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糧食高產創建穩步實施。全鎮境內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地形地貌為平原,土壤類型為潮土、褐土,85%左右為二級地,其餘為三級地。小麥、玉米是鎮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種面積在6.7萬畝左右。近年來,先後承擔了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優質專用小麥、玉米新品種應用於推廣工程等國家、省市級科技工程,有力推動了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健康發展。不斷加強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宣傳引導,營造輿論氛圍,在西石廟、宋莊等九個村規劃建設小麥、玉米萬畝示範片1個,種植的主要品種有鄭單958、浚單20。實現小麥平均畝產622公斤、玉米平均畝產650公斤,5年來年均增長8.7%。
(二)農業結構調整紮實推進。堅定不移地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培植壯大蔬菜、畜牧、林果三大主導優勢產業。抓好品質蔬菜園區建設。堅持走管理規範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產業特色化、服務組織化的的道路,全鎮累計發展大棚480個,占地1732畝,先後建成了聘新蔬果、蔬果、葡萄、西紅柿等蔬果特色產業基地36家,經濟效益達3000餘萬元。發展規模畜禽養殖。先後有4家養殖場改、擴建項目被立項,爭取扶持資金38萬。全鎮生豬存養量1.99萬頭,年出欄生豬4.1萬頭,2012年生豬飼養純盈餘1200多萬元;肉雞存欄18.2萬隻,年出欄肉雞近100萬隻,2012年肉雞養殖純盈餘300多萬元;肉鴨存養量27.5萬多隻,年出欄肉鴨近200萬隻,2012年肉鴨養殖純盈餘570多萬元;水貂、狐狸、貉子等皮毛動物存養量6萬多隻,占全市飼養量的60%,2012年純盈餘1500多萬元。大力推進林果發展。目前,全鎮各類果品1195畝,花卉苗木519畝,經濟結構調整1554畝,發展經濟林1350畝,形成了以蘋果、葡萄、梨、桃、冬棗、日本甜柿、櫻桃等為主的50多個品種的特色生態林果村,形成了以成屯蘋果、邢寨柿子、南朱油桃、磨莊葡萄為主的特色果品種植基地的「一村一品」格局。
(三)農業基層基礎不斷強化。加強村級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全鎮66個村都配備了動物防疫員、技術指導員,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8家。其中,以土地為紐帶的合作社15個,畜牧業9個,農機服務業4個。2012年,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銷售農產品2.7億元,統一購買農業生產投入總值16582萬元,培訓合作社成員1830人次,年底按股分紅1155.6萬元。由於服務體系的完善,2012年,全鎮人均純收入實現11002元,增長20.0%,五年年人均增長11.6%。持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成了萬畝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投資1200萬元完成了孫崗標準化養雞廠建設;完成了1.15萬畝的標準良田建設工程;實施了涉及14個村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投資完成了478萬元的小農水建設項目;投資976萬元實施了中低產田改造項目。
(四)生態農業取得突破進展。完成了個村的太陽能利用工程建設,共安裝太陽能路燈盞,且%以上的農戶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沼氣建設完成個村,建成戶用沼氣池戶。截止目前,全鎮累計已發展處沼氣服務站,擁有台沼氣抽拉車。完成農村廁所改造工程個村,完成改廁個。2012年,全鎮綠化總投資達586萬元,造林總面積1770畝,其中道路綠化446畝,平原綠化1220畝,完成防護林300畝,經濟林100畝,栽植各類樹木29.5萬株,種植花卉苗木460畝,農田林網4600畝,完成市級綠化示範村6個,森林覆蓋率達37%。
(五)農村形勢實現和諧穩定。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召開了專題動員大會,制訂了《鎮黨委、政府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實施方案》,建立了信息化監管平台,做好數據更新和管理維護工作。強化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重點加強了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及財政獎補工作。目前,已有個村申報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申請財政獎補資金萬元。全面落實惠農政策。2012年共完成小麥良種補貼面積68584畝,爭取補貼資金685840元,統一供應良種51萬公斤,實現了小麥良種規模化種植、區域化布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得到明顯提高。
(二)農業結構調整紮實推進。堅定不移地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培植壯大蔬菜、畜牧、林果三大主導優勢產業。抓好品質蔬菜園區建設。堅持走管理規範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產業特色化、服務組織化的的道路,全鎮累計發展大棚480個,占地1732畝,先後建成了聘新蔬果、蔬果、葡萄、西紅柿等蔬果特色產業基地36家,經濟效益達3000餘萬元。發展規模畜禽養殖。先後有4家養殖場改、擴建項目被立項,爭取扶持資金38萬。全鎮生豬存養量1.99萬頭,年出欄生豬4.1萬頭,2012年生豬飼養純盈餘1200多萬元;肉雞存欄18.2萬隻,年出欄肉雞近100萬隻,2012年肉雞養殖純盈餘300多萬元;肉鴨存養量27.5萬多隻,年出欄肉鴨近200萬隻,2012年肉鴨養殖純盈餘570多萬元;水貂、狐狸、貉子等皮毛動物存養量6萬多隻,占全市飼養量的60%,2012年純盈餘1500多萬元。大力推進林果發展。目前,全鎮各類果品1195畝,花卉苗木519畝,經濟結構調整1554畝,發展經濟林1350畝,形成了以蘋果、葡萄、梨、桃、冬棗、日本甜柿、櫻桃等為主的50多個品種的特色生態林果村,形成了以成屯蘋果、邢寨柿子、南朱油桃、磨莊葡萄為主的特色果品種植基地的「一村一品」格局。
(三)農業基層基礎不斷強化。加強村級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全鎮66個村都配備了動物防疫員、技術指導員,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8家。其中,以土地為紐帶的合作社15個,畜牧業9個,農機服務業4個。2012年,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銷售農產品2.7億元,統一購買農業生產投入總值16582萬元,培訓合作社成員1830人次,年底按股分紅1155.6萬元。由於服務體系的完善,2012年,全鎮人均純收入實現11002元,增長20.0%,五年年人均增長11.6%。持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成了萬畝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投資1200萬元完成了孫崗標準化養雞廠建設;完成了1.15萬畝的標準良田建設工程;實施了涉及14個村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投資完成了478萬元的小農水建設項目;投資976萬元實施了中低產田改造項目。
(四)生態農業取得突破進展。完成了個村的太陽能利用工程建設,共安裝太陽能路燈盞,且%以上的農戶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沼氣建設完成個村,建成戶用沼氣池戶。截止目前,全鎮累計已發展處沼氣服務站,擁有台沼氣抽拉車。完成農村廁所改造工程個村,完成改廁個。2012年,全鎮綠化總投資達586萬元,造林總面積1770畝,其中道路綠化446畝,平原綠化1220畝,完成防護林300畝,經濟林100畝,栽植各類樹木29.5萬株,種植花卉苗木460畝,農田林網4600畝,完成市級綠化示範村6個,森林覆蓋率達37%。
(五)農村形勢實現和諧穩定。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召開了專題動員大會,制訂了《鎮黨委、政府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實施方案》,建立了信息化監管平台,做好數據更新和管理維護工作。強化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重點加強了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及財政獎補工作。目前,已有個村申報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申請財政獎補資金萬元。全面落實惠農政策。2012年共完成小麥良種補貼面積68584畝,爭取補貼資金685840元,統一供應良種51萬公斤,實現了小麥良種規模化種植、區域化布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得到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