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安康無恙。來到本社區當保安半年有餘,對於你們終於給我轉正並繳納社保,我居然沒有通常意義上的感恩和自勉,突然變得平靜的心情甚至有些落空感,不由得萌生去意。我用恪盡職守、謹小慎微的六個月,證實了自己竟然可以做一個你們心目中合格的保安,也說明這社會尚且給我這樣只有初中文憑的人留有容身之所。對於一個剛剛退伍就面臨贍養父母的小青年而言,人生照樣是一條長長的河,我雖不知它終將流向何方,依然決定帶著這六個月曆歷在目的職場記憶,再去找尋屬於我的大海。
不是不甘平庸,就怕自甘墮落。
這六個月里,我雖然沒有毆打辱罵過一個業主,不曾隨地吐痰,甚至沒有用煙頭燙壞保安亭的空調遙控板和沙發椅,在工作職能上也幾無建樹,閒暇之餘除了精讀《李爾王》、《奧賽羅》等文學譯本,也在吃力地補習初中英語,希望有一天能夠讀懂莎士比亞的原文吧,抱歉,這有點個人了。臨行臨別,我將此前六個月的工作中對我們物業服務這門專業有過的一些淺薄的觀察和構想,藉此由頭呈遞領導,斗膽懇請垂閱,如有偏頗錯失之處,則請忽視。
我們受業主委託,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我們為業主提供安全、衛生、環境秩序及必要的生活助手的服務,業主給我們發工資。換言之,小區是業主的地盤,他們可以開除我們。
在這樣的關係下,我看到了一些扭曲的狀況。
守寡多年的業主張二嬢歷來奉行節約,對夜間樓體彩燈費電的問題數次提出質疑,也沒人能夠給出合理的解釋來安撫她;我見她體弱,常常幫她扛糧油回家,還幫她牽狗,她又祝福我「好人有好報」,我想,這不是我分內的工作麼?為何要把我定性為好人呢?為何彩燈費電的問題只能向一個小保安申述。
開跆拳道館的業主王二錘,上次因為中央空調進老鼠的問題差點在保安亭打我,還以此為由不繳物管費,他曾提出了一個試探性的條件,如果同意他把跆拳道館開到咱們小區地下車庫,不僅會按時繳納物管費,還願意援建一組社區健身器材。說句老實話,如果條件允許,我可以公開跟他打一架,或許能夠打消他開館的念頭。那麼,究竟什麼才構成不繳物管費的理由呢?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告急,這次春節的業主聯誼會就會如期舉行,除了參加由水電工、清潔工、花匠、保安隊聯袂呈現的《感恩的心》大合唱,我還不得不和單身的業委會代表安吉拉上演「卑微小保安和高冷女業主的愛情小品」。講真,當保安就只是一份正常的工作,沒想到我並不敏感的尊嚴神經還是在排練時受到了暴擊——為了讓業主願意繳物管費,竟然需要此等諂媚和煽情?要知道,安吉拉的口碑並不好。
六個月里,我目睹了這個新小區的物業和業主之間的身份落差越拉越大,彼此對物業服務的誤解也越來越深,服務關係也因此而變得越來越被動和刻意。除了疫情期間主動聯絡了滯銷的蔬菜基地來小區平價直供,我們幾乎沒有做出過任何讓業主打心底感動的事情。如果能夠回到起初(交房之前),可否重新審視物業這門生意,在一些關鍵環節上有所精進?以下僅供參考。
①與其讓服務無孔不入,不如讓服務觸手可及。
如果沒有物業服務,小區生活就要亂套;而小區生活的井然有序,便已是物業服務的價值證明。
除了搞好基本的安全措施、便民設施和衛生治理,再做到賬目透明、服務暢通,我們的服務怎麼也在60分以上了。什麼叫服務暢通呢?我認為不是外化的迎上去賠笑臉,也不是逢人敬軍禮,而是當業主有問題需要被解決時,可以直接找到我們,我們又能即刻響應,否則王二錘家中央空調里的耗子,遲早殃及整棟樓。或許開啟一個物業服務的專用微信號就能解決問題,將常住業主挨個添加精準備註,每天3×8小時三班倒時刻留意業主信息,遠勝於7天才打開一次且早已塞滿了廣告傳單的意見箱?
我也刻意走訪過一些高檔小區,看到他們的那種井然有序,是業主不需要物業公司在過剩服務上花的小心思、小恩惠,業主總能在良好的物業設施條件下,實現自助服務(如車庫到電梯口設有公用推車),保護小區環境也出於他們的主動意識。
②既然業主是主人,就要讓他們做主。
我認為業主的主權它是一種社區民主,既要服從大眾利益,也要關注個體利益,既要維護眼前利益,又要著眼長遠利益。
雖然電梯廣告位的收入分配問題已經公示,但2棟的李二甩多次向物業反映,其中播出的「整整整」醫美廣告對其夫妻關係引發了嚴重的糾紛,更容易對未成年女孩造成不良引導,他投訴無門後,才怒砸廣告牌;在李二甩看來,廣告位並不屬於小區的公共設施!我就想,我們能不能人性化一點,每一幅進入小區的廣告,它的價值觀有沒有問題,存不存在消費欺詐,廣告詞是否惡俗,都應該先提交給業委會審稿,再行發布。
另一個就是小區外圍的商鋪問題,業主魯二狗白天賣燒臘,晚上擺燒烤,不僅髒亂差,到了深夜更是油煙滾滾、酒瓶亂倒、酒令不斷,不少業主不堪其擾,只能報警。在我看來,雖然這些商鋪屬於工商和城管的管轄範圍,但它依然和我們小區是同一個生態,好的店鋪為業主帶來了豐富的生活和便利,我們能不能在商鋪出售時,一個是優先業主購買,另一個在租賃戶的經營類目等條件上形成合同約定,讓那些一旦出現噪聲擾民的、污染環境的、消費者口碑不良的經營者可以經由業主投票而後被有據驅逐,以保障小區長久的宜居環境。
以上兩例中的不文明現象,我相信它終究會被工商和城管解決,或者被時間解決,但如果我們有能力讓它不發生,把物業服務做到無形,可見真功夫。
③增值服務不是推銷,而是與業主共創。
物業公司的增值服務,源於業主的需求升級,而不是把「展銷會」引到小區來製造消費機會。尤其是,業主不希望小區環境被商業化。
不少優質小區,早已明令禁止諸如「打著免費體檢旗號,實際賣藥為目的」的這類攤位進入。而我們小區還在允許那些個電信卡、保健品和沒有衛生許可的小吃攤進入,如果吃出了問題,難道物管公司沒有責任嗎?我認為,廣告位進入小區電梯,已經是小區商業化的最後一步了,不可再多退讓(如果把最嚴重的結局參考「公地悲劇」理論,則足以警醒)。給業主的增值服務,應該在小區環境之外去思考。
去年秋天,業主陳二莽把自家果園的梨子搬到小區來賣,免費品嘗了三天也沒能帶動銷售,究其原因,產品越來越多,特色越來越少,社群越搞越多,人情越來越薄。這件事的背後,是城市居民對日常的蔬果肉蛋類產品的需求在升級,他們追求有機品質或自然農業下的原生態,更害怕來路不明的假冒偽劣。
如果在交房前,我們就給未來的業主打造了一片「城郊共享生態農場」,不僅可以吃得放心,持續的內部直供價廉物美,還能讓業主實現周末的農旅親子游,去體驗農耕文化,見證品質又享受樂趣,給業主一個鋼筋水泥之外的另一個家;而多餘的農產品,還能實現銷售創收,在可見的物管費之外,開闢全新的盈利能力。對業主此般用心程度,恐怕都能作為新樓盤的賣點吧?而且我相信,這種歸宿感是發自內心的,是靠業主自己創造出來的,物業服務在其中起了很好的組織和管理作用。
④底層人力資源的尊嚴,彰顯物業公司的水平。
錢不錢的無所謂,一個人總要有個奔頭;一個人很難在一個崗位上呆一輩子,而崗位永遠都渴望更優秀的新鮮血液。
工資水平是職工價值的集中體現,而我也不願意去幫魯二狗打零工賣燒烤賺錢,這樣會讓我懷疑自己的崗位價值。所以我願意花時間學學英語,或許哪天還能去讀個職業大學,通過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職場競爭力。但回過頭來一看,那些比我年齡都大的同事們,多因為無業或退休賦閒而再上崗,誰又不是處在「混吃等死」的生活狀態呢?社會又怎能指望低收入人群提供高素質服務呢?
一個是學習條件,讓那些有上進心的低文化的年輕同事有機會在物業服務行業具有創造力或走上管理層,掙到高水平的收入,讓他們燃起生活的希望,擺脫看門狗、下等人的身份枷鎖;愛崗敬業不是喊喊口號,也不是裝得出來的,是職工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怎樣幹才有價值,有了自我認同才有源源不斷的工作動力?
另一個是創收機會,比如清潔阿姨薛二嬸,她平時工作之餘,會納鞋墊拿到天橋上去賣。我看她的繡工紮實又精美,甚至不亞於網上那些搞文創的,為何不把薛二嬸當作本小區的文創達人來宣傳,讓業主們買她的鞋墊呢?據我了解,水電工趙二叔是個不錯的男低音,常常哼起一首《紅梅花兒開》也著實動人,如果允許並幫助他在工作中直播唱歌,不僅觀眾打賞可以增加他的收入,當咱們小區的水電工成了網紅,何嘗不為我們物業公司的文化軟實力加分呢?
再一個是開放思想,物業管理容易被理解成管理,而管理更容易被誤解成條條框框的約束,這樣下去,公司就是一潭死水。物業管理要的就是人性化的服務,我想什麼叫人性化呢?那就是大家都把人當人看,而能夠激發每個人的潛能,讓每個人都可能有所作為,這樣的物管公司,或許在將來才有立足之地吧?
隨著物業服務行業的服務要求被日益提高,其對基層工作者所能創造的價值的依賴和需求也將逐漸減少,物業服務的價值又將如何評判?物管費又該怎麼收?恐怕那時,安吉拉再也見不到小保安了?
⑤優秀的物業服務,為售樓部和二手房中介提供底氣。
⑥標準的物業團隊,可以派生出保安學校和家政公司。
最後這兩點,我就不展開說了。
此致。
敬禮。
不是不甘平庸,就怕自甘墮落。
這六個月里,我雖然沒有毆打辱罵過一個業主,不曾隨地吐痰,甚至沒有用煙頭燙壞保安亭的空調遙控板和沙發椅,在工作職能上也幾無建樹,閒暇之餘除了精讀《李爾王》、《奧賽羅》等文學譯本,也在吃力地補習初中英語,希望有一天能夠讀懂莎士比亞的原文吧,抱歉,這有點個人了。臨行臨別,我將此前六個月的工作中對我們物業服務這門專業有過的一些淺薄的觀察和構想,藉此由頭呈遞領導,斗膽懇請垂閱,如有偏頗錯失之處,則請忽視。
我們受業主委託,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我們為業主提供安全、衛生、環境秩序及必要的生活助手的服務,業主給我們發工資。換言之,小區是業主的地盤,他們可以開除我們。
在這樣的關係下,我看到了一些扭曲的狀況。
守寡多年的業主張二嬢歷來奉行節約,對夜間樓體彩燈費電的問題數次提出質疑,也沒人能夠給出合理的解釋來安撫她;我見她體弱,常常幫她扛糧油回家,還幫她牽狗,她又祝福我「好人有好報」,我想,這不是我分內的工作麼?為何要把我定性為好人呢?為何彩燈費電的問題只能向一個小保安申述。
開跆拳道館的業主王二錘,上次因為中央空調進老鼠的問題差點在保安亭打我,還以此為由不繳物管費,他曾提出了一個試探性的條件,如果同意他把跆拳道館開到咱們小區地下車庫,不僅會按時繳納物管費,還願意援建一組社區健身器材。說句老實話,如果條件允許,我可以公開跟他打一架,或許能夠打消他開館的念頭。那麼,究竟什麼才構成不繳物管費的理由呢?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告急,這次春節的業主聯誼會就會如期舉行,除了參加由水電工、清潔工、花匠、保安隊聯袂呈現的《感恩的心》大合唱,我還不得不和單身的業委會代表安吉拉上演「卑微小保安和高冷女業主的愛情小品」。講真,當保安就只是一份正常的工作,沒想到我並不敏感的尊嚴神經還是在排練時受到了暴擊——為了讓業主願意繳物管費,竟然需要此等諂媚和煽情?要知道,安吉拉的口碑並不好。
六個月里,我目睹了這個新小區的物業和業主之間的身份落差越拉越大,彼此對物業服務的誤解也越來越深,服務關係也因此而變得越來越被動和刻意。除了疫情期間主動聯絡了滯銷的蔬菜基地來小區平價直供,我們幾乎沒有做出過任何讓業主打心底感動的事情。如果能夠回到起初(交房之前),可否重新審視物業這門生意,在一些關鍵環節上有所精進?以下僅供參考。
①與其讓服務無孔不入,不如讓服務觸手可及。
如果沒有物業服務,小區生活就要亂套;而小區生活的井然有序,便已是物業服務的價值證明。
除了搞好基本的安全措施、便民設施和衛生治理,再做到賬目透明、服務暢通,我們的服務怎麼也在60分以上了。什麼叫服務暢通呢?我認為不是外化的迎上去賠笑臉,也不是逢人敬軍禮,而是當業主有問題需要被解決時,可以直接找到我們,我們又能即刻響應,否則王二錘家中央空調里的耗子,遲早殃及整棟樓。或許開啟一個物業服務的專用微信號就能解決問題,將常住業主挨個添加精準備註,每天3×8小時三班倒時刻留意業主信息,遠勝於7天才打開一次且早已塞滿了廣告傳單的意見箱?
我也刻意走訪過一些高檔小區,看到他們的那種井然有序,是業主不需要物業公司在過剩服務上花的小心思、小恩惠,業主總能在良好的物業設施條件下,實現自助服務(如車庫到電梯口設有公用推車),保護小區環境也出於他們的主動意識。
②既然業主是主人,就要讓他們做主。
我認為業主的主權它是一種社區民主,既要服從大眾利益,也要關注個體利益,既要維護眼前利益,又要著眼長遠利益。
雖然電梯廣告位的收入分配問題已經公示,但2棟的李二甩多次向物業反映,其中播出的「整整整」醫美廣告對其夫妻關係引發了嚴重的糾紛,更容易對未成年女孩造成不良引導,他投訴無門後,才怒砸廣告牌;在李二甩看來,廣告位並不屬於小區的公共設施!我就想,我們能不能人性化一點,每一幅進入小區的廣告,它的價值觀有沒有問題,存不存在消費欺詐,廣告詞是否惡俗,都應該先提交給業委會審稿,再行發布。
另一個就是小區外圍的商鋪問題,業主魯二狗白天賣燒臘,晚上擺燒烤,不僅髒亂差,到了深夜更是油煙滾滾、酒瓶亂倒、酒令不斷,不少業主不堪其擾,只能報警。在我看來,雖然這些商鋪屬於工商和城管的管轄範圍,但它依然和我們小區是同一個生態,好的店鋪為業主帶來了豐富的生活和便利,我們能不能在商鋪出售時,一個是優先業主購買,另一個在租賃戶的經營類目等條件上形成合同約定,讓那些一旦出現噪聲擾民的、污染環境的、消費者口碑不良的經營者可以經由業主投票而後被有據驅逐,以保障小區長久的宜居環境。
以上兩例中的不文明現象,我相信它終究會被工商和城管解決,或者被時間解決,但如果我們有能力讓它不發生,把物業服務做到無形,可見真功夫。
③增值服務不是推銷,而是與業主共創。
物業公司的增值服務,源於業主的需求升級,而不是把「展銷會」引到小區來製造消費機會。尤其是,業主不希望小區環境被商業化。
不少優質小區,早已明令禁止諸如「打著免費體檢旗號,實際賣藥為目的」的這類攤位進入。而我們小區還在允許那些個電信卡、保健品和沒有衛生許可的小吃攤進入,如果吃出了問題,難道物管公司沒有責任嗎?我認為,廣告位進入小區電梯,已經是小區商業化的最後一步了,不可再多退讓(如果把最嚴重的結局參考「公地悲劇」理論,則足以警醒)。給業主的增值服務,應該在小區環境之外去思考。
去年秋天,業主陳二莽把自家果園的梨子搬到小區來賣,免費品嘗了三天也沒能帶動銷售,究其原因,產品越來越多,特色越來越少,社群越搞越多,人情越來越薄。這件事的背後,是城市居民對日常的蔬果肉蛋類產品的需求在升級,他們追求有機品質或自然農業下的原生態,更害怕來路不明的假冒偽劣。
如果在交房前,我們就給未來的業主打造了一片「城郊共享生態農場」,不僅可以吃得放心,持續的內部直供價廉物美,還能讓業主實現周末的農旅親子游,去體驗農耕文化,見證品質又享受樂趣,給業主一個鋼筋水泥之外的另一個家;而多餘的農產品,還能實現銷售創收,在可見的物管費之外,開闢全新的盈利能力。對業主此般用心程度,恐怕都能作為新樓盤的賣點吧?而且我相信,這種歸宿感是發自內心的,是靠業主自己創造出來的,物業服務在其中起了很好的組織和管理作用。
④底層人力資源的尊嚴,彰顯物業公司的水平。
錢不錢的無所謂,一個人總要有個奔頭;一個人很難在一個崗位上呆一輩子,而崗位永遠都渴望更優秀的新鮮血液。
工資水平是職工價值的集中體現,而我也不願意去幫魯二狗打零工賣燒烤賺錢,這樣會讓我懷疑自己的崗位價值。所以我願意花時間學學英語,或許哪天還能去讀個職業大學,通過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職場競爭力。但回過頭來一看,那些比我年齡都大的同事們,多因為無業或退休賦閒而再上崗,誰又不是處在「混吃等死」的生活狀態呢?社會又怎能指望低收入人群提供高素質服務呢?
一個是學習條件,讓那些有上進心的低文化的年輕同事有機會在物業服務行業具有創造力或走上管理層,掙到高水平的收入,讓他們燃起生活的希望,擺脫看門狗、下等人的身份枷鎖;愛崗敬業不是喊喊口號,也不是裝得出來的,是職工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怎樣幹才有價值,有了自我認同才有源源不斷的工作動力?
另一個是創收機會,比如清潔阿姨薛二嬸,她平時工作之餘,會納鞋墊拿到天橋上去賣。我看她的繡工紮實又精美,甚至不亞於網上那些搞文創的,為何不把薛二嬸當作本小區的文創達人來宣傳,讓業主們買她的鞋墊呢?據我了解,水電工趙二叔是個不錯的男低音,常常哼起一首《紅梅花兒開》也著實動人,如果允許並幫助他在工作中直播唱歌,不僅觀眾打賞可以增加他的收入,當咱們小區的水電工成了網紅,何嘗不為我們物業公司的文化軟實力加分呢?
再一個是開放思想,物業管理容易被理解成管理,而管理更容易被誤解成條條框框的約束,這樣下去,公司就是一潭死水。物業管理要的就是人性化的服務,我想什麼叫人性化呢?那就是大家都把人當人看,而能夠激發每個人的潛能,讓每個人都可能有所作為,這樣的物管公司,或許在將來才有立足之地吧?
隨著物業服務行業的服務要求被日益提高,其對基層工作者所能創造的價值的依賴和需求也將逐漸減少,物業服務的價值又將如何評判?物管費又該怎麼收?恐怕那時,安吉拉再也見不到小保安了?
⑤優秀的物業服務,為售樓部和二手房中介提供底氣。
⑥標準的物業團隊,可以派生出保安學校和家政公司。
最後這兩點,我就不展開說了。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