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募資收緊下,股權投資開啟大浪淘沙,少數頭部機構因為「吸金能力」較強已經開始做母基金,大部分私募機構募集資金困難。那麼私募股權基金將如何發展?法邦網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私募股權基金行業加速洗牌
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一級股權投資迎來新一輪洗牌。受影響最大是此前從一線基金分裂出來的一批小基金,2015年股權投資市場如火如荼,原來一線基金的高管紛紛出來自立門戶。根據vc-saas的數據,中國新募集基金的數量在2014年明顯爆發,在2015年飆升至3000隻左右,2016年回落至2500隻左右,2017年則斷崖式下降到850隻。這些2015年以來自來門戶的高管們在原有平台大多有不錯的業績,脫離老東家後,雖然挖掘項目能力仍然很強,但也失去原有平台給投資項目賦能的能力,很難擠進優質項目。這種情況下,小基金後來投的不少是資質一般的項目,現在投資期接近尾聲,回報率逐漸顯現,這些投資機構很難繼續募資並在投資端搶到好項目。
小型私募股權基金募資趨難
對於小型私募股權基金來說,一級市場的資金越來越不好募了。這在當前絕非個例。據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vc/pe完成募集的基金數量同比下降76%,募資規模同比下降95.33%。私募股權基金募集資金不是單一渠道受阻,而是各個渠道都在紮緊口子,被動、主動因素都有。被動收緊」是指在資管新規之下,銀行對通過認購結構化產品優先級參與私募基金越發謹慎。有專業人士表示,銀行現在不是以投資的心態在談併購基金項目,而是以放貸款的心態在做。
小型私募股權基金未來發展趨勢
對於規模較小、缺乏歷史業績的股權基金,未來lp(有限合伙人)會向gp(普通合伙人)轉變、gp會逐步向fa(財務顧問)靠攏。現在已經有這樣情況了,一方面由於要給後端提成還無法保證收益率,出大資金的lp不願意把錢交給gp,更傾向於成立自己的gp來實際管理;另一方面,gp募不到錢又要存活下來,被迫朝財務顧問方向發展,一旦有好項目就推介給有資金實力的機構,藉此收取中間費。未來兩類基金將具備競爭優勢,一是未來綜合性的頭部基金,持續周期長、過往業績較好,且具備穩定lp渠道;二是紮根細分領域的產業類基金,能夠挖掘到行業內優質企業,項目選擇上更具備優勢。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行業加速洗牌 私募股權基金頭部效應漸顯[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