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酷愛,老早便聽聞泰山巍峨壯麗、氣勢滂沱,值得一觀,大學期間一直沒有機會去爬泰山而覺得是一種遺憾。恰巧2014年12月5日有時間去領略這座仰慕已久的大山,實現了心中的夙願。作為五嶽之首的天下名山,泰山自然有它的不可比擬之處,記錄此次登山,只為紀念,為夢想,為泰山,也為了一句話。
因時間緊迫,故不得不坐晚上的火車前往泰山,在車上閉目休息以養精蓄銳,一路無話。到泰山已經是1:30半了,不顧勞累,便迫不及待的往山頂進發了。
由於是晚上爬山,月光很亮,很少用到手電,蜿蜒而上的盤山小道時而出現幾個學生模樣的人,三五成群的,有說有笑的走著,瞬時覺得自己老了許多,由於自己平日缺乏足夠的鍛鍊,初始階段登山速度又太快,腿腳便酸,隨著台階坡度越來越大,腳步也越發沉重,抬頭望去,山道蜿蜒而上,不見盡頭。在十八盤停足休息了一會。忽然看到旁邊有一對老人也在休息,順便搭話問道,老人家高壽了,快接近65歲了,此時在看看自己,已是氣喘吁吁,頭髮衣襟盡濕,看見老人的堅持,我又咬緊牙關艱難邁步,直至南天門,好在南天門有一段路途較為平坦,給了我充足的緩衝時間,便去觀日峰了,整個過程總共用了二個小時的時間。
在觀日峰找了一個位置,我站在一塊大石頭上向東眺望著無際的群山,只見山峰之間白霧茫茫,盼望著日出,6:50分,天有點亮,但一會變暗了,想到了經常提起的「黎明前的黑暗」,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先是看到了遠山之中如萬馬奔騰的雲海,接著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把鄰近的雲也照得發亮。這時,東方的天空發紅了,在重重疊疊的峰巒的最東端,紅得最濃,最艷,好像正燃燒著大火,而且在蔓延擴大。就在這一剎那間,那紅綢帷幕似的天邊拉開了一個角,出現了太陽的一條弧形的邊,並且努力地上升著,變成了一個半圓形,就像剛剛從鐵爐里夾出來的燒得通紅熾熱的鐵,而且放著強烈的光,把周圍的紅綢帳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這強光刺激著,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圓形不斷上升,越來越圓,像一個火球在天邊跳動著,最後終於掙脫了地面。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看完日出天已經亮了,此時環看四周,遠方一片雲海,似乎來到了海島之上,周圍的群山都明顯矮了了很多,剎那間理解了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值初冬,而這裡正是北方的秋色正濃時刻,連綿的金山不時有一片濃綠。深感不虛此行。
從南山門下去,一眼望去,階梯非常的陡,是從沒看見的陡。說有80度有點過了,但也在70多度左右,真不知道是怎麼爬山來的,只下了數十個步,就覺得雙腿發顫,此時此刻,既不感覺勞累,也沒有暈高的感覺,但這種顫抖卻是無法抗拒,當下去幾百個台階之後,雙腿顫抖更加厲害,連膝蓋也無法控制了,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就滾了下去。再看周邊,有的開始扶著欄杆倒退著走了,有的斜著走了下去,而有的在索性跑著下去,自己試了斜著下去,果然輕鬆了不少。路上不時有挑山工相遇,他們用粗大的扁擔,挑著、飲料、方便麵等,慢慢的向上移動著自己的身體,偶爾發出輕聲的呻吟。其實很早在小學課本就看過《挑山工》這篇課文,此時才對他們有深刻的體會。他們可以代表下層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用身體扛著自己一家的生活。我問了一個挑山工的收入是多少。他說100多元,開始我以為是一趟100多元呢,後來才知道是一天100多元,一日要挑四五次,他們日復一日,我想他們早就對泰山沒有任何感覺了?
此刻的我突然想起幾句順口溜。
泰山有神未曾見。
但見挑夫肩上擔。
艱履踏穿千層階。
挑著艱辛和心酸。
後記:
1、有親臨泰山之顛的人,才會有慷慨激昂的感受,當你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頂,將泰山踩在腳下的時候,當你站在一塊巨石上放眼一望氣勢磅礴的山巒,也會「一覽眾山小」脫口而出,壯麗的自然景觀展現在你的腳下,那遠處蒼茫的雲海,近處裸露崢嶸的巨石,你才會深深的體會到泰山的雄偉博大。同時一種大自然賦予的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一種不到山頂不罷休的倔強,自尊一直左右著登頂的人們,而登頂後的驕傲,豪邁情緒都想表達一下。於是,登山的路上才出現數不勝數的題詞,就連我這無名小卒,也久久難以忘懷登泰山的感受。
2、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之大可想而知。應該學會用超然物外的神態看待萬事,當感嘆生活的艱難的時候,應該慶幸自己還活著,早晨醒來即使是陰沉的天氣,也要慶幸自己還能睜開眼睛。無欲而剛,知足方能常樂,遇事泰然處之,用平和的心態工作、學習、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做真實的自己,才是這次泰山之旅的最大收穫。
因時間緊迫,故不得不坐晚上的火車前往泰山,在車上閉目休息以養精蓄銳,一路無話。到泰山已經是1:30半了,不顧勞累,便迫不及待的往山頂進發了。
由於是晚上爬山,月光很亮,很少用到手電,蜿蜒而上的盤山小道時而出現幾個學生模樣的人,三五成群的,有說有笑的走著,瞬時覺得自己老了許多,由於自己平日缺乏足夠的鍛鍊,初始階段登山速度又太快,腿腳便酸,隨著台階坡度越來越大,腳步也越發沉重,抬頭望去,山道蜿蜒而上,不見盡頭。在十八盤停足休息了一會。忽然看到旁邊有一對老人也在休息,順便搭話問道,老人家高壽了,快接近65歲了,此時在看看自己,已是氣喘吁吁,頭髮衣襟盡濕,看見老人的堅持,我又咬緊牙關艱難邁步,直至南天門,好在南天門有一段路途較為平坦,給了我充足的緩衝時間,便去觀日峰了,整個過程總共用了二個小時的時間。
在觀日峰找了一個位置,我站在一塊大石頭上向東眺望著無際的群山,只見山峰之間白霧茫茫,盼望著日出,6:50分,天有點亮,但一會變暗了,想到了經常提起的「黎明前的黑暗」,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先是看到了遠山之中如萬馬奔騰的雲海,接著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把鄰近的雲也照得發亮。這時,東方的天空發紅了,在重重疊疊的峰巒的最東端,紅得最濃,最艷,好像正燃燒著大火,而且在蔓延擴大。就在這一剎那間,那紅綢帷幕似的天邊拉開了一個角,出現了太陽的一條弧形的邊,並且努力地上升著,變成了一個半圓形,就像剛剛從鐵爐里夾出來的燒得通紅熾熱的鐵,而且放著強烈的光,把周圍的紅綢帳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這強光刺激著,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圓形不斷上升,越來越圓,像一個火球在天邊跳動著,最後終於掙脫了地面。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看完日出天已經亮了,此時環看四周,遠方一片雲海,似乎來到了海島之上,周圍的群山都明顯矮了了很多,剎那間理解了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值初冬,而這裡正是北方的秋色正濃時刻,連綿的金山不時有一片濃綠。深感不虛此行。
從南山門下去,一眼望去,階梯非常的陡,是從沒看見的陡。說有80度有點過了,但也在70多度左右,真不知道是怎麼爬山來的,只下了數十個步,就覺得雙腿發顫,此時此刻,既不感覺勞累,也沒有暈高的感覺,但這種顫抖卻是無法抗拒,當下去幾百個台階之後,雙腿顫抖更加厲害,連膝蓋也無法控制了,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就滾了下去。再看周邊,有的開始扶著欄杆倒退著走了,有的斜著走了下去,而有的在索性跑著下去,自己試了斜著下去,果然輕鬆了不少。路上不時有挑山工相遇,他們用粗大的扁擔,挑著、飲料、方便麵等,慢慢的向上移動著自己的身體,偶爾發出輕聲的呻吟。其實很早在小學課本就看過《挑山工》這篇課文,此時才對他們有深刻的體會。他們可以代表下層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用身體扛著自己一家的生活。我問了一個挑山工的收入是多少。他說100多元,開始我以為是一趟100多元呢,後來才知道是一天100多元,一日要挑四五次,他們日復一日,我想他們早就對泰山沒有任何感覺了?
此刻的我突然想起幾句順口溜。
泰山有神未曾見。
但見挑夫肩上擔。
艱履踏穿千層階。
挑著艱辛和心酸。
後記:
1、有親臨泰山之顛的人,才會有慷慨激昂的感受,當你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頂,將泰山踩在腳下的時候,當你站在一塊巨石上放眼一望氣勢磅礴的山巒,也會「一覽眾山小」脫口而出,壯麗的自然景觀展現在你的腳下,那遠處蒼茫的雲海,近處裸露崢嶸的巨石,你才會深深的體會到泰山的雄偉博大。同時一種大自然賦予的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一種不到山頂不罷休的倔強,自尊一直左右著登頂的人們,而登頂後的驕傲,豪邁情緒都想表達一下。於是,登山的路上才出現數不勝數的題詞,就連我這無名小卒,也久久難以忘懷登泰山的感受。
2、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之大可想而知。應該學會用超然物外的神態看待萬事,當感嘆生活的艱難的時候,應該慶幸自己還活著,早晨醒來即使是陰沉的天氣,也要慶幸自己還能睜開眼睛。無欲而剛,知足方能常樂,遇事泰然處之,用平和的心態工作、學習、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做真實的自己,才是這次泰山之旅的最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