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延續蔓延,境外疫情輸入風險不斷增加,北京連續新增多例本地確診病例,再次敲響了疫情防控警鐘。為深入貫徹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抓緊抓實抓細我市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現將有關事項緊急通知以下:
1、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延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但受國際和北京等重點地區影響,我市疫情外防輸入壓力較大,防控情勢仍然嚴峻。各級各部門、單位要時刻緊繃常態化防控這根弦,堅決做到思想不松、責任不松、措施不松,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保持對疫情情勢的高度警惕性,增強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精準性,延續鞏固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成果。
2、壓緊壓實防控責任。
縣、區政府要繼續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進1步細化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確保本轄區防控工作不留死角、防控措施不留空白。各行業主管部門要依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仔細排查本領域、本行業各級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疫情防控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精準施策,動態管理,堅決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各企事業單位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常態化防控工作責任制,依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原則,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堅決堵住疫情防控漏洞。各村(社區)要進1步加強防控知識宣揚,教育引導廣大大眾強化本身防護意識,催促落實個人和家庭防控責任。廣大大眾要強化「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1責任人」的意識,做好個人防護,養成「1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少聚餐等衛生習慣和健康行動方式。近期,如非必須,各公職人員,中央、省屬在金企業員工,市民不要前往北京等疫情中高風險區,儘可能減少與北京人員的來往。如必須前往北京等地區的,需提早向所在單位和村(社區)報備,出行期間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3、細化實化防控措施。
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登記、銷售台賬備查等制度,催促食品生產銷售等經營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防控措施,加大對農貿市場、超市商場、餐飲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特別要加強對3文魚等進口、外來水產品、生鮮的檢驗檢測、索證索票、產地追溯等監管工作,嚴格規範農貿市場活禽銷售行動,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對發現的問題食品及時下架封存,並做好無害化處置,切實保障大眾「舌尖上」的安全。商務、住建、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催促夜市、市場等人員聚集性場所經營主體強化疫情防控意識,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對生豬、牛羊、雞鴨等動物定點宰殺、檢驗檢疫,動態展開動物疫病監測,落細落實非洲豬瘟等疫情防控措施,加大農產品質量抽檢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林草、公安等部門要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經營、販賣、加工、製作、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背法行動。教育部門要催促各類學校嚴格實行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和師生晨(午)檢、因病缺課(勤)病因清查登記、發熱症狀監測及處置跟蹤報告,進1步細化校園防控措施,堅決避免疫情在校園產生。火車站、汽車站、機場要在出入口醒目位置設置健康碼查驗唆使牌及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專用通道和唆使牌,進行人工或廣播提示,引導乘客出示健康碼、身份證,出入站(場)時嚴格查驗健康碼、檢測體溫;繼續落實分辨別級管控措施,對查驗發現的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和重點地區來金返金人員,要立即登記備案,引導其通過專用通道進入留觀區,及時轉交相干縣區規範處置;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交由衛生健康部門規範處置。
4、強化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防控。
加強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的人員出入管理和健康監測,發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立刻報告,離崗並及時就診。嚴格落實登記、測溫、透風、消毒等防控措施。強化風險排查和環境衛生整治,對操作台面、下水道、運輸車輛等重點部位嚴格落實消殺措施。加強對物流從業人員疫情相干知識培訓,嚴格落實實名登記、驗視、可疑物品報告等制度,增加消鴆殺菌頻次,消除疫情傳播隱患。
從即日起,對來自北京西城區、房山區、大興區、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省外中風險地區來金返金人員,「兩站1場」要嚴格核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證明,核酸檢測證明陰性的,由「兩站1場」將人員信息及時推送給其目的地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由目的地社區、單位做好健康監測;不能提供7日內有效核酸檢測證明的,依照屬地化管理,由縣區聯防聯控指揮部負責及時隔離,並進行核酸檢測。
對來自北京豐臺區等省外高風險地區的來金返金人員,依照屬地化原則由縣區聯防聯控指揮部負責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視察,並進行最少2次的核酸檢測。
永昌縣、金川區要對5月30日(含)以來,曾到過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人員進行全面摸排,責成其主動向所屬社區(村組)報告,從即日起居家隔離,不得外出,並聯繫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立即進行核酸檢測,確保應檢盡檢。如隱瞞不報,造成不良後果的,將嚴肅迫究屬地、部門、單位、個人4方的法律責任。
5、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
(1)醫療救治準備要到位。各級各醫療衛生機構要確保醫療服務和疫情防控所需的藥品、試劑、防護用品等儲備充足。依照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做到隔離病區不緊縮、留觀床位不減少、專家團隊不解散,特別要強化人員培訓、演練和人材梯隊建設,提升醫務人員特別是基層醫務人員病例初期鑑別診斷能力。
(2)發熱門診管理要到位。在規範設置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基礎上,進1步完善發熱門診功能,儘可能減少發熱門診內外人員活動。細化流行病學史詢問,詳細了解是不是有北京等地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
(3)院內感染防控要到位。各級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落實醫院感染防控措施,健全院感防控質控制度、全員培訓制度,加強對救治人員和陪護人員的管理,落實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全員核酸檢測,切實下降產生院內感染的風險,堅決杜絕院內感染釀成的聚焦性疫情產生。
1、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延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但受國際和北京等重點地區影響,我市疫情外防輸入壓力較大,防控情勢仍然嚴峻。各級各部門、單位要時刻緊繃常態化防控這根弦,堅決做到思想不松、責任不松、措施不松,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保持對疫情情勢的高度警惕性,增強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精準性,延續鞏固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成果。
2、壓緊壓實防控責任。
縣、區政府要繼續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進1步細化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確保本轄區防控工作不留死角、防控措施不留空白。各行業主管部門要依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仔細排查本領域、本行業各級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疫情防控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精準施策,動態管理,堅決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各企事業單位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常態化防控工作責任制,依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原則,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堅決堵住疫情防控漏洞。各村(社區)要進1步加強防控知識宣揚,教育引導廣大大眾強化本身防護意識,催促落實個人和家庭防控責任。廣大大眾要強化「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1責任人」的意識,做好個人防護,養成「1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少聚餐等衛生習慣和健康行動方式。近期,如非必須,各公職人員,中央、省屬在金企業員工,市民不要前往北京等疫情中高風險區,儘可能減少與北京人員的來往。如必須前往北京等地區的,需提早向所在單位和村(社區)報備,出行期間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3、細化實化防控措施。
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登記、銷售台賬備查等制度,催促食品生產銷售等經營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防控措施,加大對農貿市場、超市商場、餐飲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特別要加強對3文魚等進口、外來水產品、生鮮的檢驗檢測、索證索票、產地追溯等監管工作,嚴格規範農貿市場活禽銷售行動,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對發現的問題食品及時下架封存,並做好無害化處置,切實保障大眾「舌尖上」的安全。商務、住建、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催促夜市、市場等人員聚集性場所經營主體強化疫情防控意識,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對生豬、牛羊、雞鴨等動物定點宰殺、檢驗檢疫,動態展開動物疫病監測,落細落實非洲豬瘟等疫情防控措施,加大農產品質量抽檢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林草、公安等部門要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經營、販賣、加工、製作、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背法行動。教育部門要催促各類學校嚴格實行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和師生晨(午)檢、因病缺課(勤)病因清查登記、發熱症狀監測及處置跟蹤報告,進1步細化校園防控措施,堅決避免疫情在校園產生。火車站、汽車站、機場要在出入口醒目位置設置健康碼查驗唆使牌及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專用通道和唆使牌,進行人工或廣播提示,引導乘客出示健康碼、身份證,出入站(場)時嚴格查驗健康碼、檢測體溫;繼續落實分辨別級管控措施,對查驗發現的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和重點地區來金返金人員,要立即登記備案,引導其通過專用通道進入留觀區,及時轉交相干縣區規範處置;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交由衛生健康部門規範處置。
4、強化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防控。
加強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的人員出入管理和健康監測,發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立刻報告,離崗並及時就診。嚴格落實登記、測溫、透風、消毒等防控措施。強化風險排查和環境衛生整治,對操作台面、下水道、運輸車輛等重點部位嚴格落實消殺措施。加強對物流從業人員疫情相干知識培訓,嚴格落實實名登記、驗視、可疑物品報告等制度,增加消鴆殺菌頻次,消除疫情傳播隱患。
從即日起,對來自北京西城區、房山區、大興區、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省外中風險地區來金返金人員,「兩站1場」要嚴格核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證明,核酸檢測證明陰性的,由「兩站1場」將人員信息及時推送給其目的地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由目的地社區、單位做好健康監測;不能提供7日內有效核酸檢測證明的,依照屬地化管理,由縣區聯防聯控指揮部負責及時隔離,並進行核酸檢測。
對來自北京豐臺區等省外高風險地區的來金返金人員,依照屬地化原則由縣區聯防聯控指揮部負責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視察,並進行最少2次的核酸檢測。
永昌縣、金川區要對5月30日(含)以來,曾到過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人員進行全面摸排,責成其主動向所屬社區(村組)報告,從即日起居家隔離,不得外出,並聯繫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立即進行核酸檢測,確保應檢盡檢。如隱瞞不報,造成不良後果的,將嚴肅迫究屬地、部門、單位、個人4方的法律責任。
5、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
(1)醫療救治準備要到位。各級各醫療衛生機構要確保醫療服務和疫情防控所需的藥品、試劑、防護用品等儲備充足。依照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做到隔離病區不緊縮、留觀床位不減少、專家團隊不解散,特別要強化人員培訓、演練和人材梯隊建設,提升醫務人員特別是基層醫務人員病例初期鑑別診斷能力。
(2)發熱門診管理要到位。在規範設置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基礎上,進1步完善發熱門診功能,儘可能減少發熱門診內外人員活動。細化流行病學史詢問,詳細了解是不是有北京等地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
(3)院內感染防控要到位。各級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落實醫院感染防控措施,健全院感防控質控制度、全員培訓制度,加強對救治人員和陪護人員的管理,落實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全員核酸檢測,切實下降產生院內感染的風險,堅決杜絕院內感染釀成的聚焦性疫情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