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篇
1.勞動爭議糾紛應向哪個法院提起?
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用人單位對一裁終局的仲裁裁決不服,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2.勞動爭議糾紛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勞動爭議糾紛原則上應仲裁前置,即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服仲裁裁決後再向法院起訴;但也有例外情形,如勞動者以用人單位出具的工資欠條為證據,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係其他爭議的,可直接以追索勞動報酬糾紛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提起訴訟,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係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
3.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是否適用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雖然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係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但此類案件有別於普通民事糾紛。「追索勞動報酬糾紛」屬「勞動合同糾紛」項下的四級案由,仍應適用勞動合同糾紛的管轄原則,即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勞動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
4.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需享受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如勞動者系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屬於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依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五)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發生的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下列糾紛不屬於勞動爭議:(一)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5.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後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的,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存在申請仲裁主體不適格等情形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並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七條: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以申請仲裁的主體不適格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經審查確屬主體不適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6.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事項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範圍,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如何處理?
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仲裁的事項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範圍,當事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7.不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應在多少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如非終局裁決,當事人應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2)如為終局裁決,勞動者應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用人單位應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提示:
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的為終局裁決,包括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金額的爭議及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如為終局裁決,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一般會在作出的裁決書中予以明確。
8.勞動爭議終局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後,應當在多少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15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條:......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勞動爭議案件中,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後又申請撤訴的,能否再次起訴?
不能。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經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裁決的糾紛准予撤訴或駁回起訴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從何時起生效的解釋》第一條: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後又申請撤訴,經人民法院審查准予撤訴的,原仲裁裁決自人民法院裁定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10.因仲裁裁決確定的主體資格錯誤或仲裁裁決事項不屬於勞動爭議,被人民法院駁回起訴的,原仲裁裁決是否生效?
不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經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糾紛准予撤訴或駁回起訴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從何時起生效的解釋》第三條:因仲裁裁決確定的主體資格錯誤或仲裁裁決事項不屬於勞動爭議,被人民法院駁回起訴的,原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
11.當事人簽收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的調解書後反悔,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如何處理?
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反悔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12.不服勞動仲裁裁決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如何表述?
勞動者對仲裁裁決不服向法院起訴的,訴訟請求應以申請仲裁時提出的請求為限,未經勞動仲裁的事項不應直接向法院起訴;用人單位對非終局裁決不服的,訴訟請求應以仲裁裁決支持的事項為限,可表述為如「判令原告無需向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xxx元」,對終局裁決不服的,應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訴訟請求表述為「申請撤銷xxxx號裁決書」
13.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當事人可否再增加訴訟請求?
如增加的訴請與訴爭的勞動爭議有不可分性,人民法院應當合併審理;如系獨立的勞動爭議,當事人應就此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十四條: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訟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併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14.勞動者與有字號的個體工商戶發生勞動爭議,如何列當事人?
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號為當事人,並同時註明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九條: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號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號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號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15.勞務派遣單位或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如何列當事人?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條: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
16.用人單位分立、合併的情況下,如何列當事人?
用人單位與其它單位合併的,合併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合併後的單位為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為若干單位的,其分立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分立後的實際用人單位為當事人,如分立為若干單位後,對承受勞動權利義務的單位不明確的,分立後的單位均為當事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其它單位合併的,合併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合併後的單位為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為若干單位的,其分立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分立後的實際用人單位為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為若干單位後,具體承受勞動權利義務的單位不明確的,分立後的單位均為當事人。
17.勞動者與非法的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如何列當事人?
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以掛靠等方式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應當將用人單位和營業執照出借方列為當事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
第三十條: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以掛靠等方式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應當將用人單位和營業執照出借方列為當事人。
18.仲裁中遺漏的當事人,是否可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審查認為仲裁裁決遺漏了必須共同參加仲裁的當事人的,應當依法追加遺漏的人為訴訟當事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一條: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依法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查認為仲裁裁決遺漏了必須共同參加仲裁的當事人的,應當依法追加遺漏的人為訴訟當事人。
19.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是否屬於勞動關係?
不屬於勞動關係,雙方為勞務關係。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二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係處理。
20.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受理費是多少?
每件10元。
法律依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準交納:......(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02
實體篇
21.經過仲裁前置程序的證明材料
當事人應提交以下材料證明案件已經過仲裁前置程序(追索勞動報酬案件除外):
(1)仲裁申請書、勞動仲裁裁決書。
(2)不予受理通知書、不予立案通知書。
(3)逾期未作出受理決定、仲裁裁決的證據。
(4)收到仲裁裁決書、通知書時間的證據,快遞面單或物流信息查詢單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2.不同類型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材料
勞動爭議案件常見糾紛類型為確認勞動關係,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經濟補償金、代通知金或賠償金,加班工資,工傷保險待遇,年終獎、提成、補貼、津貼等勞動報酬,不同類型勞動爭議案件需提供不同的證據材料,對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亦有不同的舉證責任劃分。
◆確認勞動關係:
(1)書面勞動合同。
(2)應聘登記表、入職登記表、錄用通知書、面試通知簡訊等。
(3)工作服、出入證、工作證等。
(4)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社會保險繳納情況查詢單等。
(5)同一工作單位的勞動者的證人證言等。
(6)工作往來郵件、微信聊天記錄、qq聊天記錄、工作安排簡訊記錄等。
舉證責任規定:
a.由勞動者證明入職時間;b.用人單位主張的用工之日與勞動者主張的入職時間不一致,應當提供其自身因管理員工掌握的入職登記表、勞動合同等證據;c.用人單位否認存在勞動關係的,應提供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等材料證明不存在勞動關係。
法律依據:
《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15]12號)第一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係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組成部分。
第二條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
雙方存在勞動關係及實際用工起止日期的證據,相關證據材料可參考確認勞動關係糾紛的舉證材料。
舉證責任規定:
a.勞動者主張用人單位因未簽訂勞動合同向其每月支付二倍工資的,應由用人單位舉證證明已簽訂了勞動合同、具有勞動合同性質的其他合同文件或因勞動者原因未能簽訂勞動合同;b.勞動者為用人單位高管或者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應就其是否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承擔舉證責任。
◆經濟補償金、代通知金、賠償金:
(1)勞動者單方面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需提供以下證據:
a.勞動者的辭職申請或其他書面辭職材料。
b.用人單位存在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的證據,如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等。
c.工資單、銀行查詢明細等工資發放憑證等,證明勞動者勞動關係解除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水平。
(2)用人單位單方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需提供以下證據:
a.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決定等書面文件。
b.勞動者違法違紀、不符合錄用條件或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證明材料。
c.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程序性文件,如工會意見、辦理工作交接文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等。
舉證責任規定:
a.勞動者主動辭職的,由勞動者舉證證明辭職原因;b.用人單位提出解除或終止的,用人單位作出解除、終止勞動關係決定的,由用人單位證明其決定的合法性。
◆加班工資:
(1)考勤記錄、打卡記錄、加班通知、加班申請單等,證明有無加班事實。
(2)工資單、銀行查詢明細等工資發放憑證等,證明有無發放加班工資。
(3)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且未安排補休的證據。
舉證責任規定:
a.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b.用人單位主張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綜合計算工時制的,由用人單位舉證。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
◆工傷保險待遇:
(1)有關部門對工傷認定、傷殘等級、勞動能力等的鑑定材料。
(2)治療工傷的醫療費、交通費、護理費、食宿費、康復器具等費用單據。
(3)社會保險繳納情況查詢清單。
(4)工資發放憑證(包括受傷前12個月工資收入情況及受傷後的工資發放情況)等。
舉證責任規定:
a.勞動者主張工傷保險待遇的,應就存在工傷傷害的事實、工傷認定、傷殘等級、鑑定時間、停工留薪期、住院治療起止時間及治療費用等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應就已支付的工傷損害賠償費用等事實承擔舉證責任;b.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主張不構成工傷的,應當提供勞動者非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等證據。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主張年終獎、提成、補貼、津貼等勞動報酬:
(1)對該等待遇有明確約定的勞動合同、單位規章制度、員工手冊等,證明該等勞動報酬的計算方式、具體數額等。
(2)工資單、銀行查詢明細等工資發放憑證等,證明有無發放該等勞動報酬。
舉證責任規定:
用人單位對於工資發放記錄的舉證責任限於兩年之內。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23.當事人在勞動爭議仲裁階段向仲裁機構提交過的全部證據材料仍應向人民法院提交。
24.舉證材料中若包含電子證據,則需:簡訊、電子郵件、微信、支付寶等聊天記錄,截圖應當連貫完整,且當事人應當向法庭出示手機、電腦等原始載體。錄音、錄像應向法庭提交錄音錄像存儲設備並提供錄音、錄像內容的文字記錄。
1.勞動爭議糾紛應向哪個法院提起?
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用人單位對一裁終局的仲裁裁決不服,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2.勞動爭議糾紛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勞動爭議糾紛原則上應仲裁前置,即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服仲裁裁決後再向法院起訴;但也有例外情形,如勞動者以用人單位出具的工資欠條為證據,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係其他爭議的,可直接以追索勞動報酬糾紛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提起訴訟,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係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
3.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是否適用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雖然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係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但此類案件有別於普通民事糾紛。「追索勞動報酬糾紛」屬「勞動合同糾紛」項下的四級案由,仍應適用勞動合同糾紛的管轄原則,即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勞動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
4.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需享受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如勞動者系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屬於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依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五)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發生的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下列糾紛不屬於勞動爭議:(一)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5.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後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的,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存在申請仲裁主體不適格等情形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並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七條: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以申請仲裁的主體不適格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經審查確屬主體不適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6.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事項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範圍,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如何處理?
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仲裁的事項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範圍,當事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7.不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應在多少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如非終局裁決,當事人應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2)如為終局裁決,勞動者應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用人單位應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提示:
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的為終局裁決,包括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金額的爭議及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如為終局裁決,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一般會在作出的裁決書中予以明確。
8.勞動爭議終局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後,應當在多少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15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條:......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勞動爭議案件中,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後又申請撤訴的,能否再次起訴?
不能。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經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裁決的糾紛准予撤訴或駁回起訴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從何時起生效的解釋》第一條: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後又申請撤訴,經人民法院審查准予撤訴的,原仲裁裁決自人民法院裁定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10.因仲裁裁決確定的主體資格錯誤或仲裁裁決事項不屬於勞動爭議,被人民法院駁回起訴的,原仲裁裁決是否生效?
不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經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糾紛准予撤訴或駁回起訴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從何時起生效的解釋》第三條:因仲裁裁決確定的主體資格錯誤或仲裁裁決事項不屬於勞動爭議,被人民法院駁回起訴的,原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
11.當事人簽收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的調解書後反悔,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如何處理?
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反悔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12.不服勞動仲裁裁決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如何表述?
勞動者對仲裁裁決不服向法院起訴的,訴訟請求應以申請仲裁時提出的請求為限,未經勞動仲裁的事項不應直接向法院起訴;用人單位對非終局裁決不服的,訴訟請求應以仲裁裁決支持的事項為限,可表述為如「判令原告無需向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xxx元」,對終局裁決不服的,應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訴訟請求表述為「申請撤銷xxxx號裁決書」
13.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當事人可否再增加訴訟請求?
如增加的訴請與訴爭的勞動爭議有不可分性,人民法院應當合併審理;如系獨立的勞動爭議,當事人應就此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十四條: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訟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併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14.勞動者與有字號的個體工商戶發生勞動爭議,如何列當事人?
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號為當事人,並同時註明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九條: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號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號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號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15.勞務派遣單位或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如何列當事人?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條: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
16.用人單位分立、合併的情況下,如何列當事人?
用人單位與其它單位合併的,合併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合併後的單位為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為若干單位的,其分立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分立後的實際用人單位為當事人,如分立為若干單位後,對承受勞動權利義務的單位不明確的,分立後的單位均為當事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其它單位合併的,合併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合併後的單位為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為若干單位的,其分立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由分立後的實際用人單位為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為若干單位後,具體承受勞動權利義務的單位不明確的,分立後的單位均為當事人。
17.勞動者與非法的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如何列當事人?
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以掛靠等方式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應當將用人單位和營業執照出借方列為當事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
第三十條: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以掛靠等方式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應當將用人單位和營業執照出借方列為當事人。
18.仲裁中遺漏的當事人,是否可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審查認為仲裁裁決遺漏了必須共同參加仲裁的當事人的,應當依法追加遺漏的人為訴訟當事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一條: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依法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查認為仲裁裁決遺漏了必須共同參加仲裁的當事人的,應當依法追加遺漏的人為訴訟當事人。
19.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是否屬於勞動關係?
不屬於勞動關係,雙方為勞務關係。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二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係處理。
20.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受理費是多少?
每件10元。
法律依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準交納:......(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02
實體篇
21.經過仲裁前置程序的證明材料
當事人應提交以下材料證明案件已經過仲裁前置程序(追索勞動報酬案件除外):
(1)仲裁申請書、勞動仲裁裁決書。
(2)不予受理通知書、不予立案通知書。
(3)逾期未作出受理決定、仲裁裁決的證據。
(4)收到仲裁裁決書、通知書時間的證據,快遞面單或物流信息查詢單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2.不同類型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材料
勞動爭議案件常見糾紛類型為確認勞動關係,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經濟補償金、代通知金或賠償金,加班工資,工傷保險待遇,年終獎、提成、補貼、津貼等勞動報酬,不同類型勞動爭議案件需提供不同的證據材料,對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亦有不同的舉證責任劃分。
◆確認勞動關係:
(1)書面勞動合同。
(2)應聘登記表、入職登記表、錄用通知書、面試通知簡訊等。
(3)工作服、出入證、工作證等。
(4)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社會保險繳納情況查詢單等。
(5)同一工作單位的勞動者的證人證言等。
(6)工作往來郵件、微信聊天記錄、qq聊天記錄、工作安排簡訊記錄等。
舉證責任規定:
a.由勞動者證明入職時間;b.用人單位主張的用工之日與勞動者主張的入職時間不一致,應當提供其自身因管理員工掌握的入職登記表、勞動合同等證據;c.用人單位否認存在勞動關係的,應提供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等材料證明不存在勞動關係。
法律依據:
《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15]12號)第一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係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組成部分。
第二條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
雙方存在勞動關係及實際用工起止日期的證據,相關證據材料可參考確認勞動關係糾紛的舉證材料。
舉證責任規定:
a.勞動者主張用人單位因未簽訂勞動合同向其每月支付二倍工資的,應由用人單位舉證證明已簽訂了勞動合同、具有勞動合同性質的其他合同文件或因勞動者原因未能簽訂勞動合同;b.勞動者為用人單位高管或者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應就其是否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承擔舉證責任。
◆經濟補償金、代通知金、賠償金:
(1)勞動者單方面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需提供以下證據:
a.勞動者的辭職申請或其他書面辭職材料。
b.用人單位存在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的證據,如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等。
c.工資單、銀行查詢明細等工資發放憑證等,證明勞動者勞動關係解除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水平。
(2)用人單位單方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需提供以下證據:
a.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決定等書面文件。
b.勞動者違法違紀、不符合錄用條件或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證明材料。
c.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程序性文件,如工會意見、辦理工作交接文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等。
舉證責任規定:
a.勞動者主動辭職的,由勞動者舉證證明辭職原因;b.用人單位提出解除或終止的,用人單位作出解除、終止勞動關係決定的,由用人單位證明其決定的合法性。
◆加班工資:
(1)考勤記錄、打卡記錄、加班通知、加班申請單等,證明有無加班事實。
(2)工資單、銀行查詢明細等工資發放憑證等,證明有無發放加班工資。
(3)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且未安排補休的證據。
舉證責任規定:
a.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b.用人單位主張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綜合計算工時制的,由用人單位舉證。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
◆工傷保險待遇:
(1)有關部門對工傷認定、傷殘等級、勞動能力等的鑑定材料。
(2)治療工傷的醫療費、交通費、護理費、食宿費、康復器具等費用單據。
(3)社會保險繳納情況查詢清單。
(4)工資發放憑證(包括受傷前12個月工資收入情況及受傷後的工資發放情況)等。
舉證責任規定:
a.勞動者主張工傷保險待遇的,應就存在工傷傷害的事實、工傷認定、傷殘等級、鑑定時間、停工留薪期、住院治療起止時間及治療費用等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應就已支付的工傷損害賠償費用等事實承擔舉證責任;b.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主張不構成工傷的,應當提供勞動者非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等證據。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主張年終獎、提成、補貼、津貼等勞動報酬:
(1)對該等待遇有明確約定的勞動合同、單位規章制度、員工手冊等,證明該等勞動報酬的計算方式、具體數額等。
(2)工資單、銀行查詢明細等工資發放憑證等,證明有無發放該等勞動報酬。
舉證責任規定:
用人單位對於工資發放記錄的舉證責任限於兩年之內。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23.當事人在勞動爭議仲裁階段向仲裁機構提交過的全部證據材料仍應向人民法院提交。
24.舉證材料中若包含電子證據,則需:簡訊、電子郵件、微信、支付寶等聊天記錄,截圖應當連貫完整,且當事人應當向法庭出示手機、電腦等原始載體。錄音、錄像應向法庭提交錄音錄像存儲設備並提供錄音、錄像內容的文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