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全面總結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偉大貢獻和歷史啟示,深刻闡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動員全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朝著偉大而宏偉的目標繼續前進。講話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是指引中國共產黨更好擔負歷史使命的行動指南。
一、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歷史貢獻,增強對黨執政的堅定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對建黨96年的歷史作了全面、深刻、凝練的總結,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並用「三個深刻改變」進行了具體闡釋,這就是「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並從此進行了一場場氣壯山河的鬥爭。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道路非同尋常,起到的歷史作用決不可低估。在96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作出了「三大歷史貢獻」,這就是進行了「三大革命」,實現了「三次偉大飛躍」,即:用28年時間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締造新中國,徹底改變了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幾十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已開發國家幾百年的路,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作出的「三大歷史貢獻」、完成的「三大革命」,實現的「三次偉大飛躍」,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並付出巨大犧牲確立的。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歷史告訴我們」,全面而深刻地闡述了這個真理。我們要認識到,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根本在於有先進理論的指導和先進政黨的領導;光輝的歷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換來的,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必須倍加珍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旺盛生機和活力。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歸根結底是因為黨始終保持先進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把這兩個「最本質特徵」「最大優勢」聯繫在一起,並都歸結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極為深刻的寓意,揭示了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並最終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所以,全國各族群眾都應增強向黨之心、愛黨之情、為黨之義,理直氣壯地講黨的歷史功績、光榮使命,堅定不移地跟黨走、共築中國夢。
二、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根本要求,永葆奮鬥精神、永懷赤子之心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貫穿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一條紅線。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八方面要求」,涉及指導思想、理想信念、方向道路、治國治黨、內政外交等諸多領域,內涵豐富,寓意深遠,貫穿的正是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葆有的那種奮鬥精神,正是我們黨對人民始終懷有的那顆赤子之心。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從歷史中往前走。今天紀念我們黨96年的輝煌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困難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七一」重要講話具有強烈的歷史縱深感,很多重大觀點都是從5000年中華民族文明史、500年社會主義歷史、60多年新中國建設史的高度來闡述的。
這些重要內容,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崇高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人對自身歷史認識的新水平,標誌著我們黨對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進入新境界。學習領會這些重要內容,就要牢記無論我們走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就是要永遠保持警醒,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終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攻艱克難的決心和意志。當前的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握得好,我們就能破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順利實現全面小康;把握得不好,我們就有可能遭遇更多更大的麻煩,使現代化事業遭遇挫折。
比如,我們面對的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啃硬骨頭」的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難度之大是罕見的,思想文化領域出現的多元化態勢與網絡化相互推動的複雜局面前所未有,黨的建設也到了迫切需要全面從嚴治黨的時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新的多方面歷史性考驗。黨的十八大明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風險。
中央一再強調,能否把握機遇、應對挑戰,關鍵取決於我們的思想認識,取決於我們的工作力度,取決於我們推進改革發展的步伐;一再警醒全黨,「精神懈怠」是第一位的危險,必須錘鍊鬥爭的精神,堅定必勝信心,把各項事業穩步向前推進。
一、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歷史貢獻,增強對黨執政的堅定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對建黨96年的歷史作了全面、深刻、凝練的總結,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並用「三個深刻改變」進行了具體闡釋,這就是「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並從此進行了一場場氣壯山河的鬥爭。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道路非同尋常,起到的歷史作用決不可低估。在96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作出了「三大歷史貢獻」,這就是進行了「三大革命」,實現了「三次偉大飛躍」,即:用28年時間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締造新中國,徹底改變了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幾十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已開發國家幾百年的路,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作出的「三大歷史貢獻」、完成的「三大革命」,實現的「三次偉大飛躍」,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並付出巨大犧牲確立的。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歷史告訴我們」,全面而深刻地闡述了這個真理。我們要認識到,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根本在於有先進理論的指導和先進政黨的領導;光輝的歷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換來的,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必須倍加珍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旺盛生機和活力。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歸根結底是因為黨始終保持先進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把這兩個「最本質特徵」「最大優勢」聯繫在一起,並都歸結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極為深刻的寓意,揭示了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並最終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所以,全國各族群眾都應增強向黨之心、愛黨之情、為黨之義,理直氣壯地講黨的歷史功績、光榮使命,堅定不移地跟黨走、共築中國夢。
二、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根本要求,永葆奮鬥精神、永懷赤子之心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貫穿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一條紅線。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八方面要求」,涉及指導思想、理想信念、方向道路、治國治黨、內政外交等諸多領域,內涵豐富,寓意深遠,貫穿的正是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葆有的那種奮鬥精神,正是我們黨對人民始終懷有的那顆赤子之心。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從歷史中往前走。今天紀念我們黨96年的輝煌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困難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七一」重要講話具有強烈的歷史縱深感,很多重大觀點都是從5000年中華民族文明史、500年社會主義歷史、60多年新中國建設史的高度來闡述的。
這些重要內容,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崇高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人對自身歷史認識的新水平,標誌著我們黨對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進入新境界。學習領會這些重要內容,就要牢記無論我們走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就是要永遠保持警醒,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終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攻艱克難的決心和意志。當前的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握得好,我們就能破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順利實現全面小康;把握得不好,我們就有可能遭遇更多更大的麻煩,使現代化事業遭遇挫折。
比如,我們面對的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啃硬骨頭」的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難度之大是罕見的,思想文化領域出現的多元化態勢與網絡化相互推動的複雜局面前所未有,黨的建設也到了迫切需要全面從嚴治黨的時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新的多方面歷史性考驗。黨的十八大明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風險。
中央一再強調,能否把握機遇、應對挑戰,關鍵取決於我們的思想認識,取決於我們的工作力度,取決於我們推進改革發展的步伐;一再警醒全黨,「精神懈怠」是第一位的危險,必須錘鍊鬥爭的精神,堅定必勝信心,把各項事業穩步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