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辦園理念:
「讓兒童自己尋找生命的支點」我們對「生命的支點」的理解為:幼兒期發展有三大關鍵支點「自信、自主、自創」。身心健康、好奇探索、習慣良好自信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自信的幼兒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善於自我肯定、接受挑戰。自主是獨立的人格基礎,具有自主意識的幼兒,就會更積極地去學習,具有很強的責任意識。自創重在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動手)能力,它是創新與發明的源泉。
幼兒園的發展目標是:
具有良好的習慣、探索的興趣、快樂的情緒和獨立的人格。即以寬廣的胸懷熱愛生活,以敏捷的思維創造生活,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教師的發展目標是:具有獨立的見解、豐富的想像、創新的願望、鮮明的風格和不可取代的專業特質。辦園目標:
以「聯繫」為紐帶,加強人與人的聯繫、課程與課程的聯繫、教學與遊戲的聯繫、學習與生活的聯繫,形成教育服務多元化、幼兒快樂、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示範性幼兒園。
●幼兒園應該成為社區大家庭,家長是合作夥伴、為家長提供多樣的教育服務形式與多年齡段的服務項目,在拓展幼兒園教育資源的同時,充分利用家長與社區教育資源。
●課程建設從幼兒的需要出發,以幼兒、教師、家長、環境、材料五互動為核心,通過教學整合,讓幼兒獲得全部有意義的經驗。
●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創設促進兒童身體、社會、情感以及認知發展與安全的保教環境。力求環境功能的合理性、綜合性、開發性和利用性,以有限的教育投入,爭取最大的教育效益。
●幼兒園的生活環境、課程、學習氛圍以及所提供的各種服務的目的都是鼓勵幼兒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管理目標:
倡導和養育相互尊重合作共進的團隊精神,交涉包容、創意的幼兒園文化,樹尊重、合作的團隊精神;努力使一切資源得到最佳配備和最優組合;讓每一個孩子快樂成長,使每一位教師獲得成功。
教師發展目標:
建立對孩子的依戀之感,建構多方面的教育情景,建設自我培養的發展目標,讓每個教師都有敵意的機會。
幼兒發展目標:
身心健康、好奇探究、習慣良好。
培育組織智慧促進師生髮展。
幼兒園四年發展規劃
一、情況分析
東方幼兒園2005年接受了市專家的督導,2006年通過了示範園的復驗,2007年成功申報了上海市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近年來在優質化教育以及師資培養方面都得到了穩步的發展。06年和07年分別在曹路鎮託管了「好時光幼兒園」和「好日子幼兒園」,在探索城鄉教育均衡化邁出了新的一步。
幼兒園現有42個班級,除沈家弄部外其餘各部均有較大的運動場地以及各類活動室如:室內溜冰場、溫水游泳池、翻斗樂、科技室等設施,是浦東新區教育設施設備與辦學規模的典範。
幼兒園地處花木、梅園、洋涇三個社區。其中70%的幼兒在花木社區,該社區占地2平方公里,由於地理優勢和建築優勢定位為國際化社區。目前居民將近5萬人口,外來人口約占80%左右。園所周圍2平方公里內成為海歸以及優秀人才的聚集地,工作性質以高級白領為主,學歷層次大學以上占98%。由於來自各個文化層面,他們具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家長之間信息互通靈敏、聯繫密切。對教育的期望值明顯高於普通的家長,部分家長以俯視的眼光看待幼兒園與教師。如:追求教育國際化,希望聘請外教,招生工作中由於不能滿足進東方幼兒園的願望,出現集會、遊行等現象。梅園部、沈家弄部由於寄宿等特殊性面對全市招生,家長以機關幹部和事業單位為主,有較好的經濟條件和文化程度,出於尋求優質教育的共同目標慕名選擇東方幼兒園,對幼兒園的信任度極高,構成了東方獨特的優秀家長群體。
幼兒園教師隊伍現狀:從年齡、學歷層次來看,96名行政與教師平均年齡28歲(30歲以下71%,五年教齡以下42%),碩士與碩士在讀5人(5%),大學本科68人(69%),大本在讀29人(31%)。從專業技術層次上看,中學高級教師(2名。
約占2%),幼兒園高級教師(24名,約占25%),幼兒園初級教師(34名,約占35%)。從骨幹教師層次上看基本形成三個層次:市級骨幹教師(3名,約占3%),區級骨幹教師(13名,約占13%),署級和園級骨幹教師(17名,約占16%)。優勢:
1.「自律、包容、創意」的校園文化逐步積澱形成。十多年磨合而成的文化共性形成一個東方大熔爐,使每位加入東方的教師都能感受到東方的文化並逐步融入東方的文化。
2.幼兒園在人才引進中嚴格把握「學歷、能力與素質」,一線教師基本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專業起點較高。區級以上骨幹教師所占比例在全區領先,已能承擔市、區級課題,撰寫論文、活動設計、青年教師帶教等方面較為出色。重視後勤人員培訓與指導,工資與福利待遇等,已形成了一支既穩定又踏實的保育工作隊伍,教職工素養在全區領先地位。
3.幼兒園在教育管理髮展中倡導「培育組織智慧」「人人都有第一的機會」,注重上下同心、發揚長處、立足日常,共同發展、同時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目標明確,措施全面,因而全體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相對整齊,今年被評為浦東新區教師專業發展學校。
4.幼兒園教師招聘與培養以青年教師為主,積極向區內輸送優秀行政與骨幹教師,帶教和指導園長與鄉鎮二級幼兒園「面廣效實」,在教育界口碑較好。在浦東城鄉均衡化教育進程中,已託管的兩所幼兒園得到社會一致好評。
存在問題:
1.由於社區公建配套中教育資源不足,加上社區內公辦與民辦管理體制、收費標準、教育質量等種種原因,導致更多家長傾向選擇我園,已為社區和諧發展帶來一定的隱患。未來三年社區入住人口將近六萬左右,可能會使入園矛盾轉化為社會矛盾。
2.五年以下教齡青年教師在教師群體中占有一半比例。部分教師日趨成熟,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有望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顯著的進步。但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夠豐富,其創新容易成為沒有積澱的無根之木,無水之魚,這種客觀現狀決定了我校在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方面,更要為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條件與發展目標等。
3.學校擴校的可能性很大,骨幹教師需加速培養,班子成員培養與銜接迫在眉睫。「園長為亮點」的局面需打破,要使「教師群體成為亮點」,教師隊伍有待高水平培養,應根據教學實際和教師專業特點確定重點培養對象,引進中年優秀教師,進一步為教師提供與專家、名師互動的機會,建設教育資源信息共享庫等。
4.幼兒園園本課程方案教學、科技教育、溜冰、游泳等在幼教界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特色還不夠鮮明,處於瓶頸狀態。園特色課程體系需進一步的梳理和完善,尤其要與上海二期課改精神相吻合,形成一個更能體現我園特色的課程理論與實踐體系。
二、辦園指導思想
根據先進國家的經驗,結合我園的實際,我們對優質教育的理解:要創設、改善和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管理,促進校園環境、師資隊伍、課程建設及家園、社區教育的最優化,使幼兒的身心得到自主、和諧的發展。同時我們認為,優質教育是不斷發展的、相對目前幼兒教育狀況而言的,它是保證幼兒園面向兒童、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動態概念。
具體來說:學前階段教育的本質應該是一種無功利性的人格教育,其過程應是潛移默化的,是文化薰陶的結果。優質的教育應看到每一個幼兒都蘊涵著發展的潛能和存在著個性差異。因此,要以尊重每個幼兒為前提,進行適切性教育和有差別的學習。其次,優質教育要以幼兒自主發展為本,用發展的眼光、態度來看待兒童的各種能力。讓幼兒從小孕育「發現自己、自尊自信、自主發展的創造精神」。
「讓兒童自己尋找生命的支點」我們對「生命的支點」的理解為:幼兒期發展有三大關鍵支點「自信、自主、自創」。身心健康、好奇探索、習慣良好自信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自信的幼兒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善於自我肯定、接受挑戰。自主是獨立的人格基礎,具有自主意識的幼兒,就會更積極地去學習,具有很強的責任意識。自創重在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動手)能力,它是創新與發明的源泉。
幼兒園的發展目標是:
具有良好的習慣、探索的興趣、快樂的情緒和獨立的人格。即以寬廣的胸懷熱愛生活,以敏捷的思維創造生活,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教師的發展目標是:具有獨立的見解、豐富的想像、創新的願望、鮮明的風格和不可取代的專業特質。辦園目標:
以「聯繫」為紐帶,加強人與人的聯繫、課程與課程的聯繫、教學與遊戲的聯繫、學習與生活的聯繫,形成教育服務多元化、幼兒快樂、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示範性幼兒園。
●幼兒園應該成為社區大家庭,家長是合作夥伴、為家長提供多樣的教育服務形式與多年齡段的服務項目,在拓展幼兒園教育資源的同時,充分利用家長與社區教育資源。
●課程建設從幼兒的需要出發,以幼兒、教師、家長、環境、材料五互動為核心,通過教學整合,讓幼兒獲得全部有意義的經驗。
●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創設促進兒童身體、社會、情感以及認知發展與安全的保教環境。力求環境功能的合理性、綜合性、開發性和利用性,以有限的教育投入,爭取最大的教育效益。
●幼兒園的生活環境、課程、學習氛圍以及所提供的各種服務的目的都是鼓勵幼兒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管理目標:
倡導和養育相互尊重合作共進的團隊精神,交涉包容、創意的幼兒園文化,樹尊重、合作的團隊精神;努力使一切資源得到最佳配備和最優組合;讓每一個孩子快樂成長,使每一位教師獲得成功。
教師發展目標:
建立對孩子的依戀之感,建構多方面的教育情景,建設自我培養的發展目標,讓每個教師都有敵意的機會。
幼兒發展目標:
身心健康、好奇探究、習慣良好。
培育組織智慧促進師生髮展。
幼兒園四年發展規劃
一、情況分析
東方幼兒園2005年接受了市專家的督導,2006年通過了示範園的復驗,2007年成功申報了上海市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近年來在優質化教育以及師資培養方面都得到了穩步的發展。06年和07年分別在曹路鎮託管了「好時光幼兒園」和「好日子幼兒園」,在探索城鄉教育均衡化邁出了新的一步。
幼兒園現有42個班級,除沈家弄部外其餘各部均有較大的運動場地以及各類活動室如:室內溜冰場、溫水游泳池、翻斗樂、科技室等設施,是浦東新區教育設施設備與辦學規模的典範。
幼兒園地處花木、梅園、洋涇三個社區。其中70%的幼兒在花木社區,該社區占地2平方公里,由於地理優勢和建築優勢定位為國際化社區。目前居民將近5萬人口,外來人口約占80%左右。園所周圍2平方公里內成為海歸以及優秀人才的聚集地,工作性質以高級白領為主,學歷層次大學以上占98%。由於來自各個文化層面,他們具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家長之間信息互通靈敏、聯繫密切。對教育的期望值明顯高於普通的家長,部分家長以俯視的眼光看待幼兒園與教師。如:追求教育國際化,希望聘請外教,招生工作中由於不能滿足進東方幼兒園的願望,出現集會、遊行等現象。梅園部、沈家弄部由於寄宿等特殊性面對全市招生,家長以機關幹部和事業單位為主,有較好的經濟條件和文化程度,出於尋求優質教育的共同目標慕名選擇東方幼兒園,對幼兒園的信任度極高,構成了東方獨特的優秀家長群體。
幼兒園教師隊伍現狀:從年齡、學歷層次來看,96名行政與教師平均年齡28歲(30歲以下71%,五年教齡以下42%),碩士與碩士在讀5人(5%),大學本科68人(69%),大本在讀29人(31%)。從專業技術層次上看,中學高級教師(2名。
約占2%),幼兒園高級教師(24名,約占25%),幼兒園初級教師(34名,約占35%)。從骨幹教師層次上看基本形成三個層次:市級骨幹教師(3名,約占3%),區級骨幹教師(13名,約占13%),署級和園級骨幹教師(17名,約占16%)。優勢:
1.「自律、包容、創意」的校園文化逐步積澱形成。十多年磨合而成的文化共性形成一個東方大熔爐,使每位加入東方的教師都能感受到東方的文化並逐步融入東方的文化。
2.幼兒園在人才引進中嚴格把握「學歷、能力與素質」,一線教師基本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專業起點較高。區級以上骨幹教師所占比例在全區領先,已能承擔市、區級課題,撰寫論文、活動設計、青年教師帶教等方面較為出色。重視後勤人員培訓與指導,工資與福利待遇等,已形成了一支既穩定又踏實的保育工作隊伍,教職工素養在全區領先地位。
3.幼兒園在教育管理髮展中倡導「培育組織智慧」「人人都有第一的機會」,注重上下同心、發揚長處、立足日常,共同發展、同時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目標明確,措施全面,因而全體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相對整齊,今年被評為浦東新區教師專業發展學校。
4.幼兒園教師招聘與培養以青年教師為主,積極向區內輸送優秀行政與骨幹教師,帶教和指導園長與鄉鎮二級幼兒園「面廣效實」,在教育界口碑較好。在浦東城鄉均衡化教育進程中,已託管的兩所幼兒園得到社會一致好評。
存在問題:
1.由於社區公建配套中教育資源不足,加上社區內公辦與民辦管理體制、收費標準、教育質量等種種原因,導致更多家長傾向選擇我園,已為社區和諧發展帶來一定的隱患。未來三年社區入住人口將近六萬左右,可能會使入園矛盾轉化為社會矛盾。
2.五年以下教齡青年教師在教師群體中占有一半比例。部分教師日趨成熟,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有望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顯著的進步。但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夠豐富,其創新容易成為沒有積澱的無根之木,無水之魚,這種客觀現狀決定了我校在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方面,更要為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條件與發展目標等。
3.學校擴校的可能性很大,骨幹教師需加速培養,班子成員培養與銜接迫在眉睫。「園長為亮點」的局面需打破,要使「教師群體成為亮點」,教師隊伍有待高水平培養,應根據教學實際和教師專業特點確定重點培養對象,引進中年優秀教師,進一步為教師提供與專家、名師互動的機會,建設教育資源信息共享庫等。
4.幼兒園園本課程方案教學、科技教育、溜冰、游泳等在幼教界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特色還不夠鮮明,處於瓶頸狀態。園特色課程體系需進一步的梳理和完善,尤其要與上海二期課改精神相吻合,形成一個更能體現我園特色的課程理論與實踐體系。
二、辦園指導思想
根據先進國家的經驗,結合我園的實際,我們對優質教育的理解:要創設、改善和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管理,促進校園環境、師資隊伍、課程建設及家園、社區教育的最優化,使幼兒的身心得到自主、和諧的發展。同時我們認為,優質教育是不斷發展的、相對目前幼兒教育狀況而言的,它是保證幼兒園面向兒童、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動態概念。
具體來說:學前階段教育的本質應該是一種無功利性的人格教育,其過程應是潛移默化的,是文化薰陶的結果。優質的教育應看到每一個幼兒都蘊涵著發展的潛能和存在著個性差異。因此,要以尊重每個幼兒為前提,進行適切性教育和有差別的學習。其次,優質教育要以幼兒自主發展為本,用發展的眼光、態度來看待兒童的各種能力。讓幼兒從小孕育「發現自己、自尊自信、自主發展的創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