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女,漢族,中共黨員,1982年4月出生,內蒙古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20xx年參加工作,20xx年6月入黨,現任集寧區新體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勇擔當砥礪進取。
作為一名80後的年輕幹部,在基層黨務工作崗位上滿腔熱忱,忘我投入,以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和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作風,帶領黨員創先爭優,為民服務,帶領各社區黨支部凝心聚力,勵精圖治,使街道黨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社區黨建活力不斷增強。
20xx年10月,時任橋西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李晶,由於單位人事調整,被臨時挂帥,分管起橋西街道基層黨建工作。作為一名年輕幹部,面對一項臨時任命,她帶著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兒和一份黨員幹部強烈的責任感,經過契而不舍的努力,硬是將橋西街道基層黨建工作推向了區、市乃至自治區的前列,成為集寧區基層黨建當之無愧的領頭雁。
橋西街道位於集寧西北城鄉結合部,屬老城區,轄區經濟基礎薄弱、弱勢群體多、黨員人數少、駐片單位少,黨員作用發揮不夠,社區黨支部活力不足。在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後,她提出了「圍繞構建和諧社區,激活基層黨組織活力」的工作思路,並著手帶領各社區黨支部積極探索構建和諧社區的有力抓手。
20xx年底,她在橋西街道6個社區大力推行了三級網格化管理。組建由黨員、社工、志願者等多方力量組成的服務團隊進駐網格。將為民服務窗口前移至大街小巷、居民院落,直接面向居民提供各類公共公益服務,使居民足不出戶就可在網格中受益,黨員作用在網格內充分發揮,黨支部活力開始初步顯現。
謀發展闊步前行。
面對開局良好的工作形勢,著眼於黨員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這一核心作用的發揮,在黨員幹部中她大力倡導「只有我把居民當親人,居民才能把我當家人」的理念,並將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的態度和效果列入黨員目標管理考核任務。
通過積極的工作實踐和探索,她深深地意識到和諧社區建設僅僅依靠街道和社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釋放全社會參與的公共服務,要激發區域內所有黨組織的活力,才能真正實現「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全盛的社會管理格局。
隨後,她帶領社區黨支部深入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打破原來只有駐片單位參與的區域化黨建模式,大膽提出了「區域內良性互動、區域外自主結親」的共建方式,廣泛吸納區域外各黨組織參與,積極開展共建活動。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到基層公共服務,積極培育與扶持轄區群眾性團體和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推動社區形成了由區域內外黨組織、社區居民、各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和社區公共服務的「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譜新篇引領發展。
20xx年底,在近一年的實踐探索中,她立足基層工作實際,緊緊圍繞服務民生這一核心,深入探索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思路,梳理提煉出特色鮮明、務實有效的「6全工作法」,這一工作法的推出,不僅成為基層實踐探索的經驗總結,更是為基層黨建工作者提供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一種工作方法。它使基層的管理服務觸角廣泛延伸到社會「最末梢」,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基層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使社區真正成為居民群眾值得信賴、值得依靠的家。
「6全工作法」一經提出,便受到區委、市委兩級組織部門的高度認可,並隨即在集寧區、烏蘭察布市基層黨組織中進行全面推廣,並代表烏蘭察布市參加了20xx年底自治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經驗交流會,受到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及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可。而由此激發起全市基層黨組織「黨建引領謀發展」的創新熱情,更像蝴蝶效應一樣,為基層黨建工作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隨後「愛心空間」、「居民自治家園」等一個又一個叫得響的基層黨建特色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在集寧大地散發出勃勃的生機,基層黨建活力全面迸發。
與此同時,在烏蘭察布市加快推進社區「六園一港」陣地建設中,她憑藉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為民服務的滿腔熱忱,成功的將街道下轄的通佳社區和馬橋街社區打造為自治區一流社區服務中心。並帶領兩個社區黨支部,於20xx年10月圓滿完成了自治區第二屆基層組織建設現場會的觀摩考評任務,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讚揚。
新征程揚帆起航。
20xx年10月,李晶同志升任新體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20xx年4月,轉任新體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在她的調研指導下,各社區黨支部圍繞各自工作實際,相繼推出了「四季服務」、「五在社區」等特色黨建品牌,一批優秀的社區黨組織和優秀社區黨務工作者脫穎而出。
20xx年,她提出了「聚焦社區微治理」的街道黨建工作新思路,並在街道推行了班子成員包聯社區、機關幹部包聯片區、社區黨員包聯小區的「三級包聯」工作機制,使黨員幹部更加有效地下沉社區一線,把「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正解決群眾難題」作為工作的落腳點,扎紮實實地把黨建工作做實、做細、做到居民的心坎兒上,為進一步激發組織活力、凝聚民心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李晶同志於20xx年被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授予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面對辛勤耕耘換來的成績與榮譽,她總是面帶微笑,謙虛的說:「我只是做了一個黨務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一句樸實的話語,卻道出了一個基層黨務幹部神聖的責任感。
勇擔當砥礪進取。
作為一名80後的年輕幹部,在基層黨務工作崗位上滿腔熱忱,忘我投入,以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和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作風,帶領黨員創先爭優,為民服務,帶領各社區黨支部凝心聚力,勵精圖治,使街道黨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社區黨建活力不斷增強。
20xx年10月,時任橋西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李晶,由於單位人事調整,被臨時挂帥,分管起橋西街道基層黨建工作。作為一名年輕幹部,面對一項臨時任命,她帶著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兒和一份黨員幹部強烈的責任感,經過契而不舍的努力,硬是將橋西街道基層黨建工作推向了區、市乃至自治區的前列,成為集寧區基層黨建當之無愧的領頭雁。
橋西街道位於集寧西北城鄉結合部,屬老城區,轄區經濟基礎薄弱、弱勢群體多、黨員人數少、駐片單位少,黨員作用發揮不夠,社區黨支部活力不足。在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後,她提出了「圍繞構建和諧社區,激活基層黨組織活力」的工作思路,並著手帶領各社區黨支部積極探索構建和諧社區的有力抓手。
20xx年底,她在橋西街道6個社區大力推行了三級網格化管理。組建由黨員、社工、志願者等多方力量組成的服務團隊進駐網格。將為民服務窗口前移至大街小巷、居民院落,直接面向居民提供各類公共公益服務,使居民足不出戶就可在網格中受益,黨員作用在網格內充分發揮,黨支部活力開始初步顯現。
謀發展闊步前行。
面對開局良好的工作形勢,著眼於黨員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這一核心作用的發揮,在黨員幹部中她大力倡導「只有我把居民當親人,居民才能把我當家人」的理念,並將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的態度和效果列入黨員目標管理考核任務。
通過積極的工作實踐和探索,她深深地意識到和諧社區建設僅僅依靠街道和社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釋放全社會參與的公共服務,要激發區域內所有黨組織的活力,才能真正實現「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全盛的社會管理格局。
隨後,她帶領社區黨支部深入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打破原來只有駐片單位參與的區域化黨建模式,大膽提出了「區域內良性互動、區域外自主結親」的共建方式,廣泛吸納區域外各黨組織參與,積極開展共建活動。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到基層公共服務,積極培育與扶持轄區群眾性團體和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推動社區形成了由區域內外黨組織、社區居民、各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和社區公共服務的「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譜新篇引領發展。
20xx年底,在近一年的實踐探索中,她立足基層工作實際,緊緊圍繞服務民生這一核心,深入探索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思路,梳理提煉出特色鮮明、務實有效的「6全工作法」,這一工作法的推出,不僅成為基層實踐探索的經驗總結,更是為基層黨建工作者提供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一種工作方法。它使基層的管理服務觸角廣泛延伸到社會「最末梢」,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基層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使社區真正成為居民群眾值得信賴、值得依靠的家。
「6全工作法」一經提出,便受到區委、市委兩級組織部門的高度認可,並隨即在集寧區、烏蘭察布市基層黨組織中進行全面推廣,並代表烏蘭察布市參加了20xx年底自治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經驗交流會,受到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及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可。而由此激發起全市基層黨組織「黨建引領謀發展」的創新熱情,更像蝴蝶效應一樣,為基層黨建工作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隨後「愛心空間」、「居民自治家園」等一個又一個叫得響的基層黨建特色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在集寧大地散發出勃勃的生機,基層黨建活力全面迸發。
與此同時,在烏蘭察布市加快推進社區「六園一港」陣地建設中,她憑藉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為民服務的滿腔熱忱,成功的將街道下轄的通佳社區和馬橋街社區打造為自治區一流社區服務中心。並帶領兩個社區黨支部,於20xx年10月圓滿完成了自治區第二屆基層組織建設現場會的觀摩考評任務,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讚揚。
新征程揚帆起航。
20xx年10月,李晶同志升任新體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20xx年4月,轉任新體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在她的調研指導下,各社區黨支部圍繞各自工作實際,相繼推出了「四季服務」、「五在社區」等特色黨建品牌,一批優秀的社區黨組織和優秀社區黨務工作者脫穎而出。
20xx年,她提出了「聚焦社區微治理」的街道黨建工作新思路,並在街道推行了班子成員包聯社區、機關幹部包聯片區、社區黨員包聯小區的「三級包聯」工作機制,使黨員幹部更加有效地下沉社區一線,把「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正解決群眾難題」作為工作的落腳點,扎紮實實地把黨建工作做實、做細、做到居民的心坎兒上,為進一步激發組織活力、凝聚民心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李晶同志於20xx年被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授予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面對辛勤耕耘換來的成績與榮譽,她總是面帶微笑,謙虛的說:「我只是做了一個黨務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一句樸實的話語,卻道出了一個基層黨務幹部神聖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