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指揮棒」,是現代教育治理的重要環節。今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台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破」什麼「立」什麼?方案從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學生、用人五個方面的評價作為著力點?
《方案》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主要原則是: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不難看出,「德」是本次出台方案的高頻詞。
一.改革教師評價,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
關於師德師風,百度詞條中有嚴謹官方的解釋。師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等。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皮察在1978年的法國巴黎聚會中說自己學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的主要場所是幼兒園,這足以證明我們幼師工作的價值和重要性。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們在這裡發展和奠定自己的個性,形成對世界最初的看法和態度,一位好的幼師將使其受益終身,我深感責任重大。
在別人的印象里,幼兒教師就像是一個孩子王,帶領著一群小朋友快樂地玩耍和遊戲,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仿佛身處一個愜意的童年夢裡。然而,這只是一天中非常珍貴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幼兒教師從孩子入園的那一刻,就已經繃緊了神經,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投入到忙碌而平凡的一天中。
課上我們是有趣的老師,我要讓他們感知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食物,音樂很悅耳,食物很誘人,宇宙很神秘,花朵很芬芳,人類很偉大。日常生活中是孩子們的養護者,像他們的第二個母親。我們不是醫生,卻要了解孩子的各種疑難雜症,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老師,某某搶我玩具」「老師,某某拉我頭髮」「老師,某某又不排隊!」有種職業不是民警,卻要解決各種糾紛,說的就是我們。偶爾又變回導演,給他們排練各種表演。為他們創造出小小心靈里的童話世界。同時也是他們嚴厲的老師,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監督他們的行為習慣。
所以師德師風是什麼?曾經以為,高尚的師德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像黃繼光堵槍眼一樣壯烈,向瞿秋白就義一樣凜然。現在我想說高尚的師德是老師們的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就如學前教育專家應彩雲說:了解並理解每一個不同孩童的生長特點和成長需求,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德行。傾力促進每一個來到身邊的孩童今天比昨天進步,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道行?
從備課到上課,從孩子的離園整理到教學反思;用寬容理解去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關心著他們的方方面面,接受他們的每個優點和缺點,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正在茁壯成長;我用溫暖真誠去接待每位家長,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老師和家長的心是一致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二.完善德育評價。根據學生不同階段身心特點,科學設計各級各類教育德育目標要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
良好的品德行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兒時期進行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幼兒以後的成長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使幼兒終身受益。現代社會,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環境的影響,其行為習慣各不相同,並不盡善盡美,幼兒時期又是可塑性很強的時期,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在組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中進行品德教育,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引導、培養、強化。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第二場所,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時間非常長,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總是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然而在這些問題中總會看到幼兒的品德問題,所以培養幼兒的良好品格應該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紛繁瑣碎的互動中,抓住機會及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將良好的品德教育及時種植在幼兒的心田中。比如站隊,和幼兒說清楚,這是遵守秩序的體現,也是一個人的修養的體現。堅持站隊就是堅持秩序,就是為未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做努力。在每一個細節中堅持德育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必須要遵守的關鍵。在午餐前,要讓幼兒學會感恩,感謝農民的辛苦勞動,感謝食堂阿姨的辛苦勞動。體會到別人的勞動和付出是不容易的。學會感恩就是學會做人。
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於孩子,教師的教師的人格、德性、品行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在德性修養的道路上,在向善而行的旅途中,教師應義無反顧。在很多人的認知里,教師的作用仿佛既是純粹的教給他們知識。但是,我們更應該做他們德行的榜樣,不遺餘力地呵護孩子思想中每一顆善良的種子,讓他們始終保持著一顆赤誠的心,對著這世界,擁有陽光、積極的心態。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破」什麼「立」什麼?方案從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學生、用人五個方面的評價作為著力點?
《方案》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主要原則是: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不難看出,「德」是本次出台方案的高頻詞。
一.改革教師評價,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
關於師德師風,百度詞條中有嚴謹官方的解釋。師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等。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皮察在1978年的法國巴黎聚會中說自己學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的主要場所是幼兒園,這足以證明我們幼師工作的價值和重要性。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們在這裡發展和奠定自己的個性,形成對世界最初的看法和態度,一位好的幼師將使其受益終身,我深感責任重大。
在別人的印象里,幼兒教師就像是一個孩子王,帶領著一群小朋友快樂地玩耍和遊戲,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仿佛身處一個愜意的童年夢裡。然而,這只是一天中非常珍貴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幼兒教師從孩子入園的那一刻,就已經繃緊了神經,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投入到忙碌而平凡的一天中。
課上我們是有趣的老師,我要讓他們感知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食物,音樂很悅耳,食物很誘人,宇宙很神秘,花朵很芬芳,人類很偉大。日常生活中是孩子們的養護者,像他們的第二個母親。我們不是醫生,卻要了解孩子的各種疑難雜症,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老師,某某搶我玩具」「老師,某某拉我頭髮」「老師,某某又不排隊!」有種職業不是民警,卻要解決各種糾紛,說的就是我們。偶爾又變回導演,給他們排練各種表演。為他們創造出小小心靈里的童話世界。同時也是他們嚴厲的老師,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監督他們的行為習慣。
所以師德師風是什麼?曾經以為,高尚的師德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像黃繼光堵槍眼一樣壯烈,向瞿秋白就義一樣凜然。現在我想說高尚的師德是老師們的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就如學前教育專家應彩雲說:了解並理解每一個不同孩童的生長特點和成長需求,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德行。傾力促進每一個來到身邊的孩童今天比昨天進步,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道行?
從備課到上課,從孩子的離園整理到教學反思;用寬容理解去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關心著他們的方方面面,接受他們的每個優點和缺點,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正在茁壯成長;我用溫暖真誠去接待每位家長,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老師和家長的心是一致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二.完善德育評價。根據學生不同階段身心特點,科學設計各級各類教育德育目標要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
良好的品德行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兒時期進行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幼兒以後的成長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使幼兒終身受益。現代社會,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環境的影響,其行為習慣各不相同,並不盡善盡美,幼兒時期又是可塑性很強的時期,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在組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中進行品德教育,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引導、培養、強化。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第二場所,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時間非常長,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總是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然而在這些問題中總會看到幼兒的品德問題,所以培養幼兒的良好品格應該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紛繁瑣碎的互動中,抓住機會及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將良好的品德教育及時種植在幼兒的心田中。比如站隊,和幼兒說清楚,這是遵守秩序的體現,也是一個人的修養的體現。堅持站隊就是堅持秩序,就是為未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做努力。在每一個細節中堅持德育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必須要遵守的關鍵。在午餐前,要讓幼兒學會感恩,感謝農民的辛苦勞動,感謝食堂阿姨的辛苦勞動。體會到別人的勞動和付出是不容易的。學會感恩就是學會做人。
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於孩子,教師的教師的人格、德性、品行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在德性修養的道路上,在向善而行的旅途中,教師應義無反顧。在很多人的認知里,教師的作用仿佛既是純粹的教給他們知識。但是,我們更應該做他們德行的榜樣,不遺餘力地呵護孩子思想中每一顆善良的種子,讓他們始終保持著一顆赤誠的心,對著這世界,擁有陽光、積極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