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是指公安機關及其民警在長期的警務活動和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公安職業特色的處於核心地位的共同意識。這種共同意識具有階級性、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公安職業特性。包含以下內容:第一,鮮明的政治和社會責任。
第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是指公安機關及其民警在長期的警務活動和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公安職業特色的處於核心地位的共同意識。這種共同意識具有階級性、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公安職業特性。包含以下內容:第一,鮮明的政治和社會責任;第二,強烈的團體意識;第三,正確的激勵原則;第四,堅定的理想和追求;第五,可靠的價值觀和方法論。
一、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途徑和過程
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公安機關廣泛倡導,精心培育,反覆錘鍊;需要系統規劃,長期努力,從點滴做起。有如下七個方面:
第一,灌輸教育。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先進的群體意識,不可能自發地形成,不會在公安警務實踐中自然而然地產生,自然離不開教育。灌輸教育是整體教育的一個有效方法。
第二,實踐養成。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培育過程,它要求每個民警在警務管理和各項社會活動中,時時注重良好精神風貌的養成,要從小事做起,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寓精神培育於細微之中。比如:開展「愛民月」活動、「警民共建」活動以及反對特權思想,糾正公安行業不正之風活動、反腐倡廉活動等,都可以增強民警愛民和紀律作風意識,強化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底蘊。
第三,榜樣示範。公安英模和先進群體無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偉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具體化、形象化,能使民警在無形中感到有形,學有樣子,趕有目標。濟南交警、漳州110、本溪市公安局、天津消防、哈爾濱東萊派出所……這些先進群體都有以一心為民、熱情服務的公僕意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境界;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和從嚴治警、嚴格執法的工作態度,其產生的效應,遠遠超過了他們工作的意義。
第四,環境滲透。通過各種宣傳渠道,採取各種宣傳手段,反覆宣傳在公安機關中踐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和先進典型,造成一種良好的客觀氣氛和濃厚的環境;通過人際環境,在民警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使每個民警生活在這樣的人際環境中感到輕鬆愉快。
第五,活動薰陶。通過諸如:「樹立良好形象,爭做優秀警官」的演講比賽、「警營之春卡拉ok比賽」、「警事技能大練兵大考核大比武」等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薰陶和培養民警的群體意識。
第六,形象塑造。民警的素質決定民警的形象,素質是形象的構成和升華,是塑造形象的根本出路。要提高民警的形象,必須強化民警的政治、思想、業務、文化和身體素質,向素質要形象。同時通過各種儀式、徵求意見會、公益活動等樹立民警的良好形象,並通過形象化的東西激勵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
第七,制度保障。公安機關領導制度、管理制度、業務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目標管理制度等都要充分體現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因此,培育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應當把樹立民警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作為強大的精神支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科學發展價值觀作為民警人生的定位;把民警道德的自律作為民警的行為規範;把以人為本、群體合和、修己愛人、自強不息等優秀文化薰陶作為民警深遠的人格模塑。
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概括和提煉
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一般經過濃縮、凝鍊,以富有哲理的格言形式表現出來。由於公安機關職業的特殊性,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共性的方面有:「忠誠、團結、廉明、奉獻」。公安部在「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說明中,還提到「為民」、「公正」、「服務」等理念,筆者認為「忠誠」這個理念,已經充分體現了「為民」、「公正」、「服務」的內涵。「忠於人民」包括了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內容;「忠於法律」也包含著依法履行職責,秉公執法辦事,維護公平、正義的深刻內涵。由於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分布不同,風俗習慣、隊伍結構、治安形勢等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各地在培育、提煉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時,既要體現公安機關核心價值觀的共性要求,同時還可以根據本地區公安隊伍的實質和特殊性提煉出來,比如:高揚「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公安精神;「堅信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忠於人民,獻身公安」的天津公安精神;「熱愛公安,立足本職,獻身事業,為甘井子奉獻」和「立志干公安,吃虧也心甘」的大連市甘井子公安分局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團結、高效、守法、文明、獻身」的三明市公安精神;濟南交警「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精神等。
第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是指公安機關及其民警在長期的警務活動和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公安職業特色的處於核心地位的共同意識。這種共同意識具有階級性、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公安職業特性。包含以下內容:第一,鮮明的政治和社會責任;第二,強烈的團體意識;第三,正確的激勵原則;第四,堅定的理想和追求;第五,可靠的價值觀和方法論。
一、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途徑和過程
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公安機關廣泛倡導,精心培育,反覆錘鍊;需要系統規劃,長期努力,從點滴做起。有如下七個方面:
第一,灌輸教育。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先進的群體意識,不可能自發地形成,不會在公安警務實踐中自然而然地產生,自然離不開教育。灌輸教育是整體教育的一個有效方法。
第二,實踐養成。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培育過程,它要求每個民警在警務管理和各項社會活動中,時時注重良好精神風貌的養成,要從小事做起,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寓精神培育於細微之中。比如:開展「愛民月」活動、「警民共建」活動以及反對特權思想,糾正公安行業不正之風活動、反腐倡廉活動等,都可以增強民警愛民和紀律作風意識,強化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底蘊。
第三,榜樣示範。公安英模和先進群體無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偉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具體化、形象化,能使民警在無形中感到有形,學有樣子,趕有目標。濟南交警、漳州110、本溪市公安局、天津消防、哈爾濱東萊派出所……這些先進群體都有以一心為民、熱情服務的公僕意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境界;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和從嚴治警、嚴格執法的工作態度,其產生的效應,遠遠超過了他們工作的意義。
第四,環境滲透。通過各種宣傳渠道,採取各種宣傳手段,反覆宣傳在公安機關中踐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和先進典型,造成一種良好的客觀氣氛和濃厚的環境;通過人際環境,在民警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使每個民警生活在這樣的人際環境中感到輕鬆愉快。
第五,活動薰陶。通過諸如:「樹立良好形象,爭做優秀警官」的演講比賽、「警營之春卡拉ok比賽」、「警事技能大練兵大考核大比武」等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薰陶和培養民警的群體意識。
第六,形象塑造。民警的素質決定民警的形象,素質是形象的構成和升華,是塑造形象的根本出路。要提高民警的形象,必須強化民警的政治、思想、業務、文化和身體素質,向素質要形象。同時通過各種儀式、徵求意見會、公益活動等樹立民警的良好形象,並通過形象化的東西激勵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
第七,制度保障。公安機關領導制度、管理制度、業務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目標管理制度等都要充分體現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因此,培育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應當把樹立民警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作為強大的精神支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科學發展價值觀作為民警人生的定位;把民警道德的自律作為民警的行為規範;把以人為本、群體合和、修己愛人、自強不息等優秀文化薰陶作為民警深遠的人格模塑。
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概括和提煉
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一般經過濃縮、凝鍊,以富有哲理的格言形式表現出來。由於公安機關職業的特殊性,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共性的方面有:「忠誠、團結、廉明、奉獻」。公安部在「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說明中,還提到「為民」、「公正」、「服務」等理念,筆者認為「忠誠」這個理念,已經充分體現了「為民」、「公正」、「服務」的內涵。「忠於人民」包括了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內容;「忠於法律」也包含著依法履行職責,秉公執法辦事,維護公平、正義的深刻內涵。由於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分布不同,風俗習慣、隊伍結構、治安形勢等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各地在培育、提煉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時,既要體現公安機關核心價值觀的共性要求,同時還可以根據本地區公安隊伍的實質和特殊性提煉出來,比如:高揚「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公安精神;「堅信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忠於人民,獻身公安」的天津公安精神;「熱愛公安,立足本職,獻身事業,為甘井子奉獻」和「立志干公安,吃虧也心甘」的大連市甘井子公安分局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團結、高效、守法、文明、獻身」的三明市公安精神;濟南交警「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