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幹部作風問題,集中表現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突出,奢靡之風這四種不良風氣。
十八大以來,各級對「四風」問題能夠交出具有治理成效的答卷,主要是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整治,這類問題具有「看得見、抓得著、治理效果明顯」的特徵,目前已收到讓幹部「不敢」違反的治標效果,只是還存在「明面上減少了,暗地裡仍存在」的問題,將是下一步的治理重點。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整治,因具有「看得見、抓不著、治理效果不明顯」的特點,治理辦法不多、收效不大,一時沒有做到讓幹部「不能、不想」違反,成為走向治本目標瓶頸。這一現狀符合中央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的治理要求,應當正確理解把握,繼續下大力氣,分層次進行治理。
問題表現。
一是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看得見、抓得著,不斷隱形變異。當前常見的問題和主要表現有三種。
1.「吃喝風」有抬頭升溫趨勢。主要表現是面上問題似乎消除了,私底下仍存在。一些公款吃喝轉移陣地,出現打「游擊戰」現象,公職人員私人請客,也很少公開到大酒店吃喝,表面上是吃喝風剎住了,其實是轉移到不易發現的小餐館或家居去了,而且參與人員的範圍更小了,支付方式更巧了,監督變得更難了。
2.濫發補貼福利問題較為突出。主要表現是以「加班補助」、「誤餐補助」等方式,在節假日突擊普發補助,無論是否真加班、真誤餐,幹部職工一律享有;有的以各種檢查考核、評比達標為幌子,向本單位工作人員濫發補助,同時,被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又以此為藉口,濫發獎金和補助。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問題,是一種變相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個人的行為,違反了財經紀律,破壞了收入分配秩序。
3.個人事項仍有大操大辦衝動。新的變化是:婚喪事項公開大辦的變少了,化整為零發生了;大操大辦沒有了,小操暗辦批量了;禮桌禮薄不見了,現場信封預備了;現場規模變小了,包間人員爆滿了;城市鬧區的不大辦了,郊區僻靜的張揚了。個別地方還存在以其他風俗習慣名義擴大操辦範圍設宴收禮現象。
二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看得見、摸不著,仍是隱疾難除:當前典型是新出現的「工作先留痕、檢查看留痕、整改再留痕」的工作推動管理模式,看似狠抓嚴管,實則是十足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做派。
1.工作推動「重留痕輕落實」。工作推動落實重點都在聽彙報、看材料、查留痕上,有的對工作安排沒安排、落實不落實、效果好不好不怎麼關注,要求必須要有留痕記錄;特別是扶貧檢查中對痕跡管理要求很嚴,幫扶工作先看紀實書寫有沒有錯誤、照片全不全、貧困戶簽字夠不夠,輕則批評,重則問責。使得基層出現一種錯誤傾向,認為資料越完善代表工作越好,每次迎檢都要準備大量的材料?
2.工作落實「重紙質輕實質」。一些幹部把工作落實簡單理解為工作留痕,安排部署重點圍繞留痕開展,在留痕中花樣翻新、相互攀比、層層加碼。典型問題是扶貧工作的資料是要求一套資料多處保存。比如,貧困戶幫扶紀實資料、危房改造戶資料等都要一式幾份,分別在貧困戶家中、村委會、鎮政府、縣級職能部門多處複製留存。還有幹部反映,單位發了三四個本子記不同內容的筆記,每個本子都要應付不同的檢查。
3.工作總結「重形式輕成效」。因為檢查考核指揮棒出現偏差,基層幹部普遍把重心放在完善和美化留痕資料上,一些單位迎接檢查考核,為了追求資料美觀效果,變相對留痕提出各種規定。有的要求圖文並茂、格式統一,有的要求統一資料封皮、文件盒外觀,有的要求製作微信美篇、ppt課件,等等。有的還出現幹部因未做微信美篇彙報工作而被問責的情形。
原因探析。
以上無論是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不斷隱形變異,還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依然隱疾難除,都表現出「四風」問題頑固性、反覆性的特徵,它不僅存在淡化務實精神、疏遠幹群關係、增加行政成本等問題,還會助長催生新的「四風」問題。我們有必要對以往工作進行反思。
從幹部角度反省反思,主要是在「四風」愈演愈烈的過去,部分公職人員已習慣過逍遙自在的生活,已經把「四風」視為公職人員的一種特權。如今從上到下猛藥治「四風」,有些人一下子不習慣了,但攝於目前整治的壓力,不敢公開搞「四風」,於是偶爾私下變相地過過「四風」癮。
1.特權思想、官僚習氣沒有消除。少數領導幹部長期脫離群眾,宗旨意識淡薄,受特權思想的影響,對奢侈到節儉的變化、對從老爺到公僕的變化、對從審批到服務方式的改變顯得不適應,思想上一時轉不過彎來,還在想方設法法規漏洞、鑽政策空子,「沾公家的光」。
2.僥倖心理、觀望心態作祟作怪。一些幹部對於當前的反腐和整頓「四風」的重要性和持久性估計嚴重不足,對中央治理腐敗問題的決心存在疑慮,存在有挺一陣子就過去的想法,總覺得山高皇帝遠,不會有事的,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萬全之策,不可能輕易就被查出,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
3.慣性思維、舊有習慣沒有改變。受傳統文化、封建思想、不良習俗長期影響,一些幹部習慣了過去的工作方式和制度,習慣了用舊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舊有經驗方法雖然不能適應新的形勢發展要求,但是仍然將其奉為「寶典」和「精華」沿用至今;還有些幹部習慣於以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應付工作,生活中追求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長期沉迷、養癰成患,缺乏反省精神和自我革新的勇氣,脫離舊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狀態便無所適從,有逃避監督、迷戀舊習的衝動。
從工作角度反省反思,主要是我們前期幹部作風建設工作中出現的三個沒有解決好:
1.在領導方法上,我們的「以上率下」問題還沒有解決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麼樣的班長,往往帶出什麼樣的隊伍。群眾的問題往往在幹部,幹部的問題往往在機關,機關的問題往往在班子,班子的問題往往在一把手。所以說,抓幹部作風建設,就是要從「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的政治站位、思想作風、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抓起,真正解決問題?
2.在正確的政績觀上,我們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問題還沒有解決好。急功近利,就是重眼前的利,而忽視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急功近利的另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急於報功,遨功推過,報喜不報憂,不實事求是,名不符實,有的甚至欺瞞中央。急功近利就是不注重平常監管、不注重經常監管,搞「大呼隆」、運動式監管,時緊時松、時管時不管,忽視事前監管、放鬆事中監管,致使老問題死灰復燃,新問題不能得到有效過制,有了問題再搞急功近利的事後監管。
3.在工作作風上,我們幹部隊伍中的「庸懶散慢虛」問題還沒有解決好。幹部作風之所以出現反彈反覆,是出在工作作風不實、不深上。有對明顯存在的問題熟視無睹、置若罔聞的;有對情況只知一些皮毛,當「大概」先生的;有執行任務領導不到場,隔空喊話的;有沒有給上級提供客觀的、真實的、可能產生變數的信息,有的自己不出主意,等待領導拍板,導致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決策的失誤,導致領導演戲、下面看戲、責任住領導身上推的。
應該說,這三個沒有解決好,是新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惡風起於毫末,危害卻十分大。為政施政者需要下大力氣,認真分析、研究、解決問題。
十八大以來,各級對「四風」問題能夠交出具有治理成效的答卷,主要是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整治,這類問題具有「看得見、抓得著、治理效果明顯」的特徵,目前已收到讓幹部「不敢」違反的治標效果,只是還存在「明面上減少了,暗地裡仍存在」的問題,將是下一步的治理重點。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整治,因具有「看得見、抓不著、治理效果不明顯」的特點,治理辦法不多、收效不大,一時沒有做到讓幹部「不能、不想」違反,成為走向治本目標瓶頸。這一現狀符合中央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的治理要求,應當正確理解把握,繼續下大力氣,分層次進行治理。
問題表現。
一是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看得見、抓得著,不斷隱形變異。當前常見的問題和主要表現有三種。
1.「吃喝風」有抬頭升溫趨勢。主要表現是面上問題似乎消除了,私底下仍存在。一些公款吃喝轉移陣地,出現打「游擊戰」現象,公職人員私人請客,也很少公開到大酒店吃喝,表面上是吃喝風剎住了,其實是轉移到不易發現的小餐館或家居去了,而且參與人員的範圍更小了,支付方式更巧了,監督變得更難了。
2.濫發補貼福利問題較為突出。主要表現是以「加班補助」、「誤餐補助」等方式,在節假日突擊普發補助,無論是否真加班、真誤餐,幹部職工一律享有;有的以各種檢查考核、評比達標為幌子,向本單位工作人員濫發補助,同時,被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又以此為藉口,濫發獎金和補助。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問題,是一種變相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個人的行為,違反了財經紀律,破壞了收入分配秩序。
3.個人事項仍有大操大辦衝動。新的變化是:婚喪事項公開大辦的變少了,化整為零發生了;大操大辦沒有了,小操暗辦批量了;禮桌禮薄不見了,現場信封預備了;現場規模變小了,包間人員爆滿了;城市鬧區的不大辦了,郊區僻靜的張揚了。個別地方還存在以其他風俗習慣名義擴大操辦範圍設宴收禮現象。
二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看得見、摸不著,仍是隱疾難除:當前典型是新出現的「工作先留痕、檢查看留痕、整改再留痕」的工作推動管理模式,看似狠抓嚴管,實則是十足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做派。
1.工作推動「重留痕輕落實」。工作推動落實重點都在聽彙報、看材料、查留痕上,有的對工作安排沒安排、落實不落實、效果好不好不怎麼關注,要求必須要有留痕記錄;特別是扶貧檢查中對痕跡管理要求很嚴,幫扶工作先看紀實書寫有沒有錯誤、照片全不全、貧困戶簽字夠不夠,輕則批評,重則問責。使得基層出現一種錯誤傾向,認為資料越完善代表工作越好,每次迎檢都要準備大量的材料?
2.工作落實「重紙質輕實質」。一些幹部把工作落實簡單理解為工作留痕,安排部署重點圍繞留痕開展,在留痕中花樣翻新、相互攀比、層層加碼。典型問題是扶貧工作的資料是要求一套資料多處保存。比如,貧困戶幫扶紀實資料、危房改造戶資料等都要一式幾份,分別在貧困戶家中、村委會、鎮政府、縣級職能部門多處複製留存。還有幹部反映,單位發了三四個本子記不同內容的筆記,每個本子都要應付不同的檢查。
3.工作總結「重形式輕成效」。因為檢查考核指揮棒出現偏差,基層幹部普遍把重心放在完善和美化留痕資料上,一些單位迎接檢查考核,為了追求資料美觀效果,變相對留痕提出各種規定。有的要求圖文並茂、格式統一,有的要求統一資料封皮、文件盒外觀,有的要求製作微信美篇、ppt課件,等等。有的還出現幹部因未做微信美篇彙報工作而被問責的情形。
原因探析。
以上無論是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不斷隱形變異,還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依然隱疾難除,都表現出「四風」問題頑固性、反覆性的特徵,它不僅存在淡化務實精神、疏遠幹群關係、增加行政成本等問題,還會助長催生新的「四風」問題。我們有必要對以往工作進行反思。
從幹部角度反省反思,主要是在「四風」愈演愈烈的過去,部分公職人員已習慣過逍遙自在的生活,已經把「四風」視為公職人員的一種特權。如今從上到下猛藥治「四風」,有些人一下子不習慣了,但攝於目前整治的壓力,不敢公開搞「四風」,於是偶爾私下變相地過過「四風」癮。
1.特權思想、官僚習氣沒有消除。少數領導幹部長期脫離群眾,宗旨意識淡薄,受特權思想的影響,對奢侈到節儉的變化、對從老爺到公僕的變化、對從審批到服務方式的改變顯得不適應,思想上一時轉不過彎來,還在想方設法法規漏洞、鑽政策空子,「沾公家的光」。
2.僥倖心理、觀望心態作祟作怪。一些幹部對於當前的反腐和整頓「四風」的重要性和持久性估計嚴重不足,對中央治理腐敗問題的決心存在疑慮,存在有挺一陣子就過去的想法,總覺得山高皇帝遠,不會有事的,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萬全之策,不可能輕易就被查出,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
3.慣性思維、舊有習慣沒有改變。受傳統文化、封建思想、不良習俗長期影響,一些幹部習慣了過去的工作方式和制度,習慣了用舊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舊有經驗方法雖然不能適應新的形勢發展要求,但是仍然將其奉為「寶典」和「精華」沿用至今;還有些幹部習慣於以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應付工作,生活中追求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長期沉迷、養癰成患,缺乏反省精神和自我革新的勇氣,脫離舊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狀態便無所適從,有逃避監督、迷戀舊習的衝動。
從工作角度反省反思,主要是我們前期幹部作風建設工作中出現的三個沒有解決好:
1.在領導方法上,我們的「以上率下」問題還沒有解決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麼樣的班長,往往帶出什麼樣的隊伍。群眾的問題往往在幹部,幹部的問題往往在機關,機關的問題往往在班子,班子的問題往往在一把手。所以說,抓幹部作風建設,就是要從「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的政治站位、思想作風、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抓起,真正解決問題?
2.在正確的政績觀上,我們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問題還沒有解決好。急功近利,就是重眼前的利,而忽視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急功近利的另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急於報功,遨功推過,報喜不報憂,不實事求是,名不符實,有的甚至欺瞞中央。急功近利就是不注重平常監管、不注重經常監管,搞「大呼隆」、運動式監管,時緊時松、時管時不管,忽視事前監管、放鬆事中監管,致使老問題死灰復燃,新問題不能得到有效過制,有了問題再搞急功近利的事後監管。
3.在工作作風上,我們幹部隊伍中的「庸懶散慢虛」問題還沒有解決好。幹部作風之所以出現反彈反覆,是出在工作作風不實、不深上。有對明顯存在的問題熟視無睹、置若罔聞的;有對情況只知一些皮毛,當「大概」先生的;有執行任務領導不到場,隔空喊話的;有沒有給上級提供客觀的、真實的、可能產生變數的信息,有的自己不出主意,等待領導拍板,導致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決策的失誤,導致領導演戲、下面看戲、責任住領導身上推的。
應該說,這三個沒有解決好,是新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惡風起於毫末,危害卻十分大。為政施政者需要下大力氣,認真分析、研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