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基層單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總結彙報材料。
xx縣人社局:深學「黨史」踐初心 增強就業工作新動能。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xx區人社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始終牢牢聚焦「穩就業」「保居民就業」的主責主業,努力做好就業幫扶、職業培訓、滬滇勞務協作等各項就業工作,在工作細微處下功夫、在為民服務上守初心,切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轉化,積極彰顯人社部門擔當作為。
以「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為目標,精準「把脈」施策。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xx區人社局積極開展調研走訪,深入對接百姓需求,提升就業工作精準性和針對性。
加大生態就業工作力度。根據百姓需求,深度挖掘就業崗位,強化智能化管理,完善人員退出機制,提升管理實效,通過實施生態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也促進了生態xx和生態惠民的良性互動,目前共吸納從業人員1.5萬人。今年中組部、人社部將xx縣生態就業工作列為典型案例,專門拍攝製作了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宣傳片《家門口的「生態就業」托起百姓幸福夢》,相關工作經驗在國家性平台進行了推廣。
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針對xx縣「4050」勞動力占多數,職業技能相對偏低的現狀,區人社局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線上線下齊發力,分類組織實施。疫情期間,在全市率先開設線上職業培訓補貼申請受理平台,開通全天候24小時諮詢電話。疫情平穩後,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恢複線下培訓,目前,線上培訓共通過備案265家,培訓職工1.86萬人次,線下培訓0.16萬人次。同時,多方位搭建培訓平台,組織參加世界青年技能體驗日、世界技能大賽xx省選拔賽、區級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努力提升本區勞動力技能水平,增強職業競爭力,實現高質量就業。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xx省選拔賽中,本區選手榮獲三等獎。
激發創業帶動就業效應。針對本區創業氛圍不濃、創業者亟需系統性指導的現狀,多層次開展創業培訓,為創業女性、農創人員、孵化園區創業者等開展創業培訓20餘次,累計培訓1000餘人次,目前已有36人自主創業成功。舉辦「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xxxx賽區選拔賽,評選出優秀獲獎項目20個,並推薦4個項目參加市級比賽,其中「高精度空間智能機械手」項目榮獲市級決賽二等獎。同時,推進本區創業型城區常態化xx,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庫,組織創業先鋒為創業項目提供資源整合、資本融入等多項專業輔導和支持,形成了創業園區加創業實踐基地「1十n創業空間」模式,目前已成功孵化70餘家創業組織。
以「落實惠企政策 穩定就業崗位」為依託,助力企業破解用工難題。
疫情暴發後,企業負擔加重、裁員風險加大,xx區人社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主動擔當、科學研判,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積極落實「援企穩崗」政策。根據市、區總體部署,區人社局先後打出「免、減、緩、返、補」政策組合拳,制定操作辦法,組織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目前已發放失業保險返還、線上培訓補貼等各類補貼累計1733家,金額2337.21萬元,有力減輕了企業負擔,為企業在疫情影響下穩定就業崗位提供了保障。
著力聚焦本區重點企業。疫情期間,對15家涉及城市運行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重點企業,建立24小時用工調查制度和「一對一」工作聯繫機制,為每家企業配備一名「就業服務專員」,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同時,開展一對一的政策宣傳,確保政策宣傳到位、企業及時享受。
不斷優化就業服務機制。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便捷直觀的服務,區人社局積極推行不見面「雲」服務,引導企業通過「一網通辦」「xx人社」app、自助經辦等平台實現網上掌上辦理公共就業服務事項,確保業務「不掉線」,服務「不打折」。
以「幫扶重點群體,提升就業質量」為突破,推動勞動力實現更高質量就業。
xx區人社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充分摸排幫扶人員底數,認真進行人崗匹配,著力提升就業幫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增強在工作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全面拓寬就業招聘渠道。區人社局利用線上「雲招聘」和線下招聘相結合的形式,為求職者搭建平台,目前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招聘32場,發布崗位信息3500餘個,招聘人數1.2萬餘人。積極與島外優質項目對接,掛牌成立xx迪士尼度假區xx崗位介紹官方點位,為本區未就業勞動力提供安保、客房服務、樂園運營等就業崗位,目前已成功推薦200餘人簽約上崗(其中殘疾人20餘名,退役軍人30餘名)。
著力聚焦重點群體就業。聚焦高校畢業生,增加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招聘數量;舉辦高校畢業生「雲招聘」活動,推出崗位800餘個。聚焦35歲以下失業青年,做實「啟航」計劃,開展「一對一」求職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聚焦離土農民、長江退捕漁民等群體,採用「分類管理、個性指導」的服務模式,提供精準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就業服務。
努力幫扶臨滄勞動力就業。xx縣與臨滄市開展對口勞務幫扶工作以來,利用校企合作方式,積極搭建就業平台,實現臨滄青年來滬來崇就業。來自雲南臨滄的傣族青年俸春林,通過該模式到振華重工工作後,家庭年收入由3000餘元提高到目前的月收入5000餘元,還被公司推薦參加了今年國際焊接大賽,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技能人才,真正實現了職業技能和生活水平雙提升。今年8月份,區人社局重點針對臨滄意向創業青年,帶去網絡直播及農旅結合等創業培訓,幫助臨滄勞動力提升技能、增加收入,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今年已實現臨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962人,來滬就業111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xx區人社局將在今後工作中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把「初心」變「恆心」,以優質優化服務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助推本區就業工作再上新台階。
xx縣人社局:深學「黨史」踐初心 增強就業工作新動能。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xx區人社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始終牢牢聚焦「穩就業」「保居民就業」的主責主業,努力做好就業幫扶、職業培訓、滬滇勞務協作等各項就業工作,在工作細微處下功夫、在為民服務上守初心,切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轉化,積極彰顯人社部門擔當作為。
以「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為目標,精準「把脈」施策。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xx區人社局積極開展調研走訪,深入對接百姓需求,提升就業工作精準性和針對性。
加大生態就業工作力度。根據百姓需求,深度挖掘就業崗位,強化智能化管理,完善人員退出機制,提升管理實效,通過實施生態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也促進了生態xx和生態惠民的良性互動,目前共吸納從業人員1.5萬人。今年中組部、人社部將xx縣生態就業工作列為典型案例,專門拍攝製作了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宣傳片《家門口的「生態就業」托起百姓幸福夢》,相關工作經驗在國家性平台進行了推廣。
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針對xx縣「4050」勞動力占多數,職業技能相對偏低的現狀,區人社局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線上線下齊發力,分類組織實施。疫情期間,在全市率先開設線上職業培訓補貼申請受理平台,開通全天候24小時諮詢電話。疫情平穩後,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恢複線下培訓,目前,線上培訓共通過備案265家,培訓職工1.86萬人次,線下培訓0.16萬人次。同時,多方位搭建培訓平台,組織參加世界青年技能體驗日、世界技能大賽xx省選拔賽、區級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努力提升本區勞動力技能水平,增強職業競爭力,實現高質量就業。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xx省選拔賽中,本區選手榮獲三等獎。
激發創業帶動就業效應。針對本區創業氛圍不濃、創業者亟需系統性指導的現狀,多層次開展創業培訓,為創業女性、農創人員、孵化園區創業者等開展創業培訓20餘次,累計培訓1000餘人次,目前已有36人自主創業成功。舉辦「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xxxx賽區選拔賽,評選出優秀獲獎項目20個,並推薦4個項目參加市級比賽,其中「高精度空間智能機械手」項目榮獲市級決賽二等獎。同時,推進本區創業型城區常態化xx,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庫,組織創業先鋒為創業項目提供資源整合、資本融入等多項專業輔導和支持,形成了創業園區加創業實踐基地「1十n創業空間」模式,目前已成功孵化70餘家創業組織。
以「落實惠企政策 穩定就業崗位」為依託,助力企業破解用工難題。
疫情暴發後,企業負擔加重、裁員風險加大,xx區人社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主動擔當、科學研判,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積極落實「援企穩崗」政策。根據市、區總體部署,區人社局先後打出「免、減、緩、返、補」政策組合拳,制定操作辦法,組織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目前已發放失業保險返還、線上培訓補貼等各類補貼累計1733家,金額2337.21萬元,有力減輕了企業負擔,為企業在疫情影響下穩定就業崗位提供了保障。
著力聚焦本區重點企業。疫情期間,對15家涉及城市運行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重點企業,建立24小時用工調查制度和「一對一」工作聯繫機制,為每家企業配備一名「就業服務專員」,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同時,開展一對一的政策宣傳,確保政策宣傳到位、企業及時享受。
不斷優化就業服務機制。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便捷直觀的服務,區人社局積極推行不見面「雲」服務,引導企業通過「一網通辦」「xx人社」app、自助經辦等平台實現網上掌上辦理公共就業服務事項,確保業務「不掉線」,服務「不打折」。
以「幫扶重點群體,提升就業質量」為突破,推動勞動力實現更高質量就業。
xx區人社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充分摸排幫扶人員底數,認真進行人崗匹配,著力提升就業幫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增強在工作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全面拓寬就業招聘渠道。區人社局利用線上「雲招聘」和線下招聘相結合的形式,為求職者搭建平台,目前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招聘32場,發布崗位信息3500餘個,招聘人數1.2萬餘人。積極與島外優質項目對接,掛牌成立xx迪士尼度假區xx崗位介紹官方點位,為本區未就業勞動力提供安保、客房服務、樂園運營等就業崗位,目前已成功推薦200餘人簽約上崗(其中殘疾人20餘名,退役軍人30餘名)。
著力聚焦重點群體就業。聚焦高校畢業生,增加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招聘數量;舉辦高校畢業生「雲招聘」活動,推出崗位800餘個。聚焦35歲以下失業青年,做實「啟航」計劃,開展「一對一」求職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聚焦離土農民、長江退捕漁民等群體,採用「分類管理、個性指導」的服務模式,提供精準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就業服務。
努力幫扶臨滄勞動力就業。xx縣與臨滄市開展對口勞務幫扶工作以來,利用校企合作方式,積極搭建就業平台,實現臨滄青年來滬來崇就業。來自雲南臨滄的傣族青年俸春林,通過該模式到振華重工工作後,家庭年收入由3000餘元提高到目前的月收入5000餘元,還被公司推薦參加了今年國際焊接大賽,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技能人才,真正實現了職業技能和生活水平雙提升。今年8月份,區人社局重點針對臨滄意向創業青年,帶去網絡直播及農旅結合等創業培訓,幫助臨滄勞動力提升技能、增加收入,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今年已實現臨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962人,來滬就業111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xx區人社局將在今後工作中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把「初心」變「恆心」,以優質優化服務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助推本區就業工作再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