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懂得數字1、2、3、4、5之間的大小關係。
2.懂得1、2、3、4、5之間相差多少。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學ppt 13頁。
2.幼兒用書。
3.蠟筆34支。
教學過程。
1.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文具盒,你的文具盒裡都有什麼?各有多少?
2.今天這節課就是關於我們文具寶寶數量多少的。
3.帶讀:文具寶寶多。
4.上課之前,先請小朋友回憶一下我們第一節的時候玩的「看數拍手」遊戲。
5.出示ppt 幼兒看數拍手。
6.加大難度,出示ppt,幼兒任意拍手,並說出自己拍的數字和圖片上數字之間大小的關係。
7.出示1 我比幾小?(2、3、4、5)。
出示3 我比幾小?(4、5)我比幾大?(1、2)。
出示4 我比幾小?(5)我比幾大?(1、2、3)。
出示2 我比幾小?(3、4、5)我比幾大?(1)。
出示5 我比幾大?(1、2、3、4)。
8.看黑板,跟老師一起給小花填空缺。
9.幼兒自己畫書上「填空缺」一題。
10.小豬、小狗、小老鼠各有幾隻?給數量最多的一種動物塗上顏色。
11.觀察螃蟹、小魚、烏龜、大蝦各有幾隻?給數量最多的一種小動物塗上顏色。
12.結束教學。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於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1.懂得數字1、2、3、4、5之間的大小關係。
2.懂得1、2、3、4、5之間相差多少。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學ppt 13頁。
2.幼兒用書。
3.蠟筆34支。
教學過程。
1.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文具盒,你的文具盒裡都有什麼?各有多少?
2.今天這節課就是關於我們文具寶寶數量多少的。
3.帶讀:文具寶寶多。
4.上課之前,先請小朋友回憶一下我們第一節的時候玩的「看數拍手」遊戲。
5.出示ppt 幼兒看數拍手。
6.加大難度,出示ppt,幼兒任意拍手,並說出自己拍的數字和圖片上數字之間大小的關係。
7.出示1 我比幾小?(2、3、4、5)。
出示3 我比幾小?(4、5)我比幾大?(1、2)。
出示4 我比幾小?(5)我比幾大?(1、2、3)。
出示2 我比幾小?(3、4、5)我比幾大?(1)。
出示5 我比幾大?(1、2、3、4)。
8.看黑板,跟老師一起給小花填空缺。
9.幼兒自己畫書上「填空缺」一題。
10.小豬、小狗、小老鼠各有幾隻?給數量最多的一種動物塗上顏色。
11.觀察螃蟹、小魚、烏龜、大蝦各有幾隻?給數量最多的一種小動物塗上顏色。
12.結束教學。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於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