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虛報浮誇和形式主義十分嚴重,在群眾中影響很壞。這個問題中央多次指出,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屢禁不止,一些人還在樂此不疲,這個現象很值得深思。
形式主義有種種表現,譬如:把學習理論當成應付差事,既不聯繫思想實際,也不聯繫工作實際,學而不思,學而不信,學而不行;作報告、寫文章八股習氣濃重,誇誇其談,洋洋洒洒,儘是些大話、套話、空話,言之無物,了無新意;沉湎於文山會海,熱衷於送往迎來,偶爾到基層去,也多是為了做做樣子,浮光掠影,不接觸群眾,不了解實情,不解決問題;唯上唯書,照抄照轉,遇事不動腦筋、不想辦法,開過會議、傳達完文件就心安理得,既不調查研究,也不檢查督促,工作有始無終;喜歡颳風、跟風,上級精神未吃透,下面情況沒搞清,就一哄而起,生搬硬套;工作華而不實,虛報浮誇,擺花架子,追求表面的轟轟烈烈、熱熱鬧鬧,不講究實效,不在抓好落實上下功夫,而是把功夫用在應付上級檢查評比上,工作沒做多少,彙報卻頭頭是道,制度一應俱全,卻止於寫在紙上、掛在牆上,不去認真落實和督查;追求報上有名,電視有影,廣播有聲,刻意樹立「個人形象」,製造「轟動效應」,濫提所謂「新思路」、「新口號」;名曰解放思想,實為譁眾取寵,不顧客觀條件,干一些勞民傷財的事;急功近利,為了求得眼前一時之效而不惜損害長遠和全局利益,等等。
形式主義表現不同,究其根源,一是在貫徹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發生偏差,嚴重脫離實際,二是個人主義作怪。熱衷於搞形式主義的人,往往不顧主客觀條件,不研究事物的規律,只是注重表面,注重形式,注重印象,「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別人看不到」。這種行為的背後,大都帶有很強的私心雜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博得上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同志的「好感」,給自己製造一點「政績」,提高身價,目的在於沽名釣譽,謀取好處,求得升遷。
形式主義圖虛名,招實禍,誤黨誤國。它妨礙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上級的決定和部署的貫徹落實,影響政令暢通,導致信息失真,決策失誤,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寶貴時間,喪失許多難得的發展機遇。
形式主義嚴重損害黨群、幹群關係,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幹部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增加群眾負擔,引起群眾反感,傷害群眾感情,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形式主義腐蝕幹部隊伍,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搞形式主義,必然會誘發乾部的懶惰思想和投機心理,助長黨內和社會上的弄虛作假行為和浮誇之風,挫傷真抓實幹者的積極性。
總之,形式主義於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幹部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必須堅決反對和制止形式主義。
反對形式主義,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思想路線。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實事求是。形式主義與實事求是背道而馳。回顧黨的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黨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革命才經過無數艱難曲折,走上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正是因為恢復和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開創了今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反之,什麼時候背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要吃苦頭,走彎路。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充分說明,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絲毫偏離不得,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萬萬丟不得。一個黨是這樣,一個領導班子是這樣,一個領導幹部也是這樣。我們一定要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統一起來,把高漲的工作熱情與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做到講實話、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真正把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要加強黨性修養,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這樣,形式主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反對形式主義,關鍵在領導。有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好大喜功,制定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層層下壓,逼下面搞形式主義。評比、達標活動過多過濫,基層應接不暇;檢查工作不深不細,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下面做表面文章,上面看表面文章。有關部門考。
察幹部不深不透,提拔重用了一些慣於搞形式主義的人。凡此種種,都在客觀上起到了縱容和助長形式主義的作用。因此,反對形式主義,必須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做起,決不能只看下面的問題,不找自身的原因,用形式主義來反形式主義。在「三講」教育和「三講」教育「回頭看」的過程中,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對自身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要認真查擺和整改。
反對形式主義,最有效的辦法是充分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形式主義的一個共同特徵,是眼睛向上。他們做樣子,是給上級看的,心中根本沒有群眾。誰搞形式主義,群眾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痛恨。因此,反對形式主義,必須依靠群眾來進行。要把政策交給群眾,把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活動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工作孰優孰劣,讓群眾來評判。要努力擴大幹部工作中的民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真正讓群眾公認、政績突出的人獲得榮譽,得到重用。對那些熱衷於搞形式主義的人,不僅不能提拔重用,還要嚴厲批評;造成嚴重後果的,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以此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有效遏制形式主義的滋生蔓延。
形式主義有種種表現,譬如:把學習理論當成應付差事,既不聯繫思想實際,也不聯繫工作實際,學而不思,學而不信,學而不行;作報告、寫文章八股習氣濃重,誇誇其談,洋洋洒洒,儘是些大話、套話、空話,言之無物,了無新意;沉湎於文山會海,熱衷於送往迎來,偶爾到基層去,也多是為了做做樣子,浮光掠影,不接觸群眾,不了解實情,不解決問題;唯上唯書,照抄照轉,遇事不動腦筋、不想辦法,開過會議、傳達完文件就心安理得,既不調查研究,也不檢查督促,工作有始無終;喜歡颳風、跟風,上級精神未吃透,下面情況沒搞清,就一哄而起,生搬硬套;工作華而不實,虛報浮誇,擺花架子,追求表面的轟轟烈烈、熱熱鬧鬧,不講究實效,不在抓好落實上下功夫,而是把功夫用在應付上級檢查評比上,工作沒做多少,彙報卻頭頭是道,制度一應俱全,卻止於寫在紙上、掛在牆上,不去認真落實和督查;追求報上有名,電視有影,廣播有聲,刻意樹立「個人形象」,製造「轟動效應」,濫提所謂「新思路」、「新口號」;名曰解放思想,實為譁眾取寵,不顧客觀條件,干一些勞民傷財的事;急功近利,為了求得眼前一時之效而不惜損害長遠和全局利益,等等。
形式主義表現不同,究其根源,一是在貫徹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發生偏差,嚴重脫離實際,二是個人主義作怪。熱衷於搞形式主義的人,往往不顧主客觀條件,不研究事物的規律,只是注重表面,注重形式,注重印象,「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別人看不到」。這種行為的背後,大都帶有很強的私心雜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博得上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同志的「好感」,給自己製造一點「政績」,提高身價,目的在於沽名釣譽,謀取好處,求得升遷。
形式主義圖虛名,招實禍,誤黨誤國。它妨礙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上級的決定和部署的貫徹落實,影響政令暢通,導致信息失真,決策失誤,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寶貴時間,喪失許多難得的發展機遇。
形式主義嚴重損害黨群、幹群關係,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幹部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增加群眾負擔,引起群眾反感,傷害群眾感情,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形式主義腐蝕幹部隊伍,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搞形式主義,必然會誘發乾部的懶惰思想和投機心理,助長黨內和社會上的弄虛作假行為和浮誇之風,挫傷真抓實幹者的積極性。
總之,形式主義於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幹部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必須堅決反對和制止形式主義。
反對形式主義,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思想路線。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實事求是。形式主義與實事求是背道而馳。回顧黨的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黨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革命才經過無數艱難曲折,走上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正是因為恢復和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開創了今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反之,什麼時候背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要吃苦頭,走彎路。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充分說明,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絲毫偏離不得,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萬萬丟不得。一個黨是這樣,一個領導班子是這樣,一個領導幹部也是這樣。我們一定要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統一起來,把高漲的工作熱情與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做到講實話、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真正把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要加強黨性修養,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這樣,形式主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反對形式主義,關鍵在領導。有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好大喜功,制定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層層下壓,逼下面搞形式主義。評比、達標活動過多過濫,基層應接不暇;檢查工作不深不細,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下面做表面文章,上面看表面文章。有關部門考。
察幹部不深不透,提拔重用了一些慣於搞形式主義的人。凡此種種,都在客觀上起到了縱容和助長形式主義的作用。因此,反對形式主義,必須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做起,決不能只看下面的問題,不找自身的原因,用形式主義來反形式主義。在「三講」教育和「三講」教育「回頭看」的過程中,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對自身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要認真查擺和整改。
反對形式主義,最有效的辦法是充分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形式主義的一個共同特徵,是眼睛向上。他們做樣子,是給上級看的,心中根本沒有群眾。誰搞形式主義,群眾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痛恨。因此,反對形式主義,必須依靠群眾來進行。要把政策交給群眾,把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活動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工作孰優孰劣,讓群眾來評判。要努力擴大幹部工作中的民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真正讓群眾公認、政績突出的人獲得榮譽,得到重用。對那些熱衷於搞形式主義的人,不僅不能提拔重用,還要嚴厲批評;造成嚴重後果的,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以此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有效遏制形式主義的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