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強
1.對新發展理念理解不深透。有的黨員和黨員幹部沒有站在人民立場上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和讓人民共享上做的不夠,還停留在口頭上、概念上。
2.沒有用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沒有用新發展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在工作中積極踐行,使之成為事業的指揮棒,日常工作中的紅綠燈。沒有完全認識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都是新發展理念下的國家宏觀戰略。
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不實。有的在脫貧攻堅、污染防治和化解金融風險三大攻戰措施上臨時應付上級檢查。在解決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社會管理等與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還存在不少問題,離讓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還有差距。如,在教育上,農村教學設施不完備、教學手段陳舊落後,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與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農村師資力量資源分布不合理,一些優秀中小學教師主要集中在城市,農村中優秀的教師資源比例偏低。
當前較高的高校收費,對許多來自農村中的大學生家庭來說,仍然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在社會保障上,農村家庭的養老仍然主要依靠子女,現今的農村子女外出打工者居多,沒有時間照顧老人;農村無養老保險,只能單純依靠子女贍養老人,經濟負擔重。
(二)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自覺性不高
1.為民情懷不深厚。有的無親民態度,下坐著轎車轉—轉,隔著玻璃看一看,看完回來吃頓飯走馬觀花、隔靴搔癢般的走基層,沒有真正撲下身子,深入基層,走進群眾身邊,走進群眾農田,走進群眾心間,與群眾平視對話,近距離聆聽群眾呼聲,始終把群眾最盼、最急、最怨、最難的問題銘記於心。有的沒有便民渠道,不主動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機關病、官僚態依然存在,沒有設臵便民直通車,作秀、折騰、擾民的行為依然存在,不能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工作生活服務。有的不落實惠民措施,想問題、做決策沒有把現、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沒有以群眾成不成、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為衡量標尺,保證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三)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的力度不足
1.工作作風不務實。有的不真實,存在報喜不憂報,蒙上炊下,陽奉陰違,假、大、空等問題。
有的不辦實事,沒有堅持不懈地帶領群眾艱苦創業,打基礎、謀長遠、幹當前,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和行動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有的不重實效,沒有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人民群眾增收、得益、受惠、滿意。
(四)為民謀利盡責的實效不大
1.「懶官」問題依然存在。思想懶惰、精神萎靡,對上級精神不學習不了解,對新部署新要求不研究不掌握。
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混」字當頭、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工作不積極,辦事拖拉,習慣「攢一批」再辦。
遇事等待觀望、推諉扯,議而不定、決而不行。
接受任務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推進作虛於應付、縮手縮腳。
對上級安排部署貫徹不及時、落實打扣,行動遲緩、推進不力,矛盾上交、任務下派。
2.「庸官」問題依然存在。干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爭不搶、不溫不火,成績平平。
能力不強、本領欠缺,「自命不凡」毫無建樹,把「不會幹」「幹不了」「不好乾」當成完不成任務「正當理由」。
觀念保守、思維僵化,干工作沒有思路,遇問題缺少辦法,習慣憑經驗辦事,因循守舊、墨守成規。
缺乏主動鑽研精神,躺在功勞簿上過日子,占著位子「當擺設」。
3.「乖官」問題依然存在。對領導言聽計從、唯唯諾諾,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問原由、不管對錯?
奉行好人主義,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對身邊的不良風氣態度漠然、聽之任之。
迴避矛盾、明哲保身,領導愛聽什麼就說什麼,口不多,唯恐言多語失?
把開會當落實、把發文當行動,「喊口號很積極,行動上難見影」。
大事小事層層請示彙報,看似勤勤懇懇,實則不敢或不願擔當。
干工作光說不練,表態多、調門高,行動、落實差。
不貪不占也不辦事,不推不諉笑臉拒人,門好進、臉好看,事依然難辦。
4.「巧官」問題依然存在。處事圓滑,看人下菜碟,善於揣摩領導意圖,投其所好、見風使舵。
干工作耍「花架子」,把主要精力放在搞「材料工程」、「形象工程」上,只注重留痕、不注重實效,靠編數據、做假賬出政績。
慣於搞「選擇性」作為,見到榮譽利益就上,遇到矛盾困難就躲,什麼對自己有利就幹什麼?
自己不想干、不能幹、不會幹,還「瞪大眼睛挑別人毛病」。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領導一點就通、一說就動,一轉身就不動,消極應付、投機取巧。
(五)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氛圍任重道遠
1.工作紀律散漫。有些黨員與黨員幹部上班、開會存在遲到現象,會場上交頭接耳,缺乏規矩意識,缺乏規範的程序意識,該請示的不請示,該彙報的沒彙報。
2.作風漂浮不實。有些黨員與黨員幹部工作漂浮,心浮氣躁,遇到問題辦法點子不多,方法措施不力。計較個人得失,私心雜念重,不安現職,牢騷滿腹,怨天尤人。
3.工作推進不力。在一些工作上口號多、具體措施少,安排部署多、檢查督促少。部門之間通氣少、協調不夠,使原本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工作能推則推,無大局意識。
4.辦事效率低下。有些黨員與黨員幹部性不夠強,思考不深、分析研究不夠,工作思路不清晰,方法簡單。工作分不清輕重緩急,不懂得如何有效管理時間。
5.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運行不暢。這兩項機制落實不到位,僅停留在口頭上,特別是容錯糾錯機制更難以落實。
6.幹部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本領能力仍需增強。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要求相比,在強化能力培訓和鍛鍊,提高專業思維和專業素養,涵養幹部擔當作為的底氣和勇氣上還有不小差距。幹部的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仍然存有短板。黨員領導幹部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的專業作風、專業精神仍然存有差距。黨員領導幹部在圍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上還存有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
1.對新發展理念理解不深透。有的黨員和黨員幹部沒有站在人民立場上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和讓人民共享上做的不夠,還停留在口頭上、概念上。
2.沒有用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沒有用新發展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在工作中積極踐行,使之成為事業的指揮棒,日常工作中的紅綠燈。沒有完全認識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都是新發展理念下的國家宏觀戰略。
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不實。有的在脫貧攻堅、污染防治和化解金融風險三大攻戰措施上臨時應付上級檢查。在解決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社會管理等與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還存在不少問題,離讓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還有差距。如,在教育上,農村教學設施不完備、教學手段陳舊落後,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與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農村師資力量資源分布不合理,一些優秀中小學教師主要集中在城市,農村中優秀的教師資源比例偏低。
當前較高的高校收費,對許多來自農村中的大學生家庭來說,仍然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在社會保障上,農村家庭的養老仍然主要依靠子女,現今的農村子女外出打工者居多,沒有時間照顧老人;農村無養老保險,只能單純依靠子女贍養老人,經濟負擔重。
(二)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自覺性不高
1.為民情懷不深厚。有的無親民態度,下坐著轎車轉—轉,隔著玻璃看一看,看完回來吃頓飯走馬觀花、隔靴搔癢般的走基層,沒有真正撲下身子,深入基層,走進群眾身邊,走進群眾農田,走進群眾心間,與群眾平視對話,近距離聆聽群眾呼聲,始終把群眾最盼、最急、最怨、最難的問題銘記於心。有的沒有便民渠道,不主動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機關病、官僚態依然存在,沒有設臵便民直通車,作秀、折騰、擾民的行為依然存在,不能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工作生活服務。有的不落實惠民措施,想問題、做決策沒有把現、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沒有以群眾成不成、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為衡量標尺,保證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三)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的力度不足
1.工作作風不務實。有的不真實,存在報喜不憂報,蒙上炊下,陽奉陰違,假、大、空等問題。
有的不辦實事,沒有堅持不懈地帶領群眾艱苦創業,打基礎、謀長遠、幹當前,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和行動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有的不重實效,沒有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人民群眾增收、得益、受惠、滿意。
(四)為民謀利盡責的實效不大
1.「懶官」問題依然存在。思想懶惰、精神萎靡,對上級精神不學習不了解,對新部署新要求不研究不掌握。
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混」字當頭、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工作不積極,辦事拖拉,習慣「攢一批」再辦。
遇事等待觀望、推諉扯,議而不定、決而不行。
接受任務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推進作虛於應付、縮手縮腳。
對上級安排部署貫徹不及時、落實打扣,行動遲緩、推進不力,矛盾上交、任務下派。
2.「庸官」問題依然存在。干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爭不搶、不溫不火,成績平平。
能力不強、本領欠缺,「自命不凡」毫無建樹,把「不會幹」「幹不了」「不好乾」當成完不成任務「正當理由」。
觀念保守、思維僵化,干工作沒有思路,遇問題缺少辦法,習慣憑經驗辦事,因循守舊、墨守成規。
缺乏主動鑽研精神,躺在功勞簿上過日子,占著位子「當擺設」。
3.「乖官」問題依然存在。對領導言聽計從、唯唯諾諾,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問原由、不管對錯?
奉行好人主義,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對身邊的不良風氣態度漠然、聽之任之。
迴避矛盾、明哲保身,領導愛聽什麼就說什麼,口不多,唯恐言多語失?
把開會當落實、把發文當行動,「喊口號很積極,行動上難見影」。
大事小事層層請示彙報,看似勤勤懇懇,實則不敢或不願擔當。
干工作光說不練,表態多、調門高,行動、落實差。
不貪不占也不辦事,不推不諉笑臉拒人,門好進、臉好看,事依然難辦。
4.「巧官」問題依然存在。處事圓滑,看人下菜碟,善於揣摩領導意圖,投其所好、見風使舵。
干工作耍「花架子」,把主要精力放在搞「材料工程」、「形象工程」上,只注重留痕、不注重實效,靠編數據、做假賬出政績。
慣於搞「選擇性」作為,見到榮譽利益就上,遇到矛盾困難就躲,什麼對自己有利就幹什麼?
自己不想干、不能幹、不會幹,還「瞪大眼睛挑別人毛病」。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領導一點就通、一說就動,一轉身就不動,消極應付、投機取巧。
(五)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氛圍任重道遠
1.工作紀律散漫。有些黨員與黨員幹部上班、開會存在遲到現象,會場上交頭接耳,缺乏規矩意識,缺乏規範的程序意識,該請示的不請示,該彙報的沒彙報。
2.作風漂浮不實。有些黨員與黨員幹部工作漂浮,心浮氣躁,遇到問題辦法點子不多,方法措施不力。計較個人得失,私心雜念重,不安現職,牢騷滿腹,怨天尤人。
3.工作推進不力。在一些工作上口號多、具體措施少,安排部署多、檢查督促少。部門之間通氣少、協調不夠,使原本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工作能推則推,無大局意識。
4.辦事效率低下。有些黨員與黨員幹部性不夠強,思考不深、分析研究不夠,工作思路不清晰,方法簡單。工作分不清輕重緩急,不懂得如何有效管理時間。
5.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運行不暢。這兩項機制落實不到位,僅停留在口頭上,特別是容錯糾錯機制更難以落實。
6.幹部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本領能力仍需增強。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要求相比,在強化能力培訓和鍛鍊,提高專業思維和專業素養,涵養幹部擔當作為的底氣和勇氣上還有不小差距。幹部的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仍然存有短板。黨員領導幹部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的專業作風、專業精神仍然存有差距。黨員領導幹部在圍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上還存有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