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9100多萬名黨員的百年大黨,中國共產黨何以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成為中國人民衷心信賴和堅決擁護的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為共產黨人提供了道德源泉、道德規範和道德標準。學史崇德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之一,我們要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道德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大力倡導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道德修為,錘鍊政治品格,強化政德建設,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百年歷程所孕育的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人道德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誕生於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一出生就銘刻著鬥爭的烙印,一路走來就是在鬥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史、鬥爭史,百年來湧現出了一批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成為各個時代的精神標識和道德風尚。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有「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的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蘊含了深厚的道德力量;戰爭年代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百折不撓、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氣概;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的道德品質;改革開放時期的抗洪精神、特區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開拓進取、不畏艱難的人生態度;新時代的探月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知難而上、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質。這種精神譜系支撐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以昂揚的鬥志和奮發圖強的意志,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這種精神譜系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和高尚情操,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彰顯,是中國共產黨人道德力量的源泉,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學史崇德,就是要在賡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增強道德修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既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可見修身的重要地位。道德品行是評價黨員「德」的重要標準之一。「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始終是我們黨選人用人、評價黨員的重要原則。增強道德修為,要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從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中汲取陶冶情操、滋養精神和涵養道德的偉大力量,培育共產黨人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增強道德修為,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緊密結合,知德明德,守德行德,知行合一,見賢思齊,以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以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以黨的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融入血脈,化作基因,為精神世界夯實牢固的道德根基。
百年奮鬥所堅守的根本宗旨是中國共產黨人道德規範核心。
回顧中國共產黨所走過的百年風雨歷程,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的勝利,能夠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取得巨大進步,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關鍵就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共產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堅守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經過長期實踐,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永遠銘記和恪守的公德,「是中國共產黨道德規範的核心」。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的制度體系,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關心人民疾苦,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人民的價值訴求和人民的意志意願。正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恪守這一核心道德規範,才始終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使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戰無不勝。
學史崇德,就是要在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核心道德規範中錘鍊廣大黨員的政治品格。政治品格是中國共產黨評價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一個重要道德標準,也是評價一個政黨是否先進的重要標誌,是更深層次的精神力量。錘鍊政治品格,要堅守黨的初心使命。要深刻理解「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的道理,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努力達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境界,從而把14億中國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錘鍊政治品格,要把加強黨性修養和錘鍊品格作為終生課題。黨史是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科書。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繁重歷史任務,要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定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在實踐中自覺修煉黨性,做道德的表率。錘鍊政治品格,要培育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品質。忠誠是共產黨人顯著的精神標識和優秀的道德品質,乾淨是共產黨人敬畏權力、慎思明辨的清廉品格,擔當是共產黨人政治品格的核心素養。越是在複雜的環境下越是需要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不斷增強政治意識,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真正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百年發展所凝練的核心價值觀體現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追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從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的歷史實踐中逐步凝練出來的,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回顧黨的百年歷程,中國共產黨始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奉者、自覺踐行者和積極推動者。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黨就把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作為奮鬥目標,寫進黨的綱領和章程,並且把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作為黨的基本價值追求。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創了社會主義道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政治基礎、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黨緊密結合不同時期的歷史任務和歷史條件,提出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貫穿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全過程,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執政方式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基本操守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得到充分體現,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行為準則。
學史崇德,就是要在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強化政德建設。習近平總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崇尚什麼樣的價值觀,怎樣樹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是黨的自身建設的重中之重。強化政德建設,要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要把政德建設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強化政德建設,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堅定信念,堅守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立場;守公德,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嚴私德,克己奉公,慎獨慎微,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廉養德,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
百年歷程所孕育的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人道德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誕生於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一出生就銘刻著鬥爭的烙印,一路走來就是在鬥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史、鬥爭史,百年來湧現出了一批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成為各個時代的精神標識和道德風尚。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有「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的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蘊含了深厚的道德力量;戰爭年代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百折不撓、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氣概;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的道德品質;改革開放時期的抗洪精神、特區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開拓進取、不畏艱難的人生態度;新時代的探月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知難而上、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質。這種精神譜系支撐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以昂揚的鬥志和奮發圖強的意志,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這種精神譜系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和高尚情操,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彰顯,是中國共產黨人道德力量的源泉,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學史崇德,就是要在賡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增強道德修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既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可見修身的重要地位。道德品行是評價黨員「德」的重要標準之一。「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始終是我們黨選人用人、評價黨員的重要原則。增強道德修為,要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從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中汲取陶冶情操、滋養精神和涵養道德的偉大力量,培育共產黨人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增強道德修為,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緊密結合,知德明德,守德行德,知行合一,見賢思齊,以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以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以黨的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融入血脈,化作基因,為精神世界夯實牢固的道德根基。
百年奮鬥所堅守的根本宗旨是中國共產黨人道德規範核心。
回顧中國共產黨所走過的百年風雨歷程,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的勝利,能夠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取得巨大進步,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關鍵就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共產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堅守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經過長期實踐,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永遠銘記和恪守的公德,「是中國共產黨道德規範的核心」。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的制度體系,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關心人民疾苦,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人民的價值訴求和人民的意志意願。正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恪守這一核心道德規範,才始終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使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戰無不勝。
學史崇德,就是要在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核心道德規範中錘鍊廣大黨員的政治品格。政治品格是中國共產黨評價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一個重要道德標準,也是評價一個政黨是否先進的重要標誌,是更深層次的精神力量。錘鍊政治品格,要堅守黨的初心使命。要深刻理解「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的道理,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努力達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境界,從而把14億中國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錘鍊政治品格,要把加強黨性修養和錘鍊品格作為終生課題。黨史是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科書。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繁重歷史任務,要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定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在實踐中自覺修煉黨性,做道德的表率。錘鍊政治品格,要培育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品質。忠誠是共產黨人顯著的精神標識和優秀的道德品質,乾淨是共產黨人敬畏權力、慎思明辨的清廉品格,擔當是共產黨人政治品格的核心素養。越是在複雜的環境下越是需要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不斷增強政治意識,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真正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百年發展所凝練的核心價值觀體現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追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從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的歷史實踐中逐步凝練出來的,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回顧黨的百年歷程,中國共產黨始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奉者、自覺踐行者和積極推動者。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黨就把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作為奮鬥目標,寫進黨的綱領和章程,並且把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作為黨的基本價值追求。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創了社會主義道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政治基礎、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黨緊密結合不同時期的歷史任務和歷史條件,提出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貫穿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全過程,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執政方式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基本操守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得到充分體現,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行為準則。
學史崇德,就是要在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強化政德建設。習近平總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崇尚什麼樣的價值觀,怎樣樹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是黨的自身建設的重中之重。強化政德建設,要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要把政德建設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強化政德建設,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堅定信念,堅守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立場;守公德,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嚴私德,克己奉公,慎獨慎微,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廉養德,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