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水利局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指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今年)》,對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今年法治嵊州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嵊委法辦發〔2020〕3號)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現將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今年法治政府主要工作
1.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貫徹《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全面落實局黨委對全市水利系統法制工作的領導和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局水政水資源科負責局法治政府建設牽頭工作,將建設法治政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認真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今年)》《今年法治嵊州建設工作要點任務清單》部署的工作任務,堅持「誰執法誰普法」的工作原則,明確責任分工。二是加強法制學習。出台《嵊州市水利局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將法治政府建設相關內容列入局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議題。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認真學習《黨章》、《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認真落實周一夜學制度,組織全局幹部職工以開展《憲法》《紹興市水資源保護條例》《浙江省水域保護辦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政策的學習。三是加強法制培訓。組織領導幹部分批參加「學法用法三年輪訓」「公務員知識更新培訓」、「公務員(含參公人員)學法用法考試」和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水利系統業務骨幹防汛技能和水利法規培訓,不斷提高領導幹部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一是加強規範性文件清理。加強規範性文件審查、備案、清理,落實「三統一」制度,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加強規範性文件後評估,行政規範性文件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報備,今年我局未出台規範性文件。二是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明確需要集體決策的重大事項,規範重大事項決策程序,不斷提高重大事項集體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三是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嵊州市三維律師事務所一位律師擔任我局法律顧問,加強與律師團隊的聯繫與諮詢,充分發揮律師專業能力,聽取律師的意見建議,加大對水行政執法、規範性文件制定、重大合同管理等法律服務,有效避免法律風險,今年,我局未發生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案件。
3.提升普法宣傳力度。實施《紹興市水利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今年)》,印發《嵊州市水利局普法工作責任清單》,明確各科室(單位)的普法工作職責。一是加強重要節點的法制宣傳。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12·4國家憲法日」和「城市節水宣傳周」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及新媒體傳播方式,圍繞宣傳《浙江省水域保護辦法》、《紹興市水資源保護條例》和《民法典》,廣泛開展「六進」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宣傳欄、電子屏、微信群、釘釘群等單位法治文化陣地等宣傳載體等渠道受眾面廣、內容豐富靈活的特點,加大向社會公眾的宣傳。二是結合日常工作開展宣傳。堅持「誰執法誰普法」原則,利用「三服務」、「雙隨機」、「強監管」等各種場合,向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宣傳水法規,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水域河道的保護。三是執法與宣傳教育結合。結合巡查工作,開展執法人員進村入企活動,深入企業用水大戶、重大涉水建設項目、水事違法行為高發區域宣傳水法律法規,接受群眾諮詢,開展以案釋法。今年以來,全市執法人員累計走訪執法監管對象115戶,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辦事指南3000餘份,接受群眾諮詢1100餘人次。
4.推進審批制度改革。一是提高政務服務辦事質量,根據要求,完善後台數據,完成政務服務2.0建設任務。二是推進區域「三合一」水影響評價改革。根據《紹興市區域「三合一」水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全面推進我市區域水影響評價「三合一」工作,進一步提高涉水審批效率,加快向「事先區域評價、事中承諾報備、事後加強監管」方式轉變。三是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我局的服務事項,網辦率、掌辦率、跑零次、電子化材料率均為100%,承諾壓縮比98.89%,即辦率88.89%。進一步提高網上辦、即事即辦率。四是推進企業投資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根據市政府要求,制訂全流程審批工作指南,按照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的「五減」要求,進一步梳理涉水審批事項,企業投資項目涉水審批滿足「最多80天」工作要求,政府投資項目涉水審批滿足60天工作要求。
5.提升行政執法能力。一是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加強執法巡查力度。按照紹興市水利局印發《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試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做到所有的行政執法過程全程記錄並歸檔工作。二是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查監管對象135家。在浙江省行政執法監管平台及時公開執法人員、隨機抽查事項清單信息,開展手機app掌上執法監管,全面推進全市水利系統「網際網路+監管」平台應用和歷史數據歸集工作。三是以河(湖)長制工作為平台,進一步推進「無違建河道」的創建工作,今年完成「無違建河道」漁溪江16公里的創建工作,積極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涉水建設項目專項整治,發現5起已全部銷號。四是加強河道巡查及時發現並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今年共參與巡查352人次,查處水事違法行為10起,收繳罰沒款17.23萬餘元。
二、今年法治政府工作思路
1.進一步加強法治學習和宣傳。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今年)》《紹興市水利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2016-今年)》《嵊州市七五普法規劃》,制定詳細的今年法治學習宣傳教育工作計劃。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法規學習培訓活動,全面提升水利幹部職工的法治素養。加強法制宣傳,做到常態宣傳。精心組織「3·22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為重要節點積極參與「城市節水宣傳周」、「國家憲法日」的法制宣傳,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協作,發揮水利網站等平台,打造法治宣傳的主陣地。
2.進一步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辦事效率,規範權力運行。做好「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加強數據整合,提升辦理事項「網上辦、掌上辦」等核心指標。按照審批事項「八統一」要求,進一步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間,並做到線上線下一致。實現「一窗受理」到位,進一步優化辦理流程,及時修編完善窗口辦事指南,提高網上申請、快遞送達比例,開展「同城通辦」、「現場辦理」等特色服務。
3.進一步提升法制隊伍建設。因局制宜,加強對現有人員的法制能力的培訓,解決法制人才短板問題,鼓勵各類人員參加各類執法資格考試和培訓,進一步提高持證率。加強水政執法支隊建設,進一步提高執法水平和能力。充分發揮局法律顧問職能,發揮專業團隊優勢,在重大決策、重要合同簽訂前充分徵求和聽取法律顧問的意見,避免發生法律風險。
4.進一步健全執法規範化建設。全面實行執法全過程記錄、行政執法公示、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制定行政規範性文件,做好規範性文件的法制審查、把關、備案、清理工作。加強執法巡查和案件的審核監督,切實提高執法案卷質量和執法規範水平。積極配合市司法局和法院做好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和出庭應訴等工作。
一、今年法治政府主要工作
1.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貫徹《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全面落實局黨委對全市水利系統法制工作的領導和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局水政水資源科負責局法治政府建設牽頭工作,將建設法治政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認真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今年)》《今年法治嵊州建設工作要點任務清單》部署的工作任務,堅持「誰執法誰普法」的工作原則,明確責任分工。二是加強法制學習。出台《嵊州市水利局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將法治政府建設相關內容列入局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議題。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認真學習《黨章》、《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認真落實周一夜學制度,組織全局幹部職工以開展《憲法》《紹興市水資源保護條例》《浙江省水域保護辦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政策的學習。三是加強法制培訓。組織領導幹部分批參加「學法用法三年輪訓」「公務員知識更新培訓」、「公務員(含參公人員)學法用法考試」和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水利系統業務骨幹防汛技能和水利法規培訓,不斷提高領導幹部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一是加強規範性文件清理。加強規範性文件審查、備案、清理,落實「三統一」制度,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加強規範性文件後評估,行政規範性文件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報備,今年我局未出台規範性文件。二是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明確需要集體決策的重大事項,規範重大事項決策程序,不斷提高重大事項集體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三是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嵊州市三維律師事務所一位律師擔任我局法律顧問,加強與律師團隊的聯繫與諮詢,充分發揮律師專業能力,聽取律師的意見建議,加大對水行政執法、規範性文件制定、重大合同管理等法律服務,有效避免法律風險,今年,我局未發生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案件。
3.提升普法宣傳力度。實施《紹興市水利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今年)》,印發《嵊州市水利局普法工作責任清單》,明確各科室(單位)的普法工作職責。一是加強重要節點的法制宣傳。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12·4國家憲法日」和「城市節水宣傳周」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及新媒體傳播方式,圍繞宣傳《浙江省水域保護辦法》、《紹興市水資源保護條例》和《民法典》,廣泛開展「六進」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宣傳欄、電子屏、微信群、釘釘群等單位法治文化陣地等宣傳載體等渠道受眾面廣、內容豐富靈活的特點,加大向社會公眾的宣傳。二是結合日常工作開展宣傳。堅持「誰執法誰普法」原則,利用「三服務」、「雙隨機」、「強監管」等各種場合,向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宣傳水法規,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水域河道的保護。三是執法與宣傳教育結合。結合巡查工作,開展執法人員進村入企活動,深入企業用水大戶、重大涉水建設項目、水事違法行為高發區域宣傳水法律法規,接受群眾諮詢,開展以案釋法。今年以來,全市執法人員累計走訪執法監管對象115戶,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辦事指南3000餘份,接受群眾諮詢1100餘人次。
4.推進審批制度改革。一是提高政務服務辦事質量,根據要求,完善後台數據,完成政務服務2.0建設任務。二是推進區域「三合一」水影響評價改革。根據《紹興市區域「三合一」水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全面推進我市區域水影響評價「三合一」工作,進一步提高涉水審批效率,加快向「事先區域評價、事中承諾報備、事後加強監管」方式轉變。三是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我局的服務事項,網辦率、掌辦率、跑零次、電子化材料率均為100%,承諾壓縮比98.89%,即辦率88.89%。進一步提高網上辦、即事即辦率。四是推進企業投資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根據市政府要求,制訂全流程審批工作指南,按照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的「五減」要求,進一步梳理涉水審批事項,企業投資項目涉水審批滿足「最多80天」工作要求,政府投資項目涉水審批滿足60天工作要求。
5.提升行政執法能力。一是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加強執法巡查力度。按照紹興市水利局印發《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試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做到所有的行政執法過程全程記錄並歸檔工作。二是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查監管對象135家。在浙江省行政執法監管平台及時公開執法人員、隨機抽查事項清單信息,開展手機app掌上執法監管,全面推進全市水利系統「網際網路+監管」平台應用和歷史數據歸集工作。三是以河(湖)長制工作為平台,進一步推進「無違建河道」的創建工作,今年完成「無違建河道」漁溪江16公里的創建工作,積極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涉水建設項目專項整治,發現5起已全部銷號。四是加強河道巡查及時發現並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今年共參與巡查352人次,查處水事違法行為10起,收繳罰沒款17.23萬餘元。
二、今年法治政府工作思路
1.進一步加強法治學習和宣傳。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今年)》《紹興市水利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2016-今年)》《嵊州市七五普法規劃》,制定詳細的今年法治學習宣傳教育工作計劃。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法規學習培訓活動,全面提升水利幹部職工的法治素養。加強法制宣傳,做到常態宣傳。精心組織「3·22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為重要節點積極參與「城市節水宣傳周」、「國家憲法日」的法制宣傳,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協作,發揮水利網站等平台,打造法治宣傳的主陣地。
2.進一步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辦事效率,規範權力運行。做好「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加強數據整合,提升辦理事項「網上辦、掌上辦」等核心指標。按照審批事項「八統一」要求,進一步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間,並做到線上線下一致。實現「一窗受理」到位,進一步優化辦理流程,及時修編完善窗口辦事指南,提高網上申請、快遞送達比例,開展「同城通辦」、「現場辦理」等特色服務。
3.進一步提升法制隊伍建設。因局制宜,加強對現有人員的法制能力的培訓,解決法制人才短板問題,鼓勵各類人員參加各類執法資格考試和培訓,進一步提高持證率。加強水政執法支隊建設,進一步提高執法水平和能力。充分發揮局法律顧問職能,發揮專業團隊優勢,在重大決策、重要合同簽訂前充分徵求和聽取法律顧問的意見,避免發生法律風險。
4.進一步健全執法規範化建設。全面實行執法全過程記錄、行政執法公示、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制定行政規範性文件,做好規範性文件的法制審查、把關、備案、清理工作。加強執法巡查和案件的審核監督,切實提高執法案卷質量和執法規範水平。積極配合市司法局和法院做好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和出庭應訴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