娓涸穡衛腿臥埂5嵌雜懈霰鴆皇欽庋娜嗽趺窗歟灰??要公司換了?這些我也和有些領導交流過,認為執行起來難度很大。那麼我們現在有沒有相應的制約機制呢?有,從工資上制約,效益工資少發點,問題是我們當初制定工資制度時有一條,那就是項目上各個崗位的工資標準與項目經理有一個比例範圍,而且還有一個下限,問題就出在這個下限,不論你怎麼低你不能低於這個標準,而且根據這個標準上下限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我就想我們能不能打破這個框框,一開始大家都說清楚,幹什麼樣的活拿什麼樣的錢。說到這自然想到下一個話題,那就是收入差距的問題,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付出勞動就應該有相應的回報,多勞多得,特別是對於那些給公司創造效益的行為就應該給予回報。利益共享,當然也得風險共擔,對於項目承包我想有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衝動。作為公司這方面,首先得明確一個態度,「用人不疑」,既然放手讓我們乾了,就不要怕我們這怎麼著了,那怎麼著了,必須有這樣基本的信任。當然,我前面說了建立審計部門,進行監督和審查,出了問題有風險抵押金,不夠還有法律在等著呢。我認為針對機電工程的規模,再結合當初制定的兌現標準,其盈利兌現的程度很難對大家有誘惑力。我想這個比例能不能高點,再高點,讓大家都踴躍來進行項目承包。這樣的話再過幾年再開研討會的時候,那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根據當前的情況和公司下一步的規劃,我說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對改制引發的一些問題的看法。改制給我們的是一個破陳立新的機會,我們可以利用改制的契機完善一些資質體系和機構設置。現在搞工程,特別是機電這一塊要求的資質挺多。許多行業部門都制定了行業准入制度,如果沒有相應的資質就進不去。這麼一來許多拿在我們手中的肥肉眼看著吃不下,還得捧給別人吃。我們現在有了機電一級、鍋爐四級資質,但比如說消防資質、電梯資質、市政、壓力管道等,還有相應的設計資質都沒有。那麼,這一次我們就可以和那些和我們一樣有這方面渴求的單位來個互補,把這一塊儘量的完善,同時我們的起點最好高一點,如果我們拿出來的都是施工一級資質和相應的設計甲級資質那該多牛。
二、企業機構設置,根據當初對改制後的一些設想,特別是針對項目承包這一塊,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審計部門,然後由材料、經營、財務這些人員組成。對那些承包的項目放權管理,審計部門定期檢查,這樣公司做到了心中有數,同時對項目也起到了監督作用。
另外,我認為應該做強經營管理部門,重點是工程招標投標和合同管理。招投標不論是誰都可以做出一個結果來,但是作出來的效果就大不一樣,做的不好可能就給項目以後的工作留下隱患,甚至有的乾脆就是先天畸形,整個是個賠本買賣!合同也一樣,特別是和那些管理比較正規的單位打交道,有時很可能使一字之差就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這一塊咱們就得仔細、全面,而且平時還得看合同的執行情況,有什麼偏差及時預警,並進行糾正或彌補?
三、說一個與企業管理有關的點子,這個點子是我們項目部人提出來的,那就是我們參照電影方面,年終的時候搞個年度電影業評獎,像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最佳影片獎等。我們也可以設立幾個工程管理方面的獎項,先由項目部自己上報材料,然後搞一個頒獎晚會,比如像最佳水暖技術員獎、最佳電氣技術員獎、最佳進步獎、最佳經營成果獎、經營效果起死回生獎、最佳敬業獎、任勞任怨獎等等都可以設立。如果真這樣的話,那麼可以激活公司的文化氛圍,這也是的一個方面。我說這個話的目的就是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要讓全體職工都感覺到我們有這個家,讓大家都來愛這個家,戀這個家,顧這個家。
四、說說經營管理工作,我認為經營管理首先要保證它的連續性和完整性。要管就那麼一個人或幾個人從頭管到尾,從投標開始到合同談判、合同簽署、平時的經營管理、材料的加工定貨、洽商的編寫、一直到最後的結算資料的編制整理和結算的談判都參與進來。這樣至少能保證不會有什麼遺漏的東西,而且他有一個很清醒的思路,結算時知道哪些可以捨棄,哪些必須堅持。我感覺這一塊如果中間換人,特別是頻繁換人的話,那麼造成的損失很難估量。我有時想如果哪個人要把我西黃村工地那一盒資料拿走了,那我們的損失可能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另外一方面我想每個人都必須有很強的責任心和經營意識,特別是技術員。工程就像一座金礦,而我們項目管理人員就像開礦的,只要工程中有改動的地方或者有改動可能性的地方,我們就要想辦法辦洽商。我們可以在措辭和文字上下點功夫,或者中間設幾個陷阱想辦法讓甲方簽認?
五、說一下施工管理方面的想法,這方面大家都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去學習。我說說施工隊管理這方面,我感覺對施工隊是沒有太好的制約機制,我想能不能在一開始簽訂合同的時候就附上施工管理獎罰清單,明碼標價,然後在施工過程中照單點菜。這樣大家都有一把尺子,而且也有理有據。另外,我有一個想法,在每個新工程開始的時候,公司和施工隊每家先按工程造價的一個比例拿出一部分資金,建立一個項目管理基金,分施工質量、進度、安全、文明施工、現場管理、後勤管理等方面根據一開始制定的標準進行獎罰。乾得好的獎給相關人員;乾得不好的罰施工隊,這樣有獎有罰,一方面能激勵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督促施工隊加強自身管理。
六、項目?咳嗽憊芾恚紫紉隙ǖ氖俏頤譴蠖嗍骯ざ己苡性鶉渦模ぷ魅險娓涸穡衛腿臥埂5嵌雜懈霰鴆皇欽庋娜嗽趺窗歟灰??要公司換了?這些我也和有些領導交流過,認為執行起來難度很大。那麼我們現在有沒有相應的制約機制呢?有,從工資上制約,效益工資少發點,問題是我們當初制定工資制度時有一條,那就是項目上各個崗位的工資標準與項目經理有一個比例範圍,而且還有一個下限,問題就出在這個下限,不論你怎麼低你不能低於這個標準,而且根據這個標準上下限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我就想我們能不能打破這個框框,一開始大家都說清楚,幹什麼樣的活拿什麼樣的錢。說到這自然想到下一個話題,那就是收入差距的問題,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付出勞動就應該有相應的回報,多勞多得,特別是對於那些給公司創造效益的行為就應該給予回報。利益共享,當然也得風險共擔,對於項目承包我想有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衝動。作為公司這方面,首先得明確一個態度,「用人不疑」,既然放手讓我們乾了,就不要怕我們這怎麼著了,那怎麼著了,必須有這樣基本的信任。當然,我前面說了建立審計部門,進行監督和審查,出了問題有風險抵押金,不夠還有法律在等著呢。我認為針對機電工程的規模,再結合當初制定的兌現標準,其盈利兌現的程度很難對大家有誘惑力。我想這個比例能不能高點,再高點,讓大家都踴躍來進行項目承包。這樣的話再過幾年再開研討會的時候,那可能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