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關鍵詞】社會主義;國際性。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都是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過程,都是一個螺旋型前進、波浪式發展的過程。社會主義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的過程。空想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狀況尚未成熟時期的一種社會主義學說,是現代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早期空想平均社會主義,空想平均共產主義和三大批判空想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最早產生於英國,十六世紀英國人托馬斯莫爾撰寫了一部《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簡稱烏托邦),開啟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大門。書中描繪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就本質而言,烏托邦是具有啟蒙性質的,為一些極少數的人向著這個目標而努力。
雖然正面烏托邦為人們描繪出了理想國度的美好生活,但是由於當時手工勞動基礎上生產力非常地下,人們的這些理論也僅僅是一種空想。
18世紀,法國的莫來迪發表著作《自然法典》,標誌著空想平均共產主義的誕生。空想平均共產主義將平等理解為平均,從公平、共有的原則出發,莫來迪認為人類美好的社會制度在遠古。
19世紀,聖西門、博立葉和歐文是批判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聖西門提出的實業制度,博立葉提出的和諧制度和歐文提出的公社制度,都嚴厲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理,認為資本主義應當為社會主義所替代。
空想社會主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陷入局限的根本原因;空想社會主義沒有找到實現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空想社會主義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的階級力量。
從1844年到1917年,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現實。1836年僑居法國的德國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業者在巴黎建立的國際性的秘密革命組織――正義者同盟。正義者同盟是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前身,提出的口號是「人人皆兄弟」。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站起來」,綱領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宣言》。《共產主義宣言》於1848年發表,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第一個綱領,標誌著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現實。1871年,由於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巴黎公社運動宣告失敗,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僅72天。此時,馬克思強調,無產階級的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
社會主義從本世紀初在蘇聯誕生以來,出現了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到1924年列寧逝世為第一次高潮,此後社會主義處於低潮;從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為第二次高潮,從那以後社會主義一直處於低潮)。這是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落後,先天不足;內部存在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殘餘;外部不斷遭受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遏制和打壓;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在探索實踐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毫無疑問,21世紀社會主義也將是一個迂迴曲折的發展過程。
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促進資本主義矛盾的不斷加深,引發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社會衝突,危機和衝突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資本主義矛盾。因此,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雖然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了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了鍛鍊,從中吸取教訓,將促進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這種社會主義運動中暫時的復辟、倒退,改變不了社會主義發展的總趨勢。
雖然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從總體上講是處於低潮,但中國社會主義卻是高潮。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果,不僅明顯優於舊中國任何時期,而且優於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同期水平。社會主義克服了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能夠推動生產力更迅速地向前發展,創造出高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隨著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發展而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社會主義中國已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非執政的共產黨經過動盪和分化後,許多黨堅持了下來,有的還有所發展。他們根據本國國情,努力探索復興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他們對社會主義復興道路的新探索必將帶來社會主義運動的新高潮。
社會主義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會主義國家提倡的是反映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以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為指導的。
21世紀的社會主義將具有越來越明顯的國家特色和民族形式。過去社會主義運動中出現的那種「一種模式、一條道路、一個中心、趕超階段」的況將被克服。社會主義模式的多樣性表現為道路的多樣性、方式的多樣性、體制的多樣性和策略的多樣性。中國搞的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的,越南搞的是「越南特色」,古巴搞的是「古巴特還有「朝鮮式的社會主義」或「主體社會主義」等等。
21世紀的社會主義不是封閉型的社會主義,而是開放性的社會主義。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政治的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時代特徵要求戰略調整,時代和國情一樣,是每個馬克思主義政黨都必須認清和把握的,是制定戰略和策略的基礎。而每一個時代都具有自己獨有的特徵,這些特徵構成了特定時代的歷史規定性從而區別於其他時代。認識時代特徵,也要注意把和平與發展同戰爭與衝突聯繫起來,還耍從科技革命、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認識時代特徵。
在歷史社會主義從無到有從空想變為現實時期,在這段社會主義走走停停的探索時期,在歷史的鏡子面前,我們必須深刻反思,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面對我國今天改革成果以及當前國際形勢,繼續我們大國崛起之路。
參考文獻:
[1]許耀桐科學認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特點石油政工研究2005-3。
[2]王敏旋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2-5。
[3]薛新國國外社會主義新探索及發展趨勢觀察與思考2002-7。
【關鍵詞】社會主義;國際性。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都是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過程,都是一個螺旋型前進、波浪式發展的過程。社會主義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的過程。空想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狀況尚未成熟時期的一種社會主義學說,是現代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早期空想平均社會主義,空想平均共產主義和三大批判空想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最早產生於英國,十六世紀英國人托馬斯莫爾撰寫了一部《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簡稱烏托邦),開啟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大門。書中描繪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就本質而言,烏托邦是具有啟蒙性質的,為一些極少數的人向著這個目標而努力。
雖然正面烏托邦為人們描繪出了理想國度的美好生活,但是由於當時手工勞動基礎上生產力非常地下,人們的這些理論也僅僅是一種空想。
18世紀,法國的莫來迪發表著作《自然法典》,標誌著空想平均共產主義的誕生。空想平均共產主義將平等理解為平均,從公平、共有的原則出發,莫來迪認為人類美好的社會制度在遠古。
19世紀,聖西門、博立葉和歐文是批判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聖西門提出的實業制度,博立葉提出的和諧制度和歐文提出的公社制度,都嚴厲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理,認為資本主義應當為社會主義所替代。
空想社會主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陷入局限的根本原因;空想社會主義沒有找到實現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空想社會主義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的階級力量。
從1844年到1917年,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現實。1836年僑居法國的德國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業者在巴黎建立的國際性的秘密革命組織――正義者同盟。正義者同盟是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前身,提出的口號是「人人皆兄弟」。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站起來」,綱領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宣言》。《共產主義宣言》於1848年發表,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第一個綱領,標誌著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現實。1871年,由於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巴黎公社運動宣告失敗,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僅72天。此時,馬克思強調,無產階級的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
社會主義從本世紀初在蘇聯誕生以來,出現了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到1924年列寧逝世為第一次高潮,此後社會主義處於低潮;從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為第二次高潮,從那以後社會主義一直處於低潮)。這是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落後,先天不足;內部存在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殘餘;外部不斷遭受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遏制和打壓;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在探索實踐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毫無疑問,21世紀社會主義也將是一個迂迴曲折的發展過程。
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促進資本主義矛盾的不斷加深,引發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社會衝突,危機和衝突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資本主義矛盾。因此,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雖然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了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了鍛鍊,從中吸取教訓,將促進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這種社會主義運動中暫時的復辟、倒退,改變不了社會主義發展的總趨勢。
雖然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從總體上講是處於低潮,但中國社會主義卻是高潮。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果,不僅明顯優於舊中國任何時期,而且優於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同期水平。社會主義克服了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能夠推動生產力更迅速地向前發展,創造出高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隨著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發展而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社會主義中國已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非執政的共產黨經過動盪和分化後,許多黨堅持了下來,有的還有所發展。他們根據本國國情,努力探索復興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他們對社會主義復興道路的新探索必將帶來社會主義運動的新高潮。
社會主義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會主義國家提倡的是反映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以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為指導的。
21世紀的社會主義將具有越來越明顯的國家特色和民族形式。過去社會主義運動中出現的那種「一種模式、一條道路、一個中心、趕超階段」的況將被克服。社會主義模式的多樣性表現為道路的多樣性、方式的多樣性、體制的多樣性和策略的多樣性。中國搞的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的,越南搞的是「越南特色」,古巴搞的是「古巴特還有「朝鮮式的社會主義」或「主體社會主義」等等。
21世紀的社會主義不是封閉型的社會主義,而是開放性的社會主義。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政治的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時代特徵要求戰略調整,時代和國情一樣,是每個馬克思主義政黨都必須認清和把握的,是制定戰略和策略的基礎。而每一個時代都具有自己獨有的特徵,這些特徵構成了特定時代的歷史規定性從而區別於其他時代。認識時代特徵,也要注意把和平與發展同戰爭與衝突聯繫起來,還耍從科技革命、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認識時代特徵。
在歷史社會主義從無到有從空想變為現實時期,在這段社會主義走走停停的探索時期,在歷史的鏡子面前,我們必須深刻反思,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面對我國今天改革成果以及當前國際形勢,繼續我們大國崛起之路。
參考文獻:
[1]許耀桐科學認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特點石油政工研究2005-3。
[2]王敏旋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2-5。
[3]薛新國國外社會主義新探索及發展趨勢觀察與思考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