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突然「跑路」,留下200多萬元的債務,還拖欠了100多萬元的工資。小李挺身而出,說:我們把倉庫里的貨賣掉換路費吧。沒想到不到2個月,大家每人多賺了20000元。
一天上午,某機械設備公司的工人們發現公司門口聚了許多人,一打聽,全是要債的,原材料費、招待費、辦公用品費……。
原來,一年下來,公司雜七雜八共欠了大約200多萬元的債務。
工人們覺得情況不太對,趕緊湧向辦公區,發現大多數辦公室都鎖著門。老闆辦公室倒是開著,卻滿地一片狼藉。
大家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這麼多年,公司一直運轉得挺不錯,上個月還給每員員工平均發了1000元的獎金,怎麼說倒就倒了呢?
財務室的會計和出納急忙趕來,她們也是剛剛得到消息。
打開保險柜一看,發現有一捆現金,大約5萬元的樣子。現金邊上還有一張字條,字跡是老闆的:對不起大家,這錢你倆帶走吧。
看來,老闆確實是「跑路」了,只是良心未泯,給財務留了5萬元。
可是這5萬元能幹什麼啊?公司的管理加工人,一共80來號人,光上個月工資和社保就要付100多萬?
現在該怎麼辦?
有人憤怒地提出要去有關部門投訴,讓老闆賣房來補發工資,得到了很多人的響應。
但就在這個時候,銷售部經理小李站了出來,他說的話讓大家精神一振。
小李環顧四周,說道:「我們去投訴肯定贏,但是也不能很快拿到補償,我看公司能幹活的人都在,財務也在,不如我們先把倉庫里積壓的貨賣掉,換些路費怎麼樣?」
大夥一聽,這個辦法有些新鮮,反正這些天也沒訂單,閒著也是閒著。
沒想到後勤部的人打開倉庫一清點,居然還有500萬元的產品積壓。
小李把銷售部的幾名同事集中起來,當著大夥的面,嚴肅地說道:「現在,希望大家打起精神,按照之前的分工,拉業務的拉業務,要賬的要賬,為了咱們自己,也為了全公司的兄弟姐妹!」
銷售部的小伙子們看起來平常就很團結,全部表示要盡全力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車間主任帶著十幾個工人,說要臨時加入銷售部,利用自己的人脈盡一份力。
財務也說:老闆留下的5萬元全部作為這些天的運行經費。
保安保潔說:我們可以負責給大家做飯。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沒過一個星期,銷售回籠200萬資金不說,還簽了300萬的新合同。
這時,有人提議把這200萬元分了,公司法務不知從哪冒了出來,說:那樣是違法的。
於是有人就說把上個月工資結了,年後再重新找工作。
小李再次提議,說:「現在勢頭正好,不如咱們發了工資繼續干,把獎金也掙出來!」
眾人都覺得不錯,再次響應。
這件事不知誰傳了出去,客戶們聽說後也都給力支持,因為有了新訂單,車間主任帶著幾個人又回到了車間,機器又開始轟鳴起來。
結果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好,不到2個月,不僅還清了欠款,員工們每人還多發了20000元獎金。
又過了一段時間,老闆回來了,笑嘻嘻地對大家說:看來我不在的日子,大家活乾得更好啊!這樣吧,小李以後就是公司總經理了,我退休。
李總經理上任的第一天,就宣布公司實施全員持股,連保安保潔都分了股,還說:「以後大家幹活,都是為自己干。」
這時,有人察覺到有些不對勁,悄悄問旁邊的人:「這小李有什麼權力,想分股就分股,想發獎金就發獎金啊?」
那人白了他一眼:「別忘了,咱們老闆也姓李!你看不出來這是重新洗牌,、培養交班啊?再說了,管他是誰,對我們好,讓咱們有錢賺就行!」
——看來,「給自己賺錢」比之「為老闆打工」的動力,不知要強多少倍。只有對員工好、讓員工有錢賺,老闆才能服眾,才能賺更多的錢。如此才能形成和諧相處、良性循環的職場。
一天上午,某機械設備公司的工人們發現公司門口聚了許多人,一打聽,全是要債的,原材料費、招待費、辦公用品費……。
原來,一年下來,公司雜七雜八共欠了大約200多萬元的債務。
工人們覺得情況不太對,趕緊湧向辦公區,發現大多數辦公室都鎖著門。老闆辦公室倒是開著,卻滿地一片狼藉。
大家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這麼多年,公司一直運轉得挺不錯,上個月還給每員員工平均發了1000元的獎金,怎麼說倒就倒了呢?
財務室的會計和出納急忙趕來,她們也是剛剛得到消息。
打開保險柜一看,發現有一捆現金,大約5萬元的樣子。現金邊上還有一張字條,字跡是老闆的:對不起大家,這錢你倆帶走吧。
看來,老闆確實是「跑路」了,只是良心未泯,給財務留了5萬元。
可是這5萬元能幹什麼啊?公司的管理加工人,一共80來號人,光上個月工資和社保就要付100多萬?
現在該怎麼辦?
有人憤怒地提出要去有關部門投訴,讓老闆賣房來補發工資,得到了很多人的響應。
但就在這個時候,銷售部經理小李站了出來,他說的話讓大家精神一振。
小李環顧四周,說道:「我們去投訴肯定贏,但是也不能很快拿到補償,我看公司能幹活的人都在,財務也在,不如我們先把倉庫里積壓的貨賣掉,換些路費怎麼樣?」
大夥一聽,這個辦法有些新鮮,反正這些天也沒訂單,閒著也是閒著。
沒想到後勤部的人打開倉庫一清點,居然還有500萬元的產品積壓。
小李把銷售部的幾名同事集中起來,當著大夥的面,嚴肅地說道:「現在,希望大家打起精神,按照之前的分工,拉業務的拉業務,要賬的要賬,為了咱們自己,也為了全公司的兄弟姐妹!」
銷售部的小伙子們看起來平常就很團結,全部表示要盡全力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車間主任帶著十幾個工人,說要臨時加入銷售部,利用自己的人脈盡一份力。
財務也說:老闆留下的5萬元全部作為這些天的運行經費。
保安保潔說:我們可以負責給大家做飯。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沒過一個星期,銷售回籠200萬資金不說,還簽了300萬的新合同。
這時,有人提議把這200萬元分了,公司法務不知從哪冒了出來,說:那樣是違法的。
於是有人就說把上個月工資結了,年後再重新找工作。
小李再次提議,說:「現在勢頭正好,不如咱們發了工資繼續干,把獎金也掙出來!」
眾人都覺得不錯,再次響應。
這件事不知誰傳了出去,客戶們聽說後也都給力支持,因為有了新訂單,車間主任帶著幾個人又回到了車間,機器又開始轟鳴起來。
結果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好,不到2個月,不僅還清了欠款,員工們每人還多發了20000元獎金。
又過了一段時間,老闆回來了,笑嘻嘻地對大家說:看來我不在的日子,大家活乾得更好啊!這樣吧,小李以後就是公司總經理了,我退休。
李總經理上任的第一天,就宣布公司實施全員持股,連保安保潔都分了股,還說:「以後大家幹活,都是為自己干。」
這時,有人察覺到有些不對勁,悄悄問旁邊的人:「這小李有什麼權力,想分股就分股,想發獎金就發獎金啊?」
那人白了他一眼:「別忘了,咱們老闆也姓李!你看不出來這是重新洗牌,、培養交班啊?再說了,管他是誰,對我們好,讓咱們有錢賺就行!」
——看來,「給自己賺錢」比之「為老闆打工」的動力,不知要強多少倍。只有對員工好、讓員工有錢賺,老闆才能服眾,才能賺更多的錢。如此才能形成和諧相處、良性循環的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