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24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市委組織部舉辦的赴杭州餘杭區委黨校社區黨組織書記示範培訓班。此次培訓採取專題授課、參觀學習、座談交流等形式,讓我們了解到發達城市社區的經濟發展、社區建設、黨組織建設等各方面情況,也深深體會到他們思想觀念跨越式發展的成果。下面,就此次培訓的幾點收、體會和思考彙報如下:
一、總體感受
在五天的培訓期間,首先感受到了杭州市餘杭區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人文環境和諧的氛圍以及城鄉建設一體化推進的快速步伐,其次,通過認真聽取授課輔導、現場教學、交流請教等途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看清了差距,拓展了思維,創新了理念,明確了方向,進一步增強了抓好社區建設和做好黨組織書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5天的培訓分為理論學習和現場教學兩種形式,餘杭區委黨校教授和餘杭區民政局領導、先進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分別為我們講授了《新時期群眾工作與社會治理創新》、《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與管理》、《基層民主整治建設在餘杭的實踐》《加強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夯實基層組織基礎》、《社區服務與管理規範化建設時間》等課程,並深入當地先進社區現場學習了社區黨組織建設及社區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雖然只有短短5天,但因為這次培訓課程安排比較科學、內容設置豐富,理論結合實際,針對性較強,收穫頗豐。
二、主要收穫
一是開闊了視野,拓展了工作思路。在集中理論學習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黨校吳錦良教授對社區工作的獨到見解,他在授課中引導我們社區「帶頭人」要提高群眾工作水平,變革群眾工作理念,要善於傾聽哪些「沉沒的聲音」,以包容心對待那些「異質思維」,只要我們努力體諒群眾的訴求,努力解決群眾的訴求,辦事做到公平正義,就會得到群眾發自內心的認可和信任,同時,也會讓群眾有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主動投入到社區建設中來。臨平東湖街道黨工委沈超喬書記為我們介紹了東湖街道下轄22各社區在黨建、便民服務和居民自治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經驗,尤其是「時間儲蓄銀行」、「先鋒儲蓄卡」、「冠名黨員服務站」、在職黨員雙報到服務等黨建工作創新做法讓我覺得很受觸動;餘杭區民政局謝科長以她多年主抓社區工作的經驗和生動的案例為我們理清了社區工作的思路,解讀了「七心管家服務工作站」、「96345便民服務熱線」及「智慧養老」這些創新便民服務項目的目的意義。
在現場教學中,參觀學習了臨平街道市民之家,通過現場參觀和與區商務局費主任的座談交流後,了解到他們不斷拓展服務項目和渠道來方便群眾,而卻嚴格內部管理,樹立服務意識來「麻煩自己」;到新城社區、高地社區、花園新村、塘西村實地觀摩學習了他們在社區黨建、管理模式及便民服務載體方面的典型做法,如:「暖心工程」、「微黨群」、「送清涼小分隊」、在職黨員信息平台等,每到一個社區,都能深刻地體會到不同的社區特色,帶給我心靈震撼之餘,更多的是從中學習先進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為推動本社區的發展成長提供借鑑和指導。
二是正視了差距,增強了動力。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在有限的時間裡,不僅感受到了杭州市對社區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社區工作的熱情,更重要的是吸取了很多有價值的經驗,所參觀學習的社區管理的觀念之新、思路之清、工作之實、措施之硬、發展之快等方面對我的內心產生了很大的衝擊,讓我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壓力。特別是在課堂教學讓我體會到了自身理論知識的淺薄,現場教學讓我感覺到了所在社區發展的滯後,座談交流讓我領悟到了工作思路和方法的陳舊,深刻認識到我們在思想觀念、發展思路、政策運用、機制創新等諸多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面對這種現狀,如果不珍惜機遇、奮力趕超,就會使差距越拉越大。對此,我感到非常幸運,能夠參加這次培訓班,學習到發達地區的許多發展理念和工作措施,這將在今後工作中,對我們開展社區的工作起到重要的借鑑和助推作用。
三是拓寬了思維,堅定了信心。經過這次學習培訓,我切身體會到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性。通過交流,我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社區建設以及本職工作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對今後工作的思路和發展有了很多新的思考和探索,每個社區都要有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在社區建設中要善於分析社區實際,總結特點,針對社區實際開展工作,將好的東西發展下去,同時注意採取措施和運用載體學會變劣勢為優勢,爭取在低起點上作出成績。
三、主要體會和思考
經過這次培訓,我更加明白了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在基層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責任性,作為基層組織的「領頭雁」,應當把所學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基層的建設和管理當中,努力為廣大居民群眾做好服務工作。結合本人工作,聯繫這次培訓的收穫,我總結以下幾點體會和思考:
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升社區管理水平。群眾利益無小事,社區是最基層的服務機構,其服務功能好壞直接影響著為民辦事效率。學習的目的在於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促進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將把這次學習所搜集的課件和資料作為培訓資料,再學習再利用,組織社區黨員幹部,把所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營養盛宴」和他們一同分享,共同提高,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同時,此次學習過程中,我認識到只有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實際去研究思考,才能轉化為實踐成果。同時,也一直在心裡提醒自己要帶著感情和熱情去工作,掌握科學的領導方法,最大限度地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力爭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才能進一步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創新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思考:通過在了解餘杭區各街道在培養社區黨組織書記的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我認為「社區書記座談沙龍」、「書記輪崗交流」的做法可以在我縣推廣,從而達到好的經驗做法交流碰撞激發創新的目的。
二是要抓好隊伍建設,健全完善制度,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社區承擔著城市管理、社會服務、保持穩定等許多重要任務,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所以對社區幹部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社區工作效能;不斷健全和完善社區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區建設與管理工作標準、崗位工作職責、獎懲條例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化、規範化,抓好各項任務落實;不斷培養社區工作者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的精神,努力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社區隊伍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的為社區持續發展提供堅強後盾。
思考:可全面推廣臨平東湖街道社區「四定走訪」工作法,通過定事、定點、定人、定時,讓社區工作者真正走進群眾,確保做到走訪不漏戶。
三是要借鑑經驗,尋找差距,推動社區工作更好發展。這次培訓中,授課的教授、領導通過理論演說、案例研討等方式,提高了我們學院的實踐水平,讓我們帶著問題去思考,並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和經驗,進一步加強對問題的認識。通過課堂中深入淺出的引導和授課,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高層權威性、實踐針對性、理論深厚性和科學指導性,讓我對當前的城市管理及社區建設等問題有了更為透徹的了解。通過學習,我對如何加強社區黨建、社區管理及服務等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認識,找出了差距,學到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更加堅定了我對加快社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思考:在這次學習中,我認為有一些特色活動和做法完全可以借鑑到我縣社區中開展。如:「小巷之星」評選活動將身邊的普通人物變為社會風尚的引導者;成立「冠名黨員服務站」,以開展理髮、家政維修、便民傘借用等免費服務,讓黨員在服務群眾上展現個人價值;黨員管理方面,「時間儲蓄銀行」、「先鋒儲蓄卡」的做法和形式非常科學新穎,可以有效激勵各類黨員參與社區各項服務活動。
四要適應形勢,創新思路和觀念,促進社區發展新突破。此次考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先進社區的好的經驗和做法很多,最重要的是如何結合到社區的實踐中去,找準定位,創出特色,創新亮點,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時代的發展,形勢的變化,要求我們開拓創新,強化載體建設,寬思路、多渠道的為民服務。我們要立足社區實際,與時俱進,注重各自特色,以服務群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社區黨組織建設工作與社區服務理念結合起來,通過創新的制度,開展各種新穎的、可行的、結合居民實際需要的活動,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居民廣泛參與社區的組織建設,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等活動,不斷激發和凝聚群眾參與社區工作和社區服務的意識和力量,從而推動整個社區的和諧快速發展。
思考:通過學習,我認為餘杭區「96345」便民服務熱線的設立的理念非常貼近群眾,方面群眾。「96345」便民服務熱線,24小時全天候受理市民生活類、諮詢類、事務類等多項服務,吸納了社區一技之長服務者和多支黨員志願者隊伍,構建起一個覆蓋整個市區的信息平台。
經過這次赴杭州餘杭區委黨校社區黨組織書記示範培訓班學習,我個人的思想認識經歷了一次全面洗禮,對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困擾心中許久的一些觀點也都有了一些答案。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決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恪盡職守、勇於創新,更好的為居民群眾服務,為建設和諧社區貢獻自己的應盡力量。
一、總體感受
在五天的培訓期間,首先感受到了杭州市餘杭區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人文環境和諧的氛圍以及城鄉建設一體化推進的快速步伐,其次,通過認真聽取授課輔導、現場教學、交流請教等途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看清了差距,拓展了思維,創新了理念,明確了方向,進一步增強了抓好社區建設和做好黨組織書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5天的培訓分為理論學習和現場教學兩種形式,餘杭區委黨校教授和餘杭區民政局領導、先進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分別為我們講授了《新時期群眾工作與社會治理創新》、《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與管理》、《基層民主整治建設在餘杭的實踐》《加強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夯實基層組織基礎》、《社區服務與管理規範化建設時間》等課程,並深入當地先進社區現場學習了社區黨組織建設及社區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雖然只有短短5天,但因為這次培訓課程安排比較科學、內容設置豐富,理論結合實際,針對性較強,收穫頗豐。
二、主要收穫
一是開闊了視野,拓展了工作思路。在集中理論學習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黨校吳錦良教授對社區工作的獨到見解,他在授課中引導我們社區「帶頭人」要提高群眾工作水平,變革群眾工作理念,要善於傾聽哪些「沉沒的聲音」,以包容心對待那些「異質思維」,只要我們努力體諒群眾的訴求,努力解決群眾的訴求,辦事做到公平正義,就會得到群眾發自內心的認可和信任,同時,也會讓群眾有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主動投入到社區建設中來。臨平東湖街道黨工委沈超喬書記為我們介紹了東湖街道下轄22各社區在黨建、便民服務和居民自治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經驗,尤其是「時間儲蓄銀行」、「先鋒儲蓄卡」、「冠名黨員服務站」、在職黨員雙報到服務等黨建工作創新做法讓我覺得很受觸動;餘杭區民政局謝科長以她多年主抓社區工作的經驗和生動的案例為我們理清了社區工作的思路,解讀了「七心管家服務工作站」、「96345便民服務熱線」及「智慧養老」這些創新便民服務項目的目的意義。
在現場教學中,參觀學習了臨平街道市民之家,通過現場參觀和與區商務局費主任的座談交流後,了解到他們不斷拓展服務項目和渠道來方便群眾,而卻嚴格內部管理,樹立服務意識來「麻煩自己」;到新城社區、高地社區、花園新村、塘西村實地觀摩學習了他們在社區黨建、管理模式及便民服務載體方面的典型做法,如:「暖心工程」、「微黨群」、「送清涼小分隊」、在職黨員信息平台等,每到一個社區,都能深刻地體會到不同的社區特色,帶給我心靈震撼之餘,更多的是從中學習先進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為推動本社區的發展成長提供借鑑和指導。
二是正視了差距,增強了動力。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在有限的時間裡,不僅感受到了杭州市對社區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社區工作的熱情,更重要的是吸取了很多有價值的經驗,所參觀學習的社區管理的觀念之新、思路之清、工作之實、措施之硬、發展之快等方面對我的內心產生了很大的衝擊,讓我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壓力。特別是在課堂教學讓我體會到了自身理論知識的淺薄,現場教學讓我感覺到了所在社區發展的滯後,座談交流讓我領悟到了工作思路和方法的陳舊,深刻認識到我們在思想觀念、發展思路、政策運用、機制創新等諸多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面對這種現狀,如果不珍惜機遇、奮力趕超,就會使差距越拉越大。對此,我感到非常幸運,能夠參加這次培訓班,學習到發達地區的許多發展理念和工作措施,這將在今後工作中,對我們開展社區的工作起到重要的借鑑和助推作用。
三是拓寬了思維,堅定了信心。經過這次學習培訓,我切身體會到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性。通過交流,我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社區建設以及本職工作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對今後工作的思路和發展有了很多新的思考和探索,每個社區都要有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在社區建設中要善於分析社區實際,總結特點,針對社區實際開展工作,將好的東西發展下去,同時注意採取措施和運用載體學會變劣勢為優勢,爭取在低起點上作出成績。
三、主要體會和思考
經過這次培訓,我更加明白了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在基層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責任性,作為基層組織的「領頭雁」,應當把所學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基層的建設和管理當中,努力為廣大居民群眾做好服務工作。結合本人工作,聯繫這次培訓的收穫,我總結以下幾點體會和思考:
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升社區管理水平。群眾利益無小事,社區是最基層的服務機構,其服務功能好壞直接影響著為民辦事效率。學習的目的在於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促進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將把這次學習所搜集的課件和資料作為培訓資料,再學習再利用,組織社區黨員幹部,把所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營養盛宴」和他們一同分享,共同提高,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同時,此次學習過程中,我認識到只有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實際去研究思考,才能轉化為實踐成果。同時,也一直在心裡提醒自己要帶著感情和熱情去工作,掌握科學的領導方法,最大限度地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力爭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才能進一步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創新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思考:通過在了解餘杭區各街道在培養社區黨組織書記的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我認為「社區書記座談沙龍」、「書記輪崗交流」的做法可以在我縣推廣,從而達到好的經驗做法交流碰撞激發創新的目的。
二是要抓好隊伍建設,健全完善制度,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社區承擔著城市管理、社會服務、保持穩定等許多重要任務,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所以對社區幹部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社區工作效能;不斷健全和完善社區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區建設與管理工作標準、崗位工作職責、獎懲條例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化、規範化,抓好各項任務落實;不斷培養社區工作者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的精神,努力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社區隊伍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的為社區持續發展提供堅強後盾。
思考:可全面推廣臨平東湖街道社區「四定走訪」工作法,通過定事、定點、定人、定時,讓社區工作者真正走進群眾,確保做到走訪不漏戶。
三是要借鑑經驗,尋找差距,推動社區工作更好發展。這次培訓中,授課的教授、領導通過理論演說、案例研討等方式,提高了我們學院的實踐水平,讓我們帶著問題去思考,並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和經驗,進一步加強對問題的認識。通過課堂中深入淺出的引導和授課,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高層權威性、實踐針對性、理論深厚性和科學指導性,讓我對當前的城市管理及社區建設等問題有了更為透徹的了解。通過學習,我對如何加強社區黨建、社區管理及服務等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認識,找出了差距,學到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更加堅定了我對加快社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思考:在這次學習中,我認為有一些特色活動和做法完全可以借鑑到我縣社區中開展。如:「小巷之星」評選活動將身邊的普通人物變為社會風尚的引導者;成立「冠名黨員服務站」,以開展理髮、家政維修、便民傘借用等免費服務,讓黨員在服務群眾上展現個人價值;黨員管理方面,「時間儲蓄銀行」、「先鋒儲蓄卡」的做法和形式非常科學新穎,可以有效激勵各類黨員參與社區各項服務活動。
四要適應形勢,創新思路和觀念,促進社區發展新突破。此次考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先進社區的好的經驗和做法很多,最重要的是如何結合到社區的實踐中去,找準定位,創出特色,創新亮點,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時代的發展,形勢的變化,要求我們開拓創新,強化載體建設,寬思路、多渠道的為民服務。我們要立足社區實際,與時俱進,注重各自特色,以服務群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社區黨組織建設工作與社區服務理念結合起來,通過創新的制度,開展各種新穎的、可行的、結合居民實際需要的活動,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居民廣泛參與社區的組織建設,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等活動,不斷激發和凝聚群眾參與社區工作和社區服務的意識和力量,從而推動整個社區的和諧快速發展。
思考:通過學習,我認為餘杭區「96345」便民服務熱線的設立的理念非常貼近群眾,方面群眾。「96345」便民服務熱線,24小時全天候受理市民生活類、諮詢類、事務類等多項服務,吸納了社區一技之長服務者和多支黨員志願者隊伍,構建起一個覆蓋整個市區的信息平台。
經過這次赴杭州餘杭區委黨校社區黨組織書記示範培訓班學習,我個人的思想認識經歷了一次全面洗禮,對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困擾心中許久的一些觀點也都有了一些答案。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決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恪盡職守、勇於創新,更好的為居民群眾服務,為建設和諧社區貢獻自己的應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