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企業各級黨組織能緊緊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強化黨的建設,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逐步形成了責任明確、領導有力、運轉有序、督查到位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有力地促進了企業改革發展、經濟建設。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形勢變化和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以及員工思想認知、價值認同、道德認可等思維形式、意識形態的變化與更新,基層黨建工作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挑戰。因此找准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黨建工作運行機制,是企業黨組織亟待探索創新、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一)在思想認識上難以高度注重,重經濟輕黨建現象仍然較為普遍。
1.行政領導對黨建工作認識上有偏差。部分企業行政領導覺得企業追求的是經濟效益最大化,片面的認為經濟業務工作是硬指標,完不成要丟面子,挨板子,影響位子;而黨務工作是軟任務,放鬆點無關緊要,所以存在著上級強調了就講重要,實際上做起來次要,往往是做做姿態,走走過場,影響了黨務工作的健康開展。
2.普通員工對黨建工作認識上有錯位。筆者通過在工作、生活中與周邊員工的交談中了解到,企業大部分員工對基層黨建工作缺乏明確的認識,認為黨務工作就是組織一些文體活動、安排學習、動員捐款、搞點衛生、組織勞動等,甚至認為黨務工作可有可無,工作好壞無礙大局,在與一位技術員的聊天中,這位技術人員更是直截了當的說「都不要你們黨群部門,我們照樣能把安全生產工作開展好,而少了我們生產部門,那麼礦井就無法生產了」,雖然可能是極個別人的想法,但確能說明我們目前企業大部分員工對基層黨務工作認識上存在著錯位現象。
3.黨群員對黨建工作認識上仍然有差距。由於受各方面的影響,目前一些企業的黨群口人員中,由於素質參差不齊,很多自身業務、素質水平不高,沒有因為自己是從事黨務工作的人員,而從政治的高度要求自己,在思想認識還達到上級的要求,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的先鋒作用發揮不夠。
(二)政工隊伍建設凸現出「三個難」現象,缺乏足夠的相心力和影響力。
1.政工部門設置難以定位。企業通過幾次的重組改建,政工部門機構也隨之跟著變動和精減。筆者所在的黨政辦機構是兼辦公室、組織、宣傳、紀檢、工會多項職能於一身,各項事情繁雜,各單位黨政辦主任也由於身兼多職,工作量大,疲於應付的多,真正抓黨建的時間少。
2.政工隊伍難以健全。近年來部分企業在機構兼并重組織中,只注重了對政工部門和政工人員的精簡,忽視了在基層單位挖掘和培養政工幹部苗子,使政工隊伍欠缺「新鮮血液」;同時大多數人認為「搞技術,有前途;干政工,沒出路!」,造成綜合素質高、有工作能力的員工不願從事政工工作,使政工隊伍的補充力量嚴重空虛。
3.政工隊伍思想難以穩定。以前的政工幹部都有光榮感、自豪感,而現在企業中的政工幹部年齡嚴重老化,年輕幹部也很少有安心乾的,社會上流行一名話「十年老闆成富翁、十年技術成高工、十年政工一場空」,形成了老同志憑覺悟干;年輕同志沒崗位時硬著頭皮干;遇到企業改制、改組時頂著壓力干;遇到利益分配等待遇問題時忍氣吞生乾的不良局面。
(三)基層支部書記素質參差不齊,黨建工作開展不夠平衡。
1.兼職支部書記多,筆者原先所在的一家企業的下屬單位,出現了較多的兼職支部書記,兼而不管的現象普遍存在,不能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等對待,工作上「重業務,輕黨建」,對做好新形勢下黨建工作存在應付心理,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加上接受黨建專題業務培訓和參與黨建工作機會少,工作視野不夠寬闊,思路不夠清晰,致使基層黨建工作得不到正常開展。
2.支部書記的崗位設置,成為部分企業的「照顧崗位、養老崗位」。造成部分支部書記責任淡化,能力弱化,無所作為,個別支部書記甚至是因為犯了「錯誤」從行政崗位換下來的,所以存在著理論功底不深、工作熱情不高、混日子得過且過,更不用說起先鋒模範作用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
3.「兩個作用」的發揮不夠理想。開展主動服務的意識不夠,服務手段少,服務本領缺乏,在安排工作時習慣從本部門業務工作要求出發,找不准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的結合點,無法在結合上做文章,在貼近上下功夫,使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脫節,達不到雙促進、雙發展的效果。
(四)黨員隊伍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黨員隊伍缺乏凝聚力。
1.企業黨員對黨組織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據筆者了解基層部分黨員反映企業黨組織要求黨員盡義務的多,卻對黨員關心不夠,除了每年次一次的黨員困難聯繫戶活動外,組織上便較少關注基層黨員了;職工有困難找行政領導解決的居多,找黨組織的少了,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在下降,黨組織為職工群眾辦事的能力也在降,久而久之,黨組織的威信降低,一些黨員也因此對黨組織的教育管理產生牴觸情緒,有的甚至連黨費都不願交。
2.受市場經濟衝擊,少數黨員在工作、思想、作風等方面出現退坡,作風散漫,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沒有把自己看作一名黨員,更沒有按照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有的黨員甚至連一名普通工人的素質都不如,影響了黨員在群眾中的形象。
二、建議及對策
(一)統一思想認識,明確黨組織在企業中角色定位。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從戰略高度認識抓好黨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習總書記提出的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理念,確確實實的貫輸至企業的第一個員工,讓大家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二是明確企業黨組織的「二重」定位,即政治定位和經濟定位。從政治定位看,《黨章》中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因此在企業中建立黨的組織,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應該的與必須的;從經濟定位看,企業黨組織不僅姓「黨」,而且還要姓「企」。即黨組織在企業的存在與發展,必須有利於本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把關正向、加油助推、化腐生肌、強筋健骨、雄魂壯魄的重要作用。三是企業黨組織要把政治定位與經濟定位統一起來並融匯貫通,發揮黨建的獨有優勢,提升企業競爭力,確實做到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endprint
(二)要加強企業黨組織自身建設。一是企業黨組織工作機構的設置和黨務工作者的配備,應按照精幹、高效、協調的原則確定,要選拔優秀人才,充實到政工隊伍中來,避免存著大量工作由黨政辦主任一肩挑的現象。二是實行企業黨政「同抓同獎工作法」。黨務幹部的待遇和獎懲應與行政幹部一視同仁,同時要對黨務幹部與生產經營管理幹部實行必要的換崗交流,以培養復合型人才。三是黨務幹部自身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爭當做生產經營工作的內行。只有懂得生產經營工作,才能防止出現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現象。
(三)要加強基層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一是加強選配。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能否有效發揮,關鍵在支部書記。因此在選配黨支部書記時要堅持標標準,嚴把「入口」關,一定要從保證黨支部工作質量的高度來認識選配好黨支部書記的重要性,認真把好選配用人關。對支部書記不但要配齊,更要配強,避免先天不足、後天難以彌補的問題。二是加強考核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勵考核制度,每半年或年度考核一次,對不合格的支部書記給予淘汰,以激發支部書記的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三是加強教育引導。上級黨組織要把加強對黨支部書記的思想教育納入重要的工作日程,經常與黨支部書記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和指導他們做好工作,為他們開展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把黨支部的工作做好。
(四)完善制度,為黨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要完善組織機制。建議在堅持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下,按照「合理配置、高效運轉「的原則下,對各基層單位的黨務機構進行統一規範配置,要盡要能的減少黨務幹部兼職的現狀,確保基層黨務工作有人干、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政工幹部成長激勵機制。進一步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形成督促檢查考核評比的工作機制,為黨務工作者成長、成才搭建平台,對於工作業績優秀的人員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肯定,對於有突出貢獻的同志要給予重獎和政治關懷,為政工隊伍暢通成長的渠道。三是要完善薪酬制度,各級黨組織要更加重視黨務隊伍待遇低、黨務與行政同級不同酬的問題,結合企業實際,制定更加合理的薪酬機制,充分肯定黨務政工人員的勞動價值,為他們加油鼓勁,從而從根本上穩定人心。四要完善黨務幹部的學習培訓制度。每年要制訂學習培訓計劃,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經常性的開展學習、考察、參觀等活動,不斷拓寬他面的知識面,使黨務幹部成為「專黨務、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五是建立經費保障制度。「有心辦理,無錢辦事」是黨建開展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尷尬局面,因此,各基層黨組織要制訂年度經費預算計劃,納入單位開支的總預算之中,為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
一、存在的問題
(一)在思想認識上難以高度注重,重經濟輕黨建現象仍然較為普遍。
1.行政領導對黨建工作認識上有偏差。部分企業行政領導覺得企業追求的是經濟效益最大化,片面的認為經濟業務工作是硬指標,完不成要丟面子,挨板子,影響位子;而黨務工作是軟任務,放鬆點無關緊要,所以存在著上級強調了就講重要,實際上做起來次要,往往是做做姿態,走走過場,影響了黨務工作的健康開展。
2.普通員工對黨建工作認識上有錯位。筆者通過在工作、生活中與周邊員工的交談中了解到,企業大部分員工對基層黨建工作缺乏明確的認識,認為黨務工作就是組織一些文體活動、安排學習、動員捐款、搞點衛生、組織勞動等,甚至認為黨務工作可有可無,工作好壞無礙大局,在與一位技術員的聊天中,這位技術人員更是直截了當的說「都不要你們黨群部門,我們照樣能把安全生產工作開展好,而少了我們生產部門,那麼礦井就無法生產了」,雖然可能是極個別人的想法,但確能說明我們目前企業大部分員工對基層黨務工作認識上存在著錯位現象。
3.黨群員對黨建工作認識上仍然有差距。由於受各方面的影響,目前一些企業的黨群口人員中,由於素質參差不齊,很多自身業務、素質水平不高,沒有因為自己是從事黨務工作的人員,而從政治的高度要求自己,在思想認識還達到上級的要求,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的先鋒作用發揮不夠。
(二)政工隊伍建設凸現出「三個難」現象,缺乏足夠的相心力和影響力。
1.政工部門設置難以定位。企業通過幾次的重組改建,政工部門機構也隨之跟著變動和精減。筆者所在的黨政辦機構是兼辦公室、組織、宣傳、紀檢、工會多項職能於一身,各項事情繁雜,各單位黨政辦主任也由於身兼多職,工作量大,疲於應付的多,真正抓黨建的時間少。
2.政工隊伍難以健全。近年來部分企業在機構兼并重組織中,只注重了對政工部門和政工人員的精簡,忽視了在基層單位挖掘和培養政工幹部苗子,使政工隊伍欠缺「新鮮血液」;同時大多數人認為「搞技術,有前途;干政工,沒出路!」,造成綜合素質高、有工作能力的員工不願從事政工工作,使政工隊伍的補充力量嚴重空虛。
3.政工隊伍思想難以穩定。以前的政工幹部都有光榮感、自豪感,而現在企業中的政工幹部年齡嚴重老化,年輕幹部也很少有安心乾的,社會上流行一名話「十年老闆成富翁、十年技術成高工、十年政工一場空」,形成了老同志憑覺悟干;年輕同志沒崗位時硬著頭皮干;遇到企業改制、改組時頂著壓力干;遇到利益分配等待遇問題時忍氣吞生乾的不良局面。
(三)基層支部書記素質參差不齊,黨建工作開展不夠平衡。
1.兼職支部書記多,筆者原先所在的一家企業的下屬單位,出現了較多的兼職支部書記,兼而不管的現象普遍存在,不能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等對待,工作上「重業務,輕黨建」,對做好新形勢下黨建工作存在應付心理,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加上接受黨建專題業務培訓和參與黨建工作機會少,工作視野不夠寬闊,思路不夠清晰,致使基層黨建工作得不到正常開展。
2.支部書記的崗位設置,成為部分企業的「照顧崗位、養老崗位」。造成部分支部書記責任淡化,能力弱化,無所作為,個別支部書記甚至是因為犯了「錯誤」從行政崗位換下來的,所以存在著理論功底不深、工作熱情不高、混日子得過且過,更不用說起先鋒模範作用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
3.「兩個作用」的發揮不夠理想。開展主動服務的意識不夠,服務手段少,服務本領缺乏,在安排工作時習慣從本部門業務工作要求出發,找不准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的結合點,無法在結合上做文章,在貼近上下功夫,使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脫節,達不到雙促進、雙發展的效果。
(四)黨員隊伍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黨員隊伍缺乏凝聚力。
1.企業黨員對黨組織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據筆者了解基層部分黨員反映企業黨組織要求黨員盡義務的多,卻對黨員關心不夠,除了每年次一次的黨員困難聯繫戶活動外,組織上便較少關注基層黨員了;職工有困難找行政領導解決的居多,找黨組織的少了,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在下降,黨組織為職工群眾辦事的能力也在降,久而久之,黨組織的威信降低,一些黨員也因此對黨組織的教育管理產生牴觸情緒,有的甚至連黨費都不願交。
2.受市場經濟衝擊,少數黨員在工作、思想、作風等方面出現退坡,作風散漫,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沒有把自己看作一名黨員,更沒有按照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有的黨員甚至連一名普通工人的素質都不如,影響了黨員在群眾中的形象。
二、建議及對策
(一)統一思想認識,明確黨組織在企業中角色定位。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從戰略高度認識抓好黨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習總書記提出的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理念,確確實實的貫輸至企業的第一個員工,讓大家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二是明確企業黨組織的「二重」定位,即政治定位和經濟定位。從政治定位看,《黨章》中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因此在企業中建立黨的組織,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應該的與必須的;從經濟定位看,企業黨組織不僅姓「黨」,而且還要姓「企」。即黨組織在企業的存在與發展,必須有利於本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把關正向、加油助推、化腐生肌、強筋健骨、雄魂壯魄的重要作用。三是企業黨組織要把政治定位與經濟定位統一起來並融匯貫通,發揮黨建的獨有優勢,提升企業競爭力,確實做到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endprint
(二)要加強企業黨組織自身建設。一是企業黨組織工作機構的設置和黨務工作者的配備,應按照精幹、高效、協調的原則確定,要選拔優秀人才,充實到政工隊伍中來,避免存著大量工作由黨政辦主任一肩挑的現象。二是實行企業黨政「同抓同獎工作法」。黨務幹部的待遇和獎懲應與行政幹部一視同仁,同時要對黨務幹部與生產經營管理幹部實行必要的換崗交流,以培養復合型人才。三是黨務幹部自身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爭當做生產經營工作的內行。只有懂得生產經營工作,才能防止出現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現象。
(三)要加強基層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一是加強選配。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能否有效發揮,關鍵在支部書記。因此在選配黨支部書記時要堅持標標準,嚴把「入口」關,一定要從保證黨支部工作質量的高度來認識選配好黨支部書記的重要性,認真把好選配用人關。對支部書記不但要配齊,更要配強,避免先天不足、後天難以彌補的問題。二是加強考核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勵考核制度,每半年或年度考核一次,對不合格的支部書記給予淘汰,以激發支部書記的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三是加強教育引導。上級黨組織要把加強對黨支部書記的思想教育納入重要的工作日程,經常與黨支部書記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和指導他們做好工作,為他們開展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把黨支部的工作做好。
(四)完善制度,為黨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要完善組織機制。建議在堅持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下,按照「合理配置、高效運轉「的原則下,對各基層單位的黨務機構進行統一規範配置,要盡要能的減少黨務幹部兼職的現狀,確保基層黨務工作有人干、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政工幹部成長激勵機制。進一步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形成督促檢查考核評比的工作機制,為黨務工作者成長、成才搭建平台,對於工作業績優秀的人員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肯定,對於有突出貢獻的同志要給予重獎和政治關懷,為政工隊伍暢通成長的渠道。三是要完善薪酬制度,各級黨組織要更加重視黨務隊伍待遇低、黨務與行政同級不同酬的問題,結合企業實際,制定更加合理的薪酬機制,充分肯定黨務政工人員的勞動價值,為他們加油鼓勁,從而從根本上穩定人心。四要完善黨務幹部的學習培訓制度。每年要制訂學習培訓計劃,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經常性的開展學習、考察、參觀等活動,不斷拓寬他面的知識面,使黨務幹部成為「專黨務、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五是建立經費保障制度。「有心辦理,無錢辦事」是黨建開展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尷尬局面,因此,各基層黨組織要制訂年度經費預算計劃,納入單位開支的總預算之中,為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