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為了落實《省文化廳關於開展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檢查驗收工作的通知》,xxx市於3~5月份開展對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檢查。12月中下旬,接到《關於參加全省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檢查驗收工作的函》,我局及時要求鄉鎮對照標準立即開展自查,派出工作人員進行抽查。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各項指標全部達到標準
69家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最小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以上,其中圖書館總分館不小於8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地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內部及周圍環境整潔、衛生,場地硬化、綠化。
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做到「八個一」,即:一個標誌牌、一個宣傳欄、一個縣級圖書館分館、一個多功能室、一個中老年文體活動室、一個婦女兒童文體活動室、一套文體設施設備、一個公益性文化崗。
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免費開放,室內文體活動場所有明確的開放時間表,便於群眾參加活動;
室外廣場定期組織開展文體活動,每季度不少於1次,全年不少於6次;
全年組織由婦女兒童參加的文化娛樂活動不少於4次;
每個月為村民、居民放映一場國產新片;
村(社區)文化管理人員每年參加培訓時間不少於5天。
二、採取的推進措施
1.對照標準,開展項目督查整改。市文廣新局作為牽頭單位,負責指導、協調、督查,並將督查結果進行通報;
要求區鎮文體站年度開展四次對村(社區)的督查、業務指導和精準服務,年底列入市級對區鎮的考核項目。對運行管理差的,要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拿出整改方案,年底再次檢查驗收;
對運行管理一般的,提出完善意見,做好保障;
對好的單位和做法,推廣他們的做法,向周邊地區延伸。
2.因地制宜,創新文化服務內容。根據人口總量、年齡、結構、需求、新老xxx人的比例等,確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的面積、功能、項目構成,不斷探索新環境下的新活動。提供多元化服務項目,導入志願者服務機制,吸引社會文化藝術人才、社會組織為公益文化服務。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要求結合數字文化服務,滿足基層群眾數字文化需求。
3.做好人才、資源和資金保障。鎮文體中心要求吸納更多專業文化人才,對村(社區)進行文化指導幫助。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立不少於1個由政府財政購買的公益性文化崗位負責中心的日常管理。這個專人應該是全職的,而且有設計群眾服務項目經驗的社工人員。資源不得挪作他用,做好設備的更新和資源利用。同時做好市、區鎮二級財政資金的投入與扶持。
4.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投入文化服務。大力培育非盈利社會文化組織的成長;
發展文化志願者隊伍,形成專兼結合的文化工作隊伍;
將企業內部文化設施納入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服務範圍;
鼓勵非盈利社會組織或國有企業來統一管理運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三、成功的經驗做法
1.以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參與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服務。目前已經有一些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通過政府購買引入社會組織,開展創投項目以及借用給群眾團體活動逐漸增多起來。高新區新江南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由愛德社會組織培育中心負責管理運行,通過親子讀書會、xxx話學習等活動的開展,提升外來人口對本地文化的了解,增加新老xxx人互動交流。巴城鎮新開河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購買公益社會組織服務。在做好日間照料工作之餘,每月組織歌舞、戲曲、曲藝等文藝活動兩次。澱山湖鎮市民活動中心屬於政府出資建在農民動遷小區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採用「社會化運作、項目化服務、規範化管理、績效化評估」管理模式,成效顯著,公益組織參與管理服務,服務質量好,值得推廣。
2.根據需求創新特色文化服務。澱山湖鎮「送戲曲進村」,每個村一台大戲,集中到每個村巡演各7場,村民導、演,村民觀看,多年來成為澱山湖的品牌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周莊鎮全旺村「喝講茶」活動形式新穎,高新區姜巷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有傳統家具和農具展示,都是很好的做法。千燈鎮馬路橋社區有眾多外來文化能人,他們在社區的支持下聯合自辦非盈利演出團體,在本年度鎮文藝會演中,獲得2項一等獎,值得關注。
3.發揮文體站統籌和輻射帶動作用。周市鎮文體站將工作人員和業務骨幹與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建立結對服務。陸家鎮實施了業餘文藝團隊輔導惠民工程,由文體站專門聘請、派出15名具有一定文藝特長的老師對全鎮轄區內的業餘文藝團體包干服務。陸家鎮:「小閱讀·大未來」家庭讀書會,從起初的20戶,發展到如今的200戶家庭參與親子閱讀,孩子們在家長志願者的帶領下一起讀書、遊戲,這些項目值得推廣。
4.文化志願服務在社區成長。7月20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走進新江南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與「紅袖標」老年志願者親切交談,鼓勵老人們發揮餘熱,積極參與社區文化、環境保護等工作,共同營造舒適穩定的居住環境。社區以社工帶動義工、專業服務帶動志願服務,進一步豐富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和興趣愛好。澱山湖鎮市民活動中心引進xxx壹方慈善公益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著力打造了「愛心接力銀行」和「尚美公益集市」兩大志願服務品牌。還有高新區採蓮社區、巴城鎮新開河村都是以文化志願服務為主。
四、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存在的不足
1.功能發揮有待提升。由於部分村(社區)服務用房安排不合理,存在一室多用的現象,不利於活動開展。對文化需求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和全面,提供服務比較單一。部分村、社區由於拆遷較多,人員較少,活動室利用率不高。
2.人員培訓有待加強。村(社區)文化管理人員更換頻繁,人員穩定性有待加強。部分工作人員從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欠缺,需要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
一、各項指標全部達到標準
69家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最小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以上,其中圖書館總分館不小於8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地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內部及周圍環境整潔、衛生,場地硬化、綠化。
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做到「八個一」,即:一個標誌牌、一個宣傳欄、一個縣級圖書館分館、一個多功能室、一個中老年文體活動室、一個婦女兒童文體活動室、一套文體設施設備、一個公益性文化崗。
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免費開放,室內文體活動場所有明確的開放時間表,便於群眾參加活動;
室外廣場定期組織開展文體活動,每季度不少於1次,全年不少於6次;
全年組織由婦女兒童參加的文化娛樂活動不少於4次;
每個月為村民、居民放映一場國產新片;
村(社區)文化管理人員每年參加培訓時間不少於5天。
二、採取的推進措施
1.對照標準,開展項目督查整改。市文廣新局作為牽頭單位,負責指導、協調、督查,並將督查結果進行通報;
要求區鎮文體站年度開展四次對村(社區)的督查、業務指導和精準服務,年底列入市級對區鎮的考核項目。對運行管理差的,要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拿出整改方案,年底再次檢查驗收;
對運行管理一般的,提出完善意見,做好保障;
對好的單位和做法,推廣他們的做法,向周邊地區延伸。
2.因地制宜,創新文化服務內容。根據人口總量、年齡、結構、需求、新老xxx人的比例等,確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的面積、功能、項目構成,不斷探索新環境下的新活動。提供多元化服務項目,導入志願者服務機制,吸引社會文化藝術人才、社會組織為公益文化服務。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要求結合數字文化服務,滿足基層群眾數字文化需求。
3.做好人才、資源和資金保障。鎮文體中心要求吸納更多專業文化人才,對村(社區)進行文化指導幫助。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立不少於1個由政府財政購買的公益性文化崗位負責中心的日常管理。這個專人應該是全職的,而且有設計群眾服務項目經驗的社工人員。資源不得挪作他用,做好設備的更新和資源利用。同時做好市、區鎮二級財政資金的投入與扶持。
4.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投入文化服務。大力培育非盈利社會文化組織的成長;
發展文化志願者隊伍,形成專兼結合的文化工作隊伍;
將企業內部文化設施納入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服務範圍;
鼓勵非盈利社會組織或國有企業來統一管理運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三、成功的經驗做法
1.以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參與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服務。目前已經有一些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通過政府購買引入社會組織,開展創投項目以及借用給群眾團體活動逐漸增多起來。高新區新江南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由愛德社會組織培育中心負責管理運行,通過親子讀書會、xxx話學習等活動的開展,提升外來人口對本地文化的了解,增加新老xxx人互動交流。巴城鎮新開河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購買公益社會組織服務。在做好日間照料工作之餘,每月組織歌舞、戲曲、曲藝等文藝活動兩次。澱山湖鎮市民活動中心屬於政府出資建在農民動遷小區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採用「社會化運作、項目化服務、規範化管理、績效化評估」管理模式,成效顯著,公益組織參與管理服務,服務質量好,值得推廣。
2.根據需求創新特色文化服務。澱山湖鎮「送戲曲進村」,每個村一台大戲,集中到每個村巡演各7場,村民導、演,村民觀看,多年來成為澱山湖的品牌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周莊鎮全旺村「喝講茶」活動形式新穎,高新區姜巷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有傳統家具和農具展示,都是很好的做法。千燈鎮馬路橋社區有眾多外來文化能人,他們在社區的支持下聯合自辦非盈利演出團體,在本年度鎮文藝會演中,獲得2項一等獎,值得關注。
3.發揮文體站統籌和輻射帶動作用。周市鎮文體站將工作人員和業務骨幹與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建立結對服務。陸家鎮實施了業餘文藝團隊輔導惠民工程,由文體站專門聘請、派出15名具有一定文藝特長的老師對全鎮轄區內的業餘文藝團體包干服務。陸家鎮:「小閱讀·大未來」家庭讀書會,從起初的20戶,發展到如今的200戶家庭參與親子閱讀,孩子們在家長志願者的帶領下一起讀書、遊戲,這些項目值得推廣。
4.文化志願服務在社區成長。7月20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走進新江南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與「紅袖標」老年志願者親切交談,鼓勵老人們發揮餘熱,積極參與社區文化、環境保護等工作,共同營造舒適穩定的居住環境。社區以社工帶動義工、專業服務帶動志願服務,進一步豐富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和興趣愛好。澱山湖鎮市民活動中心引進xxx壹方慈善公益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著力打造了「愛心接力銀行」和「尚美公益集市」兩大志願服務品牌。還有高新區採蓮社區、巴城鎮新開河村都是以文化志願服務為主。
四、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存在的不足
1.功能發揮有待提升。由於部分村(社區)服務用房安排不合理,存在一室多用的現象,不利於活動開展。對文化需求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和全面,提供服務比較單一。部分村、社區由於拆遷較多,人員較少,活動室利用率不高。
2.人員培訓有待加強。村(社區)文化管理人員更換頻繁,人員穩定性有待加強。部分工作人員從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欠缺,需要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