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縣交通運輸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圍繞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公路超限超載治理、道路運輸等交通運輸行業亂象突出的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標本兼治,統籌推進。以防範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為突破口,努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重點領域監管得到加強,行業治理制度不斷完善,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提供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今年,縣交通運輸局繼續以道路旅客運輸、貨物運輸、維修駕培、安全監管等領域為重點,嚴厲打擊「黑車」、串聯罷運、欺行霸市、利用網絡組織運營等違法違規行為,深入整治道路運輸領域行業亂象,持續凈化市場環境。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多次聯合轄區公安交警,形成鬥爭合力,對長期盤踞校園、鄉鎮、市場周邊涉嫌非法運營車輛,採取定點和流動、定時和錯時、明查與暗訪相結合,下重手、出重拳集中進行整治。共查扣拉運農民工非法營運車輛7輛,已處罰4輛,罰款12000元。查處違法超限運輸車輛8輛,交由交警處理。出動執法人員411人次;出動執法車輛365輛次;暫扣車輛23輛;查處拉運農民工的非法營運車輛14輛;已處理非法營運案件14起;處罰金額48000元,同時處理超限超載違法行為9起,有效凈化了全縣客運市場。
為滿足群眾乘坐公交車出行需求,結合李銀路中巴車退市置換,新辟公交706路、708路、710路、712路4條公交線路,開通了閩寧鎮至銀川、李俊鎮至望遠、望遠蔚湖城小區至望遠鎮等公交線路。為進一步解決電瓶車取締後群眾出行問題,積極協調銀川市交通運輸局,由銀川公交永寧有限公司成立了永寧縣協通出租汽車有限公司,並投放計程車40輛,滿足了群眾個性化出行需求。
2.強化行業安全監管。一是嚴格落實安全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召開全行業安全例會3次,安全專題會議4次,安排部署安全生產三年整治行動工作。二是高度重視特殊時段和重大活動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在春運、五一節前檢查、兩會專項檢查及日常巡查相結合,全面排查整治各類隱患,有效消除隱患、堵塞漏洞、防範事故發生,確保春運、全國「兩會」期間全縣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共成立各類監督檢查組4個,出動執法人員140餘人次,檢查道路運輸企業30多家次,排查治理一般事故隱患5處,下發整改通知書1份,把各類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三是加強交通運輸市場監管,對交通建設項目質量控制關鍵點進行排查,共處理計程車各類投訴32起,對全縣公交車臨時停靠摸排35處,並制定整改方案,促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四是強化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5月14日,5月20日,聯合縣應急管理局和縣交警大隊,重點對銀川運輸公司永寧分公司、鵬達汽車出租有限公司和李俊汽車站進行了安全監督檢查,重點就停運車輛集中停放進行了集中整治,對駕駛員安全教育培訓進行了抽查,並加強車輛抽查力度,加強車輛動態管理。五是強化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對寧夏新慧彬葡萄酒莊道路進行了驗證檢測,質量合格。對觀平路、永寧東線供暖管道道路修復工程施工過程檢測,發現觀平路路基壓實度不合格,永寧東線底基層頂面高程不合格,均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東線整改合格的路段允許路面基層開工。通過這些措施,保證工程質量。
3.強化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交通運輸局同公安交警大隊嚴格執行交通和公安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堅持「肩並肩」式聯合執法為主,「前後協同」式聯合執法為輔,統一執法標準,明確各自職責,細化工作流程,充分發揮黃羊灘超限檢測站治超主體作用,由交通部門負責監督消除違法行為、公安交警部門單獨實施處罰記分,同時依託固定超限檢測站,實行流動稽查,防止違法超限超載車輛避站繞行。自今年縣人民政府統一聯合執法行動以來,交通綜合執法大隊會同公安交警、交通運輸廳執法局,四執法部門每天出動12人次,在黃羊灘治超站設點,實行「四班三倒制」,重點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灑落物污染路面、危險貨物運輸等違法行為進行執法檢查。對疑似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的貨運車輛,由交警部門指揮引導至超限檢測站內,公路管理機構稱重檢測,對確認違法超限超載的貨運車輛,公路管理機構監督其自行卸貨,在完全消除違法行為狀態後,由現場執法交警利用「警務通」對違法行為及時上傳並實施處罰記分後放行,同時車輛的違法信息由運管部門及時抄告車籍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實施「一超四罰」。結合政府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治理工作,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與治超工作統一行動,同時,嚴厲打擊違規裝載、拋灑滴漏、不遮蓋篷布、私自改裝、遺撒滴漏、渣土外運、撒落揚塵、私自拉運不合格的煤炭等道路運輸違法行為,對查扣到的違法貨運車輛,一律先卸載再進行處罰或處罰扣分後勸返。另外,縣交通運輸局投資116.4萬元,在繞道嚴重的縣鄉道路接幹線公路入口處、新完工的鄉村道路出入口處增設和修復了9處限高保護設施,限制超限運輸車輛繞道進入農村公路。
4.強化隱患排查,確保安全生產。做好預防性養護工作,提升公路整體技術狀況水平。對銀黃公路、濱河大道、李位公路路面病害進行了修補。修訂完善了防汛應急預案和冰凍天氣應急預案,切實保證公路暢通。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人工清掃與機械清掃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清理路面、路肩堆積物,疏通陡坡,易損路段的邊溝,修復水毀,填補路基缺口,保證車輛行車安全。截止5月底小修保養完成整理路肩邊坡 5800 千平米,清掃路面11000 千平米,疏通橋涵 1100 道,整修平交道口300 處,基本做到橋涵暢通無阻淤,路肩整潔無雜草、防護構造物無缺損的養護質量標準。建立橋樑養護工程師制度,認真落實橋樑養護工作制度和危橋責任制度。截至5月底開展橋樑專項安全檢查8次,維修橋樑1座,其中維修橋欄杆30米/2處,翻建1-2米板涵一道,拆除廢舊涵洞一道,清理橋樑淤塞58道。在危險平交道設置減速帶14處98米,修理防護欄35米,修理路面檢查井一處。安裝農村公路標誌牌19塊。實施農路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87公里,總投資596.9萬元,目前正在招投標,計劃7月初開工建設,12月底完工。
二、存在問題
手段單一,治超科技信息化工作落後。當前治超工作主要依靠「人海戰術」,且政策法規賦予路政人員的執法手段單一,缺乏制約或直接管理營運車輛及駕駛人員的有效手段,主要採用固定治超和流動巡查的方式「圍追堵截」,執法手段主要是扣車、罰款,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行卸貨。今年來,我縣通過多部門聯合治理超限超載行動,有效緩解了交通部門孤軍奮戰的被動局面,但卻面臨著後續乏力、難以鞏固提高的新挑戰。一線治超人員生活條件艱苦,工作上超負荷運轉,聯合執法人員除配合治超還得完成本單位的工作,節假日值班和加班無生活補助,聯合治超執法人員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每天24小時不間斷值班,沒有建立有效的後續責任追究機制,對車輛改裝、貨物源頭等利益相關方處罰追責力度嚴重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對治超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分析梳理,防漏補缺。深化治理階段相關工作,正確履行好交通運輸領域執法管理職責。
2.促進聯動機制,密切部門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特別是要與交警部門密切協作,對轄區內屢禁不止的無牌無證、證照不全車輛的短途超限超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確保治超工作真正落實到位。
3.大力推進全縣交通運輸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堅持建設管理雙管齊下、新舊業態融合發展,主動適應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完善聯程聯運的運輸服務體系,真正實現「人便其行、貨暢其流」。要壓實安全責任,強化隱患排查,加緊研究相關立法,對交通運輸領域的「頑瘴痼疾」一件一件地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讓依法依規運輸成為社會共識和自覺行動。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今年,縣交通運輸局繼續以道路旅客運輸、貨物運輸、維修駕培、安全監管等領域為重點,嚴厲打擊「黑車」、串聯罷運、欺行霸市、利用網絡組織運營等違法違規行為,深入整治道路運輸領域行業亂象,持續凈化市場環境。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多次聯合轄區公安交警,形成鬥爭合力,對長期盤踞校園、鄉鎮、市場周邊涉嫌非法運營車輛,採取定點和流動、定時和錯時、明查與暗訪相結合,下重手、出重拳集中進行整治。共查扣拉運農民工非法營運車輛7輛,已處罰4輛,罰款12000元。查處違法超限運輸車輛8輛,交由交警處理。出動執法人員411人次;出動執法車輛365輛次;暫扣車輛23輛;查處拉運農民工的非法營運車輛14輛;已處理非法營運案件14起;處罰金額48000元,同時處理超限超載違法行為9起,有效凈化了全縣客運市場。
為滿足群眾乘坐公交車出行需求,結合李銀路中巴車退市置換,新辟公交706路、708路、710路、712路4條公交線路,開通了閩寧鎮至銀川、李俊鎮至望遠、望遠蔚湖城小區至望遠鎮等公交線路。為進一步解決電瓶車取締後群眾出行問題,積極協調銀川市交通運輸局,由銀川公交永寧有限公司成立了永寧縣協通出租汽車有限公司,並投放計程車40輛,滿足了群眾個性化出行需求。
2.強化行業安全監管。一是嚴格落實安全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召開全行業安全例會3次,安全專題會議4次,安排部署安全生產三年整治行動工作。二是高度重視特殊時段和重大活動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在春運、五一節前檢查、兩會專項檢查及日常巡查相結合,全面排查整治各類隱患,有效消除隱患、堵塞漏洞、防範事故發生,確保春運、全國「兩會」期間全縣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共成立各類監督檢查組4個,出動執法人員140餘人次,檢查道路運輸企業30多家次,排查治理一般事故隱患5處,下發整改通知書1份,把各類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三是加強交通運輸市場監管,對交通建設項目質量控制關鍵點進行排查,共處理計程車各類投訴32起,對全縣公交車臨時停靠摸排35處,並制定整改方案,促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四是強化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5月14日,5月20日,聯合縣應急管理局和縣交警大隊,重點對銀川運輸公司永寧分公司、鵬達汽車出租有限公司和李俊汽車站進行了安全監督檢查,重點就停運車輛集中停放進行了集中整治,對駕駛員安全教育培訓進行了抽查,並加強車輛抽查力度,加強車輛動態管理。五是強化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對寧夏新慧彬葡萄酒莊道路進行了驗證檢測,質量合格。對觀平路、永寧東線供暖管道道路修復工程施工過程檢測,發現觀平路路基壓實度不合格,永寧東線底基層頂面高程不合格,均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東線整改合格的路段允許路面基層開工。通過這些措施,保證工程質量。
3.強化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交通運輸局同公安交警大隊嚴格執行交通和公安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堅持「肩並肩」式聯合執法為主,「前後協同」式聯合執法為輔,統一執法標準,明確各自職責,細化工作流程,充分發揮黃羊灘超限檢測站治超主體作用,由交通部門負責監督消除違法行為、公安交警部門單獨實施處罰記分,同時依託固定超限檢測站,實行流動稽查,防止違法超限超載車輛避站繞行。自今年縣人民政府統一聯合執法行動以來,交通綜合執法大隊會同公安交警、交通運輸廳執法局,四執法部門每天出動12人次,在黃羊灘治超站設點,實行「四班三倒制」,重點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灑落物污染路面、危險貨物運輸等違法行為進行執法檢查。對疑似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的貨運車輛,由交警部門指揮引導至超限檢測站內,公路管理機構稱重檢測,對確認違法超限超載的貨運車輛,公路管理機構監督其自行卸貨,在完全消除違法行為狀態後,由現場執法交警利用「警務通」對違法行為及時上傳並實施處罰記分後放行,同時車輛的違法信息由運管部門及時抄告車籍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實施「一超四罰」。結合政府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治理工作,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與治超工作統一行動,同時,嚴厲打擊違規裝載、拋灑滴漏、不遮蓋篷布、私自改裝、遺撒滴漏、渣土外運、撒落揚塵、私自拉運不合格的煤炭等道路運輸違法行為,對查扣到的違法貨運車輛,一律先卸載再進行處罰或處罰扣分後勸返。另外,縣交通運輸局投資116.4萬元,在繞道嚴重的縣鄉道路接幹線公路入口處、新完工的鄉村道路出入口處增設和修復了9處限高保護設施,限制超限運輸車輛繞道進入農村公路。
4.強化隱患排查,確保安全生產。做好預防性養護工作,提升公路整體技術狀況水平。對銀黃公路、濱河大道、李位公路路面病害進行了修補。修訂完善了防汛應急預案和冰凍天氣應急預案,切實保證公路暢通。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人工清掃與機械清掃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清理路面、路肩堆積物,疏通陡坡,易損路段的邊溝,修復水毀,填補路基缺口,保證車輛行車安全。截止5月底小修保養完成整理路肩邊坡 5800 千平米,清掃路面11000 千平米,疏通橋涵 1100 道,整修平交道口300 處,基本做到橋涵暢通無阻淤,路肩整潔無雜草、防護構造物無缺損的養護質量標準。建立橋樑養護工程師制度,認真落實橋樑養護工作制度和危橋責任制度。截至5月底開展橋樑專項安全檢查8次,維修橋樑1座,其中維修橋欄杆30米/2處,翻建1-2米板涵一道,拆除廢舊涵洞一道,清理橋樑淤塞58道。在危險平交道設置減速帶14處98米,修理防護欄35米,修理路面檢查井一處。安裝農村公路標誌牌19塊。實施農路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87公里,總投資596.9萬元,目前正在招投標,計劃7月初開工建設,12月底完工。
二、存在問題
手段單一,治超科技信息化工作落後。當前治超工作主要依靠「人海戰術」,且政策法規賦予路政人員的執法手段單一,缺乏制約或直接管理營運車輛及駕駛人員的有效手段,主要採用固定治超和流動巡查的方式「圍追堵截」,執法手段主要是扣車、罰款,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行卸貨。今年來,我縣通過多部門聯合治理超限超載行動,有效緩解了交通部門孤軍奮戰的被動局面,但卻面臨著後續乏力、難以鞏固提高的新挑戰。一線治超人員生活條件艱苦,工作上超負荷運轉,聯合執法人員除配合治超還得完成本單位的工作,節假日值班和加班無生活補助,聯合治超執法人員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每天24小時不間斷值班,沒有建立有效的後續責任追究機制,對車輛改裝、貨物源頭等利益相關方處罰追責力度嚴重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對治超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分析梳理,防漏補缺。深化治理階段相關工作,正確履行好交通運輸領域執法管理職責。
2.促進聯動機制,密切部門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特別是要與交警部門密切協作,對轄區內屢禁不止的無牌無證、證照不全車輛的短途超限超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確保治超工作真正落實到位。
3.大力推進全縣交通運輸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堅持建設管理雙管齊下、新舊業態融合發展,主動適應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完善聯程聯運的運輸服務體系,真正實現「人便其行、貨暢其流」。要壓實安全責任,強化隱患排查,加緊研究相關立法,對交通運輸領域的「頑瘴痼疾」一件一件地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讓依法依規運輸成為社會共識和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